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状况,作者2010~2013年在洛阳地区所辖9县2区,进行了多次针对蜻蜓的采集调查,获得了较全面的标本数据,共采获蜻蜓目昆虫标本700余号。本研究记述了分布于洛阳地区的蜻蜓,共计6总科、15科、37属、57种。通过对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的资源调查研究,列出了洛阳蜻蜓名录,并对洛阳分布的蜻蜓属(种)数量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陕西蜻蜓目昆虫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宏杰  杨祖德  霍科科  陈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65-11567
对陕西蜻蜓目昆虫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共有蜻蜓目昆虫117种,隶属于2亚目16科59种。其中新纪录种17种。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省蜻蜓目昆虫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经对标本鉴定和文献搜集,共整理鉴定出蜻蜓目昆虫2亚目12科45属69种,其中甘肃新记录种22种。蜻科(Libellulidae)为优势科,有10属24种。区系分析表明,甘肃蜻蜓以古北、东洋共有种居多,有37种,占总数的53.6%。在甘肃省不同地理区域中,以陇南地区蜻蜓资源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4.
2010年夏季在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对蜻蜓目昆虫进行了采集,分析了该地区蜻蜓目昆虫的地理区系和多样性特征。本调查共采集11种,隶属于4科10属;蜻蜓区系种类偏向古北区;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衡水湖湿地生境多样,不同生境中的蜻蜓多样性指数不同。  相似文献   

5.
2009年到2013年对重庆南川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蜻蜓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表明金佛山地区分布的 蜻蜓目昆虫共计2亚目10科27属50种,差翅亚目4科14属29种,均翅亚目6科13属21种.其中6属6种为重 庆新记录,13属16种为金佛山新记录.属种丰富度比较发现蜻科、蟌科丰富度相对较高,其区系组成的特点是古 北-东洋种类占有一定的优势,有20种,占总数的40%,东洋界种类有17种,占总数的34%,广布种有13种,占 总数的24%.  相似文献   

6.
任利芬  虞蔚岩  陈丽萍  沈涛  耿艳丽  高利  封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25-12527,12534
[目的]对保护、利用蜻蜓目昆虫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在2007~2009年春夏蜻蜓羽化的高峰期,随机采集蜻蜓目昆虫,并分类鉴定。[结果]初步确定徐州地区蜻蜓目昆虫共计21种,隶属于5科、17属。[结论]徐州地区的蜻蜓广布种稍占优势,有7种,占总数的33.33%;古北界的种类相对较少,有2种,约占总数的9.5%。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2999,优势度指数为0.0952,均匀度指数为0.7554。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北京地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状况,自2008年至2010年在北京多个区县的小溪、水库、湖泊、河流环境进行多次针对蜻蜓的采集调查,获得了较全面的标本数据。采集地涉及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平谷、昌平、大兴及市区公园绿地。通过网捕成虫及对稚虫的饲养,共采获蜻蜓目昆虫标本400余号。该文提供了北京蜻蜓目昆虫名录—9科41属62种(包括文献记载的3种),其中包括北京新记录科1科及北京新记录种16种,对前人研究中鉴定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更正,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表明:北京蜻蜓区系主要由古北成分构成,达53.2%;水体污染是导致北京平原地区蜻蜓种类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某高新校园与其周围环境的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对江西南昌东郊某高校校园、校外水渠和校外池塘3种生境进行蜻蜓目昆虫抽样调查,共采集蜻蜓目昆虫标本1 603只,校内5科10属10种,校外水渠6科14属14种,校外池塘6科15属15种。分析了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优势度指数(D)等种群参数及相似性指数(Cs),发现蜻蜓目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因生境和季节不同而异,水渠与池塘的相似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9.
2011—2013年的5月~9月,采用大面积随机调查法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蜻蜓目昆虫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获得9科28属47种蜻蜓目昆虫。其中,春蜓科、蜻科、蟌科和丝蟌科为吉林省西部地区蜻蜓目昆虫的优势类群;蜻科中赤蜻属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最多;春蜓科中,棘伟春蜓属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最多;蟌科中,异痣蟌属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最多;丝蟌科中,各属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相当。蜻蜓目昆虫多样性指数在春季随着气温升高、营养级丰富而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7月达到最高值,以后出现下降趋势;均匀性指数总体趋势变化不大;优势集中性指数5月最高,以后出现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初步报道了吉林省蜻蜓30种,隶属于蜓科,箭蜓科,大蜻科,伪蜻科,蜻科,色Cong科,Cong科,丝Cong科等8科,20属。并记录了每种蜻蜓已知的地理分布和猎物。  相似文献   

11.
张大治  代金霞  杨贵军  田兴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38-8539,8553
根据近些年对宁夏蜻蜓目昆虫资源的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现知在宁夏境内分布的蜻蜓目昆虫有7科20属共计38种。调查中发现宁夏新记录种6种,即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 Drury、高斑蜻Libellula basilinea McLachlan、异色灰蜻Orthetrum melania Selys、Orthetrum sp.、竖眉赤蜻Sympetrum eroticum ardens McLachlan和长叶异痣Ischnura elegans(Van der Linden)。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庐山地区蜻蜓目蜻科昆虫区系分析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5年对江西庐山地区蜻科蜻蜓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对采集标本的鉴定,初步确定庐山地区蜻科蜻蜓共计13属、24种,其中12种江西省新记录。区系组成的特点是东洋成分占一定优势,有14种,约占总数的58%;古北区的种类较少,有6种,约占总数的25%。通过对春、夏、秋三季蜻科蜻蜓多样性的研究,各季节的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为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13.
<正> 作者受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华立中同志的委托,鉴定一批采自海南岛尖锋岭的蜻蜓标本,发现一个新种,记述如下: 海南纤箭蜓Leptogomphus hainanensis Chao,新种雄性腹部长40毫米,后翅长33毫米。雄性色彩头部下唇颏基缘两侧一条短横纹、侧叶和它的基部、下颚的轴节、茎  相似文献   

14.
伏击法捕捉碧伟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保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83-11385
碧伟蜓具有良好的补肾壮阳药效。为了研究伏击法捕捉碧伟蜓等大蜻蜓的技术,以湖北省红安县华河镇方刘田湾为试验点,首先调查试验点蜻蜓资源,然后制作完善捕捉网、选取捕捉时间、选取捕捉地点,最后探索并完善伏击捕捉技术。共捕捉到碧伟蜓60个,其中大蜻蜓OA-1共32个。采用伏击法捕捉大蜻蜓时,捕捉网应该栓于带有轻便硬把手及与其相连的网环上,捕捉网可以选取深绿色,捕捉者应穿红色服装或者绿色迷彩服,网底部应栓1个轻软小绳索与捕捉网把手相连,捕捉时间应选取夏日晴朗下午,捕捉地点应选取突入水面或者平直的、方便操作的池塘岸边,捕捉点水体中应无水草或少水草,以防止蜻蜓头被挫掉。伏击法捕捉大蜻蜓技术可用于捕捉碧伟蜓等大蜻蜓。  相似文献   

15.
华春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101-102
2002.9-2006.4对在江苏省云台山地采集的1000余号蝶类标本进行鉴定,初步确定云台山地蝶类7科54属76种.其中凤蝶科5属11种,绢蝶科1属1种,粉蝶科5属6种,眼蝶类7属12种,蛱蝶类15属18种,灰蝶类10属15种,弄蝶科11属13种.江苏省新纪录种12种.  相似文献   

16.
虎灰蝶属是基于虎灰蝶Yamamotozephyrus kwangtungensis而建立的单种属,报道了产自广东南岭的虎灰蝶幼期.该蝶寄主植物为壳斗科白锥Castanopsis sp.,年发生1个世代,成虫出现于5-6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果树病害48种,其中包括仁果类(苹果、梨)病害26种;核果类(李、杏、樱桃)病害13种;浆果类(葡萄、草莓)病害9种。上述果树病害病原菌隶属于4个亚门、8个纲、13个目、17个科、30个属,其中鞭毛菌亚门为一个属;子囊菌亚门为13个属;担子菌亚门为2个属;半知菌亚门为14个属。  相似文献   

18.
江西七溪岭自然保护区分布有野生维管植物1 686种(含变种),隶属于201科716属;其中蕨类植物34科51属77种,裸子植物5科8属9种,被子植物162科657属1 600种.其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28个群系.从整体上看,海拔从低往高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山顶矮灌.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是中国箭蜒分类研究的第7篇,内含一新种,描述如下。桂林大箭蜒Macrogomphus guilinensis Chao,新种(图1—6)分布:广西(桂林良丰)。长度:雄性体长72毫米,腹部长55毫米,后翅44—45毫米。雄性色采:上唇基方有一对横椭圆形黄斑,两斑相距颇远;前唇基暗黄色,后唇基两侧各有一个甚大三角形黄斑;额横纹阔;头顶和后头中央黄色。前胸背板中叶的后半部和整个后叶黄色。合胸色采如图2;背条纹与领条纹相联;无肩前上点和肩前下条纹;第2条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