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以关中羊常乳、关中羊初乳和萨能羊常乳为实验组,荷斯坦牛常乳为对照组,测定脂肪含量、总脂肪酸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比较4 种生鲜乳之间脂肪酸的差异。采用电子鼻测定不同样品间风味差异,分析风味与脂肪酸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羊乳与牛乳之间脂肪含量有明显差异;短链游离脂肪酸(C6:0-C14:0)与羊乳的膻味有关系,不同泌乳期的风味差异与短链游离脂肪酸(C6:0-C14:0)有关。  相似文献   

2.
选取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14只,对其产后1~30 d产奶量及乳成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产后30 d内具有较高的泌乳性能,30 d总泌乳量为(32.82±0.19) kg,日均泌乳量为(1.09±0.08) kg,1~30 d泌乳曲线方程为Y=530.60t0.368e-0.015t,日增重可达(0.234±0.033) kg。母羊产后30 d内各种常规成分及物理性质均以第1天变化最为显著,到第3天趋于平稳;初乳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均与常乳不同并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产后1~7 d常规成分中可溶性固形物、非脂固形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乳蛋白、非脂固形物、密度和酸度在产后1~21 d呈下降趋势,随后呈上升趋势;乳脂、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度在产后30 d内一直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在1~14 d呈上升趋势,随后其含量趋于平稳;冰点在1~5 d呈上升趋势,随后呈缓慢下降,而乳密度在产后30 d内变化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为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群种质特性和早期断奶羔羊的补饲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从产羔母羊初乳免疫球蛋白和泌乳期常乳乳成分角度,对全年不同季节产羔母羊鲜奶质量进行评价。对1月、3月、5月、7月产羔的奶山羊,每批随机选择10只母羊,分别收集母羊产后0d、2d、5d、7d初乳和产后9d及1~6个月的常乳(每月收集一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初乳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采用全自动乳样分析仪分析常乳样品中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月、3月、5月、7月产羔母羊产后相同泌乳阶段初乳中IgA和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变化趋势一致。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常乳中乳糖含量在相同泌乳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蛋白质、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型物在部分泌乳阶段存在明显差异;在整个泌乳期间,1月、3月、5月、7月产羔母羊常乳中的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形物(干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范围为3.31%~3.45%,4.91%~5.77%,4.03%~4.20%,8.48%~8.88%,13.72%~15.07%;乳脂和总脂固形物含量偏高,但没有降低羊奶的质量。通过对乳成分含量的检测,为后期调整奶山羊日粮组成以保证不同月份产羔母羊的乳品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 2个系列实验 ,分析了二花脸猪乳中生长因子 (IGF Ⅰ、EGF和胰岛素 )在泌乳早期 (1~ 2 1d)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并与大约克猪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二花脸和大约克猪乳中IGF Ⅰ在初乳中浓度很高 ,分娩 1周后迅速下降 ,泌乳第 7~ 2 1天变化不大。在泌乳第 1~ 7天 ,二花脸猪乳中IGF Ⅰ低于大约克猪 ,泌乳第 7天以后又高于大约克 ,但 2种猪的差别不显著 (P >0 0 5)。猪乳中的EGF变化规律基本上和IGF Ⅰ相同。在泌乳第 1天 ,二花脸猪乳中的EGF显著低于大约克猪 (P <0 0 5) ,第 1天以后 2种猪没有明显差异。二花脸和大约克猪乳中的胰岛素在初乳很高 ,产后 4d迅速下降 ,4d以后变化幅度不大。二花脸猪乳中的胰岛素在泌乳早期 (1~ 2 1d)全都低于大约克猪 ,其中在泌乳第 1天、第 6~ 7天、第 8~10天和第 11~ 14天这 4个阶段显著低于大约克猪 (P <0 0 5)。  相似文献   

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摩本杂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初乳和常乳中Zn、Fe、Cu等三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第1 、2 d的初乳中Z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几天的初乳和常乳(P<0.05),第3 d开始Zn含量接近常乳,在3 d至90 d之间稍有波动,但差异不显著(P>0.05)。Fe和Cu含量随泌乳进行逐渐降低,其在初乳中的含量均高于常乳,常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第1 d初乳中Fe含量显著高于第7 d (P<0.05),而与其余几天初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1、2 d初乳中Fe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乳(P<0.05);第1 d初乳中Cu含量显著高于第3、5 d的初乳(P<0.05),与第2、7 d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1、2 d初乳中Cu含量极显著高于常乳(P<0.01)。研究显示水牛初乳中Zn、Fe、Cu等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大都高于常乳,反映了乳腺在初乳期矿物质的分泌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足黑山羊泌乳早期乳成分动态变化,试验采集大足黑山羊母羊分娩后1~35 d的乳,测定乳成分。结果表明:乳脂、乳蛋白、乳糖、灰分和非脂物质在初乳中的含量分别为9.07%、4.90%、6.99%、0.96%和12.89%,而在常乳中的含量分别为6.98%、3.72%、5.34%、0.75%和9.81%,初乳中各成分含量都比常乳高;常乳中乳脂含量变化较大,其他各成分含量只有9~11 d内有所回升,然后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7.
猪乳中乳成分变化的曲线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10 0头二花脸母猪作为试验动物 ,对猪乳中蛋白质、乳糖、IGF- 、EGF和胰岛素含量在泌乳 1~ 2 1d阶段的变化进行了曲线拟合 ,并分析了这些乳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倒数曲线为乳蛋白、IGF- 、EGF和胰岛素随泌乳时间变化的最优拟合曲线。乳蛋白、IGF- 、EGF和胰岛素含量随时间的延续而下降 ,其拟合方程分别为 :y=33.74 4 85 .80 3÷ x(g· L- 1 ) ,y=4 2 .5 94 2 90 .0 2 3÷ x(μg· L- 1 ) ,y=132 .84 1 6 38.5 98÷ x(ng· L- 1 ) ,y=18.0 73 316 .92 3÷ x(U·m L- 1 ) ,其中 x为泌乳天数。乳糖的最优拟合曲线为对数曲线 ,乳糖含量随时间的延续而上升 ,其拟合方程为 :y=32 .2 2 3 9.6 2 6 lnx(g· L- 1 ) ,x为泌乳天数。猪乳成分变化最为剧烈的是在初乳期 ,7d后过渡到相对比较平稳的常乳期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水牛初乳和常乳主要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乳品分析仪对摩本杂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初乳和常乳中乳脂、乳糖、乳蛋白、总固形物(TS)和非脂固形物(SNF)等含量进行测定,用SDS-PAGE对乳蛋白各组分进行分离,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扫描定量。结果表明,初乳中乳糖含量随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乳蛋白、总固形物(TS)和非脂固形物(SNF)含量呈下降趋势;初乳中乳脂含量变化不规则,出现小幅波动;蛋白质各组分中乳铁蛋白(LF)、血清白蛋白(SA)、免疫球蛋白(Igs)含量第1天最高,以后开始下降;酪蛋白(CN)在乳蛋白百分比含量中占优势,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β-乳球蛋白(β-LG)第1天含量低,第5 和7天达到最高值;α-乳白蛋白(α-LA)第1天最低,第2天急剧上升,以后变化平稳。常乳中大部分组分含量比较稳定,有时有波动,但各天数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水牛乳中大部分组分的含量在初乳中变化较大,初乳的营养价值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调整,绵羊奶必将受到人们的青睐.选取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群、无角陶赛特和特克塞尔3个品种各8只母羊,对产后1~56 d泌乳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乳成分及物理性质在第1~3 d变化最为明显,其中乳蛋白含量、非脂固形物含量和酸度3项指标呈现出前期快速下降,中期下降减缓,后期缓慢上升;乳糖指标则呈现出缓慢的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的趋势,对选取的3个品种初乳中蛋白、乳脂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对比,依次下降,乳糖含量和密度特克塞尔最高.常乳中除密度外3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为绵羊早期断奶和补饲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解析母羊出生年度、季节、胎次、泌乳阶段4个固定效应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脂肪酸性状的影响。选择2010—2017年出生的104只泌乳奶山羊,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实验个体羊奶中37种不同乳脂肪酸含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SAS 9.4软件的GLM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脂肪酸以C16:0、C18:1n9c、C14:0、C18:0和C10:0为主,其中含量最高的为C16:0,达26.65%;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为2.27:1,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5.52:1;泌乳阶段效应对乳脂肪酸含量影响显著,年度、季节、胎次效应对于乳脂肪酸组分影响较小。研究结果显示,泌乳阶段是影响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脂肪酸性状的主要非遗传因素之一,泌乳早期的乳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1.
对16只天府肉羊的哺乳期(产后60d)产奶量和乳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产母羊哺乳期的泌乳量为78.99 kg±6.86 kg,极显著高于初产母羊的40.76 kg±3.08 kg(P<0.01)。产后48 h内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迅速下降,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初产和经产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含量分别较常乳中高91.6%和119.4%,脂肪含量高79.9%和61.7%,乳蛋白含量高218.7%和315.4%,灰分含量高142.3%和188.9%,乳糖含量变化不大。经产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蛋白质、乳糖和灰分含量均高于初产母羊,其中产后0 h的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初产母羊高30.61%和20.93%,常乳中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摩拉水牛产后乳成分的变化规律,本实验采集9头摩拉水牛(2~3胎,6~8岁)产后第1、2、3、4、5、6、7、12、17、22、28天的乳样,共99份,用多功能乳成分分析仪测定蛋白质、脂肪、乳糖、总乳固体及非脂乳固体等含量,并对不同泌乳天数乳成分间差异和各乳成分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乳第1天的蛋白质、总乳固体、非脂乳固体含量最高,之后均先降低后稳定,脂肪(2.87%)和乳糖(2.49%)最低,脂肪的变化不规律,乳糖含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泌乳时间与蛋白质、脂肪、总乳固体和非脂乳固体呈负相关(P<0.01),与乳糖呈正相关(P<0.01);蛋白质与脂肪呈弱相关,与乳糖呈负相关(P<0.01);脂肪与乳糖、总乳固体和非脂乳固体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泌乳时间与乳糖含量有密切相关性,而各乳成分两两之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生鲜乳中脂肪酸的组成与比例,提高牛奶品质,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了南方荷斯坦奶牛一个完整泌乳期原料乳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检出C4~C24共计34种脂肪酸,按饱和度和碳链长度划分,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约为68∶27∶5,短链脂肪酸(sc-FA)、中链脂肪酸(mc-FA)、长链脂肪酸(lc-FA)的比值约为3∶21∶76。除C15∶0、C18∶2t、C20∶0和PUFA外,测定月份对样品乳中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月对总SFA含量及总MUFA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总PUF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泌乳月对mc-FA和lc-FA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sc-F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分析猪初乳和常乳乳清中的蛋白质组成,以揭示猪不同泌乳阶段的乳蛋白质组成特性。选用6头健康初产达兰母猪,分别在分娩后第1天和第14天,颈部注射催产素,采集前后乳区混合的初乳和常乳。将全乳样经过差速离心后获得乳清,利用2-DE结合MALDI-TOF-MS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初乳和常乳的乳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初乳中相对含量较高的蛋白点15个(P0.05),主要为Ig G、s Ig A和s Ig M的片段、α-乳清白蛋白和触珠蛋白;常乳中相对含量较高的蛋白点共有16个(P0.05),主要为s Ig A和s Ig M的片段、叶酸结合蛋白、补体因子-D以及一些来自乳腺上皮细胞的蛋白。由此可见,初乳和常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免疫球蛋白以及免疫调节因子上,并发现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触珠蛋白在初乳中相对含量较高。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初乳中高丰度的Ig G、s Ig A、s Ig M以及触珠蛋白为新生仔猪的被动免疫提供有力的保障,随着新生仔猪生长发育,常乳中的s Ig A和s Ig M依然在新生仔猪粘膜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印度摩拉×广西本地水牛初乳和常乳中Zn、Fe、Cu、Cr、Se含量,了解水牛乳的利用价值,试验采集水牛分娩后3 d内的初乳以及泌乳中期的水牛常乳,用ICP-AES法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乳中相应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初乳中Zn、Fe、Cu、Cr、Se含量分别为27.6,6.58,1.34,0.26,0.024 mg/kg,在常乳中分别为6.98,1.82,0.181,0.031,0.018 mg/kg。说明摩×本杂三代水牛初乳和常乳中都含有丰富的Zn,Fe,Cu,Cr和Se,尤其初乳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可使特定的中长链脂肪酸去饱和.用鼠源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的启动子与牛的β-乳球蛋白cDNA构建载体,通过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使其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对这4头转基因母羊第1个泌乳期的7、14和30 d乳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其中2头母羊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发生改变,饱和度下降,并且在泌乳第7 d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持续到泌乳的第30 d.其中1头母羊瘤胃中由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作用产生的C18:1-trans-11与共轭亚油酸C18:2-cis-9,trans-11的比例增加.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增加,有益于人的心血管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不同泌乳阶段牦牛乳中几种矿物质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麦洼牦牛初乳、常乳和干乳中几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麦洼牦牛乳中Na和P的含量与一般牛乳接近,Ca的含量高于一般牛乳,而K和Mg的含量则低于一般牛乳。这些矿物质含量随泌乳阶段有一定变化。初乳(尤其是分娩当天的乳)中K、Na、Ca、P、Mg含量高于常乳,反映了初乳期乳的分泌特点。此外,干乳期乳中Ca、Mg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研究肉兔肌肉组织、皮下结缔组织和肠系膜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先用索氏提取法和氯仿-甲醇法从肉兔脂肪组织中提取油脂,继而进行酸法和碱法甲酯化,经气相色谱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碱法甲酯化法处理的效果最好。以塞北兔为研究对象,采用这种方案对油脂进行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和气质联用仪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肉兔肌肉间脂肪由12种脂肪酸组成,其中4种饱和脂肪酸中C16:0含量最高,为27.30%;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8:1含量最高,为24.02%;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9,12-C18:2含量最高,为26.06%;P:S值为0.88。皮下结缔组织脂肪由13种脂肪酸组成,其中4种饱和脂肪酸中C16:0含量最高,为26.75%;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8:1含量最高,为29.07%;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9,12-C18:2含量最高,为21.99%;P:S值为0.75。肠系膜脂肪由21种脂肪酸组成,其中7种饱和脂肪酸中C18:0含量最高,为25.47%,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8:1含量最高,为26.25%,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9,12-C18:2含量最高,为27.52;P:S值为0.99。肌肉间、皮下和肠系膜上脂肪酸组成种类和含量有差异。肠系膜内脂肪酸种类最多,肌肉间较少。P:S比值肠系膜组织最高,皮下结缔组织最低。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绵羊日粮中4种不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比例(1.84、1.51、0.92、0.71)对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改变乳脂脂肪酸组成,提高乳品质寻找合适的途径。试验选取4只产仔数相同、体况相近的泌乳母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期8d,乳样于第6、7和8d采集,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C10:0、C12:0(月桂酸)、C14:1含量D组高于前三组,分别为5.2862、3.2572、0.5787μg/μl,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D组日粮条件下,总不饱和脂肪酸(T-UFA)含量为7.23μg/μl,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SC:NSC的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UFA/SFA)值、C12:0(月桂酸)和C14:1(豆蔻烯酸)含量逐渐上升;SC:NSC=0.92时,长链不饱和脂肪酸(C18:2)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从而有利于提高乳品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是在呼和浩特地区饲养的荷斯坦奶牛中分别选取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各10头,并分4次采集乳样,即1月份、4月份、7月份和10月份,每个季节的重复数为40;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呼和浩特地区荷斯坦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①对于乳中SFA来说,除了C12:0含量(P0.05)外,其余SFA含量均未表显出显著季节变化(P0.05),但乳中总SFA含量却显示出显著季节变化(P0.05);②对于乳中USFA来说,乳中C14:1、C16:1和α-C18:3含量表现出显著季节变化(P0.05),而其余的USFA含量则未表现出显著季节变化(P0.05);③乳中顺9,反11-C18:2含量在固定舍饲情况下未显示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④7月份乳汁具有丰富的USFA营养特性,其SFA/USFA比值和ω-6 PUFA/ω-3 PUFA比值均低于其他各月份;⑤7月份和10月份生产的牛奶由脂肪酸而引起的乳风味优于1月份和4月份生产的牛奶(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