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历史发展角度审视中国建筑的演化,当代所谓"最美建筑"之美,更多的是体现在现代建筑空间营造及功能实现范畴,诸如建筑材料创新、建筑技术改进、建筑创意设计等。但建筑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空间载体和功能结构,它亦是文化载体和象征符号,如果仅以科学技术优势作为当代"最美建筑"的评判标准,无疑是狭隘且浅显的,更是割裂中国建筑文化脉络的无知行为。因此,当代"最美建筑"之美,既包括建筑实体之美,也包括建筑文化之美,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在文化视阈中一脉相承,由此  相似文献   

2.
门既是一组建筑的出入口,它的位置自然就处天建筑的明显地位,它的形式自然讲究。门是建筑物的脸面,即"门面",又是独立的建筑。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因"门"而益发特色。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道出了大门具有显示形象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代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门"的形式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去欧洲之前,朋友极力推荐一定要去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他绘声绘色地描述:"枫丹白露"的花园、建筑、浮雕和壁画,会让你留连忘返……我们从巴黎市区驱车约60公里,进入一片森林,不久便到了风景如画的枫丹白露宫。迈进镶着金色"拿破仑徽章"图案的铁栅栏"荣誉之门",这里娴静幽雅,宽阔庭院的周边是一座座庞大的皇宫建筑群,灰色屋顶、黄色外墙,建筑外形气势非凡,翠绿的草坪、郁葱的树木,显得美妙至极。  相似文献   

4.
建筑活动是一种体现着当时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复杂行为。历史建筑的研究在绝大多数时是通过单体建筑去谈论其本身的技术特征与艺术风格等方面,很少对当时的建筑制度体系和运作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德租时期青岛建筑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一窥外国殖民者对中国近代建筑转型和风貌的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传统园林的叠山、理水、种植和建筑"四要素"构成的设计方法,结合现代建筑科学技术手段,制定福建省松溪县"石壁山"人造瀑布景观设计方案,创造现代人造瀑布景观,彰显中华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丰富风景园林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当下,由于职业分工的原因,大部分建筑和景观都被分开设计了。因为没有整体统一的设计考量,建筑和景观在空间意境上也被割裂开来。然而中国传统营造则不然,因为自古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建筑营造十分注重建筑、景观和环境的统一设计。要想摆脱现代快速经济下建筑单调而冷冰冰的状态,传统建筑营造对当下建筑与景观如何整合设计具有很多启发。通过研究和分析相关理论和实例,探索建筑与景观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7.
丰富差异性的类型学归为建筑类型学新地域主义一个分类,是中国部分个人和集体的建筑设计和探索的主流方向,通过对王澍、董豫赣、李兴钢富有"山水情"的建筑设计与设计方法的解读和分析,探讨宋代山水画论对当代建筑师的影响和参考,提出建筑体验"游山"这一独特空间感受,强调建设设计中的造园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建筑与景观融合并进的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知道,美术有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艺术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是现代视觉艺术的基础理论,它虽发端于西方,但中国的构成艺术理论远远早于西方,只是散见于历代的书法、绘画、建筑、戏曲、园艺等多类艺术的理论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只是无人去整理、归纳来使其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中最重要的核心范畴,是东方艺术魅力的神奇所在。中国传统的"意与境浑、情景交融"的意境理念,不仅推动了我国艺术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我国古代建筑的审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园艺》2020,(3):171-173
乡村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聚居和发展的摇篮,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景观的建设也备受关注。通过研究和探索江南园林的美学特点,梳理江南园林美学和乡村景观的特征,将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现代乡村景观设计中去,在满足现代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对江南园林美学的特征分析,分别从"道法自然""建筑美"造园思想的应用和空间的艺术处理手法的应用方面着手,在继承江南园林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为现代乡村景观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集造园四要素(山、水、建筑、植物)与诗书画等其它艺术门类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她崇尚自然而高于自然,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体现出中国古典造园幽静淡雅的人文情趣和审美意境。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以她丰富而独特的语言来表述着这种艺术之美。人工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一种"妙极自然,宛自夭开"的哲  相似文献   

12.
于婷婷 《现代园艺》2014,(24):127-128
中国的园林艺术容纳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追求意境美为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无论是造园历史,还是造园艺术,都堪为是世界艺术经典,因此,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是人造的空间艺术,在所创造的景观区域内,以地形为基础,以建筑和道路格局为骨架,按照园林设计思想,将山石、植物和水体相互交融,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形成相对于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当人们处于这样的园林空间内,就会在园林设计者空间观念的感染下感受到心境的放松。本论文针对空间观念与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古建老宅是我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旧建筑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随着人们对于精神文化追求的逐渐提升,古建老宅保护及利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古建老宅的历史背景、环境氛围、文化价值、艺术造诣为出发点,去探讨古建老宅保护设计及开发的新原则与理念。  相似文献   

14.
深入了解传统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能够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对于促进文化现代化,弘扬建筑历史文化、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的院子是一种专属中国的精神和文化是一种天地的从容是一种伦理的智慧"寻找失去的庭院"意在唤醒人们对传统庭院空间文化的记忆,找寻"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国文人自古爱庭院,烛照海棠,月下独酌,作为建筑向外延伸的活动空间,待客、雅集、茶会、宴请均在此进行。盆景作为中国传统庭院不可或缺的要素,不仅增添了庭院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因地制宜,因借地势、山石、植物、建筑等一切自然界中的物体;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史,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水体布局和水体类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含蓄美的营造手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气质,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中国园林源于中国诗画艺术,园林也说是一种艺术。园林中强调曲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从意境出发,其二,从园林景观营造手法的多样性去体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森林化"理念的提出,对建筑生态化越来越重视。由于垂直森林建筑涉及植物灌溉问题,本文分析了"垂直森林"建筑的关键组成部分——智能化灌溉系统的技术组成,以期人们能对智能化灌溉在建筑绿化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推广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建筑与环境相融合设计一直是我国营造建筑所遵循的理念。人类科学地将建筑、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景观等做统一的考虑,来实现对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然而因为经济社会等因素,中国的住区设计一直都处在"先量后质"的处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日益增长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自当代职业划分以来,在高效设计的同时,也带来了建筑与景观的割裂。建筑与景观的不协调往往会给使用者带来一系列的困扰。因此,设计师需要建立景观一体化的观念和方法来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相协调一致。同时,不同的场所设计具有不同的场所感,如果景观与建筑的设计是分开的,各行其道,其可能引发场所的分裂,导致使用者感到困惑和不适。笔者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例的研究和分析,从探索居住区场所感的营造、建筑与景观边界的融合处理以及一体化细部处理等方面,对居住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及应用提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建筑和思潮不断侵蚀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们意识到,并正在努力通过他们的设计,探索东方建筑自身丰富深奥的文化精髓。设计师们逐渐认识到东方建筑传统中蕴含着自身宝贵的建筑形式、结构、色彩与技艺,值得我们去保存延续并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