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在90—92年对局二参场三个坡度上用大粒参籽播种的1—3年生人参组叶柄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知,在第1—2年的生长中,5度坡上的组叶柄长的长,10、14两坡上的组叶柄长的短。到了第三年10、14两坡度的组叶柄长的长,5度坡上的组叶柄长的短。实践证明:坡度只对组叶柄的生长长度有关,对组叶柄生长的数量无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我们三年来对参叶上小叶柄生长量的调查可知,人参播种后的第一年地上只有一个组叶柄,组叶柄上只长三片参叶,其中第一和第三个参叶的小叶柄长度相等。到了第二和第三年,组叶柄上长有5片掌状复叶,而在这5片参叶中,小叶柄的长度长短不一,形成了三个不同的长度级别。第一个为第三片参叶上小叶柄的长度,第二个为第二和第四片参叶上小叶柄的长度,第三个为第一和第五片参叶上小叶柄的长度。另外,坡度大小对组叶柄上的小叶柄生长数量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对小叶柄生长的长短、粗细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过我们三年来对不同坡度上的1—3年生人参叶片(一组叶片)面积的生长测定表明:人参播后在第一年生长的三个参叶中,第一个参叶和第三个参叶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叶面积也趋于相等,而第二片参叶在这三个参叶中面积最大,比第一、三参时各增大约1cm~2.从我们测定的三个坡度生长叶片看,坡度对一年生人参叶片生长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到了第二、三年,坡度对人参叶片的生长有了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从分析看,在第二、三年里组叶柄上的掌状复叶生长是有规律的,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按叶面积的大小自然依次的形成了三个等级级别,第一个级别为第三片参叶,该叶片面积最大,是5片掌状复叶之首;第二个级别为第二和第四片参叶,两参叶面积虽不相等,但很相近;第三个级别为第一和第五片参叶,这两片参叶面积虽然比上两个级别小,但叶面积基本上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分析表明:人参适合于播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在23.69-31.22%,坡度在14度左右的地块上,不适合播种在6度以下坡地上,因为6度以下坡地土壤湿度大地温低,根系向下生长的能力弱,易出现疙瘩参.  相似文献   

5.
通过我们对14、10、5三个坡度上1—3年生人参茎叶的调查可知,人参播种后,第一年叶片面积约为10cm~2,第二年是第一年生长速度的5倍。到了第三年,由于坡度和管理的程度不同,叶片的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没有什么规律。地上茎在1—3年的生长中,也没有出现什么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我们对1—3年生人参根系生长的调查可知,1—3年生人参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在主根上出现向上、与床面平行和向下三种生长形式.形成了30—45、45—135、135—175三个角度级别.由于坡度的不同,主根上的根系密区出现的位置和深浅幅度也不一样,坡度大的距床面深些,坡度小的距床面浅些.  相似文献   

7.
新型人参复混肥在5年生人参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人参复混肥是集安人参研究所开发研制的一种专用于人参、西洋参生产的肥料。具有无毒、无残特征 ,是一种绿色环保肥料。是以生物菌为主要组成成分 ,辅含N、P、K、Ca、Ng等多种人参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复混肥。生物菌在土壤中能有效的激活有益菌种的活动 ,抑制有害菌种的生长 ,为人参提供丰富的综合营养。增产效果明显 ,同时增强人参在生长过程中的抗病能力与抗逆性 ,从而提高人参的品质。现将新型人参复混肥在 5年生人参上的应用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与场地1 .1 肥料 :新型人参复混肥 ,由集安人参研究所提供。1 .2 试验地…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经过筛选千粒重为59.1g(裂口种子)的大粒人参种子,进行条播、4×4和4×8cm点播。播种后第一年人在增重分别为0.61g,0.7g、0.69g。第二年人参增重幅度分别为第一年的5倍,第三年因播种方式和株行距的不同,人参生长幅度也不尽一样。通过调查研究证明:人参播种的第二年生长速度是第一年的5倍。但到了第三年,人参的生长速度的快慢取决于株行距的大小和地力的肥弱,管理的粗细程度,并设有什么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6年生人参主根的上、中、下各部位的组织细胞形态进行了显微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参地上植株田间混杂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种苗质量是确保人参优质、高产的关键 ,人参栽培有数百年历史 ,但迄今人参生产所用种子、种苗还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 ,尽管国家早就制定了人参种子、种苗标准 ,但生产上还采取有苗就栽、有种就播的混乱局面 ,人们往往只注重人参生产的规模发展 ,急于求成 ,忽视了人参种子、种栽生产的质量控制 ,造成人参大支头率降低 ,出品优质参率下降 ,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 ,从而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鉴于 ,人参属常异花授粉植物 ,种植群体呈现田间的高度混杂 ,尽管多年来人们进行了提纯和品种选育 ,但在生产上还不能达到使用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水提物和醇提物长期应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为人参的食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成年昆明小鼠1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每组14只,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后进行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获得障碍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参醇提物大剂量小鼠第1天的到达平台潜伏期、游程有缩短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第4天的游程明显缩短(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组,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组,人参醇提物小、中剂量组第1天至第5天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游程、朝向角、游泳速度无明显变化,第6天小鼠在1.5min内穿越平台的次数、穿越有效区的次数、平台停留距离、平台区的逗留时间、有效区停留距离、有效区停留时间、平台停留距离/总路程比、在平台区的逗留时间/总时间、有效区停留距离/总路程、有效区停留时间/总时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期食用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水提物及醇提物对小鼠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获得障碍无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年生野山参中人参单体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结果不同年生野山参中人参单体皂苷的含量为0.1449~6.9259 mg/g,该方法线性良好,r均大于0.9995,具有较高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9~98.95%,RSD均小于2%(n=6)。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准确可靠,为野山参的基础成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野山参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海拔高度是影响人参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与人参生长发育和药效成分含量密切相关。本文系统综述了不同海拔高度对人参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的影响,文献研究表明在海拔400~1 000 m范围内,人参皂苷的含量较高,是人参栽培的适宜海拔高度。但不同海拔高度对人参蛋白质,多糖,挥发油等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种植。从而为提高人参品质,综合开发利用人参资源和改善人参生产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参超微粉对大鼠实验性低血压模型的升压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30只灌胃(ig)复方利血平混悬液(10m L/kg每日2次)制备低血压模型,连续7周,将收缩压≤80mm Hg的大鼠选入实验。24只造模成功大鼠结合血压、体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人参超微粉0.5、1.0g/kg组,每组8只。模型组大鼠ig 0.5%羧甲基纤维素钠10m L/kg,人参超微粉组分别ig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尾套法于造模前、造模过程中及给药后每周测量大鼠血压1次,观察人参超微粉对大鼠实验性低血压的升压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于造模第5~7周可见SBP、DBP及MAP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超微粉0.5g/kg于给药第3~4周可见SBP、DBP及MAP均明显升高,人参超微粉1.0g/kg于给药第2~4周可见SBP、DBP及MAP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人参超微粉对大鼠实验性低血压模型具有升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正常幼年小鼠睡眠的影响,为人参的食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成年昆明小鼠140只,3-4W,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每组14只。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后进行戊巴比妥钠催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及水合氯醛阈下催眠实验。结果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组,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及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小鼠的睡眠的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水合氯醛阈下催眠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组,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及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小鼠30min内睡眠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及。结论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正常幼年小鼠睡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正常成年小鼠睡眠的影响,为人参的食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成年昆明小鼠1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每组14只。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后进行戊巴比妥钠催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及水合氯醛阈下催眠实验。结果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组,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及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组睡眠的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水合氯醛阈下催眠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组,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及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组30min内睡眠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正常成年小鼠睡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人参与磁石不同配比对人参皂苷成分含量变化以及配伍前后抗肺炎的作用。方法将人参与磁石分别按1:0、2:1、1:1、1:2及1:3的比例配伍水提取后,采用UPLC-MS法结合MS/MS碎片离子信息,对人参皂苷类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选择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对照组、LPS组、阳性药组、人参组、磁石组和人参-磁石组,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 本方法对人参皂苷的检测快速、准确,共分析了15种人参皂苷。与人参单煎相比,磁石配伍比例在1:2时,二醇型人参皂苷及15种皂苷总和含量变化最大,分别增加了22.03%和18.45%。人参与磁石1:2配伍后可改善肺组织病理形态、显著降低IL-1β、IL-6、TNF-α含量,其治疗效果优于单药组,且二者在抗肺炎中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人参配伍磁石最佳配伍比例为1:2,并且配伍后能改善肺部炎症,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参皂苷Rg1对人黑素细胞株MV3黑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MV3增殖、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素细胞,给予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80、40、20、10、5、2.5μg/mL)处理48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观察人参皂苷Rg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1 80~10μg/mL剂量能抑制黑素细胞增殖(P<0.01),减少黑素合成(P<0.01或P<0.05),2.5μg/mL剂量则促进黑素细胞增殖,但对黑素合成作用不明显。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抑制黑素细胞增殖,减少黑素合成,这可能是其具有美白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针对辽宁省中北部地区土壤耕层变浅、犁地层变硬等问题,以当地传统的耕作方式秋季旋耕为对照,设置秋季旋耕后翻耕25 cm、秋季旋耕后深松30 cm、秋季旋耕后隔年深松30 cm 3种耕作方式,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或深松处理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其中以秋季旋耕后深松30 cm和秋季旋耕后翻耕25 cm的保墒效果最佳;翻耕或深松处理均增加了根冠比和产量,提高了玉米叶片酶活性,延缓了玉米生育后期叶片的衰老,其中以秋季旋耕后翻耕25 cm效果最佳。秋季旋耕后翻耕25 cm的耕作方式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针对辽宁省中北部地区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坚硬的问题,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秋季旋耕为对照,设置苗期垄沟深松30 cm、秋季翻耕25 cm、秋季深松30 cm 3种耕作方式,分析各处理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翻耕或深松处理均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以秋季深松30 cm和秋季翻耕25 cm的保墒效果最佳;翻耕或深松处理均增加了叶面积、根冠比、百粒重、产量,降低了倒伏率和空秆率,其中以秋季翻耕25 cm效果最佳。在研究设定的3种耕作措施中,以秋季旋耕耙地的基础上再翻耕的耕作方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