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综合分析了隆平高科自水稻绿色通道品种试验以来审定品种的数量变化、品种类型、主要亲本、产量、抗性以及米质等基本情况。结果表明,隆平高科水稻绿色通道品种审定数量位居同期企业之首;审定杂交稻占比远大于常规稻,其中以两系杂交稻品种为主;审定品种亲本持续更新;审定品种的平均产量相对稳定,抗性和品质显著提升,绿色优质品种快速增加。高产、绿色、优质新品种的审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分析2000—2009年浙江省审定通过的55个常规早籼稻品种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和生育期等主要农艺性状,发现近10年来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增加的趋势明显,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每穗实粒数和干粒重的增加而引起,每穗实粒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结实率。近10年来审定通过的常规早籼稻品种的生育期变化不大。2004—2009年审定的常规早籼稻品种稻瘟病及白叶枯病抗性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分析结果说明,浙江省审定的常规早籼稻品种在抗病性、生育期等性状保持稳定的同时,产量性状向着大粒且高结实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棉518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创棉518在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18 d,株型紧凑,株高73.05 cm,第一果枝节位5.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20年生产试验中,创棉518每666.7 m2平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94.5 kg、186.2 kg、176.7 kg。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陆中85号于2017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其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创棉512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其特征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五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双五号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经全国多点鉴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表现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耐)病性强,熟期早,吕质优良等特征,上海市区试平均产量2424.0kg/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24.96%,生产示范最高产量达3075kg/hm2,199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早熟适机采棉花品种冀石29于202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在2021年河北省棉花品种晚春播组生产试验中,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均居同组第1位。总结了冀石2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品种介绍     
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如下三个大豆品种为1997年推广品种,敬请广大读者和用户,仔细审视,是否适合当地引种试种?欢迎大家参与推广。1、黑生101原代号D89-9822。育成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小麦所产量表现:1995-199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230  相似文献   

9.
为指导湖北省籽粒型大豆新品种选育,分析了1987—2022年湖北省审定的60份籽粒型大豆品种试验数据,研究审定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的变化规律与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遗传变异中,品质性状变异较小,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变异较大。审定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产量和脂肪含量随年份更替呈上升趋势,全生育期、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蛋脂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2015—2022年湖北省审定的籽粒型大豆品种对SMV的抗性主要为中间型,在今后育种过程中对SMV抗性的选择仍需加强。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277),单株粒重与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554, 0.646)。因此,在今后湖北省籽粒型大豆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着重关注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的协同改良,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GS濮海10号是河南省濮阳农科所选育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经全国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表现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耐)病性强,中熟,品质优良等特征。国产区试(黄淮海中片)三年平均产量2736.15kg/hm^2,比对照鲁豆4号增产13.89%,最高产量达3820.05kg/hm^2,2001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花生学报》2006,35(3):27-27
中花12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唐92918”作母本,“ICGV86699”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6001。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荚果产量4180kg/hm^2,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2.20%。其中:2003年荚果产量3820kg/hm^2,比中花4号增产5.71%,极显著;2004年荚果产量4340kg/hm^2,比中花4号减产0.58%,不显著。该品种适于湖北省花生非青枯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是水稻产量、抗性、品质的基础,审定和推广优良水稻品种对发展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2001—2012年上海市水稻品种的审定及推广情况,以期为上海市优良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审定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1985―201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的审定和利用工作,概述了审定品种的数量、类型、抗病虫性以及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总结了河南省棉花的主推品种及其主推年份和种植面积,以期为棉花品种的选育、审定和利用以及稳定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特优70系以龙特浦A为母本,明恢70年为父本育成的灿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米质优良,适应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用不育系83A与恢复系128组配成的中熟杂交晚粳新组合闵优128,具有熟期早、产量高、米质和抗性好等特点,1998年9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来源及产量表现“西豆三号”是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于1982年从早熟亲本“矮脚早”中选优株,经钴60r射线处理,历时十年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西豆三号”产量极显著高于亲本“矮脚早”和对照品种“石栓猪腰子”。...  相似文献   

17.
低芥酸杂交油菜渝杂18由西南农业大学采用化学杀雄方法育成,品比试验产量1950-2715kg/hm^2;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946kg/hm^2,比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2.2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3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2.3%。渝杂18商品种子含油量39.97%,芥酸含量0.62%。1998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MH410433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北省冀中南植棉区,其生育期122 d,植株塔形,叶片中等偏大,铃卵圆形,吐絮肥畅,纤维品质达到河北省审定Ⅲ型棉花品种标准,早熟不早衰,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主要介绍了MH410433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D奇宝优1号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奇宝优1号是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用D奇宝A与登秀1号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稻组合,于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长汀县2006—2007年在全县多点多稻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双晚,平均产量565.8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作中稻和烟后稻,平均产量560-620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达显著水平。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在长汀县中稻、烟后稻区或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均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现将其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盐粳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较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株型好、产量高,生产中平均产量650kg/667m^2,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极具推广潜力,在水稻育种上展示出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