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为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9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阿托伐他汀低剂量(Ato-L)组33例、阿托伐他汀中剂量(Ato-M)组32例及阿托伐他汀高剂量(Ato-H)组32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糖尿病治疗;Ato-L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1次,每次10 mg, Ato-M组每次20 mg, Ato-H组每次40 mg。治疗6个月后观察各组患者FPG、HbA1c、TC、TG、LDL-C、HDL-C、CRP及2hPG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各组FPG、HbA1c、2hPG、TC、TG、LDL-C、HDL-C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FPG、HbA1c、2hPG、TC、TG、LDL-C及CR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Ato-H组FPG、HbA1c、2hPG、HDL-C高于Ato-L组及Ato-M组(P<0.05),TC、TG、L...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发性高原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共2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VST、PWT和LV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LVMI明显低于对照组[(84.5±8.6) g/m2 vs(102.9±9.4) g/m2,P<0.01].结论 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他伐他汀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N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40例因STEMI行PCI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80 mg阿托伐他汀嚼服,观察两组术中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NRP发生率及术后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功能指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NR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1% vs 32.9%,P<0.05).术后3d及1、3、6个月两组患者的NT-proBNP、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水平呈下降趋势,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升高趋势,且以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急诊PCI术前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预防STEMI患者术中NRP的发生,并对心功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9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 (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以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控制炎症因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对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转化过程中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佛波醇酯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下形成泡沫细胞,同时给予白细胞介素10干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凝胶阻滞试验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5、白细胞介素8mRNA的表达变化及白细胞介素10对核因子KB活性的影响。结果在白细胞介素10作用下,泡沫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5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与作用时间成正相关,而白细胞介素8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明显。同时白细胞介素10能显著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核因子KB活化。结论白细胞介素10选择性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中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与有效地抑制核因子KB活性密切相关。这对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泡沫细胞形成,延缓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消退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及降脂疗效。方法:选择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143例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72)及辛伐他汀组(n=71)。阿托伐他汀组每晚服阿托伐他汀10 m g,辛伐他汀组每晚服辛伐他汀20 m g,均连续服药12周。观察其对血脂各项指标(TC、TG、LDL-C、HDL-C)及肝肾功能的影响,并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两药均能降低TC、TG和升高HVD-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两药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均有一定的消退作用,但阿托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脂,能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且阿托伐他汀的降脂和消退斑块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7.
8.
采用PMA和ox–LDL构建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观察不同浓度(5、10、15 nmol/L)仙人掌多糖(ODP–Ia)对泡沫细胞内脂质、胆固醇蓄积以及介导胆固醇流出的ABCA1、ABCG1、SR–BI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后胞内蓄积了大量脂质,高剂量(15 nmol/L)ODP–Ia能够显著减少胞内脂质、胆固醇蓄积,并增强ABCA1、ABCG1、SR–BI m RNA及蛋白表达(与单独ox–LDL处理组比较,P0.05),但效果均次于阳性对照依折麦布组(P0.05),低、中剂量(5、10 nmol/L)ODP–Ia作用效果均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ODP–Ia可通过增强ABCA1、ABCG1、SR–BI基因表达来减少胞内胆固醇蓄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肾病(CKDⅡ~Ⅲ期)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A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作为对照组;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每天1次;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每天1次。3组的疗程均为16周,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12、16周血hs-CRP、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3组治疗前的血hs-CRP或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16周时,B、C两组的血hs-CRP水平或24 h尿蛋白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DN患者可通过降低血hs-CRP的水平,抑制患者的微血管炎症性损害,减少蛋白尿,从而有助于延缓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匹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降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伐他汀钙片,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伐他汀片,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HDL-C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匹伐他汀可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5、10及20mg/L)干预48h。MTT法检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逆转录聚台酶链反应检测bcl-2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内皮祖细胞增殖,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P<0.01);基础状态下内皮祖细胞表达bcl-2mRNA及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能抑制其表达,并存在量效关系(P<0.05)。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祖细胞增殖,这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的修复及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新疆水稻品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选用新疆自育的水稻品种新稻3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移栽行距与种植密度对其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不同移栽行距和密度处理下,新稻36号全生育期LAI呈单峰曲线,干物质积累量呈上升趋势,且干物质积累量与干物质分配比率因不同移栽行距、密度处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适宜的行距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叶面积指数达最高值,干物质积累量大。[结论]在生产上,要获得新稻36号高产,必须适宜密植。 相似文献
13.
UL36USP是马立克氏病毒UL36基因编码的蛋白UL36上具有去泛素化酶活性的N-端部分片段(UL36USP),为获取无冗余氨基酸残基的纯净UL36USP蛋白。试验采用p TYB1表达载体与目的基因UL36USP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在含有还原剂DTT的缓冲液中利用Intein发挥内含肽的剪切活性,将UL36USP从融合蛋白上分离出来,实现目的蛋白UL36USP的单柱纯化,纯化后的蛋白不带有冗余的氨基酸残基,并利用UL36和Intein的特异性抗体进行了Western Blot鉴定。该研究尝试了一种能有利于难表达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的方法,并利用Intein标签的剪切活性分离产生纯净的目的蛋白,如一些难表达的病毒蛋白,为抗病毒和抗肿瘤疫苗的研究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4.
15.
3种不同来源的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与油脂积累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不同来源的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与油脂积累差异,为藻种的选择和培养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比较不同来源的三角褐指藻QEAC501、QEAC503和QEAC504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生长与油脂积累能力,以及主要的脂肪酸的碳链组成,[结果]3个三角褐指藻品种在正常的摇瓶批次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同时由于营养供应的充足,都不能大量的积累脂类物质;而经过营养缺乏的诱导,3个品种均明显出现大量的脂质尤其是甘油三脂的积累,其中品种间甘油三脂的积累能力有明显差异,脂肪酸链长组成总体上没有明显差异,均以C-16为主。[结论]利用薇藻生产油脂时应注意选择高油脂积累的品种,并在生产过程中设置营养缺乏诱导以提高薇藻的油脂积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CD86分子(CD8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UC肠黏膜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先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溶液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待模型复制成功后再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干预21 d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D86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RT-PCR法分别检测结肠中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D86的阳性表达以及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CD86、ICAM-1的表达均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或P<0.01),且以中药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 健脾益肠散可能通过降低结肠组织中CD86、ICAM-1的表达水平起到对UC结肠黏膜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镉在虾夷扇贝的沉积及对GPx、GS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海洋重金属污染物镉(Cd)在虾夷扇贝体内鳃、消化腺组织中的沉积规律及对其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将虾夷扇贝置于不同Cd浓度污染的水环境中,观察其镉的累积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鳃、消化腺中最大Cd沉积分别出现在10d,0.2mg·L-1胁迫组(鳃,134.20μg·g-1)和14d,0.1mg·L-1胁迫组(消化腺,109.20μg·L-1),两组织Cd的浓度累积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鳃、消化腺组织GSH-Px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后者GSH-Px活性显著高于前者;鳃、消化腺组织GST活性在胁迫浓度为中低浓度时(0.05mg·L-1、0.1mg·L-1),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但高浓度胁迫下(0.2mg·L-1),均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不同浓度的Cd随时间及胁迫浓度的增加可在虾夷扇贝体内出现明显累积,GPx、GST可作为虾夷扇贝Cd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肥对潮土土壤磷素利用与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目的】探讨小麦-玉米轮作方式下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潮土土壤磷素积累与利用。【方法】采用14年28季长期肥料试验。【结果】不施磷肥土壤每年接收外源P 2.4~3.1 kg·ha-1,作物带走P16.7~21.6 kg·ha-1,每年亏缺P 14.3~18.5 kg·ha-1;施磷肥处理除每年无机磷肥带进78 kg·ha-1和107 kg·ha-1(1.5MNPK)外,有机肥、秸秆、雨水及灌溉水和种子带进土壤P 2.7~134 kg·ha-1,其中9.2%~38.3%被小麦、玉米吸收利用,14年小麦的磷素累积利用率在4.4%~51%之间,高低顺序为:NPK>NP>SNPK>MNPK>1.5MNPK>PK;玉米在13.4%~36.1%之间,高低顺序为:1.5MNPK>SNPK>NPK>NP>MNPK>PK。【结论】磷素施入越多,残留在土壤中越多,磷素利用率越低,其中38%~60%转化为0~40 cm土层全磷,6.7%~13.6%转化为有效态磷,有机肥处理磷的有效化高于无机肥;40%~62%成为非测定磷,即至少有40%~62%的外源磷素被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查培养基中铜元素和锌元素的含量对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维生素E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维生素E积累和细胞生长的数学模型,描述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的维生素E积累和细胞增长。以次生代谢产物维生素E积累最多为目标,通过试验优化确定铜锌含量的最佳组合。[结果]结果表明,当B5培养基中ZnSO4.7H2O为2.0mg/ml;CuSO4.5H2O为0.1mg/ml时,有利于维生素E积累。维生素E积累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为97.53%,细胞干重的动力学模型拟合度为95.60%,非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微量元素铜和锌对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维生素E积累有影响,铜元素较锌元素的影响显著,且低浓度的铜锌之间有协同作用;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