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系杂交中籼高产组合两优培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优培九的特征特性及优势特点 ,栽培上各项措施必须依照其特点 ,在稳定适宜苗数基础上 ,提高总颖花量 ,主攻大穗。采取扩行减苗使 1~ 6节位分蘖形成大穗 ,肥料上满足需要 ,挖掘产量潜力 ,在倒 3叶和倒 2叶期施好穗粒肥 ,以氮磷肥混施 ,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充分发挥大穗优势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栽培上各项措施必需依照其特点,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总颖花量,主攻大穗。采取扩行减苗使1~6节位分蘖形成大穗,肥料上满足需要,挖掘产量潜力,掌握在倒2叶期施好保花肥,以氮为主。氮磷配合,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充分发挥大穗优势。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5,(4):44-45
两系杂交稻两优6919在区试和示范中表现优质、高产、穗大粒多且结实率稳定、株叶形态好,耐肥抗倒、综合抗性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在超高产栽培上应适时播种避高温,精量稀播育壮秧;适龄浅栽护分蘖,合理稀植稳苗数;适期控水优群体,干湿交替促灌浆;适量用氮保大穗,增施钾肥提粒重;综合防治病虫草,适度用药保品质。  相似文献   

4.
两伏培九在江山市作单晚种植,高产栽培田块具有颖花量大、穗形较大、结实率高、耐肥抗倒、生育期较长等特点,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两系超级稻新组合两优293在麻阳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两系超级稻新组合两优293(P88S/0293)在湖南麻阳连片示范种植6.67 hm2,单产达12.24 t/hm2,表现耐肥抗倒,结实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株叶形态较好。总结了培育足蘖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严防病虫害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两优98816是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徽农S与R816配组育成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2019—2020年引进将乐县示范种植,表现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穗大粒多,产量高等特点。总结其在将乐县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两优培九具有大穗优势,合理穗粒结构是有效穗240.0万~247.5万/hm^2,每穗总粒190粒左右。栽培措施应以壮秧和适宜密度保足穗;适期早播早成,在最佳时段抽穗结实;针对生育期较长、需肥量较大的生育特点,搞好施肥和水浆管理。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20,(1):98-99
32两优706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采用常规育种方法育成的弱感光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优良、耐肥抗倒、杂种优势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2018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适宜种植感光型品种的地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杨生 《杂交水稻》2014,(3):47-49
Y两优1928是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与192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10024)。2012—2013年在福建永安试种推广,表现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强、大穗高产等特点,总结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6,(1):39-41
Y两优1998是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Y58S与新恢199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140007)。2013—2014年在福建永安市试种,表现株型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强、大穗多粒、高产、抗病等特点。总结了其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大中88-91是我场通过辐射德育原饲料大麦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肥抗倒、抗寒、蛋白质含量较高等特点。一般单产6000-7000kg/hm^2,产量潜力7500kg/hm^2以上。高产栽培在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主攻足穗、大穗,提高粒重,充分发挥其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2.
福优964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优964具有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省肥易种等特点。在高产栽培中,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单产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对形成高产的贡献率最大;每穗总粒数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成显著的负相关,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较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产量又与插植密度成显著的正相关。生产上,应合理密植,主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创建理想的高产群体结构,并发挥其内在的大穗优势、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Y两优900是利用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籼粳交强优恢复系R900为父本选育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2013年在湖南创造了较大面积单产14.82 t/hm2的世界纪录。该组合根系发达、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具有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本文对Y两优900与Y两优2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其叶龄及苗穗数动态,提出优化栽培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军  顾德法 《作物研究》1996,10(3):14-16,21
研究了申香粳4号和香粳852两个香粳稻品种的叶型和产量因素,结果表明:功能叶算了的性状、品种间存着差异,其配置关系,长/宽比的大小顺序以倒三叶大于倒二叶,倒二叶大于剑叶,比叶重以剑叶最大为宜,抽穗期叶会显著降低结实率;品种的产量水平越高,剪叶对结实率的影响就越小,源和库的协调性也越好。在产量因素的进一步改良上,申得粳4号应从提高每穗粒数和有铲穗着手,香832在在原有产量因素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穗数来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稻金两优3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两优36是以籼稻光敏不育系HS-3为母本,早籼品系946为父本选配的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具有穗大粒多、产量优势强等特点,2000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氮肥运筹对“二旱一水”大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分析氮肥运筹对“二旱一水”大麦产量及品质的作用表明,“二旱一水”大麦以亩施10kg氮肥处理产高,品质亦最好,在施肥技术上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蘖肥施用比例,控制倒二叶肥施用数量,人而增加穗数,提高分蘖成穗率,提高大麦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减少针后茬作物玉米的影响,使麦玉协调增产。  相似文献   

17.
Y两优2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11年创造了世界较大面积产量最高纪录13.9 t/hm2。该组合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具有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1~2012年在海南省三亚市种植,实际产量为11.74 t/ hm2,达到了该生态条件下产量的超高产水平。本文基于水稻叶龄模式和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从精确定量施肥、科学湿润灌溉等方面对高产栽培技术作了阐述。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Y两优2号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提出Y两优2号超高产栽培应在协调穗、粒、重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该品种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的优势,采取前期尽早攻穗,中后期增粒、保重的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经定位追踪观察,明确培矮64S/E32具有如下有助于超高产的植株性状:a)分蘖力中等,栽后23 ̄25d形成足额穗数所需的茎蘖数;b)每穗粒数多,成为构建巨大库容的主体因素,大穗又源于二次枝梗多;每穗粒数与结实率的负相关不显著;c)冠层叶片长而直立,叶幅瓦状,阳光可透入群体深层,显著提高了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d)植株较矮,弯曲力矩小,秆壁厚实,抗折力大,具有较强抗倒能力,倒5及倒4节间的倒伏指数〈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分析氮肥运筹对“二旱一水”大麦产量及品质的作用表明,“二旱一水”大麦以亩施10kg氮肥处理产量最高.品质亦最好.在施肥技术上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蘖肥施用比例,控制倒二叶肥施用数量.从而增加穗数.提高分蘖成穗率,提高大麦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减少对后茬作物玉米的影响.使麦玉协调增产。  相似文献   

20.
华两优919是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216S和强优势恢复系R919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良好、大穗、抗倒、高产、优质等特点,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