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6个晚粳不育系和新育成的6个粳型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杂种F1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加性和显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遗传比率均达极显著性差异。穗长、千粒重、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播始历期和剑叶长主要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影响,单株重、株高和有效穗主要受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影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无必然联系。不育系以嘉60A,浙粳4A和台粳1A的表现较好,恢复系中HT236,HT214和HT88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3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NCII交配设计研究10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大多数品质性状介于双亲之间,除粒重表现一定的超高亲优势,垩白度和粒宽表现一定的正向平均优势外,其它品质性状优势不明显。(2)杂种稻米的品质性状主要受不育系或恢复系的影响,其中,对于粒长、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这3个性状,不育系的影响要高于恢复系,而对于整精米率、粒重、垩白率、垩白度和糊化温度,则表现为恢复系的影响要高于不育系。(3)就优质育种的利用价值而言,不育系中以广占63-4S为好,而恢复系中则以扬稻6号为好,蜀恢527、镇恢084次之,用上述亲本选配的杂交组合米质较好;恢复系特青、盐恢559表现为一般配合力效应差,特殊配合力方差小,优质育种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3.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选用9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5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14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播始历期、株高、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单株草重、谷草比、生物产量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多数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仅千粒重受不育系的影响较大。(3)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金23A和中9A较好,恢复系以R121和R120较好。(4)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型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4.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设计对糯高梁不育系32A、72A、张2A、永2A和糯恢复系35R、天杂6-3,湘九、张糯恢1号进行了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不育系和恢复系全部观察性状的一般佤合力效应差异达显著水准,特殊配合力差异除株高和生育日数不显著外,其余性状也达到极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5.
含维生素A两系特种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研究中心培育的含维生素A的4个黑米两系不育系和5个黑米恢复系为试验材料,以4×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杂交配组,研究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不育系和恢复系9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4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对所配组合的性状改良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2)不育系×恢复系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对播始历期和单株有效穗起主导作用,基因的加性效应对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起主导作用,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重等性状的表达均有相对重要的作用。(3)不育系25-11-9S、24-11-3S和恢复系R藤06-4、R玉黑海07-4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的性状居多,尤其是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分析认为,25-11-9S、24-11-3S、R藤06-4和R玉黑海07-4这4个亲本在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广泛的测交配组有可能选育出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探讨三系亲本的配合力、遗传力等规律及参数。[方法]以5个千粒重介于23.5~27.4 g的BT型不育系和40个千粒重介于18.7~31.2 g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0个杂交F1为试验材料,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母本一般配合力方差除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单株谷重3个性状外,其他6个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平;父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组合的单株谷重性状中以非加性效应为主,而其余8个性状均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组合的所有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各农艺性状狭义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播始历期>结实率>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选择和利用这些不育系、恢复系及其配组F1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用甘蓝型油菜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5个优势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25个组合的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依次对杂交F1代的一次有效分枝数、产量、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有明显影响;特殊配合力效应对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的表现有较大影响;5个不育系中A1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5个恢复系中R4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产量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是A5不育系×R1、A4不育系×R4.遗传力分析表明,产量、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株高和千粒重等的遗传力较高.  相似文献   

8.
对5个优质广亲和三系恢复系与8个水稻不育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杂种F1代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相对于特殊配合力对杂交后代起更重要的作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配组出高特殊配合力效应的组合几率更大。恢复系南恢596和南恢125在单株重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上表现突出,同时在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般配合力,它们所配F1代组合中部分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9.
对5个优质广亲和三系恢复系与8个水稻不育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杂种F1代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相对于特殊配合力对杂交后代起更重要的作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配组出高特殊配合力效应的组合几率更大。恢复系南恢596和南恢125在单株重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上表现突出,同时在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般配合力,它们所配F1代组合中部分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0.
以5个新选籼型糯稻不育系和5个新选糯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株高、结实率、产量这3个性状外的其他5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和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明显小于一般配合力方差,在株高、穗长、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性状上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而在有效穗数和穗总粒数上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性状的表达不育系起主导作用,穗实粒数性状受双亲影响相差不大,其他5个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不育系的影响更大。狭义遗传率排序为千粒重>结实率>穗长>株高>穗实粒数>穗总粒数>有效穗数>产量,前面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大于50%,适宜早代选择,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而且与广义遗传率数值相差较大,应放宽早代选择标准或晚代选择。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无明显相关性,不育系L011A和恢复系L053、L055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五良A、酒都A、Z1A和1281A 4个新选水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同时分析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6×6 NCⅡ遗传设计,利用6个不育系(S)和6个恢复系(R)杂交配组36个组合,对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1)8个农艺性状在不育系或恢复系或两者间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株高外其他7个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多数农艺性状受到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2)株高、穗长、千粒重和每穗颖花数等4个性状广义遗传率较高,主要受到遗传的影响,其中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的狭义遗传率也较高(>70%),三者主要受到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率相对较低(<50%),表明这些性状受到基因非加性效应和环境的影响较大。(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穗长、单株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之间通过相互促进与制约来共同影响单株产量。【结论】4个新选...  相似文献   

12.
籼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用24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4个不育系和20个恢复系),采用4×20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9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均达极显著水平,不育系×恢复系特殊配合力方差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3)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在杂交组合选配时,只有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才能获得特殊配合力高的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3.
北方杂交粳稻产量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粳型不育系和4个优良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置16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单株粒重、二次枝梗数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较大。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等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而千粒重、一次枝梗千粒重等性状受特殊配合力(SCA)影响较大。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不育系60A、73A、105A,恢复系C198、C52综合性状较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杂交晚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3个不良系和6个恢复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8个组合,研究了7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穗重,结实率,千粒重主要受控于一般配合力作用,单株有效穗和小区产量除受一般配合力制约外,还受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在亲本的选择中,应特别注意选育一般配合力高,且性状能互补的优良不育系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6个甘蓝型油菜亲本(3个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产量及其10个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分枝数和单株产量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生育期、分枝位高、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多数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要比受恢复系的影响大。(3)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99A01-3较好,恢复系以RS03-1较好。(4)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在杂交组合选配时,只有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才能获得特殊配合力高的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6.
两系杂交粳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4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8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所测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每穗实粒数和单株粒重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相对较大;父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明显大于母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不育系“S23”和恢复系“选二”、“C418”等亲本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  相似文献   

17.
杂交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7个三系不育系和 10个优良恢复系按 NCⅡ交配设计,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产量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影响,主要由其特殊配合力决定,在各亲本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杂交稻组合选育上,在考虑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其特殊配合力.穗粒数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恢复系大于不育系,产量和结实率、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粒密度等性状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要大于父本,在杂交组合选配,全面考虑亲本性状同时,要重点考虑母本对杂交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完全双列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以单株产量、株高、千粒重的优势效应最高。每穗小穗数、穗长和每穗粒数次之,单株穗数最低,A系杂种单株产量和每穗粒数的杂种优势低于B系杂种,恢复系的恢复力低是影响A系杂种产量优势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是由三个产量构成因素相互补充,其优势相互积累的结果,而产量构成因素中又以千粒重和穗粒数的优势较强。因此,着重于提高千粒重和增加每穗粒数较易于获得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表明:七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十分显著,说明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这七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影响显著。但每株穗数,每穗小穗数和单粒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的比值(gca/sca)较小,而其它四个性状的方差比值较大,这表明每株穗数、每穗小穗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基因的共同制约,而其他四个性状的大部分遗传变异则与加性基因有关。单株产量的配合力效应是产量因素配合力互作的结果。因此,选配组合时应注意双亲产量因素的配合力均高或至少能够互补。雄性不育胞质对杂交小麦的配合力无明显影响,而恢复系的恢复力以及不育胞质与育性恢复基因的互作是造成A系杂种千粒重和穗粒数配合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据此,可在未转育不育系和恢复系之前测定其轮回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转育过程中淘汰难以恢复的不育系和恢复力低的恢复系,以便减少培育恢复系和不育系的工作量,用B系杂种代替A系杂种的配合力测定,以避免和减少对A系杂种配合力的歪曲。旗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统计量不能作为予测产量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 4个两系不育系和 13个恢复系为亲本 ,采用 p×q不完全双列杂交 (NCⅡ )模式分析 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除每穗实粒数和单株粒重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 ,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 ;交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明显大于母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 ,不育系 30 87S、蜀光 6 12S和恢复系籼 10 0 38、C4 18、轮回 4 2 2、南京 16等亲本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  相似文献   

20.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选择14个优良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7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粒长、粒宽、长宽比、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单株有效穗、主茎剑叶长,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测定的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仅穗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受不育系的影响略大.(3)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浙农8010A、协青早A和全龙A较好,恢复系以J413、明恢63选、95-13和 M105较好.(4)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各性状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现型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