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草鱼整个养殖周期中,二龄草鱼阶段是发病死亡率最高的阶段,特别是每年返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多种病原体不断涌现;在高密度混养池中,草鱼常常暴发性发病死亡,而同池其他鱼类却安然无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草鱼抗病能力低下,易感染多种病原体"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被混养在同一池塘时,草鱼,特别是二龄草鱼常常大量发病死亡,而同池其他鱼类却很少被感染。显微镜检测  相似文献   

2.
草鱼厌食症是指草鱼在养殖适温范围内无任何生理疾病时,突然不吃草或显著减少吃草量的反常现象。笔者在鱼病门诊也经常遇到渔民求诊治疗草鱼厌食的方法。渔民描述:鱼没有出现死亡,只看到鱼在水中一群一群正常游动,鱼不浮头,也没有其他任何病症、病兆,早几天吃草好好的,突然吃草量大减以致不食。现将出现此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出现此症的塘口,一般pH值偏低,pH值多在5.5~6.5之间,水体呈酸性。在酸性水中,鱼鳃分泌粘液增多,粘液沉淀覆盖在鳃上皮细胞之上,影响鱼的呼吸,酸性水还能使鱼类血液pH值下降,降低其载…  相似文献   

3.
陈远见 《内陆水产》2002,27(7):20-20
近年来,由于草鱼经济价值较高、饵料来源广泛、饲养技术简单等诸多因素,不少农户将草鱼作为主养对象。而实践证明,池塘主养草鱼最难度过的是夏季关,入夏后草鱼直接面临着泛塘、厌食症以及出血病三大威胁,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巨大损失。那么,入夏后养殖草鱼怎样才能过好这“三关”呢?1避免泛塘主养草鱼池泛塘不同于普遍泛塘,较易引起草鱼死亡,而且规格越大死亡率越高。剖检发现死鱼肠道内充有大量食物,系晚间在傍晚前后摄取大量食物,其新陈代谢活动所需的溶氧量大增,而半夜水中溶氧值却处于较低水平,这样就会造成饱腹的草鱼缺氧而…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引起草鱼夏花苗种瘦弱的原因是患了"萎瘪病",而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除营养不良因素外,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系绦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所致。做好前期预防和因病施治是提高草鱼夏花苗种成活率措施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湘西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西部的部分县(市)及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西部,境内绝大多数县(市)属边远山区,草鱼苗种多为外购,由于运输成本高,成活率低等原因,草鱼的养殖量小.为解决草鱼苗种的供应问题,在属于湘西地区的怀化市辰溪县安坪镇曾家坪村山塘,对购买的草鱼"夏花"苗种进行了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由于草鱼经济价值较高,饲料来源广泛,被一些地区作为池塘的主养对象。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专死草鱼的泛塘1.原因通常泛塘时,其死亡先后顺序一般是鲢、鳙、鳊、草、青、鲤等,草鱼属中等耐缺氧水平的种类。然而,每到草鱼生长旺季,常在养殖区出现一些异常的泛塘现象--死亡的主要是草、编鱼,有时甚至纯死草鱼,且越是大草鱼死得越多,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对象的"草基"鱼塘,一旦发生,往往对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正是很多养殖者深感茫然的问题。专家和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7.
草鱼出血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发病率高,且尚未找到有效防治的药物,至今一直成为草鱼养殖发展中"瓶颈"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采取免疫学途径防治草鱼出血病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综述了采用草鱼出血病疫苗、干扰素及免疫增强剂进行草鱼出血病防治的研究现状;提出口服型免疫增强剂是生产上防治草鱼出血病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据相关资料记载,食用草鱼、养殖草鱼在梅州具有悠久历史。今年8月,"客都草鱼"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梅州首个获认证的水产品。为擦亮"客都草鱼"品牌,近日,梅州梅江区举办了2019粤菜师傅客家菜职业技能大赛,特别新增"客都草鱼"10大名菜奖项。"客都草鱼"日渐成为梅州饮食文化的招牌。  相似文献   

9.
<正>大规格草鱼是饭店制作"鱼片"菜肴的重要材料,也是老百姓家中红白喜事必需的几道传统菜肴。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规格草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传统的草鱼养殖方法,一条大规格草鱼需要3-4年才能上市。  相似文献   

10.
<正>华中地区是我国草鱼的主要养殖地区,草鱼养殖历史长、面积大,草鱼的病害也十分严重,特别是病毒性的草鱼出血病给草鱼池塘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近几年对该地区草鱼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现场防治实践,本文把该地区草鱼出血病的主要流行特点和防控建议做如下总结。华中地区草鱼出血病全年可以分为明显不同的两个流行阶段,一是5、6月份(油菜开花前后,或称"麦子黄"季节)以二龄春  相似文献   

11.
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疫苗与细菌性三联灭活疫苗可以有效地提高草鱼对"四病"的抵抗能力,对照试验发现,接种"四联"疫苗后,草鱼"四病"的发病率试验组比对照组低21.55%,试验组平均亩产比对照组高181.1千克/亩。试验结果证明;接种"四联"疫苗是防治草鱼"四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烂鳃、肠炎、赤皮俗称草鱼"老三病",是草鱼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很容易被治愈。然而,在我国很多养殖区,因不重视水质调控,导致草鱼"老三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渔谚道"治病先调水",只有将水质调控与药物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彻底治愈草鱼"老三病"。一、病例及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池塘养殖草鱼鱼肉品质的提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周  胡杨  安玥琦  吕昊  郭晓东  尤娟  熊善柏 《水产学报》2020,44(7):1198-1210
以池塘养殖草鱼为对象,采用室内微流水系统处理草鱼,研究处理时间(0、1、4、7和10 d)对草鱼鱼肉基本营养组成、滋味特征和滋味成分、气味特征和气味成分、感官评分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滋味成分、气味成分和感官评分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微流水处理时间延长,草鱼鱼肉中脂肪和总糖含量显著下降、灰分含量显著增加,但鱼肉中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差异。滋味分析仪(电子舌)和气味分析仪(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微流水处理能显著改变草鱼鱼肉的滋味特征和气味特征。处理后的草鱼鱼肉中IMP、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甜味氨基酸(丝氨酸和丙氨酸)、苦味氨基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其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含量显著减少。微流水处理4 d的草鱼鱼肉气味评分、滋味评分和色泽评分显著高于处理0和1 d的草鱼样品,而与处理7和10 d的草鱼样品无差异。研究表明,短时间微流水处理能有效提升草鱼鱼肉品质,适宜处理时间为4 d,处理后的草鱼鱼肉腥味明显减弱、鲜味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由于草鱼经济价值较高,饲料来源广泛,被一些养殖单位作为池塘的主养对象。但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专死草鱼的泛僵l、发生原因草鱼生长旺季,常在养殖区出现一些异常的泛塘现象——泛塘死亡的主要对象是草鱼、编鱼,有时甚至纯死草鱼,且规格越大死亡率越高,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对象的“草基”鱼塘内,一旦发生,对生产会造成严重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养殖者深感茫然的一个问题。有关人员通过多年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找出泛塘专死草鱼的首要原因是晚间投食过多所致。此类…  相似文献   

15.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江苏省句容市重点养殖品种之一,因其肉味鲜美,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稳定,需求量不断增长,市场行情仍有不断攀升之势。但近年来,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环境逐渐恶化,加上缺乏有效的防疫和检疫的技术措施,致使养殖疫病广泛流行。主要疫病包括草鱼出血病、草鱼"三病"和草鱼"肝胆综合症"等,其中以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具有流行广、周期长、发病快、死亡率高和抗药性强的特点,是草鱼养  相似文献   

16.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如何提高草鱼的生产且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的鱼是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进行草鱼的饲料养殖试验已成为今后草鱼饲料研制到生产的必须条件。草鱼最易生病,因此,池塘网箱养殖试验选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畅通、交通便利等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草鱼“四联”疫苗在草鱼池塘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口池塘,每公顷放养75~100g/尾的草鱼种31 612尾~36 486尾。其中2口池草鱼种放养时接种草鱼"四联"疫苗,另2口池设为对照。经6个月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的试验池草鱼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池相比,发病率比对照池低10.7%,成活率与平均产量比对照池分别提高12.8%和20.8%。试验初步证明,接种草鱼四联疫苗能有效地增强草鱼对"四病"的抵御能力,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是有效防治草鱼"四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淡水渔业生产中,草鱼种的越冬成活率低,对生产的危害较大。草鱼种越冬成活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除了生活环境不适的影响之外,因疾病引起的死鱼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查明草鱼种在越冬期间寄生虫的种类和动态,对防治草鱼种在越冬期间的疾病,提高其成活率是有一  相似文献   

19.
正草鱼是主要的淡水池塘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等优点,食性为草食,是很多养殖户喜欢养殖的优良品种。但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不高。对草鱼危害较大的,除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外,最常见的应当是草鱼烂鳃病。导致草鱼烂鳃的病原主要有寄生虫、真菌及细菌性,其中尤以细菌性烂鳃病最为严重。烂鳃病为草鱼"老三病"之一,每年都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疾病的暴发常常使养殖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细菌性疾病,一旦暴发,短时间内鱼群大量死亡,无法控制。烂鳃病就是一种草鱼易感的细菌性疾病。2014年9月遵义县九龙银都渔业公司养殖场草鱼烂鳃病暴发,死亡草鱼达4000多千克。下面就本病例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细菌性疾病的防治进行探讨。一、九龙银都养殖场草鱼烂鳃病发病原因分析1.发病特征及直接发病原因发病开始于2014年9月12日,等9月28日笔者到达现场,草鱼几乎死完。剩下的草鱼都奄奄一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