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阿拉善双峰驼四季牧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5月至11月,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研究了阿拉善双峰驼的牧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的年平均日采食时间为550.72±150.44min春季最长,冬季最短,年平均日采食周期为2.98±1.40个,年平均日采食量(干重)为12.50±5.20kg/峰·d,秋季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年平均1次饮水量为31.68±6.87kg/峰·d,春季饮水量高于其它季节,年平均昼夜反刍时间为348.36±  相似文献   

2.
1998 年5 月至11 月,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研究了阿拉善双峰驼的牧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的年平均日采食时间为550 .72 ±150 .44 min 春季最长,冬季最短;年平均日采食周期为2 .98 ±1 .40 个,年平均日采食量( 干重) 为12 .50 ±5 .20kg/ 峰·d ,秋季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年平均1 次饮水量为31 .68 ±6 .87kg/ 峰·d ,春季饮水量高于其它季节。年平均昼夜反刍时间为348 .36 ±87 .45 min ,秋冬两季显著多于夏、春两季;年平均昼夜反刍食团总数为430 .37 ±133 .72 个,秋季显著多于其它季节。年平均昼夜站立、游走和卧息时间分别为130 .98 ±67 .96min ,70 .62 ±30 .07 min ,334 .80 ±94 .69 min 。年平均昼夜排粪次数为17 .73 ±8 .94 次,排尿次数为15 .44 ±8 .23 次。年平均日排粪量( 干重) 为4 .95 ±3 .91kg/ 峰·d 。  相似文献   

3.
<正>阿拉善双峰驼是阿拉善左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重要畜种资源之一,也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以来,双峰骆驼是广大牧民的生产资料,又是人们的生活资料,在畜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大畜组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笔者认为:充分合理的利用我国的畜种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双峰骆驼,对于满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需要,对于  相似文献   

4.
双峰公驼从11月下旬开始才有性活动的迹象,例如彼此咬腿、咬尾巴、爬垮、公驼与公驼互相对抗,体质强壮的公驼逐步在驼群中建立统治地位.这种现象,虽然不像野生的哺乳动物那样激烈,但也十分明显.每逢公驼在占有了一定数量的母驼,组成了自己的群体以后,则驼群相对稳定,其它公驼进群交配的机会极少.一旦试图进群,则会遭到该群中占统治地位公驼的撕咬.母驼也很难逃脱占统治地位公驼的统治,一旦企图逃脱,会遭到公驼的攻击.因此,放牧时,牧工常用公驼赶群.由于公驼具有十分明显的繁殖季节,在此期间,才发情配种,称之为"发潮"或"疯".公驼在发情季节内,由于年龄和体况不同,不但有发情程度上的差异,而且发情时间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有"冬疯驼"和"春疯驼"之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准噶尔双峰驼乳和荷斯坦牛乳的差异,为研究驼乳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基础。【方法】使用乳成分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度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和ELISA检测乳的主要营养成分、理化特性、脂肪酸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结果】准噶尔双峰驼乳中乳蛋白、乳糖、钙、灰分、干物质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乳密度也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乳脂中花生酸、二十一碳酸、棕榈油酸和α-亚麻酸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而准噶尔双峰驼乳的电导率、酸碱度、水分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P<0.05)。顺-8,11,14-二十碳三烯酸、己酸、辛酸、癸酸和月桂酸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P<0.05)。但两乳中所检测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准噶尔双峰驼乳相较于荷斯坦牛乳存在诸多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内脏是家畜主要的副产品之一。本试验对阿拉善双峰骆驼脏器间食用品质、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内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46%)和灰分(1.27%),且脂肪含量较低(4.21%),具有较高的系水力(56.22%)和熟肉率(58.77%)。因此,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应得以充分利用。双峰骆驼内脏的熟肉率、失水率、系水力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其蛋白质、水分、脂肪、灰分含量也呈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阿拉善盟天然草场资源丰富,气象条件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牧草生长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分析了阿拉善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的影响,并对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牧草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驼绒藜是荒漠地区较为珍贵的野生旱生牧草。试验研究表明:驼绒藜在旱作地上建植的主要技术为:①使用当年收的种子;②土地秋季翻耕多蓄雨雪水:③临冬播种;④开沟播种不复土;⑤早春耙地保墒。  相似文献   

9.
两种仪器对羊毛细度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细度测定仪和显微投影仪分别检测了国际毛纺协会实验室提供的标准毛条、实验室比对毛条、随机抽取的含脂毛共20个样品的细度,对检测结果比对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均可达到羊毛细度检测标准的要求;认为具有相同检测项目的不同仪器间进行比对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及时找到系统误差的好方法;同时得出,在目前多数毛纺织企业和检测机构尚无激光细度仪时,可完全采用显微投影仪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关注驼奶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驼作为古老的牲畜品种,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逐渐被淘汰,造成了骆驼数量急剧减少。全国的双峰驼从1981年的68万峰下降到目前的25万峰,新疆骆驼下降的情况亦相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过研究发现,驼奶具有特殊的饮用价值。这一发现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并开始开发驼奶,使骆驼在新时期得到了新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双峰驼的体尺性状.[方法]选取阿拉善戈壁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阿拉善沙漠双峰驼、青海双峰驼4个地方双峰驼共计161峰,测量其体长、体高、体重、胸围、管围等性状,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5个体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双峰驼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尤其是体重与胸围、体重与体长的相关系数为强正相关.双峰驼的体尺性状聚类结果为3亚类,第1亚类包括体重、体长、胸围,第2亚类只包括体高,第3亚类只包括管围.[结论]试验结果为双峰驼选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双峰驼前肢骨骼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双峰驼前肢骨骼进行了研究,并与单峰驼、马和牛的前肢骨骼作了比较。双峰驼肩岬冈高、厚,启峰较长;肢骨粗大,其近侧端大结节较小,远侧端内、外侧髁上均无滑液窝,桡尺骨间除了一个前臂近侧骨间隙外,还有两个前臂远侧骨间隙;掌骨由同等发达的第三、四掌骨融合而成;中间腕骨呈楔形;远侧指节骨呈短小的三棱锥体形,其伸腱突、屈腱面均不明显;无远侧籽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双峰驼腋动脉(6个前肢,左右各3个)的走行路线及其分支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腋动脉在胸腔入口处,斜角肌止点腱腹侧缘承接锁骨下动脉之后,有腋静脉与之并行,伸延途中分出的侧支有胸廓外动脉、肩胛上动脉、肩胛下动脉等,在肩关节肌远端内侧分出肩胛下动脉后向腹侧折转成为臂动脉。有时还分出肩胛前动脉。  相似文献   

14.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emaciation, pica, lameness and liability to fracture in bactrian camelfrom gravel desert pasture was described. Analyses of mineral elements in soil, water and forage from the af-fected and normal areas as well as in blood, hair and parts of tissues from normal and diseased camel, togetherwith a pathological study were carried out to define the nature and major causes of the disease. The relatedblood indices were also measur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copper and phosphorus in the soil and forage fromthe affected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area (P<0.01). The levels of phosphorusin the blood, hair and rib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affected camels. The concentrations of PTH, T3, T4, creat-inine(Crt) and the activitie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in serum rosemarkedly (P<0.01). Bone injury was characterized by osteoporosis. The degenerative and necrotic lesions ofliver and kidney were common. In addition, slight demylination of brains and spinal cords were showed byhistopath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isease is caused mainly by phosphorusdeficiency in the food chain.  相似文献   

15.
双峰驼膝关节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个内蒙古阿拉善成年双峰驼后肢作标本,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其膝关节进行了详细解剖,并与牛、羊、马等动物的对等器官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双峰驼膝关节在形态结构方面有许多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6.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将公驼精清内的诱导排卵活性蛋白 (OIP)经12 5I标记后输入母驼阴道。示踪结果证明 ,OIP经阴道前端主动吸收 ,很快进入血液循环 ,其代谢动力学属于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吸收速度常数 (ka)为 0 .0 6 7·min-1,吸收半衰期 10 .2 4min ,于 2 3min达峰浓度 (Cmax) 5 .15 μg·ml-1,清除半衰期 (t1/2 k)较长为 72 .6h ;从DEAE DE52 柱上洗脱的活性蛋白吸收后 ,不经过脊髓和卵巢反馈通路 ,而是经血液循环直达脑髅内的靶器官垂体 ,从而引起母驼释放促黄体素 (LH) ,至峰值出现 ,诱导母驼排卵  相似文献   

17.
用大体解剖学与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双峰驼爪的结构。双峰驼爪分为爪褶、爪壁和爪底三部分。爪褶覆盖于爪壁背侧面上部,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其表皮由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组成;真皮内有乳头,伸入表皮的角质小管中。爪壁由外层、中层和内层(小叶层)组成,内层有初级小叶和次级小叶。爪底在远指(趾)节骨屈肌面之前,远脂(趾)节骨掌侧面。其表皮的结构与爪褶表皮的相同,真皮内有丰富的汗腺  相似文献   

18.
旨在从双峰驼粪便中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酶学特性分析。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法初筛和摇瓶发酵法复筛,从双峰驼粪便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分解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纤维化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根据该菌株的产酶特性评定其产酶能力;从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适宜pH、温度、时间和接种量来评价该菌株的酶学特性。结果显示,该菌株最适酶反应条件为50℃,pH为6.0,且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接种量10%,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2 h。所筛选菌株产生的酶具有一定的耐碱性和耐热性,可应用于食品行业或废料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采用特异性探针药物法测定双峰驼CYP3A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双峰驼CYP3A酶体外活性及其对外源性药物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双峰驼禁食过夜12 h,颈静脉放血处死后,立即于肝门静脉处采集块状肝脏组织,洗去血污称重匀浆后,采用Ca2+沉淀法制备双峰驼肝微粒体,并通过BCA法测定其蛋白含量。同时优化双峰驼肝微粒孵育体系,取不同浓度的双峰驼肝微粒体蛋白悬液(0.016、0.031、0.063、0.125、0.250、0.500、1.000、2.000 mg?mL-1)、不同浓度的探针药物咪达唑仑(MDZ)(7.813、15.625、31.250、62.500、125、250、500、1 000 µg?mL-1)分别加入到孵育体系中,37℃预孵育5 min后,加入NADPH溶液后再孵育不同时间(0、2、5、10、15、20、25、30 min)。待反应完全后加入冰冷的甲醇和地西泮(DZP)溶液,涡旋混匀,800 µL全部混合液体经14 500 r/min离心20 min后,取20 µL上清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确定最适底物浓度、最适酶浓度以及最适孵育时间。分别取浓度为7.813、15.625、31.250、62.500、125、250、500、1 000 µg?mL-1 MDZ探针药物溶液20 µL与双峰驼肝微粒体共同孵育15 min后,以混有内标DZP的冰冷甲醇终止反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反应产物1'-羟基咪达唑仑(1'-OHMDZ)的动态含量,计算出部分药物动力学参数。色谱条件:Sigma-Aldrich/Supelco Discovery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V(乙腈)﹕V(0.01 mol?L-1 PBS缓冲液)= 40﹕60;等浓度洗脱20 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使用Ca2+沉淀法制备的双峰驼肝微粒体保持了酶的良好活性,能满足后续体外药物代谢试验的基本要求,经BCA法测定其蛋白含量为(1.936±0.052) mg?mL-1。双峰驼肝微粒体蛋白悬液、探针药物MDZ、PBS缓冲液、MgCl2溶液以及NADPH溶液构成双峰驼肝微粒体孵育体系,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酶和底物进一步反应,当MDZ浓度为125 µg?mL-1(终浓度为7.073 nmol?mL-1),肝微粒体浓度为2.000 mg?mL-1(终浓度为0.050 mg?mL-1)时,孵育15 min,酶和底物的结合最紧密,并呈现出饱和的状态,故确定其终浓度和时间为最适浓度和最佳孵育时间。经HPLC-UV法测定,1'-OHMDZ、MDZ和DZP的出峰保留时间分别为6.710、11.383和15.263 min,各成分色谱峰分离良好,且不受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其他干扰峰的影响。HPLC检测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色谱测定的基本要求,即成功建立了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好的双峰驼CYP3A酶特异性探针药物的检测方法。以底物MDZ浓度和反应产物1'-OHMDZ生成速率进行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分别计算出最大反应速度Vmax和米氏常数Km。经Origin Pro8.6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380±0.028)nmol?mg-1?min-1,米氏常数Km为(9.603±3.229)nmol?mL-1,以此体现酶和底物的反应情况,并对双峰驼CYP3A酶的活性进行了间接测定。【结论】成功建立了跟踪检测CYP3A酶的特异性探针药物MDZ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MDZ在体内经CYP3A酶的特异性氧化代谢后主要生成1'-OHMDZ,本文以MDZ的代谢产物1'-OHMDZ的生成速率为检测指标,首次对双峰驼CYP3A酶的体外活性及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双峰驼后足近趾节间关节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剖成年双峰驼后足近趾并联是关节8个,并与马、牛、羊、猪、犬等动物的对等器官相比较。结果发现,双峰驼后足之趾关节在形态结构方面的显著特征是缺乏跖侧韧带,这与一般有蹄类差异较大,而与趾行动物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