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应于营养积累和防止真菌侵染的白芨块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科植物白芨的块茎是我国传统中药,该文对白芨块茎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为确认白芨块茎内是否有真菌侵染,进行了内生真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白芨的块茎具有茎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单子叶植物典型的茎结构,具一层表皮细胞,外被发达的角质层;表皮下有一层细胞壁加厚的下皮层,之内则为由薄壁组织构成的基本组织,多数小维管束星散分布于基本组织中.基本组织中有两种类型的薄壁组织,大的储水细胞和小的贮藏细胞,储水细胞内积聚水和无机盐,具针晶束;贮藏细胞内积聚有较大的颗粒,经 PAS 反应显示为多糖类物质;两种细胞有规则地分布.真菌分离实验和显微结构观察均表明白芨块茎中没有任何真菌侵染.白芨块茎中储水细胞和贮藏细胞很好地适应了它作为营养繁殖器官的需要,而表皮外发达的角质层以及表皮细胞加厚的细胞壁则是适应于地下生活的需要,有效地阻止了真菌菌丝的侵入.  相似文献   

2.
白芨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白芨多糖,应用滤纸片法研究白芨多糖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测定大肠杆菌菌液的电导率、碱性磷酸酶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探讨白芨多糖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白芨多糖对4种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20mg/m L的白芨多糖抑菌效果较好,白芨多糖可导致大肠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引起细胞内容物外泄而起到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从白芨药材中提取纯化白芨多糖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白芨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考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对白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及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底物溶液浓度对白芨多糖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用10倍量的水于55℃超声提取二次,每次60min,调整提取液浓度4 mg·100 mL~(-1),加入3‰(w/v)植物蛋白酶,于45℃下搅拌酶解3h。结论:该方法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纯化效果好及可产业化生产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朱桂萍 《农技服务》2013,(9):1019-1019
以马铃薯克新1号原原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100%、85%、15%、0光照条件下贮藏马铃薯块茎90 d,采用乙醇法提取不同储藏条件下马铃薯鲜样中的龙葵素,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探讨不同储藏光照对马铃薯鲜样中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克新-1号原原种块茎芽萌前后龙葵素含量变化各不相同,但基本趋势均为随着光照的增强马铃薯块茎芽萌发,龙葵素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5.
人参“最佳叶片”光照条件和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选用晋薯2号、内薯3号、紫花白3个品种为材料,对马铃薯生育期间叶片内源GA3、IAA、CTK、ABA的含量变化与块茎产量形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ABA含量与块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CA3/ABA、IAA/ABA、CTK/ABA3个比值变化与块茎产量和产量增长速率呈负相关。大块茎形成期ABA含量低,GA3/ABA、IAA/ABA、CTK/ABA比值大,淀粉积累期IAA含量高,ABA含量高的品种,块茎产量高、产量增长速率快、产量形成早。  相似文献   

7.
光照和紫外强度对烤烟生长及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7,(4):14-18
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和紫外光照射对烟株生长和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进行4个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的减弱和增加紫外光照射推迟了烟株的生育期,各处理现蕾期比对照分别延长了2,9,3 d;光照强度的减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株高但降低茎围,而增加紫外光照射抑制了株高、有效叶片数、茎围;光照强度的减弱和增加紫外光照降低了叶片的质量,同时增加紫外光照降低了叶肉的所占百分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呈递减的趋势,而增加紫外光照增加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最厚的为T3,246.13μm,最薄为T2,183.28μm。气孔器最长为CK,201.45μm,气孔器最宽为T3,165.12μm,气孔面积和气孔周长最大的为T3。研究结果可为调控烤烟叶片组织结构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成熟期果实和果实着生处叶片为材料,通过洲定果实及叶片内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多糖含量,粗多糖得率,粗多糖的单糖组成,比较枸杞果实和叶片在糖分积累及枸杞粗多糖含量和单糖组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枸杞果实和叶片内葡萄糖、果糖、蔗糖及多糖变化规律为果实内主要以积累己糖(葡萄糖、果糖)为主,占果实内这3种糖总量的97.2%,蔗糖仅占2.8%;枸杞叶片内这3种糖占其总糖分的比例差别不大,蔗糖为36.1%,果糖为33.6%,葡萄糖为30.3%.枸杞果实内多糖质量比达2.95%,而叶片内多糖质量比仅为0.20%.枸杞果实和叶片粗多糖的单糖组成有明显差异,果实内粗多糖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而叶片中粗多糖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搪、葡萄糖和半乳糖4种单糖组成,说明枸杞叶片内存在的多糖与枸杞果实内存在的多糖在糖链结构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不同种质来源白芨多个成分指标的差异,寻找影响白芨品质的重要指标及其相关性,为白芨的种源选择提供参考.收集17份白芨种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种质白芨的多糖、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蔗糖、果糖及还原糖含量;利用SPSS软件对各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指标成分间的相关性,以此来比较不同白芨种质的品质差异及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来源的白芨各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蔗糖含量与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985);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具有相对较强的相关性(r=0.568);多糖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呈较弱的正相关性(r=0.481),而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性(r=-0.495).由此可见,不同种质来源的白芨块茎中各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果糖与蔗糖积累量具有很高的协同性,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积累量也具有一定的协同性.尽管多糖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弱,但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考虑将淀粉含量作为白芨质量评价的候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白芨优良种质的筛选和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愈伤是马铃薯块茎受损后的典型反应,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比较黑暗和光照处理对马铃薯块茎愈伤效果的影响,为马铃薯采后愈伤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选取'大西洋'马铃薯原原种为试材,人工切半后用酒精对伤口表面消毒,之后分别在黑暗和光照(11000 lx)条件下进行(20±3)℃常温((95±5)%RH)愈伤.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白芨种子萌发的适宜培养条件。[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考察灭菌剂浓度、基本培养基种类、光照周期、蔗糖浓度、活性炭浓度对白芨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白芨种子萌发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采用1%的次氯酸钠灭菌,1/2MS培养基,2%蔗糖,0.1%活性炭,光周期10-12 h/d,在该培养条件下7 d后白芨种子萌发率可达80%以上。[结论]为白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白芨中性杂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白芨(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块茎为材料,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阴离子交换纤维素柱(DE-52)层析和凝胶柱(Sephadex G-100)层析,分离纯化得一白芨中性多糖.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100)鉴定为均一组分.GPC法测得其重均分子量约为99.658 ku.薄层层析、红外吸收光谱(FT-IR)、13C核磁共振谱(13C-NMR)和1H核磁共振谱(1H-NMR)分析该多糖为一中性杂多糖,由β-1,4-甘露糖(β-1,4-Man),β-1,4-葡萄糖(β-1,4-Glu)和α-1,6-葡萄糖(α-1,6-Glu)残基组成,三者的的摩尔比约为6.8∶3.2∶1.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栽培基质、根外追肥、光照条件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栽培基质配比、根外追肥施用方案以及光照条件,为其科学的栽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三年生白芨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引种驯化、基质配比、根外追肥、光照条件等处理下白芨各农艺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开展白芨引种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白芨在基质配比为农田原土:白沙=2:2的条件下栽植,其生长状况仅次于营养土,但成本低,有利于适应大田栽培;叶面喷施KH2PO4溶液可促进白芨的生长发育,尤以浓度为2‰时效果最显著;适当的遮阴度有利于白芨的生长发育,但当遮阴度达到70%以上时,白芨群体花期、单株开花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抑制了白芨繁殖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富含多糖的白桦成熟叶片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常规SDS方法、改良SDS法、常规CTAB法、高盐CTAB法和改良的CTAB法对富含多糖的白桦成熟叶片DNA进行提取,并对得到的DNA进行电泳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所提取的DNA纯度高,质量较好,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条带均一,证明该方法适于提取白桦成熟叶片的基因组DNA,能满足进一步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除草剂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的影响,筛选出对白芨无药害的除草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用24种常用除草剂对一年生白芨苗进行了药害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50%乙草胺乳油、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氟噻草胺水分散粒剂、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0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69g/L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5%二甲戊灵悬乳剂、30%莎稗磷乳油、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15%硝磺草酮乳油和30%草除灵悬浮剂对一年生白芨苗无药害。  相似文献   

16.
刺梨叶片中总黄酮和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煮浸提法综合提取刺梨叶片中的总黄酮和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对提取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获得较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综合提取总黄酮和水溶性多糖的较优的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30,温度90℃,pH=10。提取液通过炭粉吸附法获得粗多糖的纯度为21.37%,粗黄酮的纯度为53.26%。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法获得粗多糖的纯度为18.27%;粗黄酮的纯度为36.27%。用水煮浸提法,对刺梨叶片中黄酮和多糖共同进行提取是可行的,并通过大孔树脂或活性炭将二者初步分离。  相似文献   

17.
3种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1种寄主植物烟草和2种非寄主植物滇杨、桉树叶的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和乙醇)提取物,在0~72 h对马铃薯块茎蛾的产卵抑制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中均含有抑制马铃薯块茎蛾产卵的化学物质.烟草的石油醚提取物对雌虫无产卵抑制活性,乙醇提取物在0~24 h表现出显著的产卵抑制活性,而氯仿提取物的产卵抑制活性可持续48 h.滇杨叶的3种溶剂提取物均对马铃薯块茎蛾雌蛾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但石油醚提取物的作用时间仅为24 h,而氯仿与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时间可达48 h.桉树叶的3种溶剂提取物均在24 h内对雌蛾表现出显著的产卵抑制效果,但氯仿提取物在24~48 h内对雌蛾有显著的产卵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光照和渗透胁迫条件对枸杞离体叶片花青苷积累的影响,该研究使用萌发后25 d的‘宁杞7号’红枸杞和黑果枸杞无菌苗离体叶片进行不同光照(白光、红光、蓝光、远红光)和渗透胁迫(蔗糖浓度梯度)处理7 d,然后测定枸杞离体叶片中花青苷含量。结果表明:1)枸杞离体叶片中花青苷积累受培养基中不同浓度蔗糖影响差异显著,花青苷积累随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再降低,在白光(15 000 lx)下蔗糖浓度500 mmol/L时,‘宁杞7号’红枸杞和黑果枸杞离体叶片花青苷的积累均达到最大值;2)相同浓度蔗糖的渗透胁迫下,不同波长单色光对枸杞离体叶片中花青苷积累的影响差异显著:蓝光(450 nm)下,黑果枸杞离体叶片中花青苷的积累显著高于‘宁杞7号’红枸杞,黑果枸杞离体叶片中花青苷积累量最高值超过相同渗透胁迫白光处理时花青苷积累量的3倍;红光(650 nm)和远红光(730 nm)下,‘宁杞7号’红枸杞离体叶片中花青苷的积累显著高于黑果枸杞,且远红光下2种枸杞离体叶片花青苷积累差异更显著,但绝对值较低。结果表明,蔗糖浓度400~500 mmol/L的渗透胁迫条件下可适于诱导枸杞离体叶片中花青苷积累,短波长的蓝光较适合黑果枸杞离体叶片中花青苷诱导,而长波长的红光更适合红枸杞离体叶片中花青苷诱导。该研究结果为后续以枸杞离体叶片或悬浮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低成本大规模生产花青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MS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泥炭基质为培养介质,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并拍照比较白芨种子在3种介质上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表明:(1)种子在固体培养基和泥炭基质上萌发过程相似,顺次形成绿色原球茎-叶片-不定根;在泥炭基质上不定根及假鳞茎发生均迟于固体培养基,但叶片生长较快,当不定根在茎节基部发生时原球茎基本消失;(2...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半夏块茎提取液(Pinellia ternatatuber extracts,PTE)对萝卜、小白菜和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减轻危害,提高土地生产力,采用培养试验法,用不同浓度的PTE处理萝卜、小白菜和大白菜种子和幼苗,观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TE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种子膜透性并无显著影响,但随处理浓度的提高,种子的膜透性增强,萌发受到抑制。用20 mg/L PTE浸种,种子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2.8%(萝卜)、29.5%(小白菜)和29.1%(大白菜)。且3种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低浓度的PTE处理萝卜、小白菜和大白菜幼苗,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但高浓度的PTE则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阻碍胚乳中营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因此,大量存在于土壤的半夏根系分泌物及植株残体腐解所释放的化感物质会抑制十字花科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在集约化种植半夏的土壤中,这种抑制作用可造成后季作物大幅度减产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