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中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对照孔凝集;全部凝集;红细胞全部下沉;标准阳性对照血清的抗体效价与原结果误差大于1个滴度;泪滴状流淌(完全血凝抑制)线细等;结果出现慢或结果出现快,并且整板无凝集现象等。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血凝抑制试验(HI)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凝抑制试验是兽医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试验条件要求低、设备投入少、适于大批量样品检验等优点,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者从实验材料的选择、操作方法、结果判定等方面对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血凝抑制试验是检测禽流感抗体效价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被区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所广泛应用。但由于试验中不规范的操作和细节注意不够,从而导致不正确的检测结果,而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当前抗体监测的主要手段,该试验具有操作简单、批量分析、结果判定快速等优点,基层实验室、养殖场应用该试验检测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抗体效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影响试验的因素很多。为提高试验的准确性,该文从待检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运输、试验器材、操作步骤、数值结果判定及其他因素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5.
6.
7.
伪狂犬病毒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株伪狂犬病毒在4、28、37℃下进行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结果表明,伪狂犬病毒能够凝集小白鼠红血球,HA可被抗伪狂犬病毒的高免血清特异性抑制(1:64)。并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该方法是诊断伪犬病的一种快速、简便、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廉慧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4):328-331
对鸵鸟新城疫病毒微量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影响该试验的主要因素,即被检血清中的非特异血凝抑制因子和凝集因子、稀释剂及其pH值、实验室温度、鸡红细胞的来源等。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可明显提高这一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血凝和血凝抑制(HA-HI)试验是目前禽流感监测普遍采用的试验方法,用来鉴定流感病毒分离株,检测禽血清中的感染抗体或免疫抗体,为免疫效果评估和疫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就HA-HI试验操作提出几点建议,供化验室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养鸡场的鸡新城疫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以有效评估鸡群的免疫状态,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方法]对永州市某养鸡场病鸡进行鸡新城疫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在检测的60份血样中鸡新城疫抗体效价为1:8—1:4。鸡新城疫抗体效价≥1:16(410g2)的占13.3%,鸡新城疫抗体效价≥1:8(3lo2)的占21.7%,鸡新城疫抗体效价〈1:4(2log2)的占65%。[结论]该鸡场鸡群鸡瘟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1.
12.
草鱼出血病病毒血凝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明草鱼出血病病毒的血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应用血凝试验对此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病毒只对鸡红细胞引起高滴度凝集,这种凝集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血凝的适宜pH为5.5-7.0,2%的氯化钠为较适宜的稀释液,血凝活性以在37℃温度条件下最好;出血病病鱼肠道的凝集价量高;醛化的鸡红细胞的4℃下保存一年多仍具有新鲜红细胞表面受体活性,从而使草鱼出血病的HA和HI试验更具有稳定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建立了一种快速诊断草鱼出血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土壤反硝化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反硝化作用是在微生物参与下的土壤氮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反硝化作用强弱直接影响着氮素的利用。反硝化微生物是一大生理类群,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和古菌中,经典的16S rRNA方法不适合反硝化细菌的生态学研究。利用功能基因,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反硝化研究的常用方法。主要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反转录PCR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功能单细胞分离技术在反硝化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并综述了土壤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对反硝化未来的研究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由于区域选择、模型方法、测量方式等研究设计的不同,学界关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运用Meta分析方法,以期准确识别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推动有条件的农户自愿有序退出宅基地。研究发现:农户宅基地退出受到农村推力与城镇拉力的正向影响及农村拉力的负向影响,而城镇推力未产生显著影响。从影响强度看,家庭经济条件改善是推动农户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动力,家庭结构压力是阻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在影响因素的异质性上,中部和西部地区宅基地面积的影响比东部地区强,文化水平和宅基地宗数在研究退出意愿的文献中影响更强,性别因素在出版质量更高的文献中影响更强。随时间推移,农户年龄的影响趋向加强,文化水平的影响趋向减弱,家庭年总收入的影响趋于稳定。为此,应注重构建公平合理的退出补偿机制及完善退出后农户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和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