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怀山药为药食兼用作物。作为中药材,它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是闻名中外的"四大怀药"之一;作为食物,它细腻滑爽,味甘气香,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可作粮度荒。怀山药因其"药食兼用"的特点倍受消费者尤其是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消费者青睐,年出口量近百万公斤,远销世界各地,但由于传统栽培怀山药费工费时而严重制约其发展。传统栽培怀山药播种前需深翻土地1m左右,1名壮劳力翻1亩需用工30个左右,收获时挖1亩山药需用工40个左右,两项合计用工70个左右,人工费用高达2000元左右,占整个怀山药生产投资的80%以上,劳务成本很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本文着重简要介绍了怀山药开沟栽培、打洞栽培、窖式栽培等省工增效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土地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的砂壤或壤土田块,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较薄的黏重土层,挖沟时挖去,也可种植。土壤以微酸到中性为宜。山药不能连作,一般应隔3年轮作1次。二、开沟整地长根品种按行距1m,在田间挖南北向深沟,沟宽28-30cm,深140- 160cm。三、种块处理在定植前20-25天选符合所栽品种特征的无病山药栽子作种,将其一端断面在石灰粉中蘸一下,然后放太阳下  相似文献   

3.
生姜为耐阴性作物,不耐强光,栽培需遮阴;而山药生长需要搭架,在生长过程中正好为生姜生长提供遮阴条件。山药套种生姜,山药产量略有下降,而每亩可增加500~700千克生姜,亩增加收入1500—2000元。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4.
山药和毛豆间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兖州市针对纯作山药栽培中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问题,在试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山药和毛豆间作,实现了山药、毛豆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亩产山药2500kg、鲜豆英1100kg,亩收益达1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栽培实践表明,通过日光温室大棚穴盘基质栽培无公害樱桃萝卜技术的实施,可获得产量1 500~1 800 kg/亩,产值7 500~10 000元/亩,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马铃薯不同机具种植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探索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为同类型地貌下马铃薯高产选出合理机具,进行不同机具种植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小型开沟机为好,使用方便,容易掌握,种植规范,产量较高(达到42 500 kg/hm2);人工挖窝产量较高,更易操作,但生产成本较高,效益相对低;畜耕种植产量最高,但种植不规范、不标准,成本也比小型开沟机高;中型马铃薯播种机成本最低,但产量不高,操作不易,对地块有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豌6号豌豆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育期短、优质高产等特点,秋播春收栽培,可亩收鲜豆英500~700千克,亩产值可达500~700元,是一种很好的经济作物.其栽培技术如下: 1.整地施肥在前茬作物收割后及时整地,深耕细耙,开沟作畦.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50担或复合肥20千克.厚皮甜瓜光温室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伊犁河谷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作物糖分的积累,种植的山药产量及淀粉含量都较高。伊宁市塔什库勒克乡从2004年起,采用开沟机开沟及喷灌技术,667米^2产量平均达4000千克左右,最高达6000千克,667米^2纯收入1.2-1.8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正>1整地山药对土壤的要求是深厚、疏松、肥沃,以沙壤土最好。一般土壤都要经过冬前深翻、挖沟1 m多深,以充分冻融熟化土壤,也可打洞栽培。整地可在冬前或播种前20 d进行。如果黏土地种山药,可在回填沟土时,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麦糠、沙疏松土壤。2选种、晒种、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整地、施基肥全面耕翻、搂细、整平。按行距80厘米放线,用牛蒡开沟机深翻挖沟,沟宽20~25厘米,深100~12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用有机肥800~1000千克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60千克与表土充分混匀后填入沟内。在沟上起垄,垄底宽35~40厘米,垄高15~20厘米,顶宽20厘米。为便于排灌,应挖好内3沟,要求地头沟50米1道,横向腰沟25米1道,丰产沟50米1道。二、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千粒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按照河南省特色小宗作物联合试验安排,开展了0.5%阿维菌素颗粒剂对山药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防治铁棍山药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与应用剂量之间存在着正剂量效应,但均无显著差异。说明1%阿维菌素颗粒剂2 500 g/亩、0.5%阿维菌素颗粒剂5 000 g/亩和0.5%阿维菌素颗粒剂4 000 g/亩处理在防治山药根结线虫病方面具有同等水平的防治效果。综合考虑防效指标、增产率及抑虫效果等数据,推荐1%阿维菌素颗粒剂2 500 g/亩或0.5%阿维菌素颗粒剂4 000 g/亩、5 000 g/亩处理为防治山药根结线虫病的最佳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涪陵区从2004年引进该项技术,全区共试验示范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榨菜———水稻”模式260亩(1亩=1/15公顷,下同)。涪陵区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田间测产:水稻平均亩产531.0公斤,比旱育秧(亩产518.6公斤)增产12.4公斤/亩,每亩可减少投入45元以上。2005年小春季推广榨菜少免耕技术8.05万亩,平均亩产鲜菜头2458公斤,免耕栽培与常规翻挖栽培产量相当,但免耕比翻挖减少投入40元/亩以上。大春季全区推广少免耕种植水稻2万亩,两项合计为农民节支增收412万元。一、榨菜———水…  相似文献   

13.
《农家参谋》2011,(2):29-29
铁棍山药每千克收购价20元,亩收入1万元左右,怀山药、花籽山药以及一些地方山药品种批发价也都在每千克6元以上,高产地块亩效益近两万元。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省普洱市气候类型多样、水热资源丰富,可常年种植鲜食玉米,产出的鲜食玉米糖分充足,营养丰富,糯中带甜,适口性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随着鲜食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普洱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当地农户多选择鲜食玉米覆膜免耕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每茬亩产鲜玉米1 000 kg,三茬3 000 kg,亩产值达1.05万元(按地边鲜玉米收购价3.5元/k计),除去种子、地膜、农药等亩成本投入1 710元(其中第1茬投入机耕150元/亩,地膜90元/亩,种子150元/亩,农药60元/亩,化肥280元/亩,合计730元;第2、3茬玉米无需投入机耕、地膜等费用,  相似文献   

15.
法库县是朝天椒的主产区,已有10余年栽培历史,全县栽培面积在20万亩左右,亩产干辣椒200~250公斤,水肥供应充足亩产300公斤以上,地膜覆盖栽培亩产500公斤以上,亩产值在1000~3000元。我们的栽培经验如下。1.适时做畦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建好棚架,挖好棚膜沟,2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雷竹食用笋的数量和品质,增加良种雷竹苗的产量,满足市场对雷笋和雷竹苗的消费需求,增加竹农收入,并为相似气候区发展雷竹产业提供有益参考,从优良母竹选择、标准肥水管理、及时挖笋和合理留养、采伐更新与勾梢等多方面阐述了承平细叶乌头雷竹良种丰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通过推广应用良种丰产栽培综合技术,造林保存率由85%提高到99%,竹笋产量由1 000 kg/亩提高到2 000 kg/亩,种竹苗由350株/亩提高到700株/亩,竹材由250 kg/亩提高到500 kg/亩,产值由1万元/亩提高到2万元/亩以上,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创新了雷竹密植早栽早丰栽培技术和雷竹秋季出笋技术,实现了雷竹1年种、2年养、3年成林、4年高产的目标,笋期延长90 d左右,秋笋产量增加500 kg/亩以上。综合来看,选择优良母竹是雷竹提前投产的前提条件,标准肥水管理是雷竹早产、多产的根本保证,合理留养是雷竹早期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12,(8):55
最近,我国首台稻田开沟机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中心与浙江理工大学、水稻产业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和设施与设备研究室联合研发成功。据研制专家介绍,该机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易等特点,每小时可完成稻田开沟1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受劳动力紧张及劳动成本高影响,水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山药种植效率,降低劳务成本,开展了"温山药1号"水平定向栽培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温山药1号"定向栽培不仅挖收方便,而且提高了山药的商品性,薯型较好,便于加工。  相似文献   

19.
山药又名淮山和长芋,药食兼用,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胆碱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降血糖、减肥、增强人体体质和润肤的保健功能。经两年的示范,高产栽培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亩纯收入1500元。华蓥山药2003年已评为无公害农产品,其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夏玉米田间不同模式的小麦秸秆覆盖试验研究,探寻夏玉米少耕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达到夏玉米可持续生产。在小麦收割后不翻耕,麦秸麦糠就地覆盖,覆盖量以300~700 kg/亩为宜,玉米大小行开沟播种,密度3 500~4 000株/亩,播种后优质有机肥沿沟盖种,科学增施氮肥,及时预防病虫草害。本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与传统耕作相比,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双穗率、百粒重、穗粒数,增产幅度达到20.5%~56.4%,降低生产费用80.2~101.9元/亩,纯收入增加68.0~112.0元/亩。大量秸秆用于肥田,减少化肥使用量34.7%,杂草减少78.9%,玉米田生态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