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野生甘草如何合理采挖问题,选取采挖甘草后的甘草群落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封育年限的甘草群落结构及甘草产量、质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甘草群落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少,甘草的重要值下降;2)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甘草群落主要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逐渐由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转向聚集分布;3)甘草产量在封育前期增加较快,随后甘草产量变化不大。4)甘草质量在封育3年时最高,随后下降。5)从甘草产量和质量方面考虑,野生甘草的采挖应该在采挖3年后进行。  相似文献   

2.
中耕除草是甘草栽培中的主要田间管理措施,对甘草的产量、品质、商品率以及最后的采挖有重大影响。若除草措施滞后,造成甘草田间杂草丛生,不仅和甘草争水、争肥,使甘草的产量降低,而且采挖用工成倍增加,使种植甘草的纯收入严重减少。因此,做好甘草田间杂草的防除,是提高栽培甘草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永昌县甘草面积达553.3hm^2,产量达18t/hm^2。为规范甘草栽培及贮运生产技术,提高甘草产量和商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相似文献   

4.
人工甘草种植3年是最适宜的甘草种植采挖期,研究了不同生长期人工甘草的产量及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测定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机械打沟直播建园模式种植甘草的产量和甘草酸含量都要高于平地直播建园模式,机械打沟直播建园模式下的3年生甘草亩产量为2 974 kg,甘草酸含量为2.28%,甘草苷含量为0.36%,亩经济效益为4 691元。随着乌拉尔甘草生长期的增长,其产量逐年增加,甘草酸的积累也逐年增加,人工种植3年乌拉尔甘草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其甘草酸和甘草苷也可达到较高值。  相似文献   

5.
施用微肥对甘草生长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施用微肥对甘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甘草叶面喷施锌肥和钼肥,并分析其生物量和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喷施锌肥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锌肥喷施浓度的增加,甘草的生物量和产量不断增加,0.4%浓度锌肥处理的甘草生长指标最好,株高达74.65 cm,根粗达11.0 mm,主根长达73.22 cm,产量达6 362.50 kg/hm2,比清水对照分别增加29.91%、11.36%、22.40%、32.74%,与对照差异显著,0.1%和0.2%浓度的锌肥对甘草生物量和产量增加不明显。而0.08%浓度钼肥处理的甘草生长指标最好,株高达70.64 cm,根粗达10.8 mm,主根长达69.70 cm,产量达5 770.83 kg/hm2,比对照分别增加25.93%、9.72%、18.51%、25.85%,与对照差异显著,0.04%和0.16%的钼肥对甘草生物量和产量的增加不明显。由此认为,在甘草生育期内,0.4%浓度的锌肥和0.08%浓度的钼肥能有效促进甘草生长动态,提高甘草产量。  相似文献   

6.
瓜州县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等,其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抗溃疡、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等药理作用[1~3]。甘肃省瓜州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乌拉尔甘草,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6666.7 hm2。一般2年生甘草产量为16.5~22.5 t/hm2,3年生甘草产量达26.5 t/hm2。为指导瓜州县乌拉尔甘草规范化生产,提高乌拉尔甘草产量和商品质量,瓜州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特制定了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因子对甘草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栽培密度和栽培深度等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寻找人工甘草在当地取得高产的途径。结果表明:甘草的移栽方式,移栽深度与移栽密度均为甘草产量形成的相关因子。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甘草不同移栽方式可提高甘草产量,斜栽和平栽适合于大面积的规模种植,但以斜栽为主要推广栽培模式;适宜的栽培深度为10~15cm;适宜栽培密度为15万株/hm2。几项技术综合采用,能获得2430kg/hm2以上的地上产量和4600kg/hm2以上的地下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废弃甘草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甘草下脚料在平菇栽培生产中的循环利用,以甘草下脚料部分替代木屑为基质进行平菇的袋料栽培研究,测定不同比例甘草下脚料替代木屑对平菇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5配方(甘草20%、木屑58%、麸皮20%、蔗糖1%、石膏1%)在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方面与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甘草下脚料可以作为木屑的部分替代培养料进行平菇栽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甘草一个采挖周期内野生及人工种植甘草生长状况的对比观测分析,着重 研究气象条件对野生及人工种植甘草产量的具体影响,以此确定盐池甘草生长的最佳气象条 件,从而实现甘草丰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宜河西冷凉灌区推广种植的甘草优良品种,解决种植过程中品种单一、适应性不强、产量效益低下等问题,开展了甘草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疆红皮甘草出苗齐、苗壮、田间长势好,产量分别较宁夏红皮甘草和内蒙红皮甘草增加18.2%和23.8%。从效益角度考虑,新疆红和内蒙红两个品种,纯收入较宁夏红增加27.4%~32.0%,单方水效益增加27.3%~31.9%,因此可作为甘草种植区首选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离纯化并鉴定了河南省栾川县合峪镇采兰山区的蕙兰炭疽病菌,对该地区进行了病害调查.利用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了9种植物提取液对所分离到的兰花炭疽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甘草、苍耳、烟草和大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明显,甘草抑菌直径最大,达3.57 cm.结合该病的栽培管理实际,提出了蕙兰炭疽病的环保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睑缘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睑缘炎患者15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76例患者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为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为观察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7d近期疗效、28d远期疗效、眼压改变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眼压(16.3±2.2)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4.5±1.6)mmHg;观察组患者7d近期疗效(30.3%)、28d远期疗效(92.1%)均明显好于对照组(13.2%,63.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是治疗睑缘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眼的临床病症,显著提高疾病治愈率,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陈曦  王杨科  陈德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97-2800
建立了SD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研究大鲵皮肤药膏和大鲵黏液药膏对大鼠皮肤烫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大鲵皮肤药膏、大鲵黏液药膏能明显缩短烫伤后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速度较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快,并能使创面面积明显缩小;显微镜下观察真皮内皮肤附件结构完整,未见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大鲵皮肤药膏、大鲵黏液药膏具有促进实验大鼠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烟碱降解能力强的节杆菌K15发酵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涂平板计数的方法得到节杆菌K15的最适发酵条件:淀粉、牛肉膏和硫酸镁分别作为节杆菌K15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优化的培养基配方为6%的淀粉、2%的牛肉膏和0.2%的硫酸镁;最适pH值为7.5,最适温度为25℃,300mL瓶中加80mL的培养液的通气条件最佳,培养32h至48h为最适的菌种收获期。该研究结果为该菌株扩大培养以及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曹志  何生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34-2336,2340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和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9∶91)为流动相,等度洗脱,327 nm处检测,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78~0.786 μg/mL(R2=0.9997)和0.042~0.420 μg/mL (R2=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5%和100.06%,RSD分别为0.42%和1.35%.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及咖啡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泻黄散合消风散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脾胃湿热型糜烂性唇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将符合糜烂性唇炎(脾胃湿热型)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泻黄散合消风散加减,唇部外用除湿止痒软膏;对照组单纯使用除湿止痒软膏局部外涂。两组疗程均为4周。以患者唇部皮损面积大小、充血水肿、局部瘙痒灼热感、糜烂流水及结痂作为观察指标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积分情况,同时对治愈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积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6.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1.8%,低于对照组的55.6%(P<0.05)。结论 泻黄散合消风散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脾胃湿热型糜烂性唇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品区域供求平衡能力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90-2005年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划分为7个区,其中东部沿海区和长江流域区是我国水产品的主产区,两区域水产品产量之和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90%左右;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在过去十几年间的变化趋势,7个区域产量和消费量变化具有相似性,各区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比例趋于稳定;最后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了全国和各区域在2010年和2020年的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2010年、2020年全国水产品预测产量分别为5900.44万t和7192.37万t.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促进创伤愈合的最佳药方,试验选用血竭、乳香、没药、紫草、冰片、煅石膏等13味中药组成三个药方,制成Ⅰ号药膏、Ⅱ号药膏、Ⅲ号药膏。试验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其中A组、B组和C组为中药组,D组为阳性对照组和E组为空白对照组。利用Wistar大鼠建立缺损创模型,主要检测创伤的愈合率、机体白细胞、血小板、透明质酸以及中药制剂体外抑菌试验等指标。结果表明,用药7 d后,C组、D组的创伤愈合率,A组、B组、C组、D组的外周白细胞,C组、D组的血小板,B组、C组、D组的血清中透明质酸含量,这些指标与E组相比,差异极显著。Ⅰ号药膏、Ⅱ号药膏、Ⅲ号药膏、象皮生肌膏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效果,效果最好的是Ⅲ号药膏。结果显示,促进创伤愈合的最佳组方为Ⅲ号药膏。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取加拿大一枝黄花净油与黄酮类物质,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其种子的植物净油含量为2.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都有抑菌效果,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较好。干根的异黄酮浸膏为11.0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对大肠杆菌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银屑平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屑平丸口服,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皮损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屑平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