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黔东南的香禾糯生产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各地方主栽的香禾糯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探究黔东南地区地方特色香禾糯各品种的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特征,筛选出适应黔东南地区种植的特色香禾糯品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高红糯的产量最高,达到440.4 kg/667m2,比得我禾增产18.4%;其次是白融禾,产量为410.9 kg/667m2,比得我禾增产10.5%。高红糯和白融禾产量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建议在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的香禾糯种植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黔东南林区从江县的原生态香禾糯稻中微量元素Fe和Cu的含量,为该地香禾糯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微波消解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微量元素Fe和Cu。[结果]原生态从江香禾糯中微量元素Fe和Cu含量分别为73.11和1.50mg/kg。[结论]原生态从江香禾糯中微量元素Fe、Cu的含量较高,对于调节人体一些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应给予大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云南省地方籼稻和粳稻的稻瘟病抗性和农艺性状差异,筛选适宜于种植区环境的优异地方稻种,为稻瘟病的抗性育种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地方籼稻和粳稻品种各23份为材料,利用8个稻瘟病菌株进行室内苗期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瘟基因推导,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地方稻种。【结果】抗性频率为0.0%~25.0%、25.1%~50.0%、50.1%~75.0%和75.1%~100.0%的粳稻品种分别有4、5、6和8个,籼稻品种分别有0、4、7和12个。粳稻和籼稻接种8个稻瘟病标准菌株后,籼稻的稻瘟病抗性整体高于粳稻。46个水稻品种的抗瘟基因组成较复杂,其中,能推导出抗瘟基因的品种共17个,其中粳稻品种7个,籼稻品种10个;抗性基因组成复杂的品种(可能含有的抗瘟基因在6个或6个以上)有23份;含有未知抗瘟基因的品种有6个,均为粳稻;Pik、Piz-t、Pib、Pi1、Pi11和Pita-2基因在籼稻中出现的次数高于粳稻,其中Pita-2基因仅存在于籼稻品种吉强糯和天杂58中;Pik-s、Pita、Pi3、Pi12和Pii基因在粳稻中出现的次数高于籼稻,其中Pi12基因仅存在于粳稻品种日本谷和华街中。农艺性状调查测定结果显示,在株高、穂长、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粳稻品种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籼稻品种;在产量方面,籼稻品种间的差异小于粳稻品种。筛选出的高抗稻瘟病品种:镰刀谷(粳稻)、香糯(籼稻)、毫糯早(籼稻)和老品种糯谷(籼稻);高产品种:日本谷(粳稻)和粘珏香(籼稻);矮杆品种:冷水汕优(粳稻)和白壳糯(籼稻);多穗品种:日本谷(粳稻)和老品种糯谷(籼稻)。【结论】籼稻所含的抗瘟基因数量和稻瘟病抗性整体较粳稻高,说明籼稻的抗谱范围更广。筛选出的粳稻品种冷水汕优和日本谷可用于优质高产品种选育,籼稻品种香糯和毫糯早可用于稻瘟病抗性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4.
以未知特性的农家旱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粒长、粒宽和脱粒性分析,稻米断裂面和稻壳染色,淀粉含量测定来确定该品种的籼、粳或糯特性。结果表明:旱稻籽粒细而长,长宽比为3.83,与籼稻相近;旱稻较易脱粒,与籼稻和糯稻相似;采用碘和碘化钾溶液染色稻米剖面后,发现南粳41和金优458染色后都变为蓝色,而盐糯12和旱稻颜色都变为红褐色;用苯酚溶液对稻壳染色,发现粳稻南粳41和盐糯12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旱稻和籼稻金优458颜色均变为黑色;盐糯12和旱稻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达总淀粉含量的80%以上,高于粳稻和籼稻。该农家旱稻品种属于籼糯型。  相似文献   

5.
黔阳香禾糯此香禾糯是湖南黔阳县栽培悠久的稀有品种原产于沙湾。现分布于硖洲、县农场、洗马、安江市等地。黔阳香禾糯株高四尺以上,茎秆粗壮,叶片大而厚,浅绿色,穗长六到九寸,着粒密,一般每穗四到五百粒,多的达六百四十粒,谷粒饱满,难脱粒,出米率不高,白色带有香  相似文献   

6.
严奇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635-7636,7652
贵州属于我国历史上的"糯稻栽培圏",其糯稻生产和种质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贵州黔东南地区是贵州糯稻栽培圈的核心区,且以糯禾为特色。糯禾是贵州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的瑰宝,是境内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论贵州在我国糯稻栽培圈中的历史地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属于我国历史上的"糯稻栽培圏",其糯稻生产和种质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贵州黔东南地区是贵州糯稻栽培圈的核心区,且以糯禾为特色。糯禾是贵州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的瑰宝,是境内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耐低氮胁迫的贵州地方稻种禾类种质资源,为水稻耐低氮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从江小香禾、从江红皮糯、丹寨大种糯、雷山高山糯、沟都堆、黑糯141、公谷等7份贵州地方水稻和1份常规稻品种EY105为材料,设置低氮和正常施氮2个处理,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低氮胁迫对贵州地方水稻苗期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地方稻种禾类存在水稻耐低氮遗传改良的种质材料,其中,公谷、黑糯141、丹寨大种糯、沟都堆的耐低氮特性较好,可以作为耐低氮胁迫材料在水稻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禾稻类型分类及叶龄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在黎平和凯里两地种植试验,对95个禾品种特征特性的调查结果表明,禾稻有籼、粳,粘、糯,水、陆,早、中、晚等各种类型,是以中晚熟粳糯类型为主的具有地方特殊性的栽培稻。对列助、红禾、地坪红籼糯、六月谷、白芥草、大红谷、九月谷等14个代表品种进行生育动态和叶龄进程进行调查分析,建立了禾早、中和晚熟品种的叶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从江县香禾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从江县普遍种植的20个香禾糯品种进行田间种植,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水稻》进行特征特性观测、品种数据收集和汇总。结果表明:20个香禾糯的必测性状中叶鞘色、叶片颜色、倒数第2叶叶耳色、倒数第2叶叶舌形状、倒数第2叶叶舌色、剑叶叶片卷曲度、茎秆角度、茎秆基部茎节包露、剑叶叶片角度、穗立形状和颖壳茸毛等性状均一致。颖尖色多为秆黄色、褐色、红色和紫色,护颖色多为白色、秆黄色和红色。颖壳色较为多样,包括秆黄色、褐色、红褐色、黄色、色斑和紫黑色,谷粒形状主要为阔卵性和椭圆形;选测性状中穗伸出度、倒2叶叶尖与主茎的角度、倒2叶叶枕色、茎秆节颜色、茎秆节间色、分蘖力等性状均一致。后期香禾糯育种中应综合考虑目标性状及各品种优缺点,选择合适的亲本。建议选取红禾、岑告嫩、苟当1号、苟把当等千粒重较高的品种为亲本材料,以提高香禾糯千粒重;选取苟卫当、勒大等品种为亲本以增加香禾糯的穗粒数,其中苟卫当的穗粒数虽高,但结实率却较低,在选择时需结合其他性状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特种稻米新品种马坝香糯引进豫南稻区后,1985~1990年通过品比、区域、生产试验和应用研究表明:该品种属中籼中熟类型,产量比非香型中籼糯稻对照种显著增产,比非香型中籼粘稻对照种略增产;糯性好,香味纯正,适口性佳,营养价值较高;抗稻瘟病,中感纹枯病,白叶枯病HS级;耐肥抗倒,耐寒性中等,株型松散适中,中矮杆,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全生育期133.5天;亩产水平400~500公斤,高者可达500公斤以上,适宜在豫南稻区种植,1990年试种10万亩以上。该品种1991年4月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批准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是该地区众多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和交融及其抗争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糯稻文化在黔东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这说明黔东南糯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形成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依赖于自身的生物条件和对自然生态的适应外,还主要取决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然而,随着环境的恶化、外来文化冲击和新栽培稻种的推广,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糯稻的遗传多样性资源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传承和保护这种原生态民族文化并促进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原生态民族文化;二是要用传统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研究该地区的糯稻(特别是糯禾)遗传多样性资源;三是要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探索适合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的新型农家管理保护模式。正确认识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在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为寻找更多的新途径来保护稻种遗传多样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汤雷  石英尧 《农学学报》2015,5(2):137-140
为了研究安徽省中籼稻产量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安徽省2007—2011年区试的439个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及各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影响安徽省中籼稻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的育种水平在不断的进步,育成的品种(组合)的产量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应当在保证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和有效穗,这样才能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的。研究的结果为安徽省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农香糯的生物学特性既遵循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一般规律,又有自己的特点。上农香糯是一种中熟晚粳糯稻,但早播早熟、迟播迟熟现象比较明显。它具有良好的萌动发芽、幼苗生长习性,有利培育壮秧。它分蘖成穗率较高、穗大粒多、着粒较密。其一生总叶龄数约为15~18张,随生育期变化而不同,平均出叶间隔时期正常,但后期各叶出生较快。叶面积和叶片宽度大致随叶龄而增大,以剑叶为最大;叶片长度则以倒三、四叶最长。伸长节间为5~6个,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幼穗分化与节间伸长也同时进行,分蘖与穗分化两者相互衔接。其株高适当、株型紧凑、基部节间短粗,这是该品种耐肥抗倒的内在原因。上农香糯幼穗分化过程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与常规水稻大同小异。然而,从分化始期至抽穗不过30天,各阶段历期长短也有其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稻曲病产量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稻曲病发病程度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选择粳、糯、杂交籼稻的4个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适度调控病情梯度,按单穗病粒数分级,大样本取样考种的方法,建立了不同水稻类型的稻曲病产量损失模型。结果表明,稻曲病发病程度与稻谷损失率和精米下降率呈正相关且关系密切。经多种数学模型比较,Weibull模型拟合度最好。建立的稻谷减收率模型为:Y1(粳糯稻)=1-exp(-(X+0.999 99)/16.091 6)^1.180 8),R2=0.990 4;Y2(中籼稻)=1-exp(-(X-0.699 99)/24.818 8)^0.8542),R2=0.983 5。精米下降率模型为:Y3(粳糯稻)=1-exp(-(X+0.599 99)/83.499 7)^1.139 6),R2=0.965 5;Y4(中籼稻)=1-exp(-(X-0.499 99)/68.542 9)^1.456 0),R2=0.967 9。  相似文献   

16.
皖稻16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常规品种七秀占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详述了寒地粳稻花药培养技术,并介绍了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开展花培育种所取得的成就,育成了合江21号等9个花培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50多万hm2,还创造了大批新种质,这些新种质被广泛用于水稻新品种改良。实践证明,粳稻花培育种具有群体规模小、稳定世代早、选择效率高等优点,将花药培养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吴建冰  李作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57-8758
稻作文化在我国南方源远流长,很多稻作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笔者就稻作文化旅游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40多年来,我省育成水稻品种的系谱组成中几个骨干亲本的血缘主要来自早籼广、陆矮4号、矮脚南特,中籼IR26、IR29、密阳23,晚粳农垦58等,占全部育成品种(不包括地方品种)的70%。未来的育种策略,除以现有育成品种为基础外,还必须进一步开发和引进国内外优质稻种资源,拓宽遗传背景,不断丰富我省水稻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川谷A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对稻瘟病抗性强、抗性谱广的籼型三系不育系。对其测配的48个杂交稻组合进行抗性鉴定,表明川谷A配制的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抗瘟性。同时,对48个组合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直接贡献大小排序是每穗总粒数(0.6995)>有效穗(0.6307)>结实率(0.5064)>千粒重(0.2577)。因此,利用川谷A配组杂交稻组合时,应在保证每穗总粒数的前提下,着重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