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侧柏幼苗对盐生环境的适应性及耐盐机制。【方法】以当年生侧柏幼苗为材料,通过温室土培模拟盐分不同梯度胁迫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100,200mmol/L)NaCl胁迫对侧柏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其不同器官(根、茎、叶)K~+、Na~+、Ca~(2+)、Mg~(2+)吸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结果】(1)盐胁迫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侧柏幼苗根系生长,但显著抑制了幼苗生物量的积累。(2)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侧柏幼苗各器官中Na~+含量增加,且Na~+含量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具有相同的分配规律,即根叶茎;随着Na~+含量的升高,各器官中K+含量显著减少,Ca2+含量在根和叶中显著升高。(3)各器官中K~+/Na~+、Ca2+/Na+和Mg2+/Na+总体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叶片和茎部离子比值始终高于根部。(4)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根部到茎部的离子选择性运输系数SK,Na、SCa,Na、SMg,Na逐渐降低;而茎部到叶部的SK,Na、SCa,Na、SMg,Na在低浓度盐胁迫时显著升高,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受到抑制。【结论】侧柏幼苗对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与根系对Na+的聚积和限制作用以及低浓度盐胁迫下地上部对K+、Ca2+、Mg2+选择性运输能力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以2种鹅耳枥属植物(欧洲鹅耳枥和鹅耳枥)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对其生长和Na+、K+、Ca2+、Mg2+等矿质离子在不同器官的分配、吸收与运输情况进行研究,探讨2种鹅耳枥的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种鹅耳枥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高浓度盐胁迫下(0.3%~0.5%)死亡率逐渐增加,且欧洲鹅耳枥死亡率高于鹅耳枥。各部分干质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0.3%~0.5%盐处理下,欧洲鹅耳枥总干质量下降比率高于鹅耳枥。随着盐胁迫的加重,2种鹅耳枥对Na+的吸收均增大,高浓度盐胁迫下,欧洲鹅耳枥体内Na+含量高于鹅耳枥,且欧洲鹅耳枥Na+主要集中在茎部,而鹅耳枥Na+主要集中在根部;K+在叶片中均维持较高的水平,Ca2+和 Mg2+含量变化不大;2种鹅耳枥不同器官中的K+/ Na+、Ca2+/ Na+和 Mg2+/ Na+随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盐处理组中,鹅耳枥幼苗茎和叶片的离子比值均高于欧洲鹅耳枥。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欧洲鹅耳枥幼苗从根到茎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下降,从茎到叶片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先降低后增加,鹅耳枥从根部到叶片整体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均显著高于欧洲鹅耳枥。综合分析表明,高浓度的盐胁迫对2种鹅耳枥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植物体内盐离子积累,但鹅耳枥幼苗保持体内离子平衡能力高于欧洲鹅耳枥,其耐盐性高于欧洲鹅耳枥。   相似文献   

3.
以耐盐品种"多果多穗茄"及盐敏感品种"九叶茄"和"兰州长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浓度NaCl处理条件(0和150mmol/L)茄子干鲜重,根、茎和叶中K+、Ca2+和Na+及K+/Na+和Ca2+/Na+,探讨了NaCl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及Na+和K+吸收与分布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根、茎和叶不同器官中K+、Ca2+和Na+及K+/Na+和Ca2+/Na+探讨了茄子幼苗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茄子幼苗干鲜重,根、茎和叶中K+和Ca2+显著降低,Na+含量显著升高。耐盐品种相对生物量积累高于盐敏感品种,根、茎和叶中K+及K+/Na+显著高于盐敏感品种,盐敏感品种的Ca2+和Ca2+/Na+高于耐盐品种,盐敏感品种通过提高Ca2+的利用率适应盐胁迫环境。NaCl胁迫下,耐盐材料主要通过离子区隔化维持根系中较高的K+和K+/Na+,同时叶片中贮存大量的Na+用以保持根系活力,从而提高茄子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黄蜀葵生长及金丝桃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探讨了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发芽、生长发育、植株体内离子分布以及金丝桃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其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NaCl胁迫有利于黄蜀葵生长,其中,0.3%的NaCl处理下生长发育较好;盐处理后,黄蜀葵根中Na+和K+含量显著高于茎与叶,Ca2+含量、K+/Na+和Ca2+/Na+值显著低于茎与叶;随NaCl浓度提高,根中Na+含量逐渐增加,各个器官中Ca2+和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盐胁迫对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含量影响显著,当NaCl浓度为0.3%时,金丝桃苷含量达到最高,但当NaCl浓度为0.7%时,金丝桃苷含量急剧下降。认为黄蜀葵为耐盐植物,适度的盐胁迫可以提高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探讨了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发芽、生长发育、植株体内离子分布以及金丝桃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其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NaCl胁迫有利于黄蜀葵生长,其中,0.3%的NaCl处理下生长发育较好;盐处理后,黄蜀葵根中Na+和K+含量显著高于茎与叶,Ca2+含量、K+/Na+和Ca2+/Na+值显著低于茎与叶;随NaCl浓度提高,根中Na+含量逐渐增加,各个器官中Ca2+和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盐胁迫对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含量影响显著,当NaCl浓度为0.3%时,金丝桃苷含量达到最高,但当NaCl浓度为0.7%时,金丝桃苷含量急剧下降。认为黄蜀葵为耐盐植物,适度的盐胁迫可以提高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牛叠肚对碱性盐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以牛叠肚幼苗为盆栽试材,研究了低浓度(30 mmol/L)和高浓度(240 mmol/L) NaHCO3胁迫处理下,牛叠肚幼苗各器官Na+、K+、Ca2+的积累、运输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经NaHCO3胁迫处理后,牛叠肚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各器官N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叶;除30 mmol/L处理根中K+含量略高于对照外,各器官中K+和Ca2+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不同幅度的下降;各器官中K+/Na+和Ca2+/Na+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叶片中K+/Na+和Ca2+/Na+比值显著高于根、茎中相应比值;茎向叶选择性运输的SK,Na值和SCa,Na值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处理下的根向茎选择性运输SK,Na值和SCa,Na值.牛叠肚幼苗主要通过茎部截留大量Na+以及保持叶部相对较高的K+/Na+和Ca2+/Na+比值来适应碱性盐胁迫.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牛叠肚对碱性盐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以牛叠肚幼苗为盆栽试材,研究了低浓度(30mmol/L)和高浓度(240mmol/L)NaHCO3胁迫处理下,牛叠肚幼苗各器官Na+、K+、Ca2+的积累、运输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经NaHCO3胁迫处理后,牛叠肚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各器官N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叶;除30mmol/L处理根中K+含量略高于对照外,各器官中K+和Ca2+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不同幅度的下降;各器官中K+/Na+和Ca2+/Na+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叶片中K+/Na+和Ca2+/Na+比值显著高于根、茎中相应比值;茎向叶选择性运输的SK,Na值和SCa,Na值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处理下的根向茎选择性运输SK,Na值和SCa,Na值。牛叠肚幼苗主要通过茎部截留大量Na+以及保持叶部相对较高的K+/Na+和Ca2+/Na+比值来适应碱性盐胁迫。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盆栽阴香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HCO_3和Na2CO_3(1∶1)混合溶液(0mmol/L、50mmol/L、100mmol/L、200mmol/L、300mmol/L)处理,研究阴香幼苗对Fe~(2+)、Mg~(2+)、K~+、Na~+吸收、转运、利用以及对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根系中K+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茎、叶中K+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叶片中K~+含量与根系相当,茎中K~+含量最低;各器官中Na~+含量呈上升趋势,根系中Na+含量最高,茎中最低;根系、茎中的K+/Na+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片中K~+/Na~+呈下降趋势,叶片中K~+/Na~+最高,根系中最低。低盐碱胁迫(0-100mmol/L)提高根、茎、叶中Fe~(2+)含量,促进光合色素合成;而高盐碱胁迫(100~300mmol/L)降低根器官中Fe~(2+)含量,略增加茎、叶中Fe~(2+)含量,明显降低光合色素含量;盐碱胁迫对根、茎中Mg~(2+)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降低叶片中Mg~(2+)含量。阴香幼苗能耐低程度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9.
以黄枚西瓜同源二倍体(2x)、三倍体(3x)、四倍体(4x)为材料,分别用100、200、300、400mmol/L NaCl处理西瓜幼苗,鉴定不同浓度NaCl对不同倍性西瓜幼苗的伤害程度,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NaCl胁迫8d后不同倍性西瓜幼苗叶片中的Na+、K+和Ca2+质量分数。结果表明,NaCl胁迫8d以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西瓜幼苗受害程度也随着加深,相同NaCl浓度下,不同倍性西瓜幼苗受伤害程度为2x3x4x;4x幼苗叶片中的Na+质量分数高于2x和3x。高NaCl浓度下,西瓜幼苗叶片内的K+质量分数为4x2x3x,Ca2+的质量分数为4x2x。NaCl胁迫后,耐NaCl胁迫能力表现为多倍体强于2x,4x的西瓜幼苗相对于2x具有较高的Na+、K+和Ca2+质量分数,与其表现的受伤害程度一致,3x的西瓜幼苗的受伤害程度与K+质量分数相关性最大,耐NaCl胁迫能力介于4x和2x间。2x的西瓜幼苗叶片受伤害程度与Na+、K+和Ca2+质量分数及K+/Na+比值、Na+/Ca2+比值的相关性较多倍体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mmol/L NaCl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K+离子含量、Na+/K+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8d后,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而K+含量下降,离子平衡被打破.南瓜幼苗体内的Na+含量、地上部的Na+/K+比值的变化反映植物对盐离子和营养元素相对的吸收情况.青栗(Q1)南瓜幼苗根系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明显高于黑蜜南瓜(H2)和黑子南瓜(H3).不同南瓜品种幼苗体内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变化趋势与NaCl胁迫下不同南瓜品种幼苗的盐害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Q1耐盐性强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低,K+离子含量较高有关;而品种H2和H3对盐敏感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高,K+离子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金属离子在大麦发芽过程中有两种状态:结合态与游离态。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跟踪监测大麦发芽过程中金属离子总含量和游离态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它们在大麦发芽过程中的变化呈现出很大的不同,总的离子含量一般呈现出单调的变化,而游离态的离子含量随发芽时间的不同呈现出波动变化。由于金属离子不同的存在状态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跟踪监测离子2种状态的含量变化,可以为研究金属离子在大麦发芽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铵离子的方法。[方法]以氧化铟锡为导电基体材料构建新型的全固态铵离子选择电极,并研究其应用效果。[结果]该电极检测铵离子的线性范围在1×10-4~1×10-1mol/L,响应斜率为(43.8±0.1)m V/dec,检测下限为3.27×10-5mol/L。[结论]该电极响应时间较快,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水及废水中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聚丙稀酰胺高吸附树脂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高吸附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用聚丙烯酰胺高吸附树脂对Cu(NO3)2、Pb(NO3)2标准溶液进行吸附,研究高吸附树脂与Cu2+、Pb2+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高吸附树脂吸水倍率随Cu2+、Pb2+浓度增大而显著减小,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幂函数关系。离子吸附量随Cu2+、Pb2+浓度增大而显著增大,吸附平衡时Cu2+、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1.72、242.68 mg/g,高吸附树脂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高吸附树脂对Cu2+、Pb2+的吸附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吸附速率逐渐减小,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相同质量浓度下,高吸附树脂对Pb2+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均大于Cu2+。吸水凝胶在去离子水中和硝酸溶液中解吸很快,大约1 h后达到平衡,高吸附树脂在去离子水中解吸率不高,但在1 mol/L HNO3溶液中Cu2+、Pb2+解吸率均大于85%。高吸附树脂3次重复吸附后,Cu2+、Pb2+平衡吸附量分别为第1次吸附量的75.36%和78.12%,重复吸附性能良好。研究结果可为高吸附树脂应用于含有重金属的污水处理和土壤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章安  曾艳  张明青  张鹏  邵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55-20457,20494
[目的]研究曝气池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Pb2+、Zn2+、Cu2+的吸附能力。[方法]以曝气池活性污泥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EPS投加量、不同初始金属浓度以及Pb2+、Zn2+、Cu2+3种金属离子共存等因素对其吸附Pb2+、Zn2+、Cu2+的规律。[结果]吸附时间对EPS吸附Pb2+、Zn2+、Cu2+的影响均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不断增加,分别在30、60和20 min处达到吸附平衡。pH对其的影响均表现为在酸性条件下随着pH的上升,去除率先上升后又下降,当pH=6时,去除率均达最大,分别为52.17%、39.83%和65.45%,之后去除率均随pH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随着EPS投加量增加,Pb2+的去除率先增大后降低,其吸附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Zn2+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均逐渐减少,而Cu2+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均逐渐增加。随着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EPS对Pb2+、Zn2+、Cu2+的吸附量均逐渐增加,而去除率均逐渐减小。3种金属离子共存时,EPS对Pb2+的去除率随着EPS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Zn2+的去除率是逐渐降低的,Cu2+的去除率先降低后上升,当EPS投加量〉17 ml后,Cu2+的去除率远远高于Pb2+和Zn2+。[结论]该研究为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植物中的氯离子的测定进行研究,并与国标法进行对比。试验以抑制型离子色谱仪为测定手段,以浓度为20mmoL/L,流速为1.0mL/min的KOH为淋洗液,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在6min内测定植物中的氯离子。得到结果与国标法对比无显著差异,加标回收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6.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瓣海桑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昼间变 化为“V冶型特征,秋茄和水黄皮群落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昼间变化表现出双峰曲线的变化特征。空气负离子的 年变化特征表现为夏、秋高于冬、春,且夏季最高,春季最低。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 关。在释放负离子能力方面,秋茄群落释放空气负离子的能力要优于水黄皮和无瓣海桑群落。红树林内一年四季 的空气质量等级均在A 级或B 级,表现出优良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7.
邵坚  刘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819-5821
通过阳离子壳聚糖对铅、汞离子的吸附试验和共吸附试验研究了阳离子壳聚糖对铅、汞离子吸附时间、温度、pH值等影响因素及由相关实验所得到的最佳吸附条件求得的吸附方程。结果表明,阳离子壳聚糖对汞、铅单独存在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1、1.14mmol/g;阳离子壳聚糖对共存汞、铅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0.96、0.42 mmol/g,阳离子壳聚糖在汞、铅离子共存时优先吸附汞离子,且总吸附量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PPJ会促进棉叶对硼和锰离子的吸收。PPJ的浓度为0.4mmol/L时,吸收最大,此时锰离子的吸收量比对照高54%,硼离子的吸收量比对照高37%。PPJ的浓度高于0.4mmol/L时,随PPJ时,随PPJ浓度的增加,硼和锰的含量下降,1.0mmol/L时,PPJ对硼和锰的吸收已无促进作用,PPJ浓度大于1.0mmol/L后,随PPJ浓度的增加,硼和锰的吸收量又增加。棉叶喷施硼酸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新途径.[方法]在自然状态和放置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状态下,对玻璃室内的负离子、正离子和安倍指数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在自然状态下,玻璃室内负离子浓度均值较低,为1 084 ion/cm3;在放置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状态下,负离子浓度均值为684 190 ion/cm3,是自然状态下的631倍.正离子在自然状态下的浓度均值为946 ion/cm3,在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开启状态下值为976 ion/cm3,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从安倍指数看,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开启状态下值为685 457.62,是自然状态下的539 730倍.[结论]在玻璃室内放置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可显著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3  
该文对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为期3 a的实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从市中心向郊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单极系数逐渐减小;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针叶林地区全年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阔叶林地区,但春、夏季节则阔叶林地区高于针叶林地区;有瀑布和溪流等动态水的地方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增加;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低于室外,但绿色植物可使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加;一天中白天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高于夜间,一年中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