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I)感染引起的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食欲下降,皮肤苍白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出血型回肠炎、亚临床型回肠炎和慢性型回肠炎。  相似文献   

2.
<正>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又称增生性回肠炎或猪回肠炎。是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增生性肠病是一种在急性  相似文献   

3.
猪增生性回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食欲下降,皮肤苍白,生长速度缓慢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出血型回肠炎、亚临床型回肠炎和慢性型回肠炎。  相似文献   

4.
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发生在6~20周龄的生长肥育猪,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下痢、食欲下降和生长缓慢等。病理剖检可见小肠和结肠粘膜增厚。显微变化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在文献中描述相似病症的其他名称还有坏死性肠炎(NE)、增生性出血性肠病(PHE)、局部性肠炎(RE)、回肠末端炎(TI)和猪肠腺瘤(PIA)等。  相似文献   

5.
曲向阳 《猪业科学》2012,29(10):84-86
猪回肠炎又名增生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感染所致的以回肠、盲肠、结肠黏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重要猪肠道疾病。该病易感染生长育肥猪、后备母猪,严重影响猪只饲料效率与生长速度,对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严重[1]。据Jensen报道,在美国每头回肠炎感染猪的经济损失至少1.531美元[2]。依据临床症状差异,本病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与亚临床型。急性型多发于后备母猪及17周龄以上的育  相似文献   

6.
<正>回肠炎是猪常见的一种消耗性疾病,又名猪增生性肠炎(PPE)。生长猪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体重减轻和腹泻。育肥猪或种猪可能会受到更为急性的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的影响。增生性肠炎包括了一组具有相似发病机制的疾病,包括坏死性肠炎(NE)、节段性回肠炎(RI)、PHE以及猪肠腺瘤病(PAI)。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远端小肠和近端大肠的黏膜增厚。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肠隐窝细胞增殖,杯状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7.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猪小肠腺瘤病、猪回肠炎及坏死性肠炎等,是一种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表现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以及食欲下降、皮肤苍白和生长速度缓慢等,主要发生于6~16周龄的育肥猪,偶见成年猪,断奶2月龄的仔猪及种猪也能够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以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发病后患猪出现食欲明显减退,生长速度缓慢等症状。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呈现高发多发态势,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影响生长,降低饲料转化率,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1病原与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9.
泉州市规模化养猪场猪增生性肠病的流行特点及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又称增生性回肠炎或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病是以回肠的黏膜呈腺瘤样增生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21,(3)
正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发生腺瘤样的增生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增多、肠管增厚为特征。猪增生性肠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1.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断奶后的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多发,尤其以2~3月龄育肥猪发病率最高,并在冬春季节多发。临床上以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为特征,发病后病猪食欲明显减退,生长速度放缓,饲料转化率降低,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现将某猪场的猪增生性回肠炎的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又称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roliferative haemorrhage enteritis,PHE)或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PI),是由专性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一种主要发生在生长育肥猪,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根瘤样增生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以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发病后患猪食欲明显减退,生长速度缓慢等。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呈现高发多发态势,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影响生长,降低饲料转化率,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4.
正猪回肠炎又称出血性回肠炎、增生性肠炎、区域性回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腺瘤病等,是由细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以猪顽固性或间歇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主要临床特征为母猪多发生粪便稀软、血性下痢。主要剖检变化为回肠增生出血、结肠出血。预防措施主要采取"四个加强"、"两个做好"和"一个免疫"的办法。治疗方法包括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控制继发感染和中药疗法。1病原及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5.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伟业 《养猪》2007,(3):53-55
猪增生性回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造成感染猪的生长速度减慢,猪群生长均匀度变差,饲料转化率降低,而使猪场损失严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慢性型回肠炎、亚临床型回肠炎和急性出血型回肠炎。  相似文献   

16.
刘国信 《养猪》2020,(1):111-112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劳森氏菌是一种在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在肠黏膜柱状上皮细胞胞浆中寄生与繁殖,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从而引起节段性回肠炎、坏死性肠炎以及急性出血性增生性肠道等病变。  相似文献   

17.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回肠炎或增生性出血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所引致的以回肠黏膜呈现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疾病。回肠炎广泛的发生于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大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我国,从6周龄的保育猪到接近上市的育肥猪均存在感  相似文献   

18.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特征是小肠黏膜增厚;上皮细胞增生,杯状细胞缺乏;微小的、弯曲的胞内菌游离在增生细胞的胞浆顶端。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慢性型回肠炎(PIA)  相似文献   

19.
猪增生性肠炎及其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enteropathy,PPE),又称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PI)、猪肠腺瘤样病(porcine intestinal adenomatosis,PIA)、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roliferative haemorrhagic enteropathy,PHE)等[1,3],是由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4-5].自1931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以来,至今已呈全球性流行.我国林绍荣[3]和于滨[9]也对该病的发病情况和诊断治疗进行了报道.随着我国养猪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贸往来的增加,种猪的引进会更加频繁,该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将会构成巨大威胁[5].  相似文献   

20.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是以回肠和结肠段的粘膜呈腺瘤样增生发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肠道综合征,由细胞内劳森菌(Lawsonnia)引起的猪接触性传染病,是在肠道出现单纯增生性变化的基础上引发坏死性、局部性及出血性肠炎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现将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