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1育肥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的育肥方式主要有放牧育肥、全舍饲育肥和混合育肥三种。1.1放牧育肥放牧育肥是草地畜牧业采用的基本育肥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利用天然牧场、人工牧场或秋茬地放牧抓膘,成本低。但要求必须有较好的牧地,以保证育肥羊能采食到足够的饲草,如果牧地不好,是不可能完全依靠放牧来育肥的。羔羊日采草量4~5千克,大羊7~8千克。1.2全舍饲育肥舍饲育肥是按舍饲标准配制日粮,并以较短的肥育时间和适当的投入获得羊肉的一种育肥方式。舍饲育肥,虽然饲料的投入相对较高,但可按市场的需要实行大规模、集约化、工厂化养羊,以确…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牧业》2014,(10):50-53
<正>一、肉牛持续育肥技术持续育肥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育肥阶段进行育肥,一直到18月龄左右、体重达到500千克以上时出栏。持续育肥由于饲料利用率高,是一种较好的育肥方法。持续育肥主要有放牧持续育肥、放牧加补饲持续育肥和舍饲持续育肥3种方法。1.放牧持续育肥法。在草质优良的地区,通过合理调整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比例,不仅能满足牛的生理需要,还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相似文献   

3.
1放牧育肥方式 放牧育肥是指从犊牛到出栏,完全采用草地放牧而不补充任何饲料的育肥方式,也称草地畜牧业。这种育肥方式适于人口较少、土地充足、草地广阔、降雨量充沛、牧草丰盛的牧区和部分半农半牧区。例如新西兰肉牛的育肥基本上以这种方式为主,一般自出生到饲养至18月龄,体重达400千克便可出栏。  相似文献   

4.
放牧育肥牛是以利用天然牧场为主的育肥牛方法。放牧育肥法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在广大农牧区推广等优点,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弱瘦牛在150天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本地牛日增重达0.5~0.7千克,肉用杂种牛日增重达0.58~1.2千克,每头牛总增重100~180千克,每头牛增加经济效益300~400元。现将放牧育肥弱瘦牛技术介绍如下。 (一)驱虫与健胃 牛在放牧育肥前要进行驱虫和健胃。由于牛采食牧草和经常接触地面,牛消化道内经常感染各种线虫,体外也易感染虱、螨、蜱、蝇蛆等寄生虫,同时要进行健胃,以提高增…  相似文献   

5.
<正>牛的育肥方式不外乎三种:舍饲、半舍饲和放牧。其中以放牧饲养最为经济。我国北方自然草场枯草期约6~7个月,南方山地约5~6个月。牧草在自然枯萎情况下,养分损失严重。如禾本科牧草10月份的粗纤维含量比5月份提高50%左右,粗蛋白质下降50%~60%。  相似文献   

6.
载畜量调控是草地放牧系统优化的主要技术环节。在昆明小哨示范牧场设轻牧、中牧、重牧3个载畜量处理,对应的载畜量分别为每公顷0.74、1.52、2.24个牛单位。每个处理设3个放牧小区进行轮牧,轮牧周期3个月。每个月测定牧草的生长量、饲草现存量、饲草养分;6月和10月两次测定地下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载畜量的增加,草地牧草的生长量也随之增加,轻牧、中牧、重牧的年度累计生长量分别为8667、9486和10264kg/hm2。同一时间段载畜量越高,牧草现存量越低。枯草期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随载畜量的增加而降低,粗脂肪的差异则不大。生长期3个载畜量的草地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差异均不大。草地牧草的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10 cm的土层中,10月份地下牧草根量呈现出随载畜量增大而增加的趋势。3个载畜量条件下的轮牧小区均没有出现草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利用天然牧场育肥肉牛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推广等优点,是提高肉牛经济效益,加快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肉牛在150天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日增重达0.8~1.2kg,每头牛增重100~140kg,每头牛增加经济效益600元左右。现将肉牛放牧育肥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放牧育肥牛是以利用天然牧场为主的育肥牛方法。放牧育肥法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在广大农牧区推广等优点,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加 快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瘦牛在150[k25]d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本地牛日增重达0.5~0.7[k25]kg,肉用杂种牛日增重达0.8~1.2[k25]kg,每头牛增 重100~180kg,每头牛增加经济效益300~400元。现将放牧育肥牛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成年羊育肥时应按品种、体重和预期增重等主要指标确定育肥方式和只粮标准。育肥方式可根据羊只来源和牧草生长季节来选择,目前主要的育肥方式有放牧与补饲混合型和舍饲型2种。但无论采用何种育肥方式,放牧是降低成本和利用天然饲草饲料资源的有效方法,也适用于成年羊快速育肥。  相似文献   

10.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草原区封育恢复中天然放牧草场,进行毛肉兼用细毛羊的暖季放牧试验.采用2×5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定不同放牧方式(不放牧,连续放牧,四区、五区、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1.0,1.4 hm2/un.sh),运用酶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围封过程中放牧绵羊对封育草场牧草细胞壁成分月动态变化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暖季放牧期内,不同放牧区牧草营养物质含量主要受到放牧方式的显著影响(P<0.05).具体表现为,不放牧处理牧草细胞壁有机物(OCW)含量始终显著低于各放牧处理,不同放牧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划区轮牧处理牧草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消化性部分且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处理;不放牧处理牧草始终保持着较高的Oa和较低的Ob,而连续放牧处理与其相反,各轮牧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轮牧处理总可消化养分(TDN)和代谢能(ME)含量较高,尤其在牧草生长旺盛期(八月份),六区轮牧放牧场牧草可利用营养物质含量最高,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正一、肉牛持续育肥技术持续育肥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育肥阶段进行育肥,一直到18月龄左右、体重达到500千克以上时出栏。持续育肥由于饲料利用率高,是一种较好的育肥方法。持续育肥主要有放牧持续育肥、放牧加补饲持续育肥和舍饲持续育肥3种方法。1.放牧持续育肥法。在草质优良的地区,通过合理调整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比例,不仅能满足牛的生理需要,还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区域可食牧草的营养特征并在后期加以利用,对三江源地区常见可食牧草进行概略养分分析,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并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表明:(1)莎草科物种以及禾本科垂穗披碱草的养分含量与海拔存在一定的相关,在三江源区域的分布为东部和南部较高而西部北部偏低;(2)两种杂类草以及紫花针茅的综合营养价值为西部高于东部,但主要营养物质粗蛋白的含量为东部高于西部;(3)禾本科牧草在盛草期营养价值较低,加之种子针芒的影响不适合放牧,以紫花针茅和垂穗披碱草为优势种的草地可在开花结种前进行适度放牧;(4)以矮嵩草和黑褐苔草为代表的莎草科牧草营养好又耐牧,对于以此类物种为优势种的草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区轮牧以防止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13.
饲养育肥鸭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鸭的体重,改善鸭肉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使用科学化的育肥手段,以保证育肥效果。1放牧育肥放牧育肥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育肥方法,多为南方地区采用。一般多在立秋前一个月左右饲养雏鸭,在育肥鸭50~60日龄,体重已达到1000~1250g时,正是水稻收割时期,便可在稻茬田里放牧育肥,经过25~30d的放牧,  相似文献   

14.
<正>1分季放牧绵羊一年四季均可放牧。春季,经过冬季,绵羊体力较弱,牧草青黄不接,此时放牧主要任务是恢复体力,并对产春羔的母羊注意保胎;应防止跑青,早春出牧较迟,归牧较早,天暖时,改为早出晚归。  相似文献   

15.
进行肉鹅快速育肥应选择狮头鹅、莱茵鹅等体型大、生长快的肉用型杂交雏鹅品种。当雏鹅饲养到45日龄时便可进行快速育肥。常用的育肥方法有以下三种:1放牧育肥法以放牧为主的鹅群,利用作物收割后残留的籽粒进行育肥,是最经济实惠的育肥方法。应掌握当地作物的收割季节,提前育雏。物色好放牧地,随着作物收割时间的早晚顺序,一路放牧过去,到收割结束时,鹅群已经育肥,尽快上市出售。2舍饲育肥法把45日龄的中鹅赶到光线较暗的育肥鹅舍,限制其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饲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油料作物等。这样圈养约15~20d, …  相似文献   

16.
放牧育肥牛是以利用天然牧场为主的育肥牛方法。放牧育肥法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在广大农牧区推广等优点,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瘦牛在150天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本地牛日增重达0.5~0.7公斤,肉用杂种牛日增重达0.58~1.2公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的4个省区15个牧场300只放牧绵羊血浆和粪硒含量的采集和分析发现,在全年的部分时间,甘肃省的各个牧场和新疆的巩乃斯羊场均存在着硒的供给不足。此种现象在夏季和秋季表现最为明显,而此时动物和牧草生长最快。此时若不给予适量的硒,很容易使动物产生硒缺乏。对羔羊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即使在夏季草场放牧时,也需给羔羊补硒。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维多利亚的Goulburn Valley地区,大约90,000公顷灌溉的多年生牧草用于放牧奶牛。从该地牧场所获得的平均乳产量低,如乳脂产量仅为333公斤/公顷。响影牧场单位面积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奶牛采食的牧草比例不当,这可以通过增加放牧强度来解决。增加放牧强度通常可以提高从每公顷牧场所获得的乳产量,同时也能改变牧草的数量、成分和质量。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方放牧绵羊硒的营养状况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4省区15个牧场300只放牧绵羊血浆和粪硒含量的采集和分析发现,在全年的部分时间,甘肃省的各个牧场和新疆的巩乃斯羊场均存在着硒的供给不足。此种现象在夏季和秋季表现最为明显,而此时动物和牧草生长最快。此时若不给予适量的硒,很容易使动物产生硒缺乏。对羔羊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即使在夏季草场放牧时,也需给羔羊补硒  相似文献   

20.
放牧育肥是指以利用天然牧场为主的育肥方法。放牧育肥法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在广大农牧区推广等优点.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加快农村牧区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瘦牛在150天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本地牛口增重达0.5~0.7kg,肉用杂种牛13增重达0.58~1.2kg,平均每头牛总增重100~180kg,每头牛增加经济效益300~4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