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究农户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对其秸秆收集受偿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黄冈市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84份农户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t和OLS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对其秸秆收集受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愿意参与秸秆收集生态补偿的农户占总样本的90.35%,其最小受偿额度平均值为791.45元/hm2;2)资本禀赋对农户秸秆收集生态补偿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受偿额度有显著负向影响;3)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收集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和受偿额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4)感知价值在资本禀赋与秸秆收集生态补偿参与意愿之间具有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0.289;感知价值在资本禀赋与秸秆收集受偿额度之间具有遮掩效应,遮掩效应量为0.225。因此,为鼓励农户的秸秆收集行为,应加快完善秸秆收集生态补偿措施并分层分阶段推进,多渠道提升农户资本禀赋的同时提高农户对秸秆收集行为的感知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场在农村建立,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养殖污染产生的受偿意愿的问题进行研究,以现有受偿意愿的研究为基础,运用离散选择实验法,以具体化的问卷设计收集农户的受偿意愿,并将COD这一水体的主要指标信息提供给农户以观察其受偿意愿的变化。结合混合Logit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关于信息差异性与农户受偿意愿的相关结论,为各类畜禽企业和政府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对农户化肥农药减量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基于学习能力的中介和生态认知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农户社会资本对化肥农药减量技术采纳意愿影响,运用在湖北、上海、重庆市(省)获取的326份调研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化肥农药减量技术采纳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化肥农药减量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其中社会信任对化肥农药减量技术采纳意愿影响作用最大,社会网络次之,社会规范最小;... 相似文献
4.
5.
为了保护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解决当地农户在亚洲象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侵扰和损害的补偿标准同受偿意愿相差过大问题,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从探查补偿的角度,以亚洲象损害地区为平台,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亚洲象损害的受偿意愿(WA)。调查结果显示:69.96%的农户愿意自发保护亚洲象,而不愿意自发保护亚洲象的农户中,90.79%可以通过给予合理补偿让农户满意而支持亚洲象保护工作。如果实行农户支持的亚洲象损害补偿方案,94.1%的农户将支持亚洲象保护工作。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偿意愿同被调查者家庭人口数以及亚洲象的损害额度成正相关,同被调查者居住地状况以及被调查者家庭种植橡胶数目成负相关。农户家庭对补偿政策的平均受偿意愿为:保护区内居住的1 337.30元/(年.人);保护区边缘居住的1 129.20元/(年.人);保护区外居住的921.11元/(年.人)。 相似文献
7.
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是缓解各级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公共品供给压力的有效途径,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探讨责任认知和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使用条件混合估计方法(CMP)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当前仍有48.53%的样本农户不愿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费用,而在愿意支付费用的农户中,其意愿水平为每月10~19元。责任认知通过内容认知和后果认知两个维度正向激励着农户的支付意愿。除人际信任外,社会资本中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社会支持和社会需要都对农户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在结果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和社会需要在内容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农户责任认知水平,强化多维度社会资本积累,并完善工作机制以发挥社会资本在组织运行中的显著优势,从而有效推动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8.
农民用水协会是提高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组织形式,而目前实践表现为农户参与积极性较低。基于集体行动理论,采用分层模型,从村庄和农户两个层面,以社会资本为核心变量,分析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意愿不高,仅有51.98%的农户表示愿意参与。村庄层和农户层因素均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重要原因。村庄层因素中,村庄类型、机井总数、渠道是否存在维修养护问题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农户层因素中,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社会资本总量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为重的中国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从村庄和农户两个层面激发农户参与用水协会意愿,应着重培育各维度社会资本,以改善农业用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问题,立足于农民环境认知视角,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农民环境认知水平对其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意愿影响的研究框架,借助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实现对各研究指标的量化处理与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民环境认知水平的提升,农民将更加倾向于采取科学处...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农户新技术品种采用的因素进行研究,经过文献查询和实地调研主要从农户的基本特征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湖北荆州地区油菜种植农户新技术品种采用行为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基本特征中年龄、教育程度、劳动人口、种植规模、种植目的是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品种的重要因素,但种植规模和目的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农户社会资本网络规模中农户社会活动参与频度是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品种的重要因素,重点关注农户与村干部之间关系因素;农户社会资本网络质量是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品种的决定因素,值得关注的是农户对经销商的信任质量因素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冀北地区生态保护受偿意愿及补偿分担。[方法]在调查冀北地区农户生态补偿受偿意愿的基础上,对农户的受偿意愿进行了量化,建立了生态补偿分担率计算模型,并以水资源供给量为基准计算了补偿分担率。[结果]冀北地区农户的受偿意愿为2740.5元/(hm2·a),2008年底冀北地区共完成退耕面积42.97万hm2,则生态补偿受偿意愿为11.78亿元/a;京津唐3市政府生态补偿分担率分别为37.60%、42.75%和19.64%,则应支付的生态补偿金分别为4.43、5.04和2.31亿元。[结论]该研究为冀北地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和生态补偿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引入林农意愿因素国有林区生态补偿价值模糊综合评估——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林农意愿因素构建国有林区生态补偿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应用AHP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各具体指标的权重。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各指标的权重合理。进一步构建了国有林区生态补偿价值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例,应用以模型评估了国有林区生态价值补偿的有效性,认为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价值补偿有效性有待提高,只有充分重视林农的意愿才能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CVM意愿调查的洱海流域上游农业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农业生态补偿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其对生态补偿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性。以洱海流域上游水源地洱源县为例,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5份。获得洱源县农户对周边生态环境的认知状况、对生态补偿的认知度及补偿意愿(WTA)的相关数据,并测算出农业结构调整的生态补偿额度。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和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洱源县农户对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及生态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70%左右的农户对周边生态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认识,农户对生态补偿认知度也较高;(2)2007—2009年间,参与了生态补偿项目的农户,一半以上对政府的补偿表示满意,42.77%的农户持不满意态度,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补偿资金过低和补偿中出现不公平现象;(3)农户对补偿方式的偏好主要是政策补偿和技术补偿,在四种不同的农业结构调整模式下,有71.15%的农户选择了非零受偿意愿,全县农户总受偿意愿为3.248 0×108元·a-1;(4)农户的文化水平、生态补偿认知度和是否参与过生态补偿3个因素对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收入来源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显著影响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主要因素是生态补偿认知度和是否参与过生态补偿。因此提高农户的生态补偿认知度和做好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是生态补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结果可以为洱海流域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和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基层农户节水行为与补偿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黑龙江省基层农户的节水行为与补偿意愿,以通河县和依兰县为调研区域,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基层农户节水行为与补偿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节水意识落后,节水观念淡薄;农艺节水技术因投入低、操作简便、增产效果明显,推广利用率明显高于工程节水技术;不同种植作物农户对节水技术表现出了明显的需求差异,但多数表达了对节水组织的需求;81.54%的农户表示愿意接受政府引导或补偿,但不同种植户对补偿金额有一定差异。该研究还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的发展黑龙江节水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市、安徽省安庆市的228户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农户对农房抵押贷款的参与意愿及相关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于农房抵押贷款具有一定参与意愿,不同地区农户参与意愿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被调查农户中潍坊市农户参与意愿高于安庆市农户;对农房生活保障功能的依赖是阻碍农户参与的主要原因;金融机构的正规性、自身的偿还能力以及政策细节与稳定性是农户在选择参与农房抵押贷款时所关注的主要方面;在政策期望方面,简化抵押贷款的手续步骤、加大政策宣传、降低贷款利息等得到较高关注。 相似文献
17.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于乡村治理建设模式的探索经历了多个阶段,虽然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政策侧重点存在差异,但从政策内容的演变过程来看,存在“多方参与共治”的发展趋势。S村在历史契机和各方因素的推动下,形成了乡村精英、农村合作社、村民主体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治理逻辑是乡村精英通过合作社来激发和凝聚乡村的内生动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社会资本的积累。这些社会资本一经产生便直接再投入到整个治理过程中去,促进村庄治理,形成循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合作社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共同致力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8.
李纪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3,32(6):81-90
家庭农场作为联合体的重要参与者,其参与意愿既关系到联合体的培育和发展,更关系家庭农场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通过构建扩展的TPB模型,利用安徽省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家庭农场参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场主的年龄、家庭收入、家庭农场性质、家庭农场对加入联合体的发展预期、政府对联合体的宣传是否到位、是否有亲友已经加入联合体对家庭农场参与联合体的意愿均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推动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加入联合体:加强联合体的政策宣传力度,强化联合体参与各方的沟通交流;加强职业农民培训,积极探索家庭农场参与联合体的动力机制;大力推介联合体典型案例,激发"头雁"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