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5个品系茶树春梢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梢中SOD活性安农35号>合肥种>白山大叶种>宁国种>英德大叶种。5个品系茶树春梢SOD同工酶谱带亦不相同。安在35号春梢不同叶位中第2叶SOD活性最强,第3叶,第4叶依次减小,顶芽SOD活性介于第3叶和第4叶之间,丙二醛(MDA)含量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茶树品种的抗寒机理,在前期抗寒性茶树品种筛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强抗寒性、中抗寒性和弱抗寒性茶树品种各2份,分别比较了其秋季新梢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抗寒性相关酶的活性,并对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强抗寒性茶树品种的秋季新梢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弱抗寒性的茶树品种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有一定关系,CAT、SOD和PPO活性及丙二醛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因此,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茶树品种或资源新梢抗寒性强弱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不同叶色茶树品种新梢在春季不同采摘期的生理生化变化,为特异叶色茶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5种具代表性的茶树品种:福鼎大白、白叶1号、黄金芽、龙井43和紫鹃,分别在2020年春季茶叶开采初期(T1)、开采中期(T2)、开采末期(T3)3个时间点比较新梢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酶活变化,并对含水率、茶多酚总量、氨基酸总量、没食子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儿茶素组分含量、氨基酸组分含量等品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紫鹃春季新梢中CAT活性和SOD活性均处于偏低水平,推测可能和紫鹃品种选自云南大叶群体种有关.品质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5个代表性品种中黄金芽氨基酸总量最高,且已测定的21种氨基酸组分中的16种都具有更高含量,此外,黄金芽中的EGCG、GCG等组分含量及儿茶素总量在5个品种中最低,具有高氨基酸低酚的特点;虽然福鼎大白的EGCG含量最高,但紫鹃品种的儿茶素总量及咖啡碱含量最高,同时较EGCG具有更低苦味、涩味阈值的ECG和苦味贡献较大的CG等儿茶素组分含量叶在紫鹃叶中最高,这与感官审评中黄金芽更鲜爽、紫鹃偏苦涩的品质特征结果相符.综合酶活和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福鼎大白后期更适合制作红茶,且同样作为白化变异品种,黄金芽比白叶1号更适合制作红茶.  相似文献   

4.
人工光照萎凋对茶叶主要品质成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50W碘钨灯,研究人工光照萎凋处理对茶叶萎凋叶的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得分的影响,并与室内自然萎凋茶叶处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人工光照对茶叶萎凋叶酶活性的影响在处理3h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高,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蛋白酶在人工光照萎凋处理1h时最大,迭4.93 U/g (FW),此时的室内自然萎凋叶为4.33 U/g(FW),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处理4h时达最大值,为7.97 U/g (FW),此时的室内自然萎凋叶为5.05 U/g(FW);香气得分情况表明,人工光照萎凋叶香气得分均明显高于室内自然萎凋叶,以萎凋时间为4~6 h的香气得分最高,达到87.6,此时的室内自然萎凋叶为83.6.人工光照对茶叶萎凋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表现为茶多酚、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下降,氨基酸含量增加,咖啡碱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安化群体、东湖早、槠叶齐3个茶树品种为原料,测定其鲜叶、萎凋叶、发酵叶、干燥叶(毛茶)中核酸(DNA 和RNA)和咖啡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不同茶树品种、同等嫩度的鲜叶中核酸和咖啡碱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在红碎茶初制过程中核酸含量显著减少,下降幅度RNA达40%,DNA 为10%左右;各工序间比较,则以萎凋过程中RNA 下降最为明显.相反,萎凋过程中咖啡碱的含量则明显上升,其增加幅度为10%~15%.在发酵和干燥过程中咖啡碱的含量呈缓慢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茶鲜叶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和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肉桂、水仙等10个茶树品种春季新梢(采摘嫩度为1芽2、3叶和中小开面2~4叶)为供试材料,在控温控湿(22~22℃、RH 35%~45%)条件下萎凋,于鲜叶萎凋失水减重率为0、15%、30%、45%、60%时取样,检测其儿茶素和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萎凋失水率为30%~45%范围内,供试茶样中儿茶素组分含量及总量具有最大值,说明萎凋前期促进儿茶素的转化形成;随着萎凋失水程度加重,儿茶素组分EGCG、EC和ECG含量及其总量呈现先增后减、总体减少趋势,EGC和TB含量以逐步减少为主,而CAF含量和生物碱总量则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而且1芽2、3叶各组分变化幅度大于中小开面2~4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可获得较为一致的结果,即110份供试茶样均可按芽叶嫩度分成1芽2、3叶型和中小开面2~4叶型2种类型,基于萎凋工序分类的主成分分析显示供试茶样的儿茶素和生物碱在萎凋期间含量呈现递变性增减趋势,表明萎凋过程是儿茶素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长时间缓慢氧化和降解的过程。因此萎凋工序对儿茶素和生物碱含量有一定影响,可通过调节鲜叶萎凋失水程度来调控二者的含量及组成比例,从而为茶叶风味品质调整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外源硅对长豇豆锈病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硅对不同锈病抗性品种锈菌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呼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加硅使豇豆植株叶片中SiO2含量比对照提高36.42%.硅明显提高感病品种锈菌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植株Fv/Fm、Ф中PSⅡ和ETR的下降时间,减轻其下降程度;维持幼苗叶片较高的总呼吸活性(Vt)、替代途径能力(Valt)和替代途径实际运行活性(ρValt);未接种时外源硅对上述参数无明显影响(除POD、CAT外).硅可明显提高抗病品种接种锈菌后的POD、CA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未接种时硅对上述参数无明显影响.同工酶分析表明,外源硅不能改变两品种的POD同工酶谱带.硅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锈病病情指数,相对防效达31.7%.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基地种植的7个茶叶品种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及体内羟自由基含量的对比试验和动态分析,表明SOD和POD在干旱胁迫下,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茶树体内羟自由基含量则随干旱胁迫的进程而增加。发现初始的SOD活性高和高温干旱胁迫诱导的SOD活性高的茶树品种,在轻度高温干旱胁迫下具有较低的POD活性,而在严重高温干旱胁迫下,则具有较高的POD活性,且体内的羟自由基含量相对其它品种较低;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
对转Aclnv反义基因马铃薯品系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西洋"品系的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受体品种,且C2代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受体水平;转基因"台湾红皮"品系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与受体品种无显著差异;Aclnv反义基因的导入对"大西洋"和"台湾红皮"两个马铃薯品系的SOD含量影响不大.对转Aclnv反义基因马铃薯品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分析表明,转Aclnv反义基因马铃薯品系与受体亲本存在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外源钙对盐胁迫下匍枝萎陵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法,对匍枝萎陵菜进行盐胁迫处理,同时施用不同浓度氯化钙,通过对新梢生长量,叶片中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Pro)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来探讨其耐盐能力及氯化钙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升高,匍枝萎陵菜新梢生长量下降,叶片中MDA和Pro含量增加,叶片中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各盐浓度处理下,随外源钙浓度的增加,新梢生长量、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基本呈现先升后降趋势,MDA含量在低盐浓度下(3,4mg·g-1)呈下降趋势,在高盐浓度下(5,6mg·g-1)呈现先降后升趋势。综合各测定指标及外部形态的表现认为:匍枝萎陵菜可以在含盐量4.00mg·g-1及以下的土壤中正常生长;氯化钙对匍枝萎陵菜遭受盐胁迫有一定缓解作用,在较低盐浓度下(3~4mg·g-1),CaCl2缓解作用较明显,以20mmol·L-1的浓度较适宜;较高盐浓度下(5~6mg·g-1)CaCl2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氮素形态对抗大白菜小黑点病品种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病品种鲁白15、M36为材料,研究了收获期大白菜在不同氮素形态下与抗病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鲁白15对氮素形态比较敏感,M36对氮素形态不敏感;且两品种在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处理下较有规律性,酰胺态氮处理中间稍有波动。在铵态氮处理条件下,鲁白15叶柄中SOD、POD、PPO活性及MDA、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硝态氮处理;叶片中MDA含量、POD、PPO活性与叶柄中的趋势一致,而SOD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则与叶柄中的相反。对于M36而言,硝态氮处理的叶片中SOD、POD、PPO活性以及MDA、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铵态氮处理,叶柄中SOD、POD活性、酚类物质含量与叶片中的趋势一致,而MDA含量、PPO活性则与之相反。综合来看,不论在何种氮素形态下,鲁白15和M36叶片中SOD、POD、PPO活性及MDA、酚类物质含量都高于叶柄中。  相似文献   

12.
干旱对玉米过氧化氢、MDA含量及SOD、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抗旱性的玉米幼苗在水分胁迫下过氧化氢和MDA含量均增加,增加幅度与品种抗旱性呈负相关。SOD和CAT活性的变化表现出抗旱性品种增强,不抗旱品种降低的趋势,二者活力水平,尤其SOD活力与品种抗旱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并分析其干旱胁追下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40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胁迫和盆栽极限干旱胁迫等方法进行耐旱种质资源的筛选,并对干旱胁追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鉴定出一批耐旱性甘蓝型油菜品种:YAU200908、湘油15号、YAU200903、YAU200907、YAU200906、YAU200904。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的含量及SOD、CAT、POD的酶活性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丽升高。[结论]在抗旱性强的材料中,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地减少。脯氨酸、可溶性糖、MDA的含量及SOD、CAT的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作为油菜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探索马铃薯耐寒机制及耐寒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耐寒品种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苗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于处理后0、1、2、3、5和7 d分别取样并测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结果】5℃持续胁迫3 d对叶片造成的伤害在外观形态上开始出现,胁迫5 d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受低温胁迫后,各品种叶片POD、CAT和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均呈升高趋势,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生理指标升降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5 d时,耐寒品种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低温胁迫提高了各品种的叶片MDA含量,在低温胁迫第5 d时,低温敏感型品种的MDA含量高于耐寒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OD、CAT和SOD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鉴定马铃薯品种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低温胁迫第5 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4个马铃薯品种苗期耐寒性强弱依次为桂农薯4号>桂农薯1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金叶榆和白榆的抗寒性差异,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低温胁迫下金叶榆和白榆一年生枝条的萌芽率、相对电导率、伤害率、POD活性、MD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金叶榆和白榆枝条的萌芽率均呈下降趋势,白榆的下降幅度高于金叶榆;伤害率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白榆枝条的伤害率和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均高于金叶榆;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呈上升趋势,白榆的MDA含量一直高于金叶榆,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低于金叶榆。综合分析表明,金叶榆的抗寒性高于白榆。  相似文献   

16.
利用250mmol/L NaCl溶液对河农16和623B高粱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0h、2h、4h、6h、8h、12h后,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河农16和623B在盐胁迫下各生理指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短时间盐胁迫下变化不明显,在6h或8h时表现下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大或最终表现为上升趋势。623B在盐胁迫下,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河农16;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略低于河农16。相对来说,623B的耐盐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2个枇杷品种叶片若干生理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东湖早’和‘早钟6号’枇杷为材料,对其成年树4个季节枝梢叶片的若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枇杷树叶片生理规律。结果表明,‘东湖早’枇杷春梢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早钟6号’,而2个品种的夏梢、秋梢、冬梢叶片均无显著性差异;‘东湖早’枇杷春梢叶片POD、SOD、CAT和PPO活性均极显著高于‘早钟6号’,MDA含量极显著低于‘早钟6号’,而2个品种的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叶片则均无显著性差异。室内试验数据与田间观察到的‘东湖早’枇杷春梢生长较为旺盛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干旱和复水对不同耐旱型谷子品种苗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基因型谷子品种耐旱性差异的生理基础,以耐旱谷子品种济谷16和旱敏感谷子品种鲁谷1号为材料,采用旱棚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和复水对谷子形态性状、叶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鲁谷1号叶片首先出现黄色斑点并开始萎蔫。干旱胁迫导致2种谷子的叶片含水量下降,复水后济谷16较快地恢复到对照水平;二者的MDA含量在干旱胁迫后显著增加,鲁谷1号的MD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都高于济谷16。2种谷子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济谷16SOD活性增加的幅度比旱敏感谷子品种鲁谷1号高,但差异并不显著;鲁谷1号POD活性在干旱胁迫的过程中先上升后下降; CAT活性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略有上升。不同耐旱性谷子品种的形态性状、生理指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不同基因型品种的耐旱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9.
Cu胁迫对小白菜保护酶系统及其他相关抗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培营养液中添加CuSO4,以上海青和五月慢2个常规小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Cu胁迫对小白菜保护酶系统及其他相关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胁迫会破坏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上升,同时产生更多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膜相对透性增加,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SOD活性/MDA含量的降低说明了植株对外界胁迫自我调节能力的下降;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外界Cu2+含量的升高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低温胁迫对葡萄品种梅鹿辄和贝达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寒性不同的2个葡萄品种梅鹿辄和贝达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下其1年生枝条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并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检测氧自由基(O2·-)和H2O2水平,以期分析各指标与葡萄抗寒性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抗寒机制。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两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MDA、O2·-和H2O2含量显著升高,并且抗寒性弱的梅鹿辄增大幅度显著大于抗寒性强的贝达;贝达叶片中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温度降低显著提高且POD和CAT活性增大幅度显著高于梅鹿辄。推测POD和CAT活性及O2·-和H2O2形成速度与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