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阆中县委、县政府近几年充分发挥本地岛然优势。加强蚕桑基地建设,以适应丝厂原料茧需大于产的矛盾。1987年,蚕桑基地乡(镇)由原来确定的二十八个,增加到四十二个,县里制订了一系列鼓励蚕农栽桑养蚕致富政策,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蚕茧产量连年增加,1984年仅产茧9830公担,到1987年产茧17500公担。(1985年产茧  相似文献   

2.
<正> 武胜县1988年全县发蚕种16.7万张(盒),总产茧4.2万余公担,比1987年增产蚕茧1万余公担,增产33%。全县5个区,区区蚕茧产量超5000公担。1988年已有两个区蚕茧产量超过1万公担。全县1988年人平产茧达6.3公斤,比1987年人平增加1.5公斤,茧款收入3200万元,增收1600余万元,实现了全县户平养1盒蚕。武胜县是以“四边桑”为主的县。全县有7400余万株“四边桑”,占总桑树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河口大队是我县种桑养蚕老区,近几年来年产茧都在千担以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种桑养蚕责任制到户,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全队的蚕茧产量连年超二千担.该队1983年有桑圆714亩,比1982年增加47亩,养蚕6008.1张,比1982年多养189.1张,总产茧225454斤,平均亩桑产茧315.7斤,总产值369794.56元,平均亩桑产值517.84元.其中最高产的塘坪队,全队21户共有桑园25.3亩,养蚕303.6张,总产茧12453斤,平均亩桑产茧492.2斤,总产值22854.48元,平均亩桑产值903.33元.在户中最高产的是加勉队陈干新户,有桑园1.1亩,全年养蚕14.5张,总产茧841斤,平均亩桑产茧764.5斤,总产值1684.69元,  相似文献   

4.
里田镇是我县蚕桑生产起步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蚕桑基地。瓦滩村是该镇高产稳产的佼佼者。全村有洲地桑园96亩,其中五龄桑园36亩,十七龄桑园60亩。1986年养蚕260张,产鲜茧185.6担。1987年养蚕270张,产鲜茧202.5担。1988年养蚕315张,产鲜茧256担;平均张种产茧由1986年的71.4斤提高到81斤;平均亩桑产茧由1986年的193.3斤提高到262斤,实现了张种、亩桑产茧同步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蚕业从六世纪50年代传入意大利,十五世纪由意大利传到法国,到十七世纪意大利产茧达50万公担以上。1853年法国产茧顶峰到26万公担,产丝2200吨。但由于微粒子病危害蔓延,和葡萄种植业的崛起经济效益高,因而次年蚕茧锐减,1856年法国产茧减到7.5万公担。由于蚕种繁殖困难,靠进口维持。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  相似文献   

6.
我县从一九七二年发展蚕桑生产,开始试种桑10亩,养蚕种10张,产鲜茧4.6担,到一九七八年发展到2500多亩,养蚕种6172张,产鲜茧2080担,产量不断提高,并涌现了一批稳产高产队,其中最高的是西河公社文尔大队大营生产队,今年达到亩桑产茧571.6斤,亩桑产值640.80元.几年来,我们在开展科学种桑养蚕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着重抓好下面一些措施:一、栽桑方面:着重抓紧土、肥、水、密和合理采伐等综合措施,提高桑叶产量,为多养蚕多产茧创造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岗美华侨农场一九八二年投产桑地面积五百五十六亩,一九八二年养蚕三千一百六十张,产值二十六万八千五百五十七元六角六分,产茧一千四百五十六担。加国家奖励款总收入三十二万九千二百五十一元二角六分。平均每亩桑收入五百九十三元五角二分。与去年同期对比,总收入、总产茧量和每亩桑收入都分别翻了一番多。其中二分场十四、十五队种桑一百三十八亩(其中旱坡地桑八十二亩),养蚕一千一百零四张,平均每亩桑地养蚕八点二张,产茧五百零六点七担,产值九万二千五百三十一元八角一分。加国家奖励款,总收入一十一万三千六百零二元四角三分。十五队的  相似文献   

8.
阳春县潭水公社旗鼓大队马草塱队黄其业户,有桑3.5亩,去年养蚕九造,34张种,产茧1330斤,蚕桑总收入3234元,还得奖售肥2900多斤,种桑养蚕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粮食增产。其主要措施是:①攻桑,做到造桑造肥,每亩共施尿素210斤,磷肥180斤,土杂肥50担,桑园合理整枝,  相似文献   

9.
德庆县马圩公社是一个蚕桑新区,是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的公社之一。从七八年八月在公社农场试种三亩桑开始,八一年便发展到十一个大队,七十六个生产队,种桑943亩,投产776亩,六十九个生产队养蚕,收入174350元(纯茧款)第一次跨进产茧千担公社。今年有八十二个生产队种桑1389亩,投产943亩,七十一个生产队养蚕,全社蚕桑持续增产,蚕茧造造丰收,全年养蚕2283张,收入219694元(纯茧款)产茧1323.45担,比去年增长26.16%。  相似文献   

10.
一、江苏省蚕业生产发展概况:江苏省是我国四大蚕区之一,养蚕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全省有64个县,11个市.现有70个县、市郊种桑养蚕占93%.1984年桑园面积136万亩,比1949年的46万亩增196%,比1978年的78.07万亩增75%.1984年养蚕240万张.比1949年的44.6万张增439%,比1978年的45.05万张增434%.1984年产茧129.9万担,比1949年的13.3万担增877%,比1978年的52.25万担增149%.亩桑产茧由1949年的29.78斤提高到96斤.单张产茧由1949年的30.72斤提高到54.01斤.预计1985年产茧140~150万担.自1978年三中全会后,大约每年增产茧10万担.1984年有28个县年产茧万担以上,其中海安、丹阳两县年产茧都在10万担以上.有5个乡年产茧超万担.全省有29个蚕种场,年制种量达280万张,蚕种自给有余,还有25个蚕桑场和桑苗圃,能满足本省发展桑园所需苗木.  相似文献   

11.
我县业务部门遵照县党委和政府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桑养蚕的指示,坚持搞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蚕桑生产获得进一步发展,桑园面积和产量由一九七六年五百一十由,养蚕一千五百九十三张,产茧五百六十担,增加到一九八一年二千三百九十五亩;养蚕六千零六十五张,产茧二千一百四十担,一九八一年与一九七六年相比,种桑面积和养蚕产茧量分别增长三点七九倍和一点二倍;八二年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二大精神鼓舞下,桑蚕生产又有新的发展,桑园面积发展到二千七百九十九亩(其中良种桑九百九十八亩),养蚕达一  相似文献   

12.
我县从一九七六年开始种桑养蚕.八年来,桑蚕生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低产到高产的向前发展.至一九八三年桑园面积一千二百七十多亩,产茧二千二百七十多担,单张产量产值和总产都是逐年有所提高,许多农户收到养蚕生产经济效益.今年又扩种新桑四百亩,(其中良种桑五十亩),预计总产茧将达到三千担.通过扎扎实实地普及科学种桑养蚕技术.群众积极性正在逐步提高,一个新的发展蚕业生产热潮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3.
八三年我县试种桑22亩,采桑叶养蚕生产蚕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后逐年扩大种植面积,至九○年,桑园面积达18000亩,产茧40000担,收购蚕茧30000担,成为我省的蚕茧主产县之一。蚕桑生产是种养结合的劳动集约产业,需要掌握种桑养蚕技术,才能种好桑,多养蚕,养好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蚕桑业才得以巩固和发展。我县是新蚕区,蚕户种养  相似文献   

14.
我县是桑蚕的新区.有新、老桑园3500多亩,到九月中旬止,养蚕8040.5张,比去年同期3603张,增长一倍多,到八月底止,共收上鲜茧2312担,与去年同期1176担,增长了一倍,预计全年养蚕将达到9000张,产茧达到3000多担,全县平均亩产茧近100斤,平均亩桑  相似文献   

15.
<正> 丹棱县杨场镇徐坝村,有468户,人口1921人,94年桑园面积达1020亩,94年发种3200张,产茧2000担,蚕桑总收入209万元,户乎养蚕6.5张,产茧4.27担,收入4500元,人平养蚕1.6张,人平产茧1担以上,收入超千元,其中的徐坝二组,有农户45户,人口 180人,94年养蚕560张,单张产茧38公斤以上,产茧425  相似文献   

16.
我市蚕桑生产不断发展,特别近年来,发展较快,效益较好。这与当地党政的领导和政策等有关,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我市在发展蚕桑生产的同时,坚持办好细蚕共育。使蚕造稳定,养蚕单产较高,蚕桑效益较好,得到当地党政重视,广大蚕户的欢迎。1987年全市桑地面积7974亩,(旧桑6094,亩,新桑1880亩),产茧21000担,发展到1990年桑地面积45380亩(旧桑15614亩,新桑29764亩)产茧97800担。使我市成为全省产茧量最多的市。全  相似文献   

17.
(一) 我县种桑养蚕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合江、那务、林尘等地的农民就利用地界种桑,农民养蚕生产的蚕茧只是作加工丝被或织造士丝布。解放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我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1985年,全县的种桑面积达2.8万亩,产茧4.15万担,这一年,全县农民养蚕收入茧款840多万元,地方财政从缫丝工业获税利100多万元。尔后两年,由于桑青枯病的严重危害和蚕茧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的蚕桑生产出现滑坡,到1987年我县桑园面积仅剩下0.87万亩,产茧1.45万担,只有1985年产茧量的34.93%。从1985年  相似文献   

18.
从二十年代开始,我县农民已有利用河堤、地边等零星土地种桑、自育自繁蚕种养蚕吐丝被或织土丝布。到六十年代初期,全县桑面积超过一万亩,年产茧二千多担,并在秋林建起了缫丝厂。但由于当时粮食未过关,种桑养蚕的收入不大,蚕桑生产受到严重影  相似文献   

19.
<正> 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党委、政府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全镇规划落实了一步成园无干桑1.1万亩,力争在1995年内实现养蚕6万张,产茧2万担,经济效益达1500万元的奋斗目标。党委、政府为了实施2万担蚕茧的基础工程,在瓦子和新桥两个办事处分别召开了载桑现场会,全镇制定了“两年载足桑,3年建成良种桑  相似文献   

20.
宁县和爱藏族乡,座落在锦屏山脉脚下,十年九旱,严重缺水。全乡五个村,总养蚕农户250户,总养蚕人口1200余人,2004年养蚕1220张,产茧540担,其中靠近乡政府的和爱村,产茧270担,占全乡产茧总量的60%,桑树多以四边桑为主,桑树生长健壮。和爱村自1998年修第一口密闭式水窑,当地老乡称之为“山茅坑”,到现在全乡发展到305口。仅和爱村户均4口以上,修建初衷用于蓄水抗旱。现在雨季放水或引导雨水入坑,养蚕期间,将蚕沙等废弃物全部倒入坑内,沤肥杀死病菌,防止病源扩散,起到了沤肥“蚕沙坑”的作用。又贮备水,用于早春大田旱作,抗旱保苗,腐熟肥当做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