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育优质早籼品种,改善早籼品质,是解决南方劣质早籼严重压库与销售不畅局面的根本出路.围绕 这一目标,我们育成了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的早籼新品种湘早籼31号(原名丰优早11 号),并于2000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也是我省继湘早籼15号(湖南软米)之 后,培育的通过省级审定的又一优质早籼新品种,目前正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杰政 《中国稻米》2002,8(3):18-19
中98 -1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嘉育948作母本 ,台早94-4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参加湖南省早籼区试 ,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98 -18、中98 -19是1994年用嘉育948作母本 ,用嘉兴3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中98-18于1999年参加浙江省金华市早籼区试 ,2002年1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98-19于1999年参加湖南省早籼区试 ,2001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0年参加江西省早籼区试 ,2002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  相似文献   

3.
1991年3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22个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水稻品种有:湘早籼10号(原名85-151)和湘旱籼11号(原名7-81),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两个中熟早籼;中156,系湘潭市农科所引进的中熟早籼;浙733,系益阳地区农科所引进的迟熟早籼;威优辐  相似文献   

4.
优质早籼『湘早籼31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优质早籼品种 ,改善早籼品质 ,是解决南方劣质早籼严重压库与销售不畅局面的根本出路。围绕这一目标 ,我们育成了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的早籼新品种湘早籼31号 (原名丰优早11号 ) ,并于2000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也是我省继湘早籼15号 (湖南软米 )之后 ,培育的通过省级审定的又一优质早籼新品种 ,目前正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一、选育经过1990年我们从省内外引进的40多份优质源材料中 ,筛选出了米质优、丰产性较强的舟903作为骨干亲本 ,于1991年与我省早稻材料配制了大…  相似文献   

5.
在1989年12月召开的湖南省第6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上,我省又有16个新品种(组合)通过审定,另有6个品种(组合)被认定。他们是: 水稻:湘早籼6号(原名益早3号),是沅江市农科所选育的早熟早籼;湘早籼7号(原名怀早4号),是怀化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中熟早籼;湘早籼8号(原编号84-  相似文献   

6.
湘早籼46号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选育的常规早籼迟熟水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2012年在湖南省益阳市多点引种试种,表现为丰产性好、熟期适宜、性状优良、抗性好、米质较优、售价高、效益好。为此,研究了一套与湘早籼46号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期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湘早籼45号是益阳市农科所采用品种间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中熟早籼常规品种.其主要特点是熟期早,产量高而稳,米质优,抗性好.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湘早籼10号(原代号85-151)系于1985年育成的早熟早籼新品种。经省、地区域试验和两年生产试验鉴定结果,表现早熟、高产,抗性强,米质好,适应性广。1989年全省试种6000多亩,1990年省内外推广15万多亩。于1991年3月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4,(6):84-85
用天丰A与金恢10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籼新组合天优103具有抗病性好、丰产稳产、抗倒等优点,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5,(5):89-91
潭原优4903是湖南省湘潭市原种场用自育不育系潭原A与自育优良恢复系R490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籼迟熟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早籼新品种中佳早2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优质早籼新品种中佳早2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用美国优质光身稻品种Jefferson作母本、优质早籼品种舟903作父本进行杂交后,通过多年系统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于200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佳早2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和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3年1月在长沙审定通过了20个新品种,认定了4个品种。 审定合格的新品种有:水稻品种“湘早籼13号”(原编号“怀4077-2”)、“湘早籼14号”(原名“怀早5号”)、“湘早籼15号”(原编号“86-70”)、“余水糯”、“威优77”、“I优323”(优IA×323)、“协优432”;大麦品种“湘皮2号”(原编号“1902”);小麦品种“湘麦13号” (原编号“湘1201”);玉米品种“掖单51”;绿豆品种“中绿1号”;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3.
谷优2329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用谷丰A与金恢2329配组育成的早籼杂交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2)。  相似文献   

14.
中鉴99-38   高产优质中熟早籼“中鉴99-3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早籼新品种.2000年和2001年参加湖南省区试,表现米质优,中熟,产量较高,抗性较强,是粮食企业基地种植和加价收购早籼优质品种.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国家育种攻关后补助,已被农业部推荐为50个全国水稻主导品种之一,该品种已列入国家和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5.
赣早籼55号(原名赛晚早籼一号)是江西省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籼稻品种 ,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选育过程母本是从湘早籼15号中选出来的早熟变异株 ,父本是从赣早籼36号中选出的优质变异株。1996年3月在海南建组杂交 ,经过萍乡春季、萍乡秋季及海南冬季加代 ,按系谱法进行单株选择 ,到1999年基本稳定。2000年参加品比试验并进行小面积试种和种子繁殖 ,2001~2002年参加江西省区域试验并同时进行生产试验。二、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高2000年在芦溪县源南乡南源村试种19.4hm2,平均单产47…  相似文献   

16.
优质杂交早籼组合绮优293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绮优293为小粒型中熟早籼组合,产量高,品质优,早晚稻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国标优质米标准,2005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早籼新品种早籼11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籼118系安徽省桐城市水稻研究所、安徽向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早籼稻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早籼恢复系To463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两个亲源不同的早籼恢复系To974与r402杂交,育成优良早籼恢复系to463。该恢复系综合了双亲的优良特性,具有米质较优、恢复力强、配合力高、花粉量大等优点。利用该恢复系选配的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稳产性好、苗期较耐寒、后期耐热性好、灌浆成熟快等优良特性,其中威优463、金优463已通过广西区审定,新香优463通过衡阳市审定,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淦鑫203系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江西农业大学共同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早稻新品种.2006年1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国家南方早籼迟熟组续试.为江西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西省2008年超级稻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20.
优优 12 2是利用三系不育系优ⅠA和自选新恢复系广恢 12 2组配成的早籼中熟感温型组合 ,具有高产、抗病、米质优、适应性广、易于制种等特点 ,1998年 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