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红  梁鹏 《河北渔业》2014,(7):56-56
<正>单细胞藻类与水产养殖息息相关,单细胞是鱼、虾、蟹、贝类等幼体的直接饵料,在水产养殖以及育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人多年从事贝类育苗、海参育苗工作,下面对贝类育苗、海参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常用种类和培养方法做如下介绍。1常用种类贝类育苗中常用种类较多,有小球藻、塔胞藻、扁藻、金藻(等鞭金藻和叉变金藻)、硅藻(新月菱形藻);海参育苗中常用种类有盐藻、角毛藻和新月菱形藻。以上几种藻类对温度、盐度、光照有  相似文献   

2.
浮游单细胞藻是多数海产经济动物幼体的饵料,在动物育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往主要是围绕单细胞藻的培养进行研究,而对其生产管理的研究则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动物育苗的迅速发展,如何组织好单细胞藻的生产,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现对单细胞藻生产商品化的问题提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河蟹育苗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具备单细胞藻类培养车间的育苗室,利用河蟹育苗池大规模培养新月菱形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细胞藻中含有大量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s)、EPA和DHA,而且多数的单细胞藻具有生长繁殖快、环境适应力强、培养周期短等特点。可实现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大量培养获得高产的目的,是鱼、虾、贝类等海产品的理想鲜活饵料,藻类培养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海产品育苗的成败,因此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技术是育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技术。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单细胞藻类在贝类、虾蟹类、鱼类人工育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简述一下藻类培养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5.
盐藻(Dunaliellasp.)是一种嗜盐性较强的海产单细胞藻类,是海参幼体(耳状幼体、樽形幼体)的优良饵料。因此,在海参人工育苗过程中,盐藻培养的好坏及其生长繁殖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海参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育苗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育苗方式,一种是我国北方地区常用的清水育苗,即从Z1(状功体I期,下同)到出苗间,全部使用处理好的澄清海水,依靠人工饲料进行培育;另一种就是肥水育苗即从动一动全部用一些蟹苗幼体较爱吃的几种硅藻类作为天然饲料,进行生产育苗的方法。相对清水育苗来讲,笔者认为后者优点较多,近年来,江苏沿海采用此方法较多,效益显著。下面将两种育苗方式作简单的比较。一、操作技术1、简易程度不一样肥水育苗的难度要小于清水育苗,如用密度为40万/m’的单细胞藻液水布地,在自然水质条件良…  相似文献   

7.
曹红军 《科学养鱼》2007,(11):66-67
单细胞藻类培养是贝类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贝类养殖特别是种苗培育阶段饵料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贝类人工育苗的成败。近三年以来,本单位开展了青蛤人工育苗,获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单胞藻饵料培养是关键,藻类饵料培养无菌操作是核心。单细胞藻类培养按培养规模大小和培养目的分为一级培养、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即分为藻种培养、中继培养和生产性培养。  相似文献   

8.
云微型藻的筛选、培养和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在贝类人工育苗中,幼体初期常用的饵料生物有扁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湛江叉鞭金藻及底栖硅藻等。上述单细胞藻类的筛选及培养的成功,促进了贝类人工育苗工作的开展。为了筛选福建海区优良的微型藻种,笔者等于1979年在泥蚶、缢蛏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育苗控温设施的普及使用,鱼虾蟹贝全年人工育苗得以实施。单细胞藻类作为贝类、鱼和甲壳类幼体的优质适口饵料,其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苗生产成败。单细胞藻在冬夏两季日常管理操作上有诸多不同,其原因在于单细胞藻生长过程中面临的环境不同。夏季高温、多雨,单细胞藻容易下沉、老化、生长菌膜、被原生动物污染。冬季低温,单细胞藻繁殖速度慢,极易发生藻类饵料供应不上。我们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对单细胞藻类冬夏两季培育技术要点进  相似文献   

10.
扁藻干制品在海湾扇贝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贝类育苗唯一饵料单细胞藻供应不足的问题,制备扁藻干制品——扁藻粉、扁藻精,设计9组进行了海湾扇贝浮游幼虫的不同投喂效果试验,变态率72%-87%,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