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随机选择3个猪场, 从9头母猪生下的仔猪中挑选81头仔猪。随机分成9组,每组又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3头,分别免疫猪瘟组织苗(A)、猪瘟细胞苗(B)和猪瘟脾淋苗(C),各疫苗分别采用1头份、2头份和3头份3个剂量。于25日龄首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应用ELISA和IHA两种方法分别对采集的540份血清检测猪瘟抗体。不同类型的猪瘟疫苗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较好,但不同疫苗之间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3种疫苗以3头份的剂量免疫后抗体反应略高于1头份和2头份,二免后都能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1、母猪免疫 对母猪进行免疫注射,一是防止母猪自身传染病的发生,防止母猪流产和死胎,二是仔猪从母体可获得母源抗体,有利仔猪的健康生长。母猪在配种前注射乙脑疫苗和细小病毒病疫苗;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疫苗,防止四大传染病的发生。每头母猪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猪丹毒、猪肺疫疫苗1头  相似文献   

3.
猪转移因子 -新必妥是从猪体免疫器官中提取的能够转移免疫致敏信息的低分子肽-核苷酸复合物,它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是较好的免疫增强剂。我们进行了新必妥增强猪瘟免疫效果的试验,分别选取16头21日龄仔猪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注射猪瘟疫苗免疫2头份/头和猪用转移因子新必妥3ml;对照组只注射猪瘟疫苗免疫2头份/头。在免疫后的7、14、21、28天采血检测抗体,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后7- 28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猪转移因子一新必妥对仔猪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猪瘟(CSF)常规免疫的仔猪CSF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试验分A、B两组,A组首免注射4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B组首免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二免两组均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疫苗后10d,开始产生抗体,20~30d抗体达到峰值,二免后抗体峰值维持40d以上。首免4头份的仔猪比首免2头份的仔猪CSF抗体峰值出现的早,维持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5.
猪转移因子-新必妥是从猪体免疫器官中提取的能够转移免疫致敏信息的低分子肽-核苷酸复合物,它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是较好的免疫增强剂.我们进行了新必妥增强猪瘟免疫效果的试验,分别选取16头21日龄仔猪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注射猪瘟疫苗免疫2头份/头和猪用转移因子新必妥3ml;对照组只注射猪瘟疫苗免疫2头份/头.在免疫后的7、14、21、28天采血检测抗体,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后7~28 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猪转移因子-新必妥对仔猪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个厂家不同剂量猪瘟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方法】将60头断奶空怀母猪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接种较高剂量猪瘟疫苗E(E组),另一组接种较低剂量猪瘟疫苗A(A组);当母猪产仔后,所产仔猪在20d与60d时分别接种1次;采集不同阶段的母猪、仔猪与生长猪的血清,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结果】在断奶空怀母猪阶段,两组之间无差异。在其他阶段,E组猪瘟病毒抗体阻断率一直高于A组,各个阶段均达到显著(P0.05)水平;除35d与56d仔猪外,E组猪瘟病毒抗体阻断率变异系数都小于A组;E组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都高于A组,其中在35d仔猪达到显著水平。抗体检测结果显示,E组猪瘟免疫抗体数据优于A组,表明猪瘟疫苗E的临床免疫效果优于疫苗A。【结论】较高剂量猪瘟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好于较低剂量疫苗,为剂量存在差异的不同厂家猪瘟疫苗的临床选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猪群在猪瘟抗体水平低下情况下,对发病猪、亚健康猪及仔猪紧急进行接种,提高猪体免疫力的作用。试验对母猪、仔猪及育肥猪分别接种4头份、 1头份、 3头份疫苗,再加上实施加强营养、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猪瘟血清抗体.测得该场母猪40份血清样品中,猪瘟弱毒抗体效价OD值较高,有100%保护率,测得仔猪240份血清样品中,猪瘟弱毒抗体效价OD值适中,有87.6%的保护率.但是发现母猪群中有10%隐性猪瘟感染,仔猪群中有3.7%隐性猪瘟感染,其强毒抗体效价OD大于0.5,体内带有猪瘟病毒,且不显临床症状.遇见免疫接种、转群、气候骤变等应激,则发生非典型猪瘟,揭示了隐性感染的母猪是垂直传递和水平传播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9.
2种疫病感染情况下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2种疫病感染情况下仔猪猪瘟疫苗的首免日龄,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不同日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并分析其消长规律.结果显示,隐性感染PRRSV的免疫猪瘟疫苗(6头份/头)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阳性水平在10~14 d为100.0%(25/25),15~19 d为81.5%(22/27),20~24 d为77.8%(21/27),25~29 d为67.7%(21/31),30~34 d为58.6%(17/29),35~39 d为50.0%(16/32);而感染过SFV的猪场的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阳性水平在5 d、10 d、15 d和20 d均为100.0%(20/20),至30 d抗体阳性水平骤降为80.0%(16/20).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了隐性感染PRRSV的猪瘟疫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首免日龄为20~24 d;而感染过SFV猪场的母猪所产仔猪为30~35 d.  相似文献   

10.
李军成  路彩霞  蒋垚  揭育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65-16166,16335
[目的]探索猪瘟疫苗首次和二次免疫的最佳时间。[方法]通过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绿兴种猪场5头母猪及其哺乳的25头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试验母猪和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均较高。当母猪的母源抗体进行1∶64稀释和凝集价为++++时,可不进行超免,首次免疫在产后30 d左右最佳。这说明该猪场制定的猪瘟免疫程序比较合理,能够发挥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猪场免疫程序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选择福建省南平市某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检测合格的10头能繁母猪,分别从每头母猪所生的仔猪中随机抽取2头,共20头,25日龄断奶,不注射猪瘟疫苗,分别于l日龄、5日龄、10日龄、15日龄、20日龄、25日龄、30日龄、35日龄、40日龄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水平,通过检测数据掌握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哺乳仔猪出生后5~10日龄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了100%,为最高。抗体水平于15日龄以后开始降低,至25日龄左右达到保护临界值(80%阳性率),40日龄时降低到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猪乳中猪瘟IgG、IgM抗体与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免疫组母猪乳清中IgG、IgM抗体效价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分娩后1d,随后抗体效价迅速降低,泌乳7d后免疫组母猪乳中各种抗体效价与常乳基本一致;初生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在5~10日龄达到高峰,10日龄后开始下降,至25日龄保护率已不+到100%,抗体水平接近保护线.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20头40-45日龄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猪只均肌肉接种猪瘟疫苗1头份。从疫苗接种的当日开始,在试验组猪只饲料内按每天每公斤体重8mg计算,拌入盐酸左旋咪唑,连服三日;对照组不服左旋咪唑。于接苗后的10、40、70和100天,分别由两组猪只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供测定血清抗体用。同时,分别取两组猪只血样作成血涂片,供检测T淋巴细胞用。试验结果:除接苗后40天,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抗体效价的几何平均数相同外,于接苗后的10和100天,试验组血清抗体效价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于接苗后10天,试验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猪只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服用左旋咪唑,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散养猪口蹄疫免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制定在农村散养条件下猪口蹄疫控制的疫苗免疫策略。[方法]研究猪口蹄疫O型和亚洲I型母源抗体、口蹄疫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和猪瘟与口蹄疫免疫干扰。[结果]结果表明,仔猪口蹄疫O型母源抗体能保护15日龄内仔猪,而亚I抗体不能保护仔猪。2 ml免疫剂量组的O型和亚I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1ml免疫剂量组,1次免疫接种不能形成免疫反应的抗体平台期,抗体效价迅速下降;2次免疫接种后60 d达到峰值,O型和I型抗体滴度维持长达60 d以上;猪瘟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免疫相互不发生干扰。[结论]结合农村散养实际情况,为提高免疫保护力,建议实行30日龄同时首免口蹄疫和猪瘟,间隔28 d进行二免,每次免疫剂量口蹄疫为2 ml/头,猪瘟为2头份/头。  相似文献   

15.
某规模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分析生产母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合理制定猪瘟疫苗免疫方案,对某规模猪场1栋29头断奶母猪在猪瘟疫苗免疫前、免疫后30 d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前、后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9%、93.1%,大部分生产母猪在疫苗免疫30 d后抗体水平有所提升,但仍有6.9%的生产母猪在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仍为阴性;对采样血清进行猪瘟病原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加强免疫后抗体为阴性的2份血清为阳性,其余血清全部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吴在玉  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292-6293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控制仔猪O型口蹄疫的发生。[方法]采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涪陵某规模化养殖场母猪和仔猪进行了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仔猪在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最高,平均效价为2.62。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迅速下降至不完全保护水平。不同日龄首免仔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母源抗体效价对试验猪的免疫应答有较大的影响。[结论]30~45日龄是仔猪接种FMD疫苗的最佳时间,这与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打了猪瘟疫苗猪为啥还发瘟吉安县畜牧兽医站郭岚︵3431001996年11月30日,我县桐坪乡合田村委养猪专业户王某从湖南购进100余头断奶仔猪,进栏后仔猪精神、食欲均正常。同年12月4日王某用蒸馏水稀释猪瘟弱毒冻干苗,给每头仔猪免疫接种1头份。12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田东县中小猪场不同猪群的猪瘟免疫状况,为田东县防控猪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择田东县10个乡镇10个猪场,采集免疫21 d后的经产母猪、仔猪、生长育肥猪血清样本,应用阻断ELISA方法对采集血清样品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比较相同疫苗不同胎次母猪群、相同疫苗不同免疫次数仔猪群、使用4种不同病毒含量(A组750RID、B组7500RID、C组20000RID、D组30000RID)猪瘟细胞苗的生长育肥猪群抗体水平.[结果]经产母猪群抗体阳性率为83.61%,总离散度为45.97%,7胎及7胎以上母猪群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最低,为58.33%.仔猪的一免免疫抗体阳性率为52.17%,低于国家规定标准(≥70%);二免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1.82%,显著高于国家规定标准,比一免抗体阳性率提高了29.65百分点.4种不同病毒含量猪瘟细胞苗免疫生长育肥猪在末次免疫21 d后,均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但不同病毒含量猪瘟疫苗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经产母猪群抗体离散度较大,仔猪一次免疫后抗体水平低于保护值,不同病毒含量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猪瘟免疫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耐热保护剂活疫苗C株(以下简称伪狂犬疫苗)对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效果,对天津市某猪场引进的约2000头后备母猪分阶段注射伪狂犬疫苗,引进前第4周和第10周各注射1头份,引进后15d注射1头份,并对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伪狂犬疫苗能使猪群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后ELISA检测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极显著提高(P<0.01)。经过免疫的后备母猪针对伪狂犬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均上升,且免疫前后针对伪狂犬变异毒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该研究所用伪狂犬疫苗无论是针对经典毒株还是变异毒株均能为猪群提供更好的保护力,且对变异毒株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更高,保护力更强,适用于我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对猪场实际临床生产中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遂将某规模化猪场的一栋存在PCV-2感染的150头产房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头,试验组在14日龄免疫某进口PCV-2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对照组不免疫,并分别在PCV-2疫苗免疫前和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每组随机采血18头仔猪检测猪瘟抗体。结果显示:PCV-2疫苗免疫前两组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试验组的猪瘟抗体平均值和猪瘟抗体离散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表明,PCV-2的感染会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从而抑制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在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能够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