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丘陵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水土流失比较显著的水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由于水土流失,每年输送全国各大河流的泥沙约50亿吨,含氮、磷、钾土壤养分近一亿吨,建国以来,全国修梯田约一亿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7%多,相应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量。可是有些地区对水保工程的排洪能力重视不够,致使工程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黄河中游的黄土易遭侵蚀地面植被差的沟壑区,加之山高坡陡、暴雨多的特点,形成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10周年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海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省份之一。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后,我省配套法规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强化水土保持监管,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0年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11年的7.03万km~2减少到2019年的5.96万km~2,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由2011年的4.54万km~2减少到2019年的3.66万km~2;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通报》1983,(2):13-17
现在,我们就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谈一些情况和几点意见。一、建国以来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山区、丘陵和台地占陆地面积的77%。土壤易遭冲刷流失。据解放初期调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包括荒山轻度流失)共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0%。其中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多年来治理的主要对象,分布在70多个县市。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38个县市,尤以韩江、东江、西江、北江、鉴江中上游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 2 935万km2 ,虽比 1985年减少 1 0 5 3万km2 ,但各类型侵蚀程度却明显加重 ,土壤风化、沙化和盐碱化日趋严重 ,水土流失发展令人担忧。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十五”期间全省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5 6 70km2 ,2 0 0 6~ 2 0 15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 134万km2 ,2 0 16~ 2 0 30年使全省 80 %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整治 ,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实现山川秀美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1992,(7):58-60
<正> 长江上游总面积100.5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5.2万平方公里,占上游总面积的35%,地表年土壤侵蚀量15.7亿吨,占长江流域地表年土壤侵蚀量的70%。严重的水土流失,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十分重视。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1989年先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陇南及陕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和三峡库区四片开展重点治理,总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7万平方公里。正在开  相似文献   

6.
以法为盾 保护水土 全面推进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2 9 8% ,年土壤侵蚀总量达 2亿多t。到 2 0 0 0年底 ,累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 870 0件 ,收缴水土流失防治费近 2 819万元 ,收罚没款 181 2万元。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 2 80 6km2 ,转让“四荒”面积 12 0 95万hm2 (其中 6 1 4%已得到开发治理 )。近期目标是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 2 0 0km2 ,到 2 0 10年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  相似文献   

7.
<正>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属江南红、黄壤山地丘陵区。全省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08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288人/平方公里。农业是本省的优势,粮食年产量居全国第六位。但由于水土流失,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是对农业的影响。据80年代中期农业区划调查统计,全省约有水土流失面积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0.8%(遥感调查的水土流失面积远大于此数)。年流失表土约1.5~1.7亿吨,等于损失了5万多公顷耕地的耕作层。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渍害等低产田高达46万多公顷,而低产土的面积则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与 1 987年两次遥感调查结果对比分析表明 ,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5 0 97km2 ,全省轻度、极强度和剧烈流失面积呈减少趋势 ,而中度与强度流失面积呈增加趋势。 1 989年开始实施的“长治”工程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 ,部分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37%~ 47%。全省人为水土流失虽仍较严重 ,但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 ,总体恶化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  相似文献   

9.
国家对山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与资金投入的增加 ,为快速推进山西小流域治理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条件。全省要大力实施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年治理水土流失的速度达到 3 %以上 ,年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 33万hm2 。要把专业队治理及项目报账制作为一项重大措施推广普及开来 ,把扶持水保治理大户成长作为任务去落实 ,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 ,为小流域治理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农艺、技术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是国家确定的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富煤多矿是有利条件,缺水和水土流失严重则是限制因素。在全省113个县(区)中,有68个县(区)有煤,探明储量2,023.7亿吨,工业储量890.7亿吨。目前年开采量1.4亿吨,规划到2000年,年开采量达4.0亿吨。除煤之外,铁、铜、硫磺、石棉等矿藏资源也很丰富。全省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114亿立方米,地下水排泄量2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80亿立方米。每人平均水量477立方米,亩平均水量199立方米,分别比全国平均值少82.8%和88.7%。全省总土地面积15.6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1.
<正> 海河(包括滦河)流域山区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9.5%。全流域共分8个河系,呈扇形分布,各河系上游山区水土流失都很严重。据建国初期统计,流失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63%,各河系多年平均输沙量之和为1.75亿吨,其严重程度仅次于黄河流域。新中国成立40年来,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事业,在中央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87年底止,全流域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12.
正夏日的阳光,格外耀眼。6月初,记者穿行于永和、石楼等地,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山川秀丽,地肥水美。举目望去,漫山遍野充盈着片片绿意。当地百姓说,穷山恶水变清山绿水,得益于水土流失的不懈治理。据了解,目前全省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5万km2,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4%。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约10.8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69%。尤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5.65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26%。自1989年国家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迅速改善,治理成果惠及千万人民群众。截至2008年底,"长治"工程共完成财政投资15亿元,已治理小流域1 420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万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7%。  相似文献   

14.
水土流失是辽宁西部山区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这里风沙干旱,植被稀少,属低山丘陵地带。总土地面积39,89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8,87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2.4%。而朝阳、阜新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21,850平方公里,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55,933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土保持四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40年来,水土保持工作有4个发展较快时期,其中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较为健康、扎实。国务院加强了领导,逐步建立健全了机构,加强了法制,先后确定13片重点防治区,实行了多种形式承包治理责任制,使水土保持工作由单一分散治理转向按流域综合集中治理,由防护性治理转向开发性治理,取得了成效。全国累计治理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3。以多沙闻名世界的黄河,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由于治理每年减沙2亿多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亦进入了有计划重点防治的新阶段。科研和人才培养也有较大发展。文章总结了40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教训,展望了本世纪末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幅员总面积56.7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8.4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7.7%。危害最严重的是盆地区。这里人多地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511人,每人平均耕地仅1.07亩。垦殖率高达32%,部份区域达44%。区内坡土集中,全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占旱地的70%左右,半数以上分布在本区。加之红色丘陵土层瘠薄,水土流失后果严重,必须迅速防治。这个地区在四川省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位置,当前生产和水土保持任务都很重。这个地区在全省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位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显示:全省现有土壤侵蚀面积422.95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28.9%。针对辽宁省水土流失现状以及土壤侵蚀面积、强度、侵蚀量、有效治理面积、破坏面积等的动态变化,进而对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土保持》1992,(7):55-57
<正> 从1983年开始,为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探索大面积综合治理的经验,经国务院批准,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对国民经济建设有很大影响的八片地区开展了规模宏大的重点治理工程。 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八片地区,是黄河流域的三川河、皇甫川、无定河、定西县,海河流域的永定河上游,辽河流域的柳河上游,长江流域的葛洲坝库区和兴国县。涉及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辽宁、湖北、江西、北京、甘肃等九个省、区、市的43个县,总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9%。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当地各业生产的发展,43  相似文献   

19.
<正> 1 10年来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成绩1.1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速度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省坚持把水土流失治理作为发展经济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件大事来抓,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全省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蓬勃开展,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0多万hm~2,完成高标准重点治理面积22.67万hm~2.其中修建水平梯田10多万hm~2,建设水土保持林110多万hm~2,种草1.86万hm~2,发展经济果木林12万hm~2.“六五”期间每年完成6.2万hm~2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七五”期间每年完成13.3万hm~2,“八五”期间每年完成20万hm~2,治理速度显著加快.兴国县自1983年列入国家重点治理县以来,经过10多年的治理,年土壤流失量由1160万t减少到460万t,山地土壤有机质提高2倍以上,全氮含量提高1倍以上;强度流失区治理后夏季地表最高温度平均下降8℃,冬季上升3.6℃,空气湿度提高6倍;山地植被覆盖度由28.7%上升到72.2%;全县几条主要河流河床平均下降0.26m,蓄水量每年增加2.3亿m~3,作物有效灌溉面积扩大1800hm~2,复种指数由145%提高到245%.  相似文献   

20.
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占陕北总面积8.18万平方公里的81.9%;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达1万吨;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6.7亿吨,占流入黄河泥沙总量的40%还多。由此而带来的土壤瘠薄、干旱,造成农业生产水平低且不稳,拖住了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使已是有名的悬河——黄河更悬而又悬,威胁着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水土保持工作迄今仍然是陕北一项紧迫而严重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