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国各地新建茶园已基本采用无性系茶树良种,而老茶园基本为有性系茶园,在全国130余万公顷茶园中约占60%,要换种无性系茶树良种则要挖掉重种,投入成本大、收效慢,若操作与管理不当,势必造成山地水土流失。因此,对老茶园大多还是采用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2.
推广无性系良种茶树,先要有插穗的可靠来源。插穗的来源虽然有幼龄茶树修剪枝和在采叶茶树蓄养新梢等种,但最重要的途径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养穗母本园,它可以提供大量而优质的插穗,是良种繁殖推广的最可靠保证。因此,母本园的规划面积需与新茶园扩建,老茶园的换种改种计划相适应。然而,母本园的枝条产  相似文献   

3.
茶树嫁接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选用优良品种逐步更换现有生产上的群体种,发展名优茶园,不断提高我国茶树良种化水平,加快三高茶园建设,是当前茶叶生产上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按常规方法换种改植,费工多、成本高、时问长。采用嫁接换种,使之成为新的无性系良种,节约了常规法改植技种挖茶树、整地、开种植沟、施基肥、移栽良种茶苗、幼树培育等人力物力的资金消耗。并且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借助砧本品种优势弥补按穗品种某些不足的潜在应用前景。因而,世界名产茶国对茶树嫁接技术在生产及品种选育方山的应用极为重视,并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如中非用在茶树…  相似文献   

4.
<正>茶树嫁接换种,就是将老茶树地上部低位或齐地台刈,选择符合要求的枝干作"砧木",将无性系良种的"接穗"嫁接到"砧木"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便形成完整的砧穗共生体——"嫁接茶树"。实现茶园无性系良种化,应针对目前种植有性品种的老茶园进行改造,传统的改造方法是进行改植换种。但按常规的换种改植方法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挖老茶树费工多、投资大,而且易造成水土流失;二是许多老茶园因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新种茶苗成活率低,生长不良;三是种后3年左右  相似文献   

5.
老茶园换种改植,是新茶园建设的一部分,是一项科学实用的新技术.针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1年提出的用10年时间,实现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60%的要求,各地积极响应,一方面进行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的建设,另一方面着重进行老茶园的换种改植.5年来,浙江省开展了良种化工程建设,至2005年春茶结束,全省茶园面积236.0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已达81.99万亩,而在去冬今春种植的无性系良种面积就达12.28万亩,包括换种改植面积2.25万亩.目前,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34.73%.但要再用5年时间达到无性系良种化60%的预期目标,还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6.
台州地区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其中良种茶园面积3.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0%以上。“八五”期间,为使我区茶叶生产持续稳妥地发展,茶树良种工作必先达到新的水平,初步设想,茶树良种工作上,着手进行四件事。一、制订良种发展规划“八五”期间,全区计划发展良种茶园面积3400亩,平均每年发展690亩。良种茶园的发展面积要落到实处,就应与其他措施紧密配合,切实坚持搞好几个结合。发展茶树良种与改造低产茶园、改植换种工作相结合。面向现实,今后欲要提高茶叶生产力,很难指望依靠发展新茶园,扩大茶园面积来实现。只能走挖掘现有茶园  相似文献   

7.
无性系良种是茶园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是发展名优茶的前提,是实施采茶机械化的条件。所以,推广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大力发展良种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省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选育、繁殖、推广工作,90年代发展速度加快,先后选育出无性系优良茶树品种18个,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8300hm2,比1991年2460hm2增长24倍。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与茶园总面积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257%上升到1998年的1098%。1 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繁殖、推广纵深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茶树良种的广泛推广应用,推动了老茶园的改造和新茶园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新建立的茶园和更新改造的老茶园,以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主,而且大多数是从外地引进茶苗,据了解,目前许多地方茶苗移植成活率不高,有些成活率只有30-50%,尤其是远距离购买的茶苗,由于种种原因,成活率很低,个别地方甚至不到10%,造成大面积死苗,不但给生产单位和广大茶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耽误农时,浪费种苗。因此,如何提高茶苗移植成活率,加速茶园早成园、早投产是茶叶生产单位和茶农的迫切要求。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就此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茶园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坡地带,有的甚至种植在坡度大于20°的山坡上。因此,在老茶园的换种改植中,采用生态保护型的嫁接换种技术,对茶园水土保持和维护茶园土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老茶园改植换种,常采用先挖去老茶树,再重新种上新茶苗,或在老茶园中先种新茶苗,待茶苗长成茶树后再将老茶树挖去的方法。对于前者,虽然改造简便,但是,重新种植的头三四年中茶园无收获;幼苗期茶园裸露面积大,水土冲刷严重;如间作其他农作物又会因争夺养分和水分而影响茶苗生长。对于后者,虽然不致于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太…  相似文献   

10.
我场现有茶园面积3350亩,其中采摘茶园1800亩。81年生产干毛茶2250担,平均亩产干茶127斤。现有大部分茶园是在1961~1965年相继开辟的,由于垦植粗放,管理水平低,数年之间茶树即呈现未老先衰,产量低而且茶菁品质也较差,1975年开始进行改造,先做出试验样板。1976年以后在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的前提下,每年逐片改造,面积约150~200亩,几年来共改造衰老低产茶园1153亩,其中重修剪800亩,挖掉重新改种良种353亩。通过改造树冠、改良土壤、改园、移植归并、改植良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存和系统研究利用品种资源,选育优良品种,加速实现全省茶园良种化,江苏省农林局召开茶树品种和茶叶生产座谈会,研究修订了全省茶树良种工作方案;讨论落实了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实施计划;总结交流了今年春、夏茶生产以及秋、冬季生产的打算。茶叶生产是多种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而茶树良种是实现高  相似文献   

12.
良种是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老茶区,新茶园发展已没有太大的空间,而现有茶园大多又是混杂的群体品种.重垦换种固然是改良群体茶园的有效方法,但重新垦植,从育苗到种植成园,需4~5年时间,投入成本高.所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利用嫁接技术改造老茶园.  相似文献   

13.
张强  席险峰 《中国茶叶》2007,29(4):31-31
一、恩施州茶树良种化现状湖北省恩施州现有茶园40万亩,投产茶园30万亩,年产量1.9万吨,产值3.2亿元。其中良种茶园面积11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27.5%,占湖北省良种茶园总面积的61.1%。恩施州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居湖北省领先地位,但其在良种化进程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茶园良种化是茶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湖北省现有良种茶园面积少,群体品种多的现状,湖北省咸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专题开展了茶树嫁接换种改造技术试验研究。经过多年的试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适宜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茶树嫁接技术——茶树低位嫁接换种及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江苏省有悠久的种茶历史,但茶树品种混杂,多属中小叶种,解放后从兄弟省引种茶树有几十个品种,也多为有性群体。因此我省现有生产茶园基本上均系地方群体种,采茶工效低、品质较差,给茶叶生产带来不利因素;同时与茶叶生产机械化、现代化也不相适应。如引进大叶无性系良种,推广更新我省现有的茶树品种,这对我省茶叶生产,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无性系良种,纯度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一、生产现状揭阳市是广东省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全市现有茶园总面积5.6万亩,收获面积4.2万亩,茶叶年总产0.48万吨。建市以来,各级政府和茶业主管部门,通过发动群众,大力发展以岭头白叶单丛茶为主的名优茶,逐步改造低产低值老茶园,茶树品种布局初步得到调整,良种率由原来的不足20%提高到70%左右;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但随着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和人们消费走向的改变,近几年茶价回落,茶叶生产效益下降,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一些地方茶园丢荒失管和茶叶粗制滥造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茶园总面积逐年萎缩,…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中,品种良种化是重要的一环.茶树是一种个体发育时间较长的多年生叶用作物,一经种植就长达数十年,因此,实行茶树良种化,用良种建立高产、稳产、优质茶园,是茶叶生产上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优良茶树品种则是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茶业的前提,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茶叶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种的竞争.茶树优良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尤其是无性系良种,它具有发芽整齐,嫩度、色泽一致,芽叶大小均匀等生物学特性,便于采摘和机制,而且用无性系良种加工的名优茶价高,效益好,充分体现了无性系良种的品质优势.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也是全国茶树品种资源比较丰富,优良品种较多的一个省。本省茶农一向十分重视茶树良种的选育,早在百年以前就采用单株选种和压条、扦插等无性繁殖法,为选育、保留茶树优良品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初步调查,本省现有地方品种约150种,其中栽培面积较大的象福鼎大白茶、安溪鉄观音等良种有十几个,这是本省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但在解放前,本省的茶树良种不但没有得到发展,而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九年前,西格鲁吉亚茶园仅施入氮肥和磷肥,而钾肥则没有施入,致使许多茶园,特别是五十年生的查克瓦老茶园土壤中钾的天然蓄量消耗殆尽,因而无机营养不能满足需要。造成茶树,尤其是老茶园的茶树严重缺钾;使得甚至在进行良好管理和氮磷营养充分的茶园,茶叶产量显剧下降。缺钾所引起的生理失调,不仅表现在产量的下降上,而且茶叶在外表  相似文献   

20.
经验小集     
《茶叶》1959,(2)
攒宫养鸡场原以养鸡出名,现有茶园759亩,5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将鸡放在太宁寺老茶园里,看情况很好,后扩展到全场,经过我们几次观察,认为茶园养鸡可以推广:1.增加茶园的肥料:茶园养鸡后,鸡生活在茶行间,它的粪便就直接拉在茶园里,而鸡粪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的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