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了9对引物,用RT-PCR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得到了覆盖猪瘟病毒基因组全长的9个cDNA片段,将所得cDNA片段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测序和拼接后,获得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全长12310个碱基,其5’非编码区(5'-NCR)和3'-NCR分别由373和239个碱基组成,在3’末端有富含T的碱基插入,其间为1个大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89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与国内外已发表的另外7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全序列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8.7%~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6%~99.9%。基因组全序列比较显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在遗传上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2.
参照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弱毒株的序列,设计7对覆盖全长基因纽的引物,通过RT-PCR从感染猪瘟病毒弱毒株的PK-15细胞中扩增得到7个cDNA片段,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利用DNASIS软件获得猪瘟病毒C81株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AY665656)。C81株基因组全长12310nt,只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98个氨基酸的聚蛋白。序列分析表明,c81株开放阅读框与其它各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变化较大,分别为84.4%~99.6%和91.6%~99.4%。同时,我们绘制了26株CSFVORF的进化树,比较了CSFV5’非翻译区核苷酸序列并推测其二级结构,发现不同毒株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对C81株聚蛋白的功能域和三维结构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利用RT-PCR及序列测定对猪瘟病毒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及同一代次不同年代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呈现较高的同源性,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100%,97.3%-100%;同一代次不同年代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8.6%-100%。只有3个代次毒株发生较小的变异,核苷酸及氨基酸呈现1-3个碱基或氨基酸的变异,其他代次的毒株序列完全一致。初步证实了猪瘟病毒分子结构的遗传稳定性,说明猪瘟病毒的变异可能更多的与种群病毒的优势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4.
多次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以脾毒和细胞毒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及测序技术,对多次动物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的猪瘟病毒的主要外膜糖蛋白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用DNA 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E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发现,脾毒和标准石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0%,细胞毒标准石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氨基酸同源性96.7%。由此说明猪瘟病毒经猪多次传代和致细胞病变后均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参照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石门株、HCLV株、Paderborn株、GXWZ02株等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11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广西一株流行猪瘟病料中直接扩增得到了11个片段,将所得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上,经过测序、拼接,最终得到广西猪瘟GX54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GX54基因组全长12296个碱基。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0株猪瘟病毒系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各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5.1%、85.0%、85.1%、84.7%、84.8%、94.4%、84.3%、94.3%、84.8%、84.5%。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所比较的11个毒株可以分为2群,1群包括GX54,GXWZ02和Paderborn株,其余毒株属于2群,其中GX54株与GXWZ02株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6.
摘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番鸭细小病毒(MDPV)FM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应用PCK技术扩增MDPVFS株的VP2-VP3蛋白基因片段。将扩增后的VP2-VP3结构蛋白基因克隆到T载体上,MDPVFS株基因大小为1764bp,编码528个氨基酸,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我国分离的MDPVFS株基因序列与国外发表序列的同源性为98.6%,与已发表的YZ株同源性为99.5%,可见番鸭细小病毒结构蛋白基因较保守。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病毒OH99株基因组全长cDNA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猪瘟病毒云南毒株E2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RT-nPCR方法,选择猪瘟病毒2000年云南部分地方流行毒株E2基因主要保护性抗原决定簇编码区片段进行扩增和cDNA序列分析,并与中国标准强毒石门株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云南地方毒株之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大于90%;但与中国标准强毒石门株差异较大,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小于80%。  相似文献   

9.
23株猪瘟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7株猪瘟病毒(HCV)215bp的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经DNAStar软件对获得的17株HCV及已发表的6株HCV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构建了HCV遗传发生树。结果,这23株与石门株的序列相比,所有毒株的碱基变化随机地分布于整个序列,无缺失和插入,其中变化较大的区域位于序列的3’端。23株HCV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74.1%-100%、79.7%-100%,其中4株20世纪70-80年代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6.3%-86.2%、81.1%-87.8%,10株20世纪90年代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4%-100%、79.7%-100%。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group),每个组群分为2个亚组群(subgroup),14株猪瘟(HC)流行毒株在2个组群中均有分布,20世纪70-80年代分离的3株(75%)在组群2,20世纪90年代分离的5株(50%)在组群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狂犬病病毒口服疫苗株SRV9的基因序列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明确其作为疫苗株的分子基础,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了贯穿全基因组的3个重叠的cDNA片段。将获得的cDNA片段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上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得到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AF499686)。SRV9株与亲本株SAD B19全序列比较分析显示,二者同源性为99.8%,SRV9的变异主要发生在糖蛋白的编码区域,共有5个碱基发生改变.在转录酶蛋白编码区出现2个碱基的改变,其他蛋白编码基因均未出现突变;氨基酸比较分析显示,在转录酶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生2个改变;糖蛋白成熟肽的第34位、292位、333位和338位氨基酸分别发生了Gly→Glu。Ala→Thr,Arg→Ser,Ile→Val的改变,其中第34位氨基酸位于第1抗原区,第333位和338位氨基酸位于第1抗原区。这些抗原位点的突变可能是引起病毒蚀斑特性改变、毒力降低和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水貂犬瘟热CDV3疫苗株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与分析,以阐明该疫苗株的来源亲本毒株,基因特征及H基因遗传稳定性。将CDV3疫苗株基因组cDNA分9个重叠片段进行RT-PCR并克隆入pMD 18-T载体中,测定全长cDNA序列。并与CDV野毒参考株和疫苗株N、F和H基因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其基因变异情况。通过对CDV3疫苗株6个不同生产批次(Vero细胞培养代次)H基因序列测定以分析毒株的分子遗传稳定性。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DV3疫苗株基因组全长15 690 bp,与CDV野毒株基因组同源性较低(93.0%~95.3%)。H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Lederle疫苗株(EF418783)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6%和98.7%。而6个不同培养代次CDV3疫苗株H基因氨基酸序列无任何差异。由此证实CDV3疫苗株的亲本毒株与Lederle疫苗株有着最密切关系,不同培养代次的CDV3疫苗株H基因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烟台株为模板,PCR扩增出1条约2.7kb的gB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序列测定显示,gB基因长2622bp,包含完整的阅读框架。序列比较分析发现,烟台株和王岗株、河北株的gB基因核苷酸序列与SA2株的相比均在第89位上缺失1个碱基G,而在第102位核苷酸处插入1个碱基A,从而引起氨基酸序列中第29~32位5个氨基酸的移码突变。烟台株还有另外7个碱基发生突变,使得其gB基因与河北株、王岗株、疫苗株的gB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8%、SA299.7%和99.6%,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4%、99.4%、98.9%,表明不同ILTV毒株之间gB基因是非常保守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RT—PCR扩增了猪乙型脑炎病毒wHe株主要抗原基因NS1(约1.14kb)、prM-E(约2.1kb)、E-NS1-NS2A(约3.0kb),并将NS1、E-NS1-NS2A、PrM-E基因克隆、测序。与Cenbank发表的JEV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发现WHe株与其他12种典型的JEV强毒株的同源性在88.3%~99.4%之间。wHe株与K94P05株的同源性最低(88.3%),与P3株的同源性最高(99.4%),可认为wHe株是由P3株衍生而来的。在JEV基因组5’端389-3910的长3522nt的决定JEV抗原性的C-prM-E-NS1-NS2A区中,wHe株与P3株仅有21个碱基不同,其中的14个单碱基突变为同义突变,另外7个为错义突变,导致相应的氨基酸序列(1173个)中的6个氨基酸发生了变异,其中的5个氨基政变异出现在含有各关键的抗体中和决定簇的E蛋白内,另一个位于NS1蛋白内。  相似文献   

14.
李冰  卢赫  冯方周  丁壮 《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2):102-108
试验旨在研究杂交野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辽宁分离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用Marc-145细胞从辽宁某杂交野猪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病猪血液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分离毒株经Marc-145细胞6次传代后出现稳定的细胞病变,采用RT-PCR方法对分离病毒进行ORF6和ORF7基因的扩增、克隆和测序,并与已知序列毒株的相应片段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分离毒株的ORF6、ORF7基因与国内外美洲型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0%~100.0%、94.5%~99.4%;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6%~100.0%、87.3%~98.7%;与欧洲型代表毒株LV的ORF6、ORF7基因差异较大,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0.4%、70.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48.8%、49.7%.推测辽宁杂交野猪体内分离毒株在基因型上属于美洲型毒株.  相似文献   

15.
从长春地区某牛场发生疑似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牛粪样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序列测定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命名为BVDV CC13B株。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结果显示,CC13B毒株的完全基因组序列由12 265个核苷酸组成,其中5′端非编码区包含380个核苷酸,3′端非编码区包含188个核苷酸。病毒基因组含有1个大的读码框架,编码1个由3 898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多聚蛋白。序列对比结果显示,CC13B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国外CP-5A毒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为96.2%和97.3%;而与国内分离株JZ05-1的同源性最低,分别为69.8%和71.0%。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C13B毒株与国内分离的长春184、Xinjiang-3156和H等分离株归类为BVDV基因Ⅰ型的Ib基因亚型。结果表明,长春地区近年发生的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依然主要由BVDV基因Ⅰ型毒株引起。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前期分离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JL毒株完整的基因序列信息,本试验对BVDV-JL F6代毒株进行了完整基因序列测定。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段扩增了BVDV-JL分离毒株的7段cDNA片段,分别克隆于pMD18-T载体并进行测序。BVDV-JL株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2276 bp,编码3901个氨基酸。基因组两端为非编码区5'UTR和3'UTR。基因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BVDV-JL与BVDV CP7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2%,归类于BVDV-1b2基因亚型。BVDV-JL是第1个在中国报道的BVDV-1b2亚型毒株。了解BVDV-JL完整基因序列有利于中国BVDV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镇江株 (BmNPV ZJ)基因组DNA中克隆出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基因 (ptp) ,该基因的编码部分由 5 0 7个核苷酸组成 ,其中A为 16 3、C为 99、G为 113、T为 132 ,G +C含量约为 4 2 %。根据其核苷酸序列推演的蛋白质由 16 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其中含有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催化活性区的 11个氨基酸“HC”基序。该基因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MNPV)ptp和BmNPV T3株 (日本 )的ptp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6 8%和 98 2 %。BmNPV ZJ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 (BmNPV ZJPTPase)的氨基酸全序列与AcMNPV、BmNPV T3、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fMNPV)PTPase和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OpMNPV)PTPase 1的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97 6 %、96 %和 6 0 % ,而与OpMNPVPTPase 2的同源性仅为 2 0 %。在NCBI数据库中查找BmNPV ZJPTPase的同源性序列 ,查找到的 5 99381个序列中发现至少有 14种mRNA加帽酶其N端部分存在PTPase催化活性区的“HC”基序 ,但其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只有 31%~ 32 %。该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数据库收录 ,登录号为AF316 871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云南省虫媒病毒的种类与遗传特征,在云南省师宗县采集库蠓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通过全长cD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树构建。结果显示,从采集的库蠓样本中分离出1株可在C6/36细胞上引起细胞病变的毒株(YNSZ043),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双链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2-4-3"的带型特征;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70~80 nm,呈"指环状",表面具有纤维突起的病毒粒子。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YNSZ043毒株为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基因组大小为20 683 bp,由Seg-1(3 762 bp)至Seg-12(861 bp)12个基因节段组成,与中国BAV毒株各基因节段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64.8%~99.6%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58.8%~100%之间,在系统发生树上YNSZ043毒株与中国分离的BAV聚为一簇,形成独立的中国进化支系。对决定BAV基因型的Seg-12分析结果显示,YNSZ043毒株属于A2基因型,该毒株的Seg-5/VP5与越南分离BAV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1%和97.6%,表明该毒株的Seg-5基因节段很可能与越南毒株之间发生了基因重配。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BAV的基因组序列,为开展云南省BA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