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苜蓿属所含有的皂苷类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该属植物含皂苷类成分近60种,均为齐墩果烷(oleanane)型五环三萜,此类成分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对于深入研究与开发苜蓿属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云南垂穗石松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合理利用云南垂穗石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C-MS分析云南垂穗石松全草脂溶性化学成分。[结果]鉴定出34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超过5%的化学成分为葵酸(25.518%)、油酸(18.481%)、十六烷酸(17.096%)、葵酸乙酯(9.092%)、十六烷酸乙酯(7.279%)。云南垂穗石松脂溶性化学成分主要为酯类、脂肪酸类和倍半萜类物质,34种脂溶性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占脂溶性成分总量的95.2%。[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云南垂穗石松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刺楸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刺楸属植物中存在的三萜皂苷类、苯丙烷类和其它酚类化学成分以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抗菌、抗炎活性和抗类风湿、抗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红毛丹果壳中的9个齐墩果烷型三萜苷类化合物对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生防活性,并分析了齐墩果烷型三萜苷拮抗病原菌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9个齐墩果烷型三萜苷对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均有一定的致死活性,部分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显示拮抗作用,其中有4个齐墩果烷型三萜苷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表现出兼抗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近几年来走马胎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走马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对2006-2016年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Pub Med等英文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词为"走马胎"和/或"化学成分"进行检索,整理、总结近10年来有关走马胎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的研究文献。【结果】走马胎主要成分是三萜皂苷类,此外还有香豆素类、甾醇类、酚类等成分;走马胎根茎中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岩白菜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此外,走马胎提取液还具有抗血栓的作用。【结论】目前走马胎的活性成分研究部位主要集中在根茎,果实与叶子的活性成分研究尚少;对走马胎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萜皂苷类的分离与鉴定以及抗癌活性筛选,对其他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比如抗炎镇痛等方面研究尚少。【建议】加强走马胎叶子与果实的活性成分研究,以便阐明其传统利用的合理性;进一步加强研究走马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机理,为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明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合理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天然产物分离》2005,3(4):26-31
植物内生真菌活性成分的研究;植物甾醇及甾烷醇的生理代谢调节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槐属植物生物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霞草中三萜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六角莲化学成分的研究;紫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筋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莲花烷类生物碱属于异喹啉类吗啡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中,目前已发现70余个。其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抗HBV、与δ-阿片受体结合、抗单纯疱疹病毒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莲花烷类生物碱,本文综述了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桃金娘科植物抗菌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归纳了桃金娘科抗菌植物种类,对从中提取的精油、单宁、三萜、黄酮等抗菌活性成分进行了介绍,并对桃金娘科植物抗菌成分在新农药和新医药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川续断中三萜皂苷类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骨折、骨质增生、流产等疾病的治疗。本文从化学成分、炮制工艺、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6方面综述了川续断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研究进展,为川续断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割舌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从割舌树属中共分离得到47个化合物,包括三萜、酚类和甾体等结构类型。一些三萜和酚类单体成分显示了较好的细胞保护、抗氧化和抗疟疾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调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该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包含33科88属178种,优势科内属种分化程度较高,6个大型科内属数、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46.59%和53.93%,但属的组成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属内分化程度不高。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呈明显热带性质,热带性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100%、88.46%、74.42%,在科、属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在种水平上,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太平洋诸岛分布型优势性明显。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16种中国特有分布型种,种级水平特有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2.
根据桔梗皂苷的研究历史,综述了桔梗中三萜皂苷类的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桔梗作为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汉桃叶植物是我国传统民族中草药,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及黄酮类,具有抑菌、抗炎镇痛、抗惊厥等多种药理活性。为汉桃叶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在广泛检索文献基础上,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等方面对汉桃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蹄叶橐吾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是三萜皂甙,此外还含其它萜类、肽类等;其中一些成分具有抗瘤,抗菌,消炎等活性。对国内外学者分离到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为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天然产物中发现的木栓烷型三萜化合物的13C-NMR、1H-NMR谱学特征进行综述,以期减少天然产物特别是木栓烷型三萜结构鉴定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木栓烷型三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灵芝三萜类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灵芝子实体、孢子及菌丝体。液态发酵合成灵芝三萜因生产周期短、发酵条件易控制、活性成分稳定等优点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除了在培养基和环境条件等方面对灵芝三萜液态发酵调控参数进行优化外,添加外源物提升灵芝三萜产量也是一种很好的调控手段。本文就灵芝三萜生物合成途径、液态发酵高产灵芝三萜的培养条件调控、外源物对液态发酵高产灵芝三萜的影响以及代谢通量在灵芝三萜液态发酵合成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植物提取物含有生物碱、酚类、黄酮类、苷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安全、高效、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本文从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生物活性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植物提取物类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荣祥  都姣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34-9534,9567
[目的]为科学利用石松科植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从而对黔产扁枝石松干燥全草8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黔产扁枝石松中共分离到5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3乙-酰基齐墩果酸(Ⅱ)、阿魏酸(Ⅲ)、β-胡萝卜苷(Ⅳ)和石松碱(Ⅴ)。[结论]化合物Ⅱ~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原江锋  邱智军  何灵美  张志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289-12290,12302
[目的]探讨连翘叶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以黄酮类、木脂素类和三萜酸类提取率和含量为指标,考察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微波提取和超声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提取法对黄酮类和木脂素类的提取效果最佳;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对三萜酸的提取效果最佳。[结论]试验探讨了连翘叶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工业生产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野生食药观赏多用植物猫屎瓜(Decaisneainsignis)的营养价值、功能成分、生物活性和潜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猫屎瓜果实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其籽含油量高且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和油酸,果皮中存在大量的次质生胶类物质。同时,从猫屎瓜果实中分离鉴定了包括Decaisoside A、B、C、D和G 5种新化合物在内的三萜皂甙类物质,并发现部分化合物及粗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活性及乙酰胆碱酶抑制活性。这表明该植物在食用、药用和工业等方面均有综合利用潜力,有待深入研究和资源的发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