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种架式下红地球葡萄果实着色与糖积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地球为试材,研究栽培架式对葡萄果实着色与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宽、垂T型改良型"飞鸟"型架下红地球葡萄果实的花色素苷合成大大增加,HPLC分析表明芍药素糖苷(Pn-3-O-glucosi de)和矢车菊素糖苷(Cy-3-O-glucosi de)显著增加,分别较"V"型架式下提高3.8,2.8倍,差异极显著,促进葡萄着色,果肉中己糖含量达到140.4 mg·g^-1,其中增加的为果糖,果糖/葡萄糖的比值由0.95升高到了1.05,甜度指数增加。可见,高湿弱光的南方地区红地球葡萄设施生产栽培飞鸟型架式更有利于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树形对北疆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宜酿酒葡萄"赤霞珠"的优质高效、简化节本生产的架式与树形。[方法]以141团和玛纳斯的酿酒葡萄赤霞珠品种为试材,研究"厂"型和传统篱架(多主蔓扇形)对酿酒葡萄"赤霞珠"节间生长、果实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厂"型树形更有利于枝条生长,更利于枝条老化成熟。在果实品质方面,141团传统篱架优于"厂"型,玛纳斯"厂"型树形优于传统篱架。[结论]该研究为北疆酿酒葡萄品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晚熟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对延迟采收期间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变化、糖代谢、树体营养等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延迟采收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提高效果显著,增加了单果质量和纵径,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了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横径、硬度和Vc含量没有影响.②延迟采收期间,红地球葡萄符合双S型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种可溶性糖(总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不断上升,积累最快的时期出现在果实完全成熟期以前,且成熟时以积累还原糖为主.③与露地相比,延迟采收枝蔓的糖含量极显著降低,而根系的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极显著升高.总体上来看,延迟采收对树体营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进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62-1096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2个赤霉素浓度(10、20mg/kg)对红地球葡萄全树进行喷洒,以清水处理作对照,测量红地球葡萄的粒径、单果重等形态学指标和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用2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较对照生长旺盛;用1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叶面积、粒重和粒径均较对照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18.92%、13.08%、24.51%和9.44%。[结论]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与结果枝,叶面积与营养枝、枝条总数、茎粗均呈正相关,营养枝与主茎粗、节间距呈负相关;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赤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地球葡萄在不同区域栽培,其生长表现各不相同,针对伊犁河谷区域特点,2004~2005年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伊犁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呈双“S”形曲线,果实生长发育分3个时期。应根据红地球葡萄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加强土、肥、水管理并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用7年生的"红地球"葡萄树为试验材料,测量"红地球"葡萄果粒纵径、横径、果粒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着色参数等.结果表明,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粒纵横径、果粒重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没有影响,但在膨大期推迟了果粒重增长,在成熟期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面颜色指数CIRG增加.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采用精确定点和大区试验方法,分析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性状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表明玉溪地区红地球葡萄从新梢萌发到7月12日前,果粒纵径、横径、单果重、糖度性状与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增长变化,为植株生长的旺盛期;其后,果粒纵径、横径、单果重性状增长放缓,最后趋于稳定,但糖度稳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为果实成熟期;成熟的果粒顶部比基部糖度含量高1.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部位的果穗重量、单果重、果穗果数、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果实糖度性状均以基部最大,中部次之,但差异不显著;最后提出玉溪地区篱架主干形红地球葡萄栽培措施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红地球、克瑞森无核葡萄、弗雷无核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葡萄"厂"字型整形中不同株距对葡萄新稍(含副稍)生长量、果实含糖量、果穗重量、果实成熟期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株距可抑制新梢的旺长,限制新梢及副梢的生长量,减少夏季修剪工作量;可提高葡萄果实含糖量、果穗重量及果实硬度;可促使葡萄成熟期提前。应用"厂"字型株距调整技术对葡萄生产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质地葡萄果实软化过程、果胶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以果实质地差异较大的脆肉型葡萄品种红地球和软肉型葡萄品种玫瑰香为试材,测定不同发育时期2个品种果皮硬度,果皮破裂距离,果肉硬度,糖、酸、果胶含量以及果胶降解酶基因表达量变化,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红地球果皮穿刺硬度和果肉硬度均明显高于玫瑰香,果皮破裂距离明显低于玫瑰香,原果胶含量一直高于玫瑰香,可溶性果胶含量始终低于玫瑰香,果胶降解酶β-GAL、PG、PL基因表达量也是显著低于玫瑰香的。综上认为,果胶参与了葡萄果实软化及不同质地形成过程,较高的原果胶含量和果胶降解酶基因低表达可能是造成红地球果实质地硬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高海拔条件下研究了必多收不同施用方式对目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枝蔓年生长量、果实着色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叶面喷布+浇施+土壤埋施处理效果最好,枝蔓年生长量比对照增加18.2%~29.3%,果实着色期比对照提前7~10d,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平均达到20.8%,比对照提高4.2百分点,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比对照增产19.1%。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4年生的两个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研究了几种植物营养素对葡萄生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植物营养素对葡萄枝条成熟和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效果明显;果粒重比对照增幅0.15%~15.75%,含糖量增幅3.87%~4.82%.植物营养素可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和产值,喷施营养素能提高座果率,增加单粒重和产量,提前着色,增加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红地球葡萄采后经过整理用可食性膜处理,研究不同可食性膜对葡萄果实超氧自由基O2.-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食性涂膜处理可显著抑制红地球葡萄果实O2.-的产生,延缓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抑制呼吸作用,从而延缓果实衰老进程。并且复合膜比单一膜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叶面肥在3个葡萄品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3种叶面肥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红地球葡萄和木纳格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生产中高效叶面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葡萄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螯合氨基酸钙液肥、腐植酸液肥和平衡营养肥均明显增加了3个葡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还原型Vc含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吐鲁番地区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以连续喷施4次腐植酸液肥的效果最显著:产量增幅为21.26%,品质显著改善;阿克苏地区的红地球葡萄和木纳格葡萄,以喷施螯合氨基酸钙液肥效果最好:产量增幅分别为8.50%和17.15%,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喷肥处理,品质也优于其他两个喷肥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4因素3水平肥料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技术条件下,红地球葡萄果品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红地球葡萄叶片数、总叶面积、果穗枝干鲜重、新梢数、新梢总茎围、总鲜重农艺性状和葡萄果实维生素C、糖酸比、总糖的变异较大,生产上应加强管理,稳定这些性状,提高果品质量;(2)葡萄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叶片数和果穗长、总叶面积间极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主枝总茎围、总糖含量与叶苔数间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果穗枝干总重、总鲜重间显著负相关;(3)在果品性状间,红地球葡萄果实总糖与糖酸比间极显著正相关,总酸与蛋白质间显著正相关。说明要提高葡萄果品性状,需合理促进叶片数、果穗长、总叶面积、主枝总茎围、叶苔数、果穗枝干总重、总鲜重等性状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ABA与NAA对红地球葡萄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果实转熟期应用ABA(1000mg/L)、NAA(200mg/L)处理葡萄果实。结果表明,浙江北部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用ABA、NAA对葡萄的果实再垃影响不大;ABA处理的果实固峻比明显大于对照,着色强度c值增大,色度角h降低,花色素苷含趟显著增加。而NAA处理的果实周酸比小于对照,c与h均无显著变化,术能促进花色素莳的积累。因此,应用ABA可以促进红地球葡萄果实的着色和改善风味,NAA处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适宜当地"赤霞珠"葡萄优质、高效生产的架式与树形.[方法]以2年生"赤霞珠"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传统"篱架"、"V"型架对伊犁67团"赤霞珠"葡萄节间生长情况、果实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采用"V"型架的整形方式可显著增加结果枝的节间长度,降低节间粗度;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花色素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显著地增加单穗重、单粒重、果实纵横径、每棵树结果数.[结论]"V"型架在品质、产量均优于篱架,对当地酿酒葡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葡萄品种从转色期至成熟期裂果特性的调控因子,为易裂果品种在新疆高效栽培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红地球、里扎玛特、新郁、无核紫、木纳格5个葡萄品种为材料,在转色期至成熟期,测定细胞壁结构性物质水溶性果胶、原果胶、半纤维素含量及代谢水解酶PG、PEP、PL、CE活性,分析采收期细胞壁结构及细胞凋亡情况,研究细胞壁组成成分和细胞凋亡与裂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红地球为不易裂果品种,里扎玛特为极易裂果品种,其他3个品种为易裂果品种。红地球原果胶采收期含量最高,花后80~90 d原果胶含量增幅最高达到31.6%,里扎玛特的增幅最小为1.1%;花后70~90 d新郁和里扎玛特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幅分别为80.8%和67.2%,红地球水溶性果胶增幅最低,增幅为26.1%,采收期果胶裂解酶酶活性下降;花后80~90 d里扎玛特半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增幅为134.7%,红地球成熟期含量下降,增幅为-5.9%。里扎玛特角质层不平整有断口与缺链,表皮细胞排列松散细胞间有间隙;新郁亚细胞间由于胞间质降解出现空腔;红地球角质层平整光滑,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无明显间隙。采收期里扎玛特细胞凋亡现象严重,新郁、木纳格、无核紫有不同程度凋亡现象,红地球无明显凋亡现象。【结论】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不易裂果品种原果胶含量及增速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水溶性果胶和半纤维素含量变化规律相反;这3个指标与裂果相关。随着果实的成熟易裂品种在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作用下降解细胞壁结构多糖,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纤维素转化为半纤维素,致使角质层不平整出现断口与缺链,细胞出现凋亡,降低了果皮的强度及细胞壁的延伸性,诱导了裂果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以设施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土壤施Ca(NO3)2和Ca SO4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钙水平范围内,随施钙量的增加,设施葡萄穗重、产量、钙含量、可溶性固性物含量、Vc含量均呈显著性增加,土壤施Ca(NO3)2和Ca SO4量分别为120g/株和160g/株时达到最佳施肥效果;土壤施Ca(NO3)2和Ca SO4可显著降低设施红地球葡萄裂果率,并均在施钙量为200g/株时达到最低,分别为6.63%和10.40%。不同钙肥和施钙水平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可滴定酸含量在0.43%~0.45%间波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红地球葡萄栽培中果实品质和产量。[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大通县盛天农业生产基地的日光温室内在葡萄不同生长期进行不同处理的氨基酸液肥试验,研究氨基酸液肥不同处理方式对葡萄新稍长度及粗度、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氨基酸肥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根施结合叶面施肥的处理效果更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葡萄肥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果穗拉长剂、果粒膨大剂在红地球葡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在红地球葡萄生产中,通常采用果穗拉长剂处理使果串松散、果粒均一,采用果粒膨大剂处理增大果实粒径,从而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本文就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红地球葡萄生产中的使用时期和使用浓度作了探索性研究,使红地球葡萄果粒的横径平均增加2mm,纵径平均增加2.8mm,色泽深红无青果,有效地提高了红地球葡萄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