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介绍了以PLC、智能设备(保护测控装置、多功能电力仪表等)为基础的以太网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以硬盘录像机、视频服务器为基础的泵站视频监控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共用同一以太网的泵站集控系统,分析了影响以太网集控网络实时性、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并介绍了一个泵站集控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2.
优化运行理论在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改进的神经元网络构建了泵站流量以及效率预测模型,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构建了泵站优化模型。将这两个模型应用到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可以完成对泵站流量及效率的准确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泵站的优化运行。讨论了泵站优化运行理论在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GE Mutilin系列微机型保护继电器在泵站中的应用及其功能的实现,论述了GE-Fanuc90-30PLC在大型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组态,分析了Logicmaster90编程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并给出了江苏省刘老涧大型抽水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微机型保护继电器和PLC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微机监控系统在泵站中的应用,以自动化监控系统在皂河抽水站的应用为例,介绍了该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概况,阐明了该系统集保护,测量,控制,通讯于一身的主要功能和特点,以及如何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5.
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针对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问题以及大型泵站特点,提出了泵站综合自动化的一些基本思路,通过对近几年来泵站在自动化实践分析,就泵站综合自动化在系统的确定,设备的选型,自动化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前进 《排灌机械》2002,20(3):35-36
介绍了微机监控系统在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中的详细运用,并讲述了综合自动化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背景下,只有充分发挥智能控制仪表系统的功能优势,才能推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此进程中,应该重点发展智能控制仪表系统的自动化操作系统与其自行检测功能,两者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为农民带来更为便捷、更高效率的作业方法。本文旨在对智能控制仪表系统在农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做出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动化监控系统在泵站运行控制中的逐步运用,采用合适可靠的控制系统在高潭口泵站自动化改造显得十分关键。根据该泵站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自动化监控的结构设计,系统组成特别是PLC的网络模式的选择、程序的设计和运用进行详细说明。通过这次技术改造,可以提升泵站的技术含量,使泵站运行更加安全、经济、可靠,同时对今后的相关改造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简要说明了泵站自动化在一个阶段的结构及功能,提出了在新时期实施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宜重点关注的技术,介绍并探讨了泵站综合自动化新技术动向,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环保治理形势严峻,污水泵站数量增多,泵站运营人工成本压力增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泵站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泵站日常运营降低人工成本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主要讲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泵站中的设计应用,具体分析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解决,以期降低泵站运营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大型泵站监控软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泵站监控软件的开发是实现泵站综合自动化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非组态化的大型泵站监控软件的应用及其在开发和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国内、外先进组态软件具备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泵站中的应用;为增强和完善泵站监控软件的功能,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一些先进技术在泵站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内大型泵站监控软件的开发应该走国产组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组态软件的图形系统,并从组态软件的基本功能入手,对泵站经济运行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基于组态软件的泵站经济运行使用组态软件的图形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提供强大的图形功能,自动化程度高,误差小,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泵站改造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和泵站改造决策问题的性质,论述了在泵站改造中应用决策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泵站改造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竖井式贯流泵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苏州市西塘河引水工程裴家圩泵站的选型,介绍了常用低扬程泵站的结构形式与特点,较详细地叙述了竖井式贯流泵装置及其流道与断流方式的设计。该装置还在无锡市防洪工程梅梁湖泵站、常州市,武澄锡横塘片洼地治理北枢纽泵站工程设计中采用。结果表明:竖井贯流泵装置作为一种新的低扬程水泵装置形式,与灯泡贯流泵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工程投资省、便于管理维护等优点,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水位变幅较大、现场安装环境差等一些特殊的防洪排涝需求,设计制作了组合浮箱式移动泵站,该形式移动泵站以上泵式潜水电泵为机组,小浮箱托浮,农用水带出水,刚性杆件和绳索固定。并校核了组合浮箱式移动泵站的稳定性,阐述了组合浮箱式移动泵站的性能,提出该形式移动泵站的应用。计算分析表明,采用11个小浮箱托浮,安全系数较高,浮箱前后沿都部分浸入水中,机组平衡稳定。采用10个小浮箱,机组平衡稳定,安全系数高,可以偏心安装,减小纵倾幅度。该组合浮箱式移动泵站已达到设计要求,拆装方便、运输便捷、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小型灌溉泵站为例,对比4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潜水泵优缺点,设计了一种管轨一体斜拉式潜水泵。相比于其他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工程投资少,施工工期短,泵站管理及维护均比较方便,并且解决了泵站淤积问题。经过4年的运行,该泵站运行情况良好。管轨一体斜拉式潜水泵在河道取水工程中逐步得到应用,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泵站老化等级确定的可信度,建立基于证据理论的泵站老化评价模型.以2座典型泵站为例,提取各项老化指标信息,请3位专家按照老化评价标准,对指标体系中的最底层指标,在每个老化等级上进行单独评分,并且经可信度归一化处理,每个评分作为一条证据,按照Dempster合成法则计算,得到每个最底层指标在识别框架上的可信度分配;然后,每个最底层指标在识别框架上的可信度分配作为一条证据,按照Dempster合成法则及带权重的证据理论合成公式层层计算,得到泵站的综合管理、机电设备、建筑物、金属结构以及泵站整体在识别框架上的可信度分配;最后按照给定公式,计算评分并确定老化等级.与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的结果比较,在识别框架上,除了出现难以解决的证据冲突的情况外,同一指标的最大可信度平均是最大模糊隶属度的2.4倍,且两者对应的老化等级相同,应用证据理论可以提高泵站老化等级确定的可信度;合成证据前,对每条证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较好地解决合成过程中出现合成信度大于1的异常情况 .  相似文献   

18.
杨丽娟 《排灌机械》1998,16(1):28-31
通过泵站效率分析,在导出泵效率与叶轮直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装置变径优化运行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