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青岛之恋 改革开放以来,陆坷放蜂不再“半天云里踩钢丝——提心吊胆”,而是“过冬的田螺遇春水——扬眉吐气”.他很快成了村子里的万元户.县里要召开万元户表彰大会,陆坷被乡里推荐到县里参加表彰大会,向大会代表介绍致富经验.他是本乡镇唯一的养蜂万元户,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自己在乡亲面前堂堂正正、挺起腰杆养蜂致富,害怕的是再因养蜂惹祸.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蜂考察组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进行技术考察在华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农林部的直接领导下,于今年7月15日,派出我国养蜂考察组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进行养蜂考察。中国养蜂考察组在胜利完成两个国家的考察任务后,已于8月21日回国。养蜂考察组在罗马尼亚的考察时间共19  相似文献   

3.
我是湖北省新洲县刘集乡高级社的社员。于1955年夏季在本县农林局的领导和帮助下我社成立了养蜂组,社中就委派我管理蜂群。两年来在县农林局负责养蜂的干部培养和领导之下,我社的养蜂生产獲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甜蜜的事业     
<正>一提起养蜂,多数人会意识到这是甜蜜的事业。甜,不单单是蜂蜜甜,重要的是养蜂事业甜。我爱养蜂,更热爱养蜂事业。养蜂是我的职业爱好,养蜂是我一生的追求,养蜂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从事养蜂和养蜂研究已近60年,近几十年来又从事养蜂教学。历任河南省养蜂协会理事、常务理事、洛阳市养蜂协会理事长。退休后又参加洛阳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任常务理事。民革党员,曾任两届县政协委员。职称副教授。我1957年参加教育工作,当年21岁,1958年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1 2月 1 2日 ,在安徽省阜南县养蜂管理站和益民蜂场的大力支持下 ,我圆满完成第七届数控养蜂法培训班的教学任务后 ,又为河北省赞皇县蜂友们举办了一期培训班第八届数控养蜂法培训班。赞皇县是河北省有名的贫困县 ,县内荆条蜜源丰富 ,有 1 0 0 0多名养蜂者 ,但规模都很小 ,每户一般养十几群 ,全县仅有 1万多群蜂。赞皇县养蜂协会挂靠在县政协 ,可见赞皇县的扶贫工作重点是放在抓养蜂生产上。养蜂协会会长陈秀英出自养蜂世家 ,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强人 ,从事蜂产品购销。养蜂协会名誉会长张振京 (赞皇县原政协副主席 ) ,70多岁了 ,退休…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参加在河南安阳举办的一次养蜂训练班,到四川泸州工作后又接受上级的任务在今年一月份办了一期专区养蜂训练班。泸州专区的养蜂训练班为期十天,此次参加学习的有六、七十岁的老养蜂员,也有十四、五岁的初学者;有的来自各人民公社,有的是各县  相似文献   

7.
我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养蜂至今已有30余年。刚开始养蜂的十多年间,年景好,蜂群很少发病,蜂螨也好治,管理蜂群的主要任务是造脾、加脾和取蜜。随着养蜂时间的积累,由于外来转场蜂群的干扰和自己的几次小转地,蜂群染病了。其中有2年几乎“全军覆没”。那些年,我买了许多关于蜂病防治的书籍和光碟进行学习,又将病蜂寄往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化验,结果是细菌、病毒、孢子虫3种病菌都有。在此后的这些年里,养蜂的主要任务就是与蜂病作斗争了。  相似文献   

8.
我于1998年接触蜂群,随后拜师从业。师傅王安,1963年开始养蜂。过去,他的蜂产品一直卖给土产公司,价格公道效益较好,1989年土产公司倒闭后,收购蜂产品的商贩你来我往,给的价格很低,有人还从中打折扣,养蜂的效益始终不好。把养蜂这事给扔了吧又舍不得,不扔又挣不了多少钱,王安师傅的思想十分矛盾。正逢此时,我因单位效益不佳,跟他学习养蜂。我养蜂第一年(1999年),椴蜜收购价才3.4元/ kg,没见有人出来还价,似乎大家认为就是这个价。我心里暗暗叫苦,这样如何养家糊口!2001年,椴蜜的收购价是4.8元/kg,石师傅与偶尔路过的商贩讲价,商贩同意涨0.05…  相似文献   

9.
难忘的教训     
正我是一位退休老师,今年72岁,从1978年养蜂至今已经30余年。我是定地养蜂,蜂群放在屋檐下,巢门向西排列,少时3群,多时5群,利用休息时间管理,不影响教学任务。养蜂给我带来欢乐,特别是丰收时那股高兴劲,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同时养蜂也给我带来经  相似文献   

10.
《蜜蜂杂志》2021,41(10)
正我是祖国西南边陲、一个生来就以美丽命名的地方——德宏,"中华翡翠毛料城""中国坚果之乡"盈江县的爱蜂人士。1我的养蜂罗曼史,浪漫又传奇几年前,一次偶然的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竟然让我迷恋上了蜜蜂这个小精灵,激发了我要探索蜜蜂王国秘密的冲动。于是开始步入养蜂之路,与其说养蜂不如说是虐蜂,在我手里不知被整跑整死了多少群蜜蜂。对不起,亲爱的小宝贝!  相似文献   

11.
天高任鸟飞     
我是天山脚下的山村青年农民。养蜂前我并不知道养蜂界有《蜜蜂杂志》。只是看到我地蜂界师傅们,都养蜂致富了,我抱着发财的梦想,购买了蜂群。当走进这个圈子后我才发现养蜂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1996年深秋我购买了蜂种,越冬就损失了7群,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江西高安县华林垦殖場养蜂場,在党的正确領导下,通过大学毛主席著作,提高了思想觉悟,认識到片面的追求本場的生产任务,是没有全局观点的,也是不利于整个养蜂生产的。作为一个国营的养蜂場,推广先进技术措施,培养技术人員,特別是帮助人民公社发展生产,达到农业增产公社增收是自己首要的任务。而且,是一条根本性的任务。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他們走出大門,和当地八个社、队的蜂場挂钩,从資金上、物质上、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养蜂战线上的一个老兵,从事养蜂工作迄今已有50年。在这漫长的50年里,总结起来有3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自1974年开始在虎林县土产公司蜂场做了7年养蜂员;第二阶段是1980年被调到县农业科当了养蜂技术员。当我正在为发展全县养蜂生产出力的时候,我的蜂彩人生道路上又有了创建蜂业企业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养蜂科学对提高养蜂生产水平,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已为实践所证明。但是,随着养蜂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养蜂科学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养蜂科研水平,不断提供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养蜂生产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度前进,这是摆在我们养蜂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养蜂生涯是从业余养蜂开始,记得开始买了群中蜂,视它为宝贝,一天摆弄几次,后来蜂跑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后我又买了几群中蜂,并订阅《中国养蜂》杂志,中蜂是养好了,就是产量不高。通过阅读杂志我了解到意蜂产量高,好管理,于是我又买了2群意蜂,开始了真正的业余养蜂。我养蜂的兴趣越来越强,于是建了一个意蜂场,发展到80多群蜂转战南北,开始了我的转地放蜂生涯。那时不知辛苦,哪有蜜源就到哪去,年复一年,头发白了,转地放蜂已力不从心,又搞起定地饲养。有多少收多少,总比搬运蜂群强,图个舒  相似文献   

16.
我是四川省苍溪县高坡镇一名养蜂户 ,养蜂 30多年了 ,只是出于爱好蜜蜂 ,技术不精湛 ,多年都只有三至四群蜂。自从2 0 0 0年我第一次订阅《中国养蜂》 ,当年就起了变化 ,蜂增加到 6群 ,而且都是强群。 2 0 0 3年已发展到 13群。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中国养蜂》 ,立志通过养蜂造福于社会。我地从未有养蜂场 ,养蜂还是个空白地方。我地蜜源丰富 ,花期长 ,1月份有梅花 ,2月份梅花、药枣花 ,3月份主要油菜与各种果树花 ,后又有刺槐、黄柏大宗蜜源 ,花期长 ,是养蜂的好地方 ,未有人开发 ,我立志要养好蜂 ,为人的健康作点贡献。我通过看杂志学…  相似文献   

17.
这样拔蜂螫针较容易我从医近30年,曾是一位业余养蜂爱好者,自1980年后中断养蜂,至1993年又再次养蜂。1994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它教给我许多治病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又灵验,又简短,又经济。这次再养蜂是受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年经中西医治疗效...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个退休干部,至今已坚持养蜂25年,开始没有经验、技术,到处求师,访友,向有经验、懂技术的蜂友们求教。通过拜师,自己学到初步的养蜂知识,后来又通过看养蜂书,订《中国养蜂》杂志,从《中国养蜂》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找到了真正的老师。由于自己能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9.
任付珍 《蜜蜂杂志》2020,40(3):27-27
毋庸置疑,养蜂是为了养家糊口。只要踏上养蜂这个行业,就要承担起管理的职责,通过学习经验,掌握先进的饲养技术,达到多种产品并举,从中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从我接触的养蜂人来看,像会养蜂的金银满囤,但挣不出来工钱的也大有人在。总的说来还是以下2个方面的原因居多。  相似文献   

20.
养蜂体会     
正我的养蜂经验很简单,三个字,养强群。一年四季蜂群变化大,养蜂工作很复杂,我将其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综合管理措施,后半部分是四季管理要点。一、综合管理措施保持清洁不动摇,养蜂基础打的牢;蜂稠群强饲料足,又分群来又取蜜;分群取蜜不要狠,只动多余不动本;蜂王巢脾勤更换,蜂群强壮不捣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