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利用锥辊轧制出符合要求的绞龙叶片,采用公式计算的方法,对轧制过程中绞龙叶片的直径和螺距形成原理进行力学分析,并探讨了绞龙叶片与锥辊的干涉条件。研究表明:轧制力矩、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状态和平衡微分方程比较复杂,可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分析;在对锥辊锥角、轧辊转速、轧制时轧材进入轧辊的状态及形式等参数进行组合调整的基础上,选择可行的组合加以分析研究,对绞龙叶片的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螺旋叶片锥辊连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辊连续辗轧成形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螺旋叶片成形工艺,生产螺旋叶片的锥辊轧机属于特种轧制设备,国内目前尚无厂家专业生产.为此,在介绍生产螺旋叶片常用工艺的基础上,对螺旋叶片锥辊辗轧成形理论、锥辊轧机及其轧制参数的调整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螺旋叶片锥辊连续辗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搅龙轴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其结构大都为组合构件,即绞龙叶片和芯轴杆联结为一体。目前搅龙叶片制作方法有钢板挤压成形和用专门的机器轧制成形。挤压成形法生产效率低,并且对叶片材料要求高,即对材料厚度、拉延性能要求较高。搅龙叶片轧制机购置费用高,一般单位购买困难,而且对叶片材料钢板要求也高。  相似文献   

4.
矩形钢带料经锥辊碾压会形成面内弯曲变形,卷曲为梯形截面。要把这种变形过程实现为搅龙叶片连续加工过程,需要掌握钢带在锥辊楔面挤压和咬入过程中影响钢带几何变形的因素以及条件。实现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元素作用的复合过程,搅龙叶片异面锥辊碾轧机通过几种参数调整,就可以实现这种加工。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冷轧叶片成形原理及冷轧工艺参数的确定,如:叶片展开尺寸的计算,轧制变形区的确定,原材料尺寸和压下量的确定以及冷轧工艺对原材料的要求等。同时,对冷轧机工作辊锥角选择和分导机构的结构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为叶片冷轧工艺及轧机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油葵收获割台工作性能仿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油葵收获割台在工作过程中的性能与可靠性,得到该割台正常工作时的关键参数,利用SOLIDWORKS对割台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并导入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收获时茎秆受力和摆动程度的仿真结果并进行正交组合分析,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割台正常工作最优参数的组合是拉茎辊转速800 r/min、机器的行驶速度2.12 km/h、拉茎间隙10 mm、拉茎辊的倾角20°,同时往复切割刀的切割速度2 m/s时茎秆的受力最小,通过田间试验发现整个收获过程籽粒损失率≤3%,喂入输送绞龙的茎秆较短,收获可靠性较好,结果表明该割台适合油葵的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自走式全混合日粮制备机缺乏取料机理和参数优化的现状,对自走式全混合日粮制备机的取料机构进行设计与分析,建立了取料作业的理论模型,并对螺旋叶片螺距、螺旋叶片直径、辊筒转速、前进速度、每刃进给量和取料刃长比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计算和选取。采用EDEM对影响取料过程的前进速度、辊筒转速、螺旋叶片螺距、刀刃长比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表明,各因素对取料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前进速度、螺旋叶片螺距、刀刃长比、辊筒转速,各因素对回流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螺旋叶片螺距、刀刃长比、辊筒转速、前进速度。综合考虑取料效率和回流率,最优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为4 m/min、螺旋叶片螺距230 mm、取料刀刃长比1.8、取料辊筒转速230 r/min。此时取料效率为82.6 m3/h,回流率为38.93%。采用最优参数组合进行试验,试验测得取料效率为77.02 m3/h,回流率为39.76%,与仿真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行设计的半喂入花生摘果试验台上对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在摘果过程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花生果系在摘果段的理想位置状态和参数关系,使花生果系由底向上、渐进有序穿过最佳摘果区,摘果强度均匀.分析了摘果频率和摘果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对作业性能的影响.采用摘果机理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采用后倾弧形板摘果叶片,单辊配置6个叶片.通过多指标响应面综合试验,优化确定摘果装置的结构和作业参数组合为:摘果辊长度1 200 mm、链辊夹角7.2°、辊筒直径152.5 mm、重叠距离5 mm、摘果辊转速371 r/min和夹持输送速度1.025 m/s.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现有对置斜盘有机肥侧抛装置在抛撒时存在的近处肥料堆积与局部起垄问题,结合侧抛装置各部件作用及工作原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对称螺旋叶片辅助辊轮,并优化其关键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明确了其与主抛撒部件圆盘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EDEM软件先后开展了单因素与响应面仿真试验,研究了辊轮转速、螺旋角和叶片数对均匀度变异系数和1 m内肥料占比的影响,优化后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辅助辊轮工作时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辊轮转速2 238 r/min、螺旋角42.70°、叶片数4,均匀度变异系数24.45%、1 m内肥料占比24.96%,且以该参数组合进行仿真的结果优于原辊轮最优参数仿真结果;设计的辅助辊轮样机试验结果为均匀度变异系数25.46%、1 m内肥料占比25.65%,相较于原辅助辊轮的46.77%与65.94%有了很大改善,配合主盘共同作用时抛撒均匀性好,无堆积和起垄现象。研究表明:对称螺旋叶片可有效修正肥料颗粒运动方向,使主盘集中的非受控肥料向两侧分散,与主盘及其他辅助部件联合作用下大幅提高了抛撒性能。  相似文献   

10.
2FPG-40型葡萄开沟施肥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葡萄种植施肥需要,设计2FPG-40型葡萄开沟施肥机,该机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和覆土三项作业。机具由40.4kW拖拉机牵引和驱动,作业幅宽1.7m,一次可开沟施肥1行,最大开沟深40cm,沟宽15cm,作业速度1km/h。以机具的前进速度、开沟深度和绞龙转速为因素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和开沟深度对排肥变异系数差异并不显著,绞龙转速对排肥变异系数差异显著,各因素对排肥变异系数影响程度为:绞龙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开沟深度。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最优组合方案为绞龙转速60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1.5km/h,开沟深度为3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