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陆海杂交棉在高密度植棉模式下主要经济性状优势,为新疆南疆棉区陆海杂交棉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5 ~2012年南疆202份陆海杂交棉和常规陆地棉区域试验品系和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多年多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高密度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陆海杂交棉参试数量大体呈下降趋势,除单株铃数区间跨度大于常规棉外,其余性状小于常规棉或与之相当.区试杂交棉组合与审定杂交棉品种在单株铃数、籽指上均高于常规陆地棉,但在单铃重、衣分方面低于常规棉,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平均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每年高产组合皮棉产量显著低于常规棉.在主要纤维品质方面均极显著优于常规棉.[结论]在目前南疆高密度植棉模式下,参试陆海杂交棉组合较常规陆地棉平均皮棉产量基本相当,纤维品质优势明显,但农艺性状较差.应进一步发掘其优势基因,以期获得突破性强的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2.
陆海超级杂交棉康地4036为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优质陆海杂交棉品种,系采用不育系康地A作母本,自选新品系601588作恢复系组配而成。一、品种特征特性1.农艺性状康地4036植株高大、松散,Ⅲ式果枝。叶大、色浅、缺裂深、折皱明显,茎秆粗壮,果枝长,总果节多,  相似文献   

3.
杂交棉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研究了2种类型杂交棉及其亲本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棉花的干物质生产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自叶面积的增大,而不是光合速率的提高。陆海与陆陆杂种的叶亲优势率分别达到80%和30%。在自然强光条件下,海岛棉的光合速率低于陆地棉,但在9000lx的弱光条件下,则高于陆地棉。陆海杂种的光合速率介于双亲之间,不表现杂种优势,陆陆杂种的光合速亦接近双亲。海岛棉与陆海杂的光补偿点低于陆地棉,在36  相似文献   

4.
棉花SSR分子标记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以陆海杂交棉为试材,研究了SSR检测体系中PCR扩增的各主要成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立了适宜的退火温度和反应体积,改进了PCR扩增程序,进一步优化了适用于棉花的SSR检测体系.同时,对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程序作了调整,优化后的棉花SSR检测程序可得到条带强度适中、对比度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杂交棉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7~2008年,在进行杂交棉高产栽培多因素多水平研究的同时,开展了杂交棉高产机理的辅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中推广的杂交棉一代比杂交棉二代、常规棉品种及杂交棉亲本在子棉产量、经济性状、生育性状、棉苗素质、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等方面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研究为杂交棉高产栽培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第7师不断加大棉花杂交棉76厘米等行距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由棉花常规品种的"密、矮、早"种植技术转向杂交棉76厘米等行距稀植技术,由棉花高产理论"以密争温"、"以群体增产"向"向光要棉"、"光温互补",提高光能利用率转变,从而实现了机采杂交棉高效优质,但杂交棉保苗问题却日益突显。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探讨杂交棉浅播  相似文献   

7.
杂交棉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杂交棉标杂A1、豫杂35和常规棉中棉所41为材料进行试验,研究杂交棉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杂交棉苗期长势强、出叶速度快,叶片数多;植株较高,果枝较长,果枝数和果节数多。杂交棉单铃重和皮棉产量均高于常规棉,且达极显著水平。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棉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等比较协调,优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杂交棉种植密度、化学调控量及打顶时问等栽培措施的不同配置与产量关系研究,探讨杂交棉在我师的最佳栽培模式,为杂交棉在我师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杂交棉具有生长势强,发育快,抗逆性强,产量水平高,种植效益高等优势。全国(内地)和北疆奎屯一带杂交棉已基本普及,而伊犁、塔城、博乐、五家渠一带(早熟棉区)则几乎看不到杂交棉的影子;南疆近年内杂交棉植棉虽然逐年缓慢扩大,但尚处发展初期。那么新疆杂交棉发展趋势如何?市场前景如何?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长江中下游棉区杂交棉种植密度和方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棉区杂交棉适宜合理稀植,种植密度过大,则结铃少、烂铃多,产量反而下降;同时,长江中下游棉区杂交棉适宜宽窄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相比,有通风好、透光强、产量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杂交棉套种圆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杂交棉栽培、圆葱育苗移栽等内容,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GIS的杂交棉生产管理专家决策系统是针对新疆杂交棉规模化生产管理的需要,综合土壤、品种、气象与专家决策模型,集成ComGIS、数据库、ASP.NET等技术建立的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可在网络平台对空间数据进行发布和共享,实现了杂交棉生产管理专家决策模型网络化运行,提高了用户对杂交棉的生产、决策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播前准备、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面积杂交棉生产。  相似文献   

14.
杂交棉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杂交棉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等各个时期的管理技术以及综合植保方针,以期为杂交棉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杂交棉以其生长势强、丰产等优点受到棉花种植者的青睐,1团在2008年试点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1公顷的基础上,2009年扩大到4公顷。一、人工制种优点1.自制的种子作为商品杂交棉种子,价格较内地  相似文献   

16.
棉花的杂种优势显著,新形势下杂交棉产业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该研究基于国家最新的棉花政策导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杂交棉的发展现状,从亲本材料的创制、制种、收获、销售、播种、管理等各个环节分析了杂交棉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南疆气候条件和植棉特点,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杂交棉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调节效应,探讨南疆杂交棉氮肥运筹措施,为杂交棉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棉楚杂180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用量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棉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簇倾角、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杂交棉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在384.9~430.4 kg/hm2时,杂交棉籽棉产量达到最高.施氮量不足或过量,对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簇倾角和叶面积指数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光合物质的生产和转移,影响到最终产量.适宜的施氮量是杂交棉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合理的叶簇倾角和叶面积指数并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播种育苗、苗床管理、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等方面对杂交棉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述,并就杂交棉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提出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疆杂交棉育种进展及其产业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几年新疆的杂交棉育种进展,提出今后杂交棉选育的方向、杂交棉育种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杂交棉产业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杂交棉肥料与化调试验,研究海陆杂交棉的生育规律,探索杂交棉适宜的栽培密度、配置方式、水肥运筹和调控技术,为兵团杂交棉实现大面积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