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品质和质量安全,根据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相关规定,结合湖北省猕猴桃生产实践制定了猕猴桃绿色生产技术,包括建园、土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措施,适用于湖北省区域绿色食品猕猴桃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经引种筛选,湛红1号、湛红2号、湛红3号3个红肉火龙果品种植物学特征鲜明,性状稳定,商品性较好。3个品种中,湛红1号果大,圆形,外观品质好,产量高,需人工授粉,对溃疡病抗性弱;湛红2号卵圆形,内质优于湛红1号和湛红3号,不需人工授粉,产量低于湛红1号,对溃疡病抗性较弱;湛红3号果实近圆形,外观品质稍低,抗溃疡病,产量低于湛红1号,需人工授粉。引种栽培中,湛红1号和湛红2号拟作为主栽品种,湛红3号是湛红1号的优良授粉品种。红肉火龙果栽培必须坚持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简便高效的前处理方法—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处理样品,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中百菌清、三唑酮、氟虫腈、腐霉利、硫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哒螨灵、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等13种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并与一些常规提取和固相萃取小柱(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净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3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09~0.400 ng/g,加标回收率在81.1%~108.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6.6%~17.0%,不同提取和净化方法间的加标回收率相差不大,SPE净化相对标准偏差相对要大.此方法有机溶剂用量少,选择性强,准确度高,灵敏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适合只配备气相色谱仪的基层试验室快速检测火龙果中常见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4.
红肉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龙果具有保健、入药、食用等多种功能,并且食用火龙果有利于降低血脂与血糖,因此其经济价值较高,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主要研究了种植红肉火龙果时应采用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1、对环境、土质、温度的要求火龙果为热带植物,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喜通风、喜肥水、怕低温霜冻、怕潮湿,火龙果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可适应各种土壤,但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火龙果对土质的要求不高,不论平地、山坡、砂地均可种植,最好选择排水性能好的地块来种植,有水源灌溉的更好,火龙果耐0℃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红肉火龙果在涪陵区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以实现促进涪陵区火龙果栽培技术的推广及果农增收的目的,为今后火龙果在涪陵区的栽培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7,(14):109-110
通过红皮红肉型火龙果和红皮白肉型火龙果的田间种植观察,分析红肉火龙果品种特性、栽培适应性与技术要求等表现,总结红肉火龙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园、搭架、扦插育苗、肥水管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此为本地红肉型火龙果的生产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湖北省冬季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Foo-Lon′)设施栽培气象灾害防御,利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火龙果大棚小气候监测站数据,分析冬季火龙果大棚内外最低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基于大棚内最低气温与当天大棚外温度、前一天大棚内外温度各要素单因子相关分析,筛选出模型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构建冬季大棚最低温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大棚内最低气温高于棚外,且棚外气温越低棚内外气温差异越大,最低气温日变化白天大于夜晚,其最低值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出现在7:00左右(早上),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午后);3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各模型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在0.49~1.20℃,均方根误差在0.69~1.30℃,均在1.30℃以下,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论红肉火龙果的越冬防护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肉火龙果由于其营养的丰富性,一经面世就受到人们的大肆追捧,其售价持续走高,为推广红肉火龙果的种植,将火龙果的种植引向更加广阔的范围,研究红肉火龙果在桂西南地区的过冬防护及其相关的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研究桂西南地区的冬季气候特点以及红肉火龙果的自身生长特性入手,总结出适合在桂西南地区冬季越冬防护的红肉火龙果的栽培技术,进而扩大红肉火龙果的种植区域以及种植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运城地区种植的优良红肉火龙果品种,并总结出关键栽培技术,通过对蜜宝、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金都1号、美龙1号5个红肉火龙果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观察其适应性及生长发育表现。结果表明:5个红肉火龙果品种均能适应运城地区的环境条件。从果实外观品质看,金都1号火龙果最好,其次是蜜宝、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和美龙1号较差。从平均单果重来看,金都1号蜜宝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美龙1号。在裂果性及耐储藏方面,金都1号、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美龙1号表现较好,蜜宝较差,容易裂果且不耐贮藏。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来看,蜜宝含量最高,其次是金都1号、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美龙1号含量最低。通过引种初步筛选,金都1号、桂红龙1号在运城地区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pH为影响因素,以紫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polyrhizus (Weber) Britton&Rose]果皮色素提取液吸光度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紫红肉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1 min、乙醇体积分数32%、料液比1:45 (m/V,g:mL)、pH 5.3.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贮藏温度下红心火龙果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红心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不同贮藏温度(0,5,10,20,30℃)下果实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影响存在差异,0,5℃贮藏的火龙果22 d没有腐烂,而30℃贮藏的火龙果在9 d时就已完全腐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火龙果生理生化指标呈现明显的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低温贮藏可明显减缓果实品质的变化,5℃条件下其下降的趋势比较缓慢。综合分析,5℃是火龙果贮藏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3.
以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水蜜桃(Prunus persica)为主要原料,以柠檬酸、白砂糖、甜蜜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琼脂、卡拉胶等为辅料,研制火龙果水蜜桃果粒悬浮饮料,主要对稳定剂的选择及配比、果粒大小和用量等工序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60g/L的大小为3mm3的方形火龙果果粒能保证成品的色泽和香味;最佳稳定剂配比为CMC-Na 0.8 mg/mL、琼脂1.0 mg/mL、黄原胶0.5mg/mL.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引起生产力的飞跃和生产方式的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涵义,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如何完善该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轻简化栽培的概念和具体的内涵,通过用现代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使大田甘薯用工明显下降,大大降低了劳力成本。制定了甘薯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多年在湖北省各地的试验示范,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科教兴农信息应先行,对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提出了湖北省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4种主要模式及其运行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该省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思路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北亚热带气候下的红壤旱地为试验条件,选用蓖麻品种TCO-202为试验材料,依据蓖麻的营养特性和吸肥规律,结合云南红壤氮、磷、钾的含量与利用效率,制定适合云南红壤上蓖麻栽培的施肥技术研究方案。运用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和腐熟农家肥(15 000 kg/hm2)做基肥,以不施任何基肥为对照,并以尿素的3种施肥水平(300 kg/hm2,450 kg/hm2,600 kg/hm2)做追肥处理,对当年生和第2年宿生蓖麻的产量作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CO-202在云南红壤上栽培,以 15 000 kg/hm2有机肥作底肥,450 kg/hm2尿素作追肥的产量最好,当年生和宿生都获得最高的种子产量,当年生蓖麻产量为 2 403.35 kg/hm2,第2年宿生蓖麻产量为 4 550.02 kg/hm2。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的相关研究综述,分析了新形势下湖北省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的问题,并提出成果转换,展现考核内容,优化绩效考核主体,再造绩效考核过程,改善与引进绩效考核方法以及落实绩效考核结果与应用等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结合湖北省玉米(Zea mays L.)生产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更好地促进湖北省玉米生产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