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通过茄子整枝打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试验,初步证实了茄子整枝打叶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整枝打叶方法,以及茄子整枝打叶中正确的整枝是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等几个问题。为了进一步验证1981年的试验结果准确与否,1982年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松堡公社新华二队又开区对茄子整枝打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重复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通过整枝方法对比,找到一个使茄子高产优质的整枝方法。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德州火茄。2月5日温室播种育苗,4月21日现大蕾定植于试验田。共3个处理,三次重复,计9个小区,小区两侧设保护行,小区长4.2米,宽1.2米,每小区5平方米,栽植20株,折合亩植2660株。 相似文献
3.
4.
探讨整枝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番茄整枝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三种整枝方式即单干整枝、连续两主整枝及老株再生整枝,结果表明:单干整枝、连续两段心整枝同化产物的积累一生中呈“S”型曲线 株再生整枝于株龄198天以前符合S曲线,株龄198天以后又有一个 高峰期称再生期。整枝改变同化产物积累各阶段的长度,提高了同化产物对果实的分配率,与单干整枝相比,连续两段心整枝85%以上的产量集中在结果中后期,老株再 相似文献
5.
6.
7.
本试验对目光节能温室冬春茬东北紫长茄的产量形成与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下午积温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和0.693,回归方程为:Y=-16.782 0.039 X8 0.695 X2. 相似文献
9.
以二苠茄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整枝方式,在露地栽培下,研究不同群体结构对茄子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茄子经过单秆整枝、双秆整枝和三秆整枝处理后,株高降低,株幅、茎粗和叶面积增大;与对照相比,3种整枝方式下茄子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明显提高,其中单秆整枝单果质量最大为0.807 kg,双秆整枝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最高,分别为4 013.117 kg/667 m2、7 906.17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11.
茄子高产整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是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茄果类蔬菜之一.而茄子历年产量不稳,果条大小不一,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为了满足人们对优质茄子的需求,改进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在2001年对"茄子高产整枝技术进行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介绍,正确、科学的整枝是获得茄子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因此,为了提高茄子的产量,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茄子整形试验”,现将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茄子结果习性是按着“双杈假轴分枝”规律,先结一个门茄,相继结两个对茄,随之四门斗、八面风、满天星,总共可结30个果以上,但事实并不可能,因受气候、营养、光照等方面制约,每株茄子只能从门茄、对茄、到四门斗中间结的茄子能够座住,大体在6~7个,其余四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番茄杂交制种母本不同整枝方式与种子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园艺》1998,(5):7-7
我国番茄杂交制种从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有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番茄育种专家郁如平、郑贵彬、徐鹤林、高振华等80年代从美国引进了含TMV抗病基因的黄化体番茄育种材料,先后育出了苏抗系列,西粉、早丰、中杂系列等番茄杂交新品种,但因制种技术不过关,1985年前全国每年只能生产少量杂一代番茄种子,而全国每年需大量的番茄杂一代种子。因含TMV黄化体育种材料,属黄苗光效率低,生长势弱,根系发育不好,坐果少,每亩产种量只有几公斤,而制一亩种子需成本1000多元,成本高,利润低,制种农民难于接受,1985年西安市园艺研究所采用新技术栽培制种研 相似文献
18.
茄子杂种优势与产量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产量构成性状果实数、平均果重和早熟性不表现杂种优势;认为茄子产量杂种优势,是亲本品种产量构成性状相互配合的结果,是基因累加作用的变量,是数量性状遗传现象,在上、下代的传递上是可以固定的。 相似文献
19.
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高原,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它是深受群众欢迎的香辛类蔬菜,因此分布极广,遍布城乡各地。 从生理角度来看,光合作用是高产的基础,而合理的群体结构是影响光合性能的前提。大蒜叶片直立或斜立,有利于阳光照射到叶层的基部,根据这一形态特征,结合各器官间的生长相互关系,确定不同品种的合理群体结构,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光能)和地力(肥水),使群体与个体,地上部与地下部,地上部各器官都能得到健全而协调的发展,使群体合理的叶面积系数较早的出现并维持较长时间。使产品形成盛期各叶层能有较好的光照条件,维持较强的光…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地区多年(1952-1991年)生产调查资料及田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播种期与产量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在适宜插种期前或后产量均下降;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后期大于前期,特别是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播种期的早晚对大白菜结球生长期的长短影响较大。在当前的栽培条件下,北京地区的适宜播种期应为8月3日至9日。此期有利于大白菜高产、稳产和提高抵抗病害的能力,又可减缓后期不利气象因子的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