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域限制栽培作为一项新型的栽培技术,在部分果树上尤其是在葡萄栽培中已见成效。对一年生‘全球红’葡萄幼苗通过采用不同材料的两种根域限制栽培和普通栽培植株在新梢生长量、树体树势、根系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根域限制下新梢的生长量明显小于对照,树势生长表现弱于对照,无论是根系的平均长度还是平均粗度均小于对照,地下部和地上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6-BA对葡萄花色苷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酿酒葡萄’美乐’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的6-BA,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6-BA对花色苷含量、组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00和200 mg·L^-16-BA处理提高了果实着色百分率和内源激素ABA的含量,其中200 mg·L^-1处理促进了花青素的积累,其含量是对照组的4.82倍,相关性分析表明200 mg·L^-1处理组的蔗糖与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00和200 mg·L^-16-BA处理组的葡萄果实CHS1、F3’H、F3’5’H和UFGT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90 d显著提高,6-BA处理组通过影响F3’H和F3’5’H基因的表达量来影响不同花色苷的含量,从而影响果皮色泽。【结论】在果实着色后期,低质量浓度的6-BA通过提高内源激素ABA、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促进了花色苷的积累,其中200 mg·L^-16-BA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补光处理对巨峰葡萄春果花色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光质和时长补光处理对设施栽培条件下巨峰葡萄(Vitis.labusca×V.vinifera)春果果皮中花色苷组分的影响,以期为设施栽培鲜食葡萄春果栽培技术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在新梢长至30 cm时开始进行白光、红光和蓝光的夜间补光处理,每天18:00时开始,分别补光6 h和12 h,至果实膨大期结束。果实成熟期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巨峰葡萄春果果皮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光质和时长的补光处理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春果重量、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白光-12 h处理的效果最好。红光-6h和白光-6 h显著降低果实花色苷总量,蓝光处理的巨峰葡萄果实花色苷总量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仅有白光-12 h处理显著增加花色苷总量。红光-6 h和白光-12 h处理显著降低巨峰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比例。红光-6 h、蓝光6 h、蓝光-12 h和白光-12 h处理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果皮中乙酰化花色苷比例。【结论】在新梢长至30 cm到果实膨大阶段使用白光进行夜间补光处理12 h,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花色苷总量的效果最佳。蓝光处理有助于提高稳定花色苷比例。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选择不同光质补光来调节设施栽培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不同产期调节下的果实品质,最终实现优质葡萄周年生产供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ABA对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淼  刘海峰  王军 《果树学报》2012,(1):29-35,157
以京优葡萄为试材.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和转录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同时研究不同浓度ABA处理对花色苷含量和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发育进入着色期,CHSs、CHIs基因家族中的CHS3、CH12和UFGT、MybAJ、MybAl-2随花色苷合成而大量表达,其转录水平与花...  相似文献   

5.
‘巨峰’葡萄增施有机肥效应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施有机肥对‘巨峰’葡萄长势、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试验表明:施用膨果肥,采用有机肥1000kg/667m2+复合肥50kg/667m2比常规复合肥100kg/667m2效果好,明显增强葡萄长势,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养分积累,改善品质,促进稳产增效。  相似文献   

6.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二氧化氯(5、10、15mg·L-1)和臭氧(30、60、90mg·m-3)熏蒸处理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葡萄总酚、原花青素、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巨峰’葡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一定浓度熏蒸保鲜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巨峰’葡萄总酚和原花青素的降解,保持较好的细胞膜完整性,抑制了MDA含量和PPO活性的增加,贮藏后期维持较稳定的POD和较高的CAT与SOD活性。综合分析表明,6个熏蒸处理中,10mg·L-1ClO2和60mg·m-3O3能够延缓葡萄的衰老进程,保持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套袋对红肉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花色苷合成关键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解析光照对花色苷合成分子机制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以全红型软枣猕猴桃‘天源红’为试材并对其进行套袋处理,在RNA-seq的基础上,筛选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这些候选基因在‘天源红’盛花后7个时期的果肉样品中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根据荧光定量结果和聚类分析,最终确定关键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关键候选基因在‘天源红’不同处理、不同时期、不同果实部位中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对关键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和花色苷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个候选基因在盛花后7个时期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且各自的表达规律不尽相同。在果肉颜色明显变为红色的盛花后110 d,F3H、LDOX和F3GT的表达量较其他时期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LDOX和F3GT分别聚为一类,且与其他的基因明显分开。LDOX在处理1和处理2的果肉以及处理3的果心中的表达量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而F3GT在处理1的果肉和处理3的果心中的表达量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结论】LDOX和F3GT可能是‘天源红’果实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结构基因。套袋抑制LDOX在‘天源红’外果皮、果肉中的表达,而一直套袋促进其在果心中的表达。套袋抑制了F3GT在果肉中的表达,而对果心中F3GT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发育期毛欧杂种葡萄‘NW196’为试验材料,利用HPLC–MS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及含量,Real-time PCR检测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并与欧亚种‘赤霞珠’比较。结果表明,成熟后期‘NW196’果皮中花色苷总量显著高于‘赤霞珠’;采收期‘NW196’葡萄果皮中共检测到23种花色苷,成熟后期单糖苷所占比例高于双糖苷,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花翠素–3–O–葡萄糖苷,3’5’–羟基取代花色苷比例高于3’–羟基取代花色苷;与欧亚种‘赤霞珠’相比,‘NW196’果皮中酰化和甲基化花色苷比例较低。结论:毛欧杂种‘NW196’花色苷组成与欧亚种‘赤霞珠’差异明显,这与其品种特性有关,并受到类黄酮代谢路径相关基因的调控;此外,花色素双糖苷主要在转色初期合成。  相似文献   

9.
 以‘巨玫瑰’葡萄(Vitis vinifera L. × V. labrusca L.)为试材,从始熟期开始研究了根域限制栽培对果实可溶性糖积累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果实中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从始熟期开始果实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持续增加,与此同时,酸性转化酶(AI)的活性也随果实发育进程而逐步增强。AI活性与果实中含量最多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显著相关。中性转化酶(NI)和蔗糖合成酶(SS)的分解方向的活性只是在始熟期3周后开始增加,且活性低于AI。蔗糖合成酶(SS)的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在始熟期开始后稍有增加,此后保持平稳,且活性远远低于蔗糖分解相关酶AI、NI和SS的分解方向活性。根域限制栽培可以显著提高‘巨玫瑰’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糖积累期间的AI活性和成熟时的NI活性,但对其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由此推断AI是葡萄果实糖积累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也是根域限制提高果实糖含量的关键代谢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下‘巨峰’葡萄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树体不同部位碳、氮化合物含量变化特征,以根域限制培养的3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以传统土壤栽培方式为对照,测定转色期和成熟期不同组织器官中糖、淀粉、总氮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根域限制树的新梢长度和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根域限制树的根、主干、新梢中总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总氨基酸含量约为对照的一半,除精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和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均低于对照。表明根域限制抑制了转色期和成熟期‘巨峰’葡萄的氮素吸收和同化,降低了树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使光合产物积累增加,从而促进了果实中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葡萄卷叶病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未表现卷叶病症状的‘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在成熟期测定了感染卷叶病‘赤霞珠’葡萄果粒的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结果】卷叶病使葡萄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和果糖的总量仅为对照组葡萄的69.29%;有机酸总量略微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染病葡萄果皮和果肉中的草酸含量显著降低,苹果酸含量显著升高;5种基本花色苷单体的含量显著降低,总量仅为对照组‘赤霞珠’葡萄果皮单体总量的26.12%。其中,矢车菊素类花色苷所占比例降低,甲基化类花色苷所占的比例升高。【结论】葡萄卷叶病导致‘赤霞珠’葡萄着色不良,品质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设置羊粪、猪粪、生物有机肥等有机肥按不同比例(25%、50%、75%、100%)替代化肥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通过topsis方法对各处理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获得最佳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例。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CK)相比,羊粪与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其中羊粪替代率为50%(S2)处理的花青苷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综合果实品质在羊粪与化肥配施中排名第一;猪粪与化肥配施同样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猪粪替代率为25%(P1)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青苷含量最高,综合果实品质在猪粪与化肥配施中排名第一;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也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其中,生物有机肥替代率为50%(B2)处理的花青苷含量最高、品质指数最高,综合果实品质在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中排名第一。综上所述,在667 m2负载量1 500kg左右下,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均改善了葡萄果实品质,各有机肥适宜替代率分别为羊粪5...  相似文献   

13.
以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巨峰’葡萄为试材,比较"一"字形和高干倒伞形2种树形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栽培中树形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一"字形能显著提高设施葡萄植株叶片光合特性,糖酸比显著提高,果实风味更佳,改善了果实品质。树形改造第2年产量降低明显,改造第3年产量大幅度提高但仍低于高干倒伞形,由于果实品质改善,出园单价提高,总体效益与对照差异不大。树形改造后第3年,与对照相比,"一"字形促进了巨峰葡萄叶片叶绿素合成,在花后76 d改造树形叶绿素总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叶片光合性能,对照在11:00时午休现象较严重,"一"字树形增加了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和电子传递效率(ETR);增强了光合活性和光保护能力,提高了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2年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8%和47.4%;单粒质量和果皮花色苷含量差异不显著;改造树形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2年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3.6%和30.8%,抗坏血酸含量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4.
在沙石戈壁滩和盐碱地上采用红地球葡萄品种进行沟槽式根城限制露地棚架栽培,同时在荒漠地保护地条件下进行红地球葡萄的箱式根域限制栽培.与同样条件下的非限根栽培比较.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技术能显著地促进葡萄的生长和结果,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葡萄根域限制栽培的肥水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根域限制栽培的肥水管理牛建新译(新疆石河子农学院园林系)译者简介牛建新,男,生于1962年,中共党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4年毕业于石河子农学院园林系果树蔬菜专业,留校任教。1990年晋升为讲师,1993年初破格晋升为副教授。93年5月被兵团...  相似文献   

16.
根域限制栽培对维多利亚葡萄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维多利亚葡萄为试材,针对其果实风味偏淡的问题进行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的维多利亚葡萄,单粒质量较对照提高10.11%,单穗质量较对照提高15.1%,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4.4%,总糖提高12.3%,总酸较对照降低28.3%。  相似文献   

17.
经过最近几年的研究来看,对于果实的成熟来说,光照、水分以及温度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延迟或促进作用,而在这一环节中,植物本身的内源激素就产生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分析根域限制栽培对于葡萄果实内源激素带来实际影响的基础上,希望可以分析根域限制栽培如何影响葡萄内源激素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两季葡萄花色苷的组分差异。【方法】以成熟期‘赤霞珠’冬果和夏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浆果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赤霞珠’冬果果粒质量小于夏果,但果皮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夏果;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共检测到17种花色苷,而夏果中检测到16种;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的花色苷总量及大多数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赤霞珠’冬果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酰化修饰及甲基化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结论】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夏季相比,一年两收栽培区南宁下半年较长的光照时间、较少的极端高温(≥35℃)及更为干燥的气候是酿酒葡萄冬果成熟度高、花色苷总量及稳定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夏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南宁地区下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酿酒葡萄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5年生‘贝达’嫁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主梢修剪技术对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传统修剪(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对照;不同主梢修剪处理和对照之间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香气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均高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对照。‘巨峰’葡萄的特征香气物质—酯类物质尤其是起关键作用的乙酸乙酯的含量,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显著高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对照。综上,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显著提升了‘巨峰’葡萄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因此,建议‘巨峰’葡萄在主梢管理上采取主梢二次成梢修剪技术,即花前7~15 d于花序前留3片叶进行第1次摘心,待顶端副梢长至新梢总长120~150 cm时进行第2次摘心,随后待顶端副梢展叶2~3片时反复摘心,新梢长度一直保留120~150 cm。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巨峰’葡萄临界低温高湿保鲜贮藏技术的适宜性并确定最佳贮藏温度,分别测定了‘巨峰’葡萄果实、果浆和果梗的冰点。结果表明,‘巨峰’葡萄果粒的冰点温度为-1.4℃,果浆的冰点温度为-1.5℃,果梗的冰点温度为-1.4℃。为避免‘巨峰’葡萄在贮存期间发生冻害,综合‘巨峰’葡萄测定出来的果粒、果浆、果梗的冰点温度,最终确定‘巨峰’葡萄的冰点温度为-1.4℃。临界低温高湿贮藏最佳温度的确定,为‘巨峰’葡萄临界低温高湿保鲜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