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窄冠速生刺槐无性系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窄冠刺槐在宁夏引种栽培,与普通刺槐进行造林对比实验,经对照分析,窄冠刺槐生长量明显高于普通刺槐,且窄冠刺槐的整齐度高,个体差异小,生长量均匀,干形好,今后可选优发展,为刺槐主要栽培区全面推广窄冠速生刺槐无性系造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开展了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引种凹叶厚朴栽培材药两用林示范基地中凹叶厚朴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闽西地区海拔800~1 300 m的气候条件适宜凹叶厚朴生长,海拔800 m以上引种栽培,不同海拔的凹叶厚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有显著差异,坡位对其生长影响很大,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与海拔高度成反比,凹叶厚朴在山坡下部生长较好;立地好的地块对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都非常有利;不同造林密度对凹叶厚朴生长有显著影响,二十三年生凹叶厚朴以造林密度1 110株/hm~2较好,平均树高达12.0 m,平均胸径达15 cm,蓄积量达105.6 m~3/hm~2,生长量指标达到福建省阔叶树Ⅱ类林分丰产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引种凹叶厚朴栽培材药两用林示范基地生长情况的调查,23年生平均树高12.0m;平均胸径15cm;单位面积蓄积量7.04m3/亩,生长量指标达到福建省阔叶树Ⅱ类林分丰产指标。调查结果表明:在闽西海拔800 -1300m的气候条件下适宜凹叶厚朴生长,在海拔800m以上引种栽培,坡位对其生长的影响很大,在山坡下部生长较好,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与海拔高度成反比,方差分析差异性达显著水平;凹叶厚朴作为主要树种造林,选择合适的伴生树种是成功培育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的关键;不同经营密度对凹叶厚朴生长存在显著影响,23年生凹叶厚朴以每亩保留75株左右较好;不同立地的凹叶厚朴生长差异极大,在立地好的条件下,对高、径和材积生长都非常有利,因此要营建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必须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造林,才能带来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2013年在莆田市仙游县进行了大木竹引种及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木竹适应性强、生长快,造林成活率可达98.6%,造林后2a生母竹高平均3.5m,胸径8cm。根据目前的林分长势,按照高效培育技术措施,加强管护,预计第3年可郁闭成林,第4年即可生长旺盛发笋,预期达到丰产笋竹两用林标准,极具推广种植前景。该文主要介绍了大木竹引种试验情况,并总结了大木竹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香花槐又名富贵树的引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认为香花槐苗期适宜本地气候条件,抽干程度较轻;生长正常,高、粗生长接近于刺槐,适宜本地区造林,具有极高的推广、栽培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嫁接方法,进行香花槐引种试验,同时在不同海拔地区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香花槐在丽江低海拔地区,最高年生长量可达192.0cm,生长表现良好;破头枝接成活率与切接、切腹接差异不明显,但年生长高度和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其他2种嫁接方法;香花槐可作为丽江园林绿化及低海拔河谷地区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窄冠速生刺槐在惠水山区的培育技术,进行了插根育苗密度试验和幼林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窄冠速生刺槐最适宜的育苗密度是17株/m2(20 cm×30 cm),其次是22株/m2(15 cm×30 cm),最差50株/m2(10 cm×20 cm);幼林生长第1年最优的施肥组合方式为尿素25 g/株、氯化钾40 g/株。  相似文献   

8.
1 引种经过 2005年从福州引进台湾甜蜜桃特级嫁接苗(基径大于2 cm,二级枝6枝以上)分别栽植于中等肥力的红砂壤土和石砾土的果园内,栽培株行距1.5 m×5 m,常规管理,2年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生长势强,果实风味独特,具有丰产、早熟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西伯利亚红松嫁接引种及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种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Mey.)20余年,12年生嫁接苗高2.59m,平均年高生长约21 cm,原产地12年树龄,高80 cm,平均年高生长约7 cm.通过嫁接引种,嫁接苗生长迅速,平均年高生长为原产地的3倍,且耐寒、抗旱、耐高温.西伯利亚红松可用作荒漠平原城市绿化、用材、水保等.油松、樟子松和西伯利亚红松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但嫁接苗能形成共同的年轮,十多年来一直呈快速生长趋势,培育了2 000余株,至今未发现死亡.  相似文献   

10.
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窄冠黑杨新品种在天津地区适应能力较强,生长表现良好,未发现异常灾害;但各品种间生长差异显著,窄冠黑杨055号综合表现突出,优于对照中林46杨和其他品种;窄冠黑杨11号与中林46杨大体相当;窄冠黑杨078号和窄冠黑白杨生长表现最差;窄冠黑杨1号和2号表现中等,有待于继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