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农业发达国家的美国、韩国和日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其农业发展史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丰富经验,依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协调发展现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的相关立法、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阐述了国内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理论及观点,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现阶段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即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和农民对农村基础水利设施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基础水利设施薄弱、基础水利设施资金投入缺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理难、饮水安全形势严峻、农村水利建设制度缺等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等建议,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加强衡水市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分析衡水市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进一步搞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从转变观念,强化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和组织领导;广泛融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创新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它对于解决"乏农"问题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规划管理机制,加强政府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促进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文章认为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思路,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积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庭院经济;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投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有效运行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依托。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建设过程控制失效、运营管理混乱是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现状。从理论上搞清楚国内外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及其特征、与直接生产发展关系、建设滞后及其原因、建设主体与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等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理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思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338-339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农业生产转化率低下,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规范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师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教育培训,快速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一、切实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在座各位村支书——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最基层组织者、建设者,应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莺点.应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战略基点和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0.
通化县农业发展银行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作为"三农"服务的信贷工作重点,特别是农村民生工程项目上加大信贷投入力度,从根本上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止7月末,发放贷款2100万元,共扶持两个项目,为促进通化县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郭洪生  郭跃军  李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64-6865,686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论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拓展农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列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二要制定科学的村庄规划,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三要调动农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新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70-12071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培养新型农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意义重大。当前,应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和对策,转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岷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2):86-87,9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农民素质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快慢。农村图书馆是农村进行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农民终生学习的基础设施,应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开拓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中,农村职业教育被贫困县定位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外出务工的能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而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建设又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方略。分析了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的内涵和贫困县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建设的背景,总结了贫困县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的战略任务,提出了贫困县专业化农民培养基地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董春宇  栾敬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81-20783
介绍了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事业在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效,分析了在财政投入、产业发展、村镇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从现代农业、农业农村服务业、农民增收渠道、经营体制机制、乡村建设5个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表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无疑在城市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精英”的外流,同样会对作为流出地的农村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后,农村更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文中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农业后备军建设,建立健全促进高素质劳动力从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302-5303,530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苏北农村劳动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在总量,劳动者素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应以就地转移和异地输出相结合,把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作为推动苏北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人群中妇女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女性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极为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因此,必须把大力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基本战略,增强开发意识;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农村女性教育,提高妇女素质;改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切实提高其社会地位;切实保障农村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其身体素质等培育和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物流能够有效保障物品流通速度及价值,从而推动新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文章以2003—2011年杭州市属7县(市、区)为例,运用灰色分析法,对影响新农村物流发展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农村生产总值、限额以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人均经营性费用及固定资产购置支出都对杭州农村物流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杭州农村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基础性建设,刺激农民经营性消费,让农村物流基础建设与杭州物流需求相适应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