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玉米一穴多株的栽培模式是指在一穴中栽植两株及两株以上玉米,在不减少穗粒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密度,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它与传统的一穴多株的种植方式相比,具有抗根倒性强、亩株数增多的优势。元氏县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适宜一穴多株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和适宜种植密度,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玉米一埯多株技术是国家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单株种植模式,使一穴里种植3株以上玉米。行距0.9~1.1m,穴距0.36~0.6m,每穴株数3~8株,亩留苗6000株以上。据统计此种种植模式产量增幅在25%~50%。1边行优势扩大了行距,增加了通透性,提高了光、热、水、气资源的利用率,玉米喜光喜温,行间光照充足与否,空气流动性好坏是影响玉米光合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穴多株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泛玉5号一穴种植株数在1~10株时,从生育进程方面看,1~7株时对生育进程无影响,8~10株时吐丝期晚1d,缩短了后期的灌浆期;从空秆率上看,随着一穴种植株数增加,空秆变多,增加到一定株数(8株)时对产量影响变大;从产量方面看,一穴应在3~6株为宜,以一穴4株、种植密度7291株/亩为最好。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合江县位于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属准亚热带气候区域。 合江荔枝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合江荔枝现有规模5.9万亩、118万株。其中集中成片种植2.9万亩、58.5万株,零星种植2.6万亩、51.5万株。目前,全县有1000亩以上果园4个、500~1000亩果园14个、100~500亩果园20多个。全县常年荔枝总产达50077公斤,产量占四川省荔枝总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秋冬大白菜是我市的传统种植品种,常年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占本地秋冬菜面积的50%~60%。据我们多年调查发现,同样的栽培面积菜农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一般中晚熟大白菜亩产量在4500~6000kg,供应期在11月中旬~12月底,以批发价0.3~0.7元/kg,平均0.4元/kg计,亩收入2000元左右;而有经验的菜农采取贮藏措施,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是我省玉米上的重要害虫,2004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为l。706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其中玉米螟发生面积达54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1.65%。一些地方大面积平均被害株率为10%~20%,个别田块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农户收入。2003年广元市植保站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引进了“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的生防新技术,通过在该市剑阁、苍溪等地试验表明,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春玉米间萝卜复白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新 《新农业》2006,(7):19-19
早春玉米间种白萝卜,秋天种大白菜是通过几年来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成功的栽培技术。在同一地块里种植玉米株数不减少,两株中间种春白萝卜、秋天接茬种大白菜,就是1年3种3收,亩收入4000元以上,如果只种植一季玉米,亩产500公斤,收入只有600元,两者效益相差3400元。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市场对白糖需求逐年加大,新疆农七师糖厂对甜菜原料需求加大,车排子垦区开始增加甜菜种植面积,并加强对甜菜高产栽培管理水平。2006年垦区种植甜菜平均单产突破6吨,部分条田达到7.8吨,经济效益与种植棉花同样可观。现将本区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产量因素构成:亩株数保苗6000-6500株/亩,收获5500~6000株/亩,单块根重0.8~1.2千克。一、播前准备1.种子准备选用德国进口优良品种KWS0143包衣单粒种型甜菜,其品种特性:叶形梨型,叶色深绿,根型纺锤形,出苗率高。经我区化验室检验在20℃恒温培养发芽率高达99%,测定发芽势高达90%…  相似文献   

9.
杨志峰 《甘肃农业》2014,(12):86-8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三个不同玉米新品种在平凉农业总场万宝川农场适宜露地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先玉335露地适宜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4500株/亩,丹玉69露地适宜种植密度为3000株/亩~3500株/亩,正大12露地适宜种植密度为3500株/亩~4000株/亩。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精量播种,双膜覆盖,株行配置为:(66cm+10cm)×9.5cm的机采棉模式。理论株数18468株/亩。肥力中等及以上的棉田保持在理论株数1.76万株/亩,收获株数1.4-1.5万株/亩:肥力较低、盐碱较重的棉田可适当增加密度,理论密度在1.82万株/亩,收获株数1.5-1.6万株/亩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1基本情况 玉林市是广西荔枝、龙眼主产区,上世纪90年代,玉林市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呈跨越式发展,由80年代末的50.2万亩,猛增至2000年的190.6万亩。其中普通品种禾荔约83万亩,占荔枝种植面积75%以上,优质品种和早、晚熟品种仅占8.9%。在当时果品供不应求时,其弊端未显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禾荔和普通龙眼价贱难卖,  相似文献   

12.
以陇薯7号和克新1号为试验品种,设计不同的原原种重量和种植密度,收获后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小薯块茎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用两种不同重量的原原种品种进行种薯繁育时,在种植密度为6 000株/亩时,产量均达到了最大,而在种植密度为10 000株/亩时,小薯(20~50 g,含50 g)块茎数量最多,这为高寒阴湿区马铃薯整薯播种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3.
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乌什县主栽品种为新陆早13号、新陆早33号。二、种植模式膜宽1.25米,1膜4行,株行距配置为(10+15+60+15+10)×9.5厘米,每播幅宽1.65米,667米2理论株数17021株,实际保苗16500株以上。  相似文献   

14.
2005~2007年,我团累计种植常压滴灌哈密瓜17.3公顷,平均667米^2收获株数1095株,平均单瓜重3.81千克,平均单产4171千克,比常规种植667米^2收获株数提高300-400株,单产提高40%~50%。采取搭架式和平地式种植,从瓜的外观上看,搭架种植生产出的瓜麻纹粗,有小裂口;平地种植生产出的瓜麻纹细,无裂口,果型大。从产量来看,搭架式667米产量低于平地式245千克。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方式对芭蕉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芭蕉芋生产中合理的种植方式,比较了紫叶红花和绿叶黄花2个芭蕉芋品种单芽种和复芽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并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留株数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均以绿叶黄花种较优,单芽种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比复芽种差,生产上不宜采用单芽作种;绿叶黄花复芽种较合理的种植密度为80 cm×60 cm,此密度下产量比常规(60 cm×60 cm)种植增加14.75%;田间人工调控每穴留1~5株与自然生长每穴存株相同时,产量均与株数增加呈正相关,在栽培上,生长期间不宜进行疏株处理,保留其自然生长有利增产.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种公司要求,我们在山西长治地区进行了玉米新品种伟科606的种植密度栽培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密度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本区域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800~4500株/亩。  相似文献   

17.
荔枝乃南方名优水果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海南开始从广东引进各种品种的荔枝进行大面积种植,到目前为此,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5万亩以上,其中在现有的荔枝品种中,妃子笑种植面积最大,占了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本文针对妃子笑荔枝在琼北地区多年的表现,重点介绍了其在海南的控梢促花和保花保果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松潘本地栽培的藜麦品种和栽培方法,在阿坝州松潘县进行藜麦的露地栽培试验、密度肥效结合试验及品比试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藜1号和陇藜4号都可以在松潘县进行露地种植,陇藜1号综合性状表现更好;陇藜1号高效种植方案为种植密度8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有机无机肥840 kg/亩,以及种植密度9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有机无机肥420 kg/亩,陇藜4号高效种植方案为种植密度7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适宜在松潘县大规模推广的有川农LM-1、川农LM-2、川农LM-3、川农LM-5、陇藜1号、陇藜4号、蒙藜1号7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秦优7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优7号(又名秦油7号),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而成,2002~2006年在江苏省示范推广种植面积分别达150万、250万、335万、364万、334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14%、23%、34%、41%、46%,连续4年成为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油菜品种。该品种虽已推广种植多年,但在近两年内仍将是我省的油菜主体品种,进一步了解品种特性,总结高产栽培经验,对稳定油菜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南广七星椒是宜宾市的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在翠屏区南广等乡镇常年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该品种抗性强、辣味浓、椒形美观、商品性好,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但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由于部分农户不重视科学,或仅凭经验种植,缺乏相关技术,导致该品种产量、品质逐渐下降。为此,我们于2009年开始进行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经过近3年的研究及应用,平均亩产量达1675kg,增产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