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因历史原因保护区内有村庄、煤矿、非煤矿山及工业园区且存在经费不足、保护面积过大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以加强保护区管理。  相似文献   

2.
山西灵空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正式挂牌,2008年升格为副处级建制事业单位,同时更名为山西灵空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隶属山西  相似文献   

3.
汾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流经山西6个市。上游大部分地区属于土石山区,山高坡陡,土层瘠薄,耕地奇缺,分布有天然次森林。但是,由于过去追求粮食生产,毁林开垦,导致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本文介绍了汾河上游地区自然经济状况,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地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山西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省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本文介绍了该保护区发挥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矛盾冲突,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保护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介绍了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概况、保护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林业实用技术》2021,(9):68-71
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母亲河——汾河的源头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了客观评估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依据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芦芽山站)的监测数据、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社会公共数据,利用分布式测算方法,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每年的总价值为60835.47万元,其中森林提供的价值6.53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太原市汾河上游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是“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山西林业建设新模式的探索,能够为山西省实施科学绿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林草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许平 《中国林业》2011,(2):43-43
山西恒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恒山山系,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县城西南,海河流域上游,行政区划隶属山西省浑源县,属暖温带落叶林区的太行山脉亚区,北与蒙新高原荒漠区相邻,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辖区内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多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物种,比较典型的保护植物种类有华北驼绒藜、膜荚黄芪以及兰科的部分植物。  相似文献   

9.
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和顺县境内。调查发现,保护区有陆生野生动物25目58科199种,国家及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种,为今后保护区动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笔者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详细介绍了山西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和动植物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旨在为自然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依据,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生物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10月23日下午,省林业厅召开"绿盾2017"林业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建设活动整治专项行动推进视频会议。会议通报了驼梁、雾灵山、滦河上游、茅荆坝、大海陀、小五台山、衡水湖和青崖寨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结果和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整改有关情况。承德市林业局、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曹妃甸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分别汇报了开展"绿盾2017"自然保护区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金中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介绍了山西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通过SWOT分析法,对该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策略,以期为云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汾河上游水资源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汾河上游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汾河上游水资源存在水质型缺水和水量型缺水并存的特点。提出了水资源和水环境恢复对策:控制水资源使用量、转变开发方式、加强污染控制和检测,调整产业结构是解决其水资源及水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山西四县垴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介绍了保护区自然概况、资源状况、历史与传说以及管理现状,提出了该保护区今后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健全山西省华北豹资源监测体系,通过实时、动态监测华北豹资源,为进一步完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分析了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豹致危原因,提出了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喜亮 《山西林业》2022,(S2):38-39+84
山西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晋北地区植被较为丰富的区域。通过对该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进行调查,分析了种子植物的组成及区系组成,并对现有种子植物资源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山西林业》2011,(5):50-50
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山西省东北边陲,位于素有“燕云扼要”之称的大同市东南端灵丘县境内,总面积为71592.0hm^2.  相似文献   

18.
赵素凤 《山西林业》2022,(S2):80-81
杨树是山西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乔木建群种,由于树种单一,病虫害为害严重。介绍了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并从营林、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总结了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MODIS的近10年来汾河上游植被动态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5,(4):109-114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植被覆盖度为指标研究区域植被的时空动态特征,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和必要基础。以山西省汾河上游为研究区域,利用RS和GIS技术,基于长时序的MODIS-NDVI数据和趋势分析方法,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对汾河上游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NDVI平均值较大的区域分布在汾河上游的边缘地带,而在靠近汾河流域的平坦区域,NDVI平均值越来越小;2)从时间上看,2000—2010年来汾河上游NDVI最大值呈上升趋势,NDVI随年份的增长率7.8%/10a,植被覆盖明显改善;3)2000—2010年来,NDVI趋势值增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汾河上游的中部及中南部地区,NDVI趋势值减小的区域则分布在汾河上游流域的边缘地区;4)在不同海拔高度上,NDVI平均值随DEM值的升高整体呈显著的增大趋势,但是NDVI变化趋势随DEM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的植被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制止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同时也可以加深对该流域土壤侵蚀治理的理解,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PRA分析法对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影响保护区管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兼顾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探索出适宜该保护区推广的社区参与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