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冷藏浸酸工作是蚕种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是蚕种成品化的过程,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蚕种质量。冷藏浸酸工作季节性强、技术处理复杂,工作中稍有疏忽不慎,会造成蚕种孵化不齐、孵化率降低,给种场和农村蚕茧生产带来损失。随着蚕种冷藏浸酸技术的进步,最近十多年来,江苏秋用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平均实用孵化率达到98%以上,基本达到了蚕农满意,种场放心。实践证明,目前蚕种冷藏浸酸技术符合江苏蚕桑生产的实际,能满足蚕种的有效供应。  相似文献   

2.
目前生产所用的秋用蚕种 ,多为当年制种经冷藏、浸酸等技术处理后的冷藏浸酸种 ,其孵化率的高低 ,除蚕种本身的内在质量外 ,还与蚕种的冷藏保护、浸酸技术处理的效果密切相关。为探讨秋用蚕种的入库冷藏时期、浸酸与孵化成绩的关系。笔者于 2 0 0 2年对蚕种的冷藏保护、浸酸处理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现将试验及结果介绍如下。1 试验方法1 1 供试蚕品种菁松×皓月 (正反交 )、夏芳×秋白 (正反交 )。1 2 试验方法1 2 1 制种当日的蚕种 ,每个样抽取 0 .5张 ,按同品系、同品种、卵面基本一致的重复取样 ,共抽样 4 8个 (其中 :菁松×皓月 30…  相似文献   

3.
周卫阳 《江苏蚕业》2006,28(2):19-21
<正>春制蚕种冷藏浸酸主要供应秋用蚕种,实际生产中冷藏浸酸蚕种容易出现孵化不良、死卵多等问题,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确保秋用蚕种质量,是蚕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蚕种冷藏浸酸的生物学原理分析冷藏浸酸蚕种在产卵后25℃左右保护约2d后开始冷藏,冷藏过程中蚕卵的滞育进程虽然迟缓下来,但不停止,至少在冷藏开始后20-30d内蚕卵没  相似文献   

4.
我省秋用蚕种的浸酸量近年来大幅度增加,为了解决出库高峰期劳动力过分集中的矛盾,我库从1988年起试行蚕种计划浸酸,日浸酸3万多盒蚕种,及时完成称量装盒任务,确保丙_1胚胎抑制冷藏.为了确保浸酸后的蚕种在丙_1胚胎冷藏,延长蚕种的有效期,我们在浸酸、凉种、称量装盒机械设备改造与配套上狠下功夫,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坚持试验,不断探新,经过5年计划浸酸的生产实践,不  相似文献   

5.
在蚕种生产上,秋用冷藏浸酸蚕种的冷藏日数一般都要求在40日以上.冷藏日数在35日以内的短期冷藏蚕种,浸酸后一般孵化率较低,孵化整齐度较差,因此早秋期蚕种供应的调节余地较小.已知用电晕放电方法处理蚕卵,能使即时蚕种和冷藏40日以上的冷藏蚕种获得与浸酸蚕种大体相当的孵化效果.那末用电晕方法处理短期冷藏蚕种,其人工孵化效果又如何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进行了短期冷藏蚕种的电晕人工孵化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 多年来,我省春制秋用蚕种多采用冷藏浸酸方式,即产卵后用温度25℃(77°F)保护50小时,卵色呈赤豆色时人库5℃(41°F)冷藏38天~40天以后浸酸,蚕种孵化齐一。若要缩短冷藏时间提前出库使用,则必须在卵色呈淡赤豆色时入库作短期冷藏。但此技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省需用的秋用蚕种,一向采用华东地区的冷藏浸酸法,因本地区制种迟、用种早,冷藏期短,往往造成蚕卵孵化不齐。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们对春制种摸索出即时浸酸后长期冷藏抑制的办法,即时浸酸后的冷藏期,从一般的10~15日延长到3个月以上,对冷藏蚕种的实用孵化率、体质和茧质都无不良影响,以致我场十多年来在生产的春制秋用种全部采用即时浸酸种,在3个月的冷藏期内,随时供应蚕种,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蚕种冷藏、浸酸技术的进步黄伍龙,彭晓虹,肖志飞(江西省农业厅蚕种站330202)(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局330046)蚕种的冷藏、浸酸是蚕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影响蚕种质量的关键技术处理。我省开展蚕种冷藏工作始于1981年冬,蚕种浸酸处理则是从198...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历年来冷藏浸酸种需要冷藏50天才能浸酸,即使是秋用品种也需冷藏40天,否则孵化率不高。由于农村出库时间基本一致,有时一天出库数量能达10万张之多,面对如此巨大的出库量,冷库往往难于承受,即使能按时出库浸酸.但在蚕种配发上难以做到品种之间、批次之间的搭配完美。针对生产中这一实际问题,我们在“短期冷藏种接触高温冲击浸酸试验”基础上,于1991年着手研究短期冷藏种(没有达到生产规定的冷藏日数)出库浸酸、浸酸后再冷藏试验。1992年我们又做了重复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1991年、1992年均是采用宿迁场春繁秋用的苏5×苏6及反交。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省秋用蚕种历年来都采用冷藏浸酸种,但由于气候条件的关系,往往春季制种迟,而早秋用种早,因此早秋用种冷藏时间短,造成孵化不齐。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常用多丝量春用品种作夏秋用种,由于春用品种解除滞育较难,需经40—50天低温冷藏,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1.
闫巧凤 《四川蚕业》2006,34(1):47-48
今年秋季,我县蚕种发放后,部分乡村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蚕种孵化不齐现象,收蚁次数有的多达4~5次,并且达不到目的孵化率,这不仅给蚕农饲育处理带来了难度,而且也直接影响了秋蚕饲育成绩。对此,谈一些个人想法和建议,供参考。1确保秋蚕种的冷藏时间和冷藏温度,是蚕种孵化齐一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县大面积推广的桑蚕品种为春用品种,在秋季饲育,从滞育解除难易程度来看,春用品种较秋用品种难。特别是受大陆性气候影响,我县秋种下发时间,一直在8月中旬,而我们用的蚕种浸酸时间在8月初,从冷藏时间看,大部分蚕种冷藏时效不足,解除滞育不充分。针对不…  相似文献   

12.
家蚕即时浸酸种浸酸后冷藏抑制的有效时间(有效期)与蚕种质量和冷藏处理方法关系密切。一般认为,即浸后蚕种冷藏抑制的有效期有20-45d,本试验发现,即浸种冷藏抑制有效期因蚕种质量和冷藏处理方法的差异而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好的可达60d,差的只有10d左右。加强浸酸处理,提高浸酸后冷藏抑制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即时浸酸蚕种浸酸后冷藏抑制的安全性,延长有效冷藏时间。  相似文献   

13.
春期生产的蚕种处理时间较为短暂,因而往往会出现秋用蚕种的余缺.在出现蚕种不足时,需将滞育蚕种活化处理.本文研究表明,滞育蚕种冷藏时间大于55 d、冷藏温度5℃为宜,滞育蚕种浸酸时间比常规蚕种以延长0.5 min或1 min为宜.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冷藏浸酸种缩短冷藏期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春制秋用蚕种一般采用冷藏浸酸法来实现计划饲育的目的,需在5℃中冷藏40日以上才能使蚕种解除滞育,达到孵化的目的。为缩短冷藏期限而又要孵化齐一,国内外很多人在这方面做过试验研究。西村(1977)的研究认为,浸酸前将蚕卵接触一定时间的高温,  相似文献   

15.
<正> 蚕种冷藏和浸酸的技术处理得当与否,对确保蚕种质量和提高蚕茧生产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来,由于品种的更换,设备的更新,以及冷藏方法的更改,蚕种冷藏和浸酸技术处理,也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现根据我们的工作实践,简述蚕种的冷藏和浸酸要点如下:一、越年蚕种冷藏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蚕种生产和用种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蚕种安全冷藏浸酸日期,与农村用种日期,时间非常接近,中秋用种浸酸速度跟不上;二是农村中秋蚕种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孵化率不稳定.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加快技术改造,把好蚕种入库、冷藏、浸酸、配发关,在提高日浸酸量和质量上下功夫,经过3年的摸索,日浸酸量提高到4万多张,基本满足了中秋用种的需要,质量也明显的提高,1994年农村中秋蚕种孵化率在97%以上,其余的孵化率都在95%以上.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也相应地大幅度增加。我省1990年全年发种量已达到401万多张。其中秋用冷藏浸酸种(以下简称冷浸种)为230万多张,占全年发种量近60%。今后还将以较大幅度逐年递增。我省现有蚕种冷库9座。蚕种冷藏能力已基本上达到饱和状态。特别是冷浸种,不仅要通过入库冷藏,还要进行浸酸处理和整理装盒。其技术性较强,工作量较大。此外,浸酸劳力不足,生产房屋和浸酸设备也跟不上。由于蚕种浸酸数量猛增,有些库有时计划日浸数量达数万张之多,而且有时比较集中,冷库就难以做到按各县(市)用种计划进行浸酸和供种。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省从1983年秋期起,学习浙江省的经验,秋用冷浸一代种的浸酸操作程序,由先脱粒后浸酸改为先浸酸后脱粒的方法。这不仅节省劳力,提高工效,而且大大减少了霉死卵和擦伤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蚕种质量。浙江省冷库秋用冷浸一代种入库时是直接将线架搬进库内的。待蚕种出库时也就容易散冷。而我省冷库秋用冷浸一代种入库是装在木箱中的,每箱400~500张。出库时不易散冷。我省冷库最初采用上述方法时,由于缺乏经验,浸酸前的蚕种没有达到充分散冷,以致影响浸酸效果,降低实用孵化率。以后,各冷库都重视了这一问题,并相应地采  相似文献   

19.
<正> 冷藏浸酸种的最大二日实用孵化率的高低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蚕种冷藏、浸酸及保护技术处理是否合理,对提高最大二日实用孵化率有极大影响。1987年秋,我省第一次全面推广秋用散卵,由于没有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省所生产的蚕种80%来自农村原蚕点,由于原蚕点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时有蚕种分段不清,卵龄开差大,脱落卵多、不良卵多,杀蛾时间不规范、产卵室温度高,运输途中遇闷热遭雨淋等情况发生,造成冷藏浸酸蚕种孵化率下降.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冷藏浸酸实际工作实践,认为要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在冷藏浸酸工作中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