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盆景杂志上较多的介绍了盆景舍利干的制作技艺,在刊登的得奖作品中舍利干盆景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显示出其在盆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有不少盆友向我谈到对舍利干盆景的想法,有些不同的意见,我想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4)舍利干的制作自然界的古树或盆景树木的主干,往往会局部枯死,而后成为坚韧的白骨化状态。不论是天然的或人工的,都称之为舍利干。由于它的存在,告诉我们这是一棵苍古雄奇的老树,具有和大自然恶劣环境抗争的拼搏精神,令人敬佩。对盆景作品来说,枯荣对比、色彩对比加强了文化内涵,更增添了艺术的对比较果。  相似文献   

3.
盆景的舍利干,古拙、粗犷、张扬、奔放,有非常强的山度感,天然的或精工雕凿的舍利干,与枝叶交相辉映,色彩对比强烈,凹凸起伏.刚柔相济.极具美感,深受盆景爱好青睐.  相似文献   

4.
现在有较多的盆景爱好者和艺术家都能看懂“舍利干”、或叫“神枝”,不少盆景人、盆景网刊并为之追宠不及,大有定格世界盆景“舍利干”、“神枝”的新模式化。不管是初入道的还是艺术家之列,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活动天地里摆弄几盆“舍利干”作为镇园物,更有甚者,不认地域、文化、树种,认为只要有“神枝”穿脉其中,也就入列时尚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盆景的展览和评比存在以下几种趋势:展览的规模越来越大,而种类单一;参展和评比获奖的盆景越来越大型化,而技法单一;学习日本、台湾的自然盆栽,丝雕神枝、舍利干创作的盆景逐渐增多,而具有地方特色和优秀民族风格的盆景越来越少。这样的盆景评比展览不仅成本高,而且不利于盆景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盆景界炒得最热的一个词莫过于“舍利干”,最新潮的树干修饰技法,莫过于舍利干的制作。盆景创作已经不仅限于对美妙枝法、根法的追求,更将视角扩大到了对树干的修饰上来,追求树干的自然美创造,强化树干的造型章法,进一步突出树干在盆景创作中的中坚地位。  相似文献   

7.
舍利干小议     
“舍利干”一词近几年在盆景界时常被论及,关于其功过则褒贬不一,褒誉为“神奇绝妙”,贬则言之“白骨森森”,可谓各有言辞,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8.
《花木盆景》2008,(4):49-49
为了加强海峡两岸盆景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台湾著名的盆栽作家郑诚恭先生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在“尧塘公路花园”举办为期三天的“松柏及杂木盆景舍利创作讲学班”。本次讲学班以现场教学及制作为主,并同时与学员们互动交流,解答学员们在平时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8年5.1节期间,台湾盆栽作家郑诚恭先生在尧塘公路花园举办了为期3天的“松柏及杂木盆景舍利创作讲学班”,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生死恋     
谢荣耀 《花卉》2011,(2):31-31
随着日本盆景的引进,其神枝、舍利干的造型和技艺也逐步受到我国盆景界部分同行的重视和推崇.神枝舍利干的盆景造型,开始是从自然界中挖取一些长期经受风霜雪雨、雷鸣电击、病虫侵害等各种摧残,树冠、树身或枝条部分枯萎,树皮剥落,木质风化并呈白骨化的树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盆景界对“舍利干”和“神枝”技法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应该是正常的。对于认识上的分歧,可以通过讨论的方法来统一认识,所以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盆景创作中,对盆中树木生理活动进行控制是盆景制作的重要手段。对盆中树木进行控制是盆景创作基础,没有控制的盆中树木不是死亡就是杂乱无章,无法称其为盆景。盆景创作中的制作技法从主体形式上分截干蓄枝法和蟠扎修剪法。  相似文献   

13.
《花木盆景》2013,(11):32-40
中国岭南盆景技艺的精髓是蓄枝截干,盆景树木经过作者年复一年的“蓄"与“截",枝干曲折流畅.节节渐细到梢,截干后留下的累累疤痕,更使盆树增添久经风霜的沧桑感。在各种地域风格的盆景示范表演中,岭南盆景技艺是最难表现的。此次表演中,吴成发大师不仅将岭南盆景蓄枝截干、脱衣换锦等技艺的美妙呈现出来,更融合中国北方盆景的破干拿弯及蟠扎等技艺,为中外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盆景创作“大戏”。  相似文献   

14.
盆景作品枯死部分的防腐、防蚁、防虫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防腐技术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与品格的高低。有了卓有成效的防腐技术,方才有了盆景作品中的“神枝”、“舍利干”,才有了盆景作品的生死相依,枯荣相济,也才有了盆景作品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5.
朱建球 《花木盆景》2007,(10):47-47
嫁接可以改良品质,提高观赏效果,故嫁接也经常运用在盆景创作中。杂木盆景由于坯材的萌芽力强,下山的第一刀往往是截短过高的主干,利用桩基理想的侧枝培育为新生主干,进行矮化,浓缩为盆中之景。但是,对于有天生丽质的桩基而又干高枝瘦的山松就不能截干矮化,采用嫁接“改冠”,化丑为美,是创作这类山松盆景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庞泽海 《花卉》2012,(9):34-35
盆景分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岭南瓮景中的树桩盆景以其独有的蓄枝截干制作手法,创作出一大批大树缩影的优秀作品,享誉海内外。然而岭南山水盆景却发展艰辛。在各种盆景展览中。很难发现行岭南山水盆景作品的参展。  相似文献   

17.
《花木盆景》2007,(8):30-30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奇葩的新秀,以其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和“截干蓄枝”的独特创作技法,得到国内外盆景界的认同和赞誉。  相似文献   

18.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素材分析 该桧柏系山采直干的盆景素材,基部直径18cm,干高150cm左右。干通直平庸,在高125cm处,开始向右折裂扭转为两股。仅此变化,让作者产生了创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20.
松树盆景创作时常见有三个难题. 1、牺牲枝及干切断面难看的问题。(参考图1-图14) 2、呆直枝如何调矫为自然弯曲的问题。(参考图20-图29) 3、枯枝如何美化为枝舍利的问题。(参考图30-图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