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比较溶钙圈的大小从芥菜制成的泡菜汁中分离、筛选出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菌株,选取产酸能力最强的一号菌种从其耐盐性,培养温度、初始p H对菌株的生长能力的影响分析其微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高产乳酸菌菌株生长的最适Na Cl浓度为2%,Na Cl浓度为6%和8%时基本不生长;菌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在30℃~35℃,最佳生长的初始p H值在5~7之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富士苹果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结果表明,试验最大吸收波长为400 nm,在4℃的条件下贮存的富士苹果多酚氧化酶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富士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 H为6.5,最适温度为35℃,在80℃以上失活。不同抑制剂对富士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不同,抑制能力由高至低依次为抗坏血酸、柠檬酸、D-山梨醇、D-果糖、Na Cl、EDTA-2Na。当抗坏血酸的浓度为1 mmol/L时,富士苹果多酚氧化酶的相对活性仅为5.10%。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风鸭产品加工的关键工艺因子温度、Na Cl含量以及p H值对鸭肉中脂肪氧合酶(LOX)活性的综合影响,通过体外模拟风鸭加工的工艺条件,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温度、Na Cl含量、p H值对LOX活性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温度、Na Cl含量以及p H值三者对鸭肉LOX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1)。温度和Na Cl含量对鸭肉LOX活性影响的临界值都随着另一方的增加而线性降低;温度对LOX影响的临界值随着p H值的增大而升高,Na Cl含量临界值随着p H值的增大而降低。因此,在风鸭加工过程的起始阶段降低腌制用盐量,提高温度能够提高鸭肉中LOX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小分子团磁化水提取的紫花芸豆清蛋白为原料,研究在不同p H、Na Cl浓度、蛋白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下的紫花芸豆清蛋白乳化性。结果表明,紫花芸豆清蛋白的乳化性在p H为8,Na Cl浓度为0.6 mol·L-1,温度在50℃和蛋白浓度在4%时达到最佳值,为80.6%;乳化稳定性在p H为8,Na Cl浓度为0.6 mol·L-1,温度为40℃并且蛋白浓度为4%时达到最佳值,为97.6%,具有较强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可有效替代其他蛋白在食品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发酵食品分离出的10株芽孢杆菌中,通过对其进行耐酸、耐胆盐筛选,选取了2株存活率最高的菌株513-A和513-O。对这2个菌株进行产酶定性试验并测定其产蛋白酶活力大小,再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513-A为短小芽孢杆菌,513-O为Bacillus gobiensis。513-A菌株经p H值为2.0的HCl处理1 h存活率达70.61%,0.3%猪胆盐处理1 h存活率达67.30%;513-O菌株经p H值为2.0的HCl处理1 h存活率达59.43%,0.3%猪胆盐处理1 h存活率达87.50%。2株菌株均具有产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能力,其产碱性蛋白酶活力大小分别为43.67,65.72 U/m L。由于短小芽孢杆菌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免疫力的功能,因此,513-A和513-O这2株菌株有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候选菌种的潜力,513-O还有作为产碱性蛋白酶菌种的潜力;且首次发现Bacillus gobiensis具有产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微生物在除磷效果及磷的去向方面进行研究,采用蓝白斑筛选法筛选出除磷菌株JS35,测试了菌株接种量、振荡搅拌速度、p H值、温度等因素对该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菌株JS35对总磷(TP)、正磷酸盐的最佳去除条件和效果;同时通过分析除磷菌细胞内外的磷含量以及产磷化氢量,探讨了除磷菌的除磷机理。结果表明,最佳总磷去除条件为TP浓度2.0 mg/L、p H 5.0、15℃,除磷率为80.43%;正磷酸盐最佳去除条件为TP浓度2.0 mg/L、p H 9.0、30℃,去除率为79.61%。胞内磷含量占生物除磷总量的72.1%,胞外磷含量占生物除磷总量的5.5%,磷化氢气体含量占生物除磷总量的6.8%。  相似文献   

7.
研究石油降解菌BS-8(Bacillus sp.)的生长特性及影响其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因素。通过测定BS-8发酵液的OD600 nm、表面张力、排油圈直径推测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方式;考察了碳源、氮源、温度、p H、Na Cl浓度对其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BS-8生物的表面活性剂产生方式为生长相关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随菌体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排油圈直径与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呈正相关;菌株BS-8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葡萄糖、酵母膏,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p H7.0,最适Na Cl浓度为20 g/kg。  相似文献   

8.
从吉林油田长期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分离、纯化出1株高效原油降解菌6#。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戈登式菌属(Gordonia sp.)。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原油降解率进行测定,并研究该原油降解菌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初始p H为8.0、原油质量浓度为2.0 g/L、Na Cl质量浓度为40 g/L、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21 d时该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为60.67%。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该菌株对土壤中原油的降解效果,降解45 d后,原油降解率可达63.59%。该菌株可广泛用于原油污染的土壤、水体以及工业生产中带来的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9.
从黄河三角洲盐碱化草坪根际土壤中筛选了一株解磷真菌WF1612。菌株WF161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当p H值为7时溶液有效磷浓度为88.58 mg/L。当Na Cl浓度为3%~7%时,溶液中有效磷浓度在62.26~81.39 mg/L之间。当溶液中Na Cl浓度为10%时,溶液有效磷仅为24.29 mg/L。接种解磷真菌WF1612处理的玉米,其株高和植株干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该解磷菌作为解磷生物肥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盆栽碱蓬幼苗为试验材料,试验设土壤含盐量0(CK)、0.5%、1.0%、1.5%、2.0%、2.5%、3.0%、3.5%和4.0%计9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Na Cl胁迫对碱蓬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旨为探明碱蓬的耐盐程度,可为利用碱蓬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随着Na Cl浓度的增大,碱蓬幼苗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Na Cl浓度为2.0%时各项生长指标与CK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叶片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呈逐渐增大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Na Cl浓度≤1.0%时叶片叶绿素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Na Cl浓度为0.5%时叶片相对电导率与CK差异不显著,Na Cl浓度为1.0%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达到最高,Na Cl浓度为1.5%时叶片CAT活性达到最高。碱篷耐盐性较强,土壤含盐量≤1.0%时对碱篷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不明显,碱篷可以在土壤含盐量≤1.0%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嗜盐菌HBCC-3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连云港台南盐场分离出嗜盐菌HBCC-3,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PCR方法扩增HBCC-3的16SrDNA,对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嗜盐菌HBCC-3为乳白色,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菌落大小为4~6 mm。温度对HBCC-3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摇床转速、NaCl、柠檬酸三钠、MgSO4.7H2O、pH值,而KCl最小。HBCC-3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5℃、pH值9.0、摇床转速200 r/min、柠檬酸三钠2.0g/L、NaCl 10%、KCl 1.0g/L、MgSO4.7H2O 10.0 g/L。菌株HBCC-3与碱杆菌属菌株Alkalibacillus salilacus BH165的相似性最高,达99%。[结论]菌株HBCC-3与Alkalibacillus salilacus BH165为同一物种  相似文献   

12.
以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苗为材料,设定3个温度梯度(20、30、40℃)和6个Na Cl质量分数梯度(0、0.3%、0.6%、0.9%、1.2%、1.5%)处理,测定温盐交互胁迫30 d下蒙古沙冬青幼苗株高变化、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质量分数、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等部分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温盐交互作用,尤其是高温和高盐胁迫同时存在时会更显著地对植株正常生长造成抑制。温盐交互胁迫对蒙古沙冬青幼苗株高变化、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和脯氨酸质量分数产生极显著抑制作用,对叶绿素质量分数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影响,且高盐比高温胁迫对指标变化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刘骞  孔保华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6):1786-1794
【目的】通过添加柠檬酸钠和焦磷酸钠两种乳化盐来改善Mozzarella干酪的功能特性。【方法】在应用干盐法生产Mozzarella干酪过程中,分别添加1%、3%和5%(wt/wt)柠檬酸钠和焦磷酸钠两种乳化盐,同时添加葡萄糖酸-δ-内酯以保持凝块恒定的pH。通过测定干酪的营养成分、质构、融化性、拉伸性、油脂析出性以及微观结构来说明添加柠檬酸钠和焦磷酸钠后对Mozzarella干酪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添加柠檬酸钠对干酪的pH、脂肪含量、水份含量和蛋白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干酪的钙含量和磷含量明显降低;添加焦磷酸钠对干酪的pH、脂肪含量、水分含量和钙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干酪中的磷含量明显增加,而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添加柠檬酸钠和焦磷酸钠对干酪的质构(硬度、弹性和黏聚性)、融化性、拉伸性、油脂析出性以及微观结构影响差异显著。【结论】添加柠檬酸钠和焦磷酸钠两种乳化盐可以显著提高Mozzarella干酪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4.
纪春涛  汪之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44-4246
[目的]为保证金枪鱼的鱼肉品质,建立其工业化生产、运输和储存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温度、pH值和盐浓度对金枪鱼肌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贮藏的金枪鱼的肌红蛋白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在25℃下,金枪鱼肌红蛋白的特征吸收峰明显。肌红蛋白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温度超过60℃时,肌红蛋白失去其特征吸收峰。在室温下,当pH值由5.8增至8.6时,肌红蛋白的特征吸收峰逐渐增强。肌红蛋白的稳定性在4%NaCl溶液中最好。在不同浓度NaCl的溶液中,肌红蛋白的保存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80℃条件下贮藏的金枪鱼肌红蛋白含量变化最小,在28 d内仅下降15.34%。[结论]冷藏温度越低,金枪鱼肌红蛋白的保存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5.
苄嘧磺隆是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稻田土壤中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长,大量施用后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微生物降解是土壤中苄嘧磺隆转化的主要方式。本研究从长期施用该除草剂的稻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苄嘧磺隆降解菌株75B,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为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氏菌)。75B菌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p H 5.0!9.0、0.5!5.0%Na Cl浓度下、培养温度为26!38℃的范围内生长良好。将该菌株按5%接种量置于p H 7.0、以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2.0%Na Cl浓度)中、34℃条件下培养,对50 mg/L苄嘧磺隆的5 d降解率为74.11%,培养至10 d时的降解率为97.65%。结果表明75B菌株可以有效地降解苄嘧磺隆,具有应用于该除草剂污染环境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李晓琳  邵坚  田秉晖  辛丽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17-7919,7922
[目的]探讨极端嗜盐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最适生长条件以及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方法]以一株盐生盐杆菌SYGJ-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极端嗜盐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不同生长条件(盐度、温度、pH)对其生长情况的影响,并探讨了该菌对苯酚的降解效果。[结果]极端嗜盐古菌SYGJ-1的最适盐度为19%,盐度17%或者25%时,生长量急剧下降;SEM图片表明,菌体在最适盐度时呈饱满短杆状,盐度小于15%时菌体呈球状,在盐度大于29%时会同时出现球状及长杆状菌体;最适温度为37℃,对数生长期为12~66 h;适宜pH范围为6.8~9.0;在苯酚浓度2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此时对苯酚的去除效率约为40%。[结论]极端嗜盐菌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并且菌体生长量与降解效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检测了落叶松和白桦试材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了二者的关系及不同初含水率下储能模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落叶松和白桦试材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随含水率升高而线性降低,表征二者关系的两个线性方程之决定系数分别高达0.996 46与0.979 86;含水率每增大1%所引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值,落叶松为6.71℃,大于白桦的6.64℃。落叶松和白桦的储能模量均随其温度、初含水率的升高而减小。落叶松的储能模量以约70 MPa/℃的平均幅度随温度的升高近似呈线性减小趋势。白桦储能模量在初含水率6%~13%时,约以146.9 MPa/℃的平均幅度随温度的升高呈近似线性减小趋势;初含水率在15%~22%,随温度的上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突变点,在100℃左右急剧减小。所得落叶松和桦木储能模量与温度及含水率关系的两个数学表达式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10 43和0.886 5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欧李引种成都后其生长期多酚含量的变化,为欧李多酚类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欧李引种成都后的多酚含量。[结果]用95%甲醇提取欧李多酚效果最好,欧李体内的多酚含量并不会在植物体内大量积累,多酚含量在12∶00左右温度较高和傍晚时出现较大值,在14∶00温度最高时较低,在19℃左右时也较低,当有虫害胁迫时欧李体内多酚含量增加。[结论]多酚对于植物的次生代谢有重要影响,在鲜叶中的含量可以反映植物次生代谢的强度,并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各种环境胁迫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制品中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控制当地乳制品生产中芽孢杆菌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牧场的乳制品为原料,分离纯化了40株芽孢杆菌,对其进行了菌落和菌体的形态学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试验发现,芽孢杆菌菌株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阳性,大部分有荚膜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长1.5~6.5 μm,宽0.5~3.5 μm,芽孢椭圆形,中生、近中生或偏端,孢囊大多数明显膨大,少数不明显膨大或不膨大.最高生长温度为60℃,最低为10℃,大部分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NaCl浓度大于10%将抑制其生长,pH在5.7时部分不发生反应,部分糖分有益于芽孢的生长.[结论]研究证明了营养物质、氧气、pH的控制将有效抑制芽孢杆菌的生长,从而提高乳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环境条件对乳清蛋白凝胶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离子种类、离子强度、加热温度、pH、蛋白浓度等条件对乳清蛋白凝胶的质地性质、持水性、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质构仪测定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和CaCl2对所形成的乳清蛋白凝胶硬度、弹性、内聚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凝胶微观结构。【结果】盐对凝胶性质影响很大,相同条件下钠盐形成凝胶需较高浓度且弹性和持水性好于钙盐凝胶;蛋白浓度达到8%~10%时凝胶质地较好。在微观结构上钠盐凝胶比钙盐凝胶内部更加致密结实。这在宏观上表现为钠盐凝胶硬度相对较大,持水性更好。【结论】钠盐凝胶具有更好的凝胶质地和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