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潜江市近50年(1970—2019年)的逐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对潜江市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潜江市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春、秋季增温更为明显;年降水年际波动大,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四季降水差异明显且波动大,春、夏两季降水量随年份有增加的趋势,而秋、冬两季降水量随年份减少;年日照时数以及四季日照时数随年份小幅减少。最后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气候方面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农村百事通》2009,(24):9-10
2010年1月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小寒时间是公历2010年1月5日.大寒时间是1月20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大寒一到.寒潮南下频繁,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小寒时间是公历2010年1月5日,大寒时间是1月20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大寒一到,寒潮南下频繁,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当前中国居住区存在植物遮挡建筑,造成建筑日照不足的问题。通过软件数字模拟分析探究植物对建筑日照的影响,能为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进一步探讨人居环境改善的实施途径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板式多层住宅为参照建立理想楼间模型,根据实地调研获取的植物形态结构参数构建冠层模块单元,使用Ecotect Analysis软件分析其对建筑日照的影响。【结果】(1)楼间及楼旁约40°夹角范围内的植物冠层均会对建筑日照产生影响,楼间绿地植物对建筑日照的影响显著高于楼旁绿地,二者的影响在垂直方向上皆表现为高层位置显著高于低层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影响规律则较为复杂。(2)对建筑宅旁空间进行日照影响敏感性分级,敏感性Ⅰ级(敏感)、Ⅱ级(一般敏感)、Ⅲ级(不敏感)区域分别占空间总体积的10.2%、56.2%、33.6%。(3)敏感性Ⅰ级区域不适合植物冠层存在,直接影响建筑日照达标;Ⅱ级区域的冠层分布影响建筑立面的总日照时数,存在影响2层及以上楼层日照时数达标的可能性;Ⅲ级区域的植物冠层不会对建筑日照产生影响。【结论】(1)相比楼旁绿地,楼间绿地的植物冠层对建筑日照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且楼...  相似文献   

5.
正小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节气。小寒属十二月节气,一般在公历1月5日至7日之间,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85。根据中国多年的气象资料,小寒基本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日子,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民间也常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从冬至开始起的计算寒天的"九  相似文献   

6.
<正>1月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小寒时间为阳历2011年1月6日,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大寒时间为阳历2011年1月20日,大寒时节,寒潮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通过冬至日一天日照情况的观测,利用公式法和图解法(杆影日照图)对正南朝向、任意朝向的建筑日照间距以及对楼宇日照间距有关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呼和浩特市在冬至日一天内日照时间不少于2h,正南朝向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为Ks≥2.24,对任意朝向平行布置的楼宇,以及窗口的大小和形状、墙的厚度等因素的影响也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图解分析过程,这将为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8,(1):26-26
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太阳黄经达300度时,进入大寒节气。那么,在这个节气段里,我们该如何管理田地和作物呢?  相似文献   

9.
采光、日照和通风是评价一个建筑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土建设计过程中如何使建筑拥有合理的采光、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好坏。本文以提高建筑的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对建筑的采光、日照及通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实用性,保证人们拥有一个舒适的、安全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0.
大寒     
《新农业》2018,(24)
正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节气里,各地农活依旧很少。北方地区老百姓多忙于积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0—2014年气象站点数据(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对黔江区以及重庆主城区各项气象要素15年间的年际、年内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的定量计算,综合评价了黔江区、重庆主城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黔江区多年来年均气温变化波动较大,总体呈现略微下降趋势,全年日照时数较少,相对湿度大,风速较小,一年中共有6个月为气候舒适月,包括春季(4、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重庆主城区的气候舒适月分别为春季(3、4、5月)、秋季(9、10、11月)。相较于重庆主城区而言,黔江区在夏季旅游气候更清凉舒适,具备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潜江市小龙虾养殖气候生态特征及气候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潜江市水产局水产资料和潜江市气象站近30年气候资料,分析了潜江市地理地貌特征和气候生态特征对小龙养殖的影响,探讨了潜江市小龙虾养殖存在的气候风险。结果表明:潜江市湖泊遍布,天然饵料极为丰富,对发展小龙虾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潜江市雨水充沛,气候温润,光能充足,潜江市地理条件、气象条件为小龙虾养殖提供了优异的气候生态环境。潜江市极端天气少,但灾害性天气对小龙虾养殖造成的危害大,小龙虾养殖存在一定的气候风险。本文指出暴雨、高温热害、强降温(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会对小龙虾养殖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为小龙虾养殖趋利避害,科学养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山东博山气候条件对有机农业的影响及气象灾害防御对策。[方法]从气候资源的角度,分析了山东博山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条件与有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提出了5年发展规划,对有机农作物生育过程中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结果]博山受季风影响,雨热同季,光、热、水配合较好,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性较高,土壤、水质优良,植被完整,这些都是发展有机农业区的有力条件。但降水变率大,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光、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光、热、水充沛的有机农作物生长季节内,气象灾害较频繁。[结论]应加快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使暴雨洪水资源化,实现适时浇灌;加快设施有机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6—2015年阜阳市逐日降水、气温、日照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并以当地主要农作物冬小麦为例,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针对其不利影响提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结果表明,近30年来阜阳地区热量资源有所增加,但在增温的同时,降水及日照时数却略有下降。降水时期分布不均,特别是拔节孕穗期降水量的多寡是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越冬期≥10℃积温的提高,有助于冬小麦的安全越冬,但也造成虫口密度增加,导致病虫害危害加剧以及杂草蔓延。应从调整种植制度、加强新品种选育、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哈密市近40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年、季、月特征,并运用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40年来哈密市日照时数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变化率为每10年增加26.69 h;春、夏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秋、冬季呈减少趋势,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减少趋势;月日照时数在20世纪90年代呈负距平,21世纪10年代为正距平,月日照时数增加显著,日照时数没有突变现象发生,是一种连续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濮阳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捷  冯杉  姚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31-17533
[目的]分析近51年濮阳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濮阳市所辖5个气象站1960~2010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法、信噪比等方法,对日照的年、四季和月的变化趋势以及突变时间节点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揭示近51年来濮阳日照变化的客观事实和变化规律。[结果]近51年濮阳市年日照时数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14.30 h/a;历年各季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66~-1.89 h/a,最大降幅为夏季的-1.89 h/a;历年各月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21.51~-2.13 h/a,最大下降月份为7月的-21.51 h/a;年日照时数在1983年发生了一次突变,20世纪60、70年代为日照时数相对偏多时期,80年代中后期为相对偏少期。[结论]该研究为濮阳市的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熊岳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1953~2010年熊岳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积距平法,分析熊岳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熊岳日照时数在20世纪6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且仅90年代日照时数低于气候标准值;年、季日照时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以53.5 h/10a的速率减少;四季中夏季减幅最大,冬季减幅最小;突变分析显示,熊岳日照时数在1971年附近发生突变,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变成少日照时段。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近55年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合肥市近55年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了合肥市日照时数年代际、年际、各季和各月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t检验法对合肥市日照时数的年、季、月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各季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快,春季日照时数减少最慢;各月日照时数减少最多的是8月,减少最缓的是4月。合肥市年日照时数在1969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博州地区4个测站1958—2008年的年、季日照时数资料,分析博州地区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并对年日照时数进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结果显示:博州地区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由西向东逐渐递减,日照时数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1983年前后为日照时数发生突变的开始年,空气污染可能是日照时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徐婷  安娟  王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50-12352
利用辽阳市观测站1956~2010年的日照时数资料,对近55年来辽阳市的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日照时数演变的一般特征规律,以及气候背景和日照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5年来,辽阳市日照时数年变化、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月变化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994年后减少趋势明显,反弹上升到平均线以上的可能性较小;进入21世纪,辽阳市日照时数减少趋势加剧;夏季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减少幅度最小;5~7月、11~翌年1月是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时段,对大田作物和设施农业生产有较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