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徂徕山林场现有刺槐纯林1332.7hm2,为萌生一代林、二代林。针对刺槐连作使林地总体质量下降、林分退化、生态功能降低等特点,实施刺槐退化林分改造,提高林地利用率是当务之急。本文对徂徕山刺槐萌生林林分现状及退化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改造方式及技术要点,为同类型地区刺槐萌生林分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地质量是立地条件对主要树种适宜程度和利用价值的指标。立地质量评价是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生产力进行判断和预测的基础, 对于营林、育林以及构建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国内外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从数据采集、因子选择、建模结构确定和模型评价等方面概括立地质量评价的核心技术, 并讨论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福建省杉木中心产区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得到各样地优势高、年龄及坡形、坡度、坡向、坡位、质地、湿度、紧密度、腐殖层厚度、土层厚度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求各立地因子的关联度,确定各因子的权重,采用总分值作为立地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并将其与Schumacher生长方程综合起来,建立优势高生长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立地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实现了有林地与无林地立地质量评价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伊春市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伊春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的调查资料,按不同的坡向和坡位分成六个立地类型组,分别建立立地质量数量化模型,并对伊春林区的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不同的立地类型组的数量化模型,确定了各立地类型组中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及各因子的得分贡献。  相似文献   

5.
前言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是陕西黄土高原造林最为广泛的一个先锋树种,它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容易,造林成活率高,成林迅速,能较早地发挥防护效益,因而深受生产上欢迎。在以往造林中,由于没有掌握好刺槐的生态学特性和其适生的立地条件,未严格贯彻适地适树这一基本原则,在一些不适宜刺槐生长的立地条件上造林,以致生长差异大,生产力低,效果不良。因此,对刺槐林分的立地质量作出科学评价,对提高刺槐的造林成效和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材料的收集刺槐林的调查,是在我省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所属的30多个县内,按不同立地条件布设临时标准地进行的。标准地面积不少于400米~2。按100米~2选取1株优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人工林造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情况,依据立地因子(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向、坡度)和林分因子(优势木高、树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了造林立地类型,用样地资料拟合了4个针叶树种的生长模型,分别编制了适宜该区的立地指数表,并对该区针叶树造林立地质量做出了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东南部山地针叶树人工林中57.11%的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近30%立地质量较差,仅有13.22%的林分生产力水平处于优等水平。  相似文献   

7.
徂徕山林场地处鲁中山区的中心位置,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近年徂徕山林场出现了松树的枯死现象,影响了徂徕山松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景观。为探究徂徕山松树死亡的原因,分析松树死亡是否与松材线虫病有关系,本研究调查了徂徕山10个林区,采集了969个样品,从线虫形态学、分子序列测定方面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研究显示,在徂徕山衰弱、病死木中未发现松材线虫,但是发现了大量的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mucronatus)。  相似文献   

8.
《河南林业科技》1992,(4):51-51
<正> 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林场邵泽坦于1981~1983年对刺槐栓皮栎混交林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①混交林中刺槐和栓皮栎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均大于刺槐纯林和栓皮栎纯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9市丘陵低山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编制该省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共设置219块样地进行样地调查,获得509对优势木树高-林龄数据,并对每个样地抽取1株平均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应用3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数据,选用Logarithmic curve、Quadratic、Richard等5个常用方程拟合509对优势木树高-林龄数据,通过相关指数和残差平方和指标筛选导向曲线;应用标准差调整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并对其进行拟合显著性检验-X2检验和预报精度检验-标准差检验。结果表明:Richard方程效果最优,其相关指数较大,残差平方和较小,同时线形符合树高生长规律,确定为导向曲线;以基准年龄12 a,指数级距为2 m,划分10个立地指数级,并据此编制了立地指数表;经检验证明所编表合格,可用于评价河南省丘陵低山区刺槐人工林的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10.
福建柏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影响福建柏林分优势高生长的立地因子,并利用主要立地因子编制了福建柏人工林数量化地位指数表,在此基础上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与立地质量的评价,提出福建柏最适宜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11.
刺槐人工林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制数量化立地指数表,实现了刺槐有林地怀宜林地的统一评价。在综合分析影响刺槐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基础上,选择了个立地因了,运用数理一化理论I方法,建立与立地指数的回归模型,经减少项目法筛选出包含5个因子的立地指数最佳预估方程,编制了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确定大地形、小地形及土层厚度为主导因子,土壤类型为次主导因了。实现了林地与无林地立寺质量的统一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福建省杉木中心产区200块样地的优势高、年龄、坡形、坡度、坡向、坡位、质地、湿度、紧密度、腐殖层厚度、土层厚度等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求解各立地因子的关联度,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以总分值作为立地质量评价的指标,并将其与Schumacher生长方程综合起来,建立优势高生长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立地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实现了有林地与无林地立地质量评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影响柳杉林分优势高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地势、坡向、坡形、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松紧度、土壤质地为主要立地因子,并利用其编制了柳杉人工林数量化地位指数表,在此基础上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与立地质量的评价,提出柳杉最适宜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14.
大庆市森林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大庆典型林分和宜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合环境因子调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立地的主导因子,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大庆市森林立地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小区、8个立地类型组和15个立地类型,同时结合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各个立地类型进行了综合生产力等级评价,为指导全市今后造林绿化选择适宜树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的造林培育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榆林市榆阳区设置了38块20 m×20 m的樟子松人工林样地,调查了不同林龄樟子松的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应用数量化理论Ⅰ预测模型建立樟子松人工林优势木平均树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确定立地评价等级,对樟子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进行了数量化评价。结果表明:(1)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长,樟子松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均会有显著增长,且在第10~20年增长速度最快。(2)以坡向、海拔和坡位这三个主导因子将樟子松人工林划分为12个立地类型区,进行立地分类结果评价。通过对调查样地进行立地评价,可以看出调查样地中75%的樟子松人工林立地评价等级在中级以上,表明榆林地区的樟子松种植区域立地条件较好,适合樟子松种植。预测方程经过检验达到要求,说明利用数量化理论Ⅰ可以对樟子松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和生长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6.
晋东南石灰岩山地刺槐人工林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晋东南地区刺槐人工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刺槐树高及直径的生长规律,林龄为24年的刺槐可以分成三个生长阶段,其中第一阶段(1~6年)是生长最快的时期。在影响刺槐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中,海拔和坡向为主要因子,据计算,在8种立地条件下,林龄为10年及15年时,刺槐人工林的优势木高比油松人工林大2~3倍。利用解析木资料,编制了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可用来评价林分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隆林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小班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划分隆林县油茶林的主要立地类型,然后采用 5 个理论生长方程构建不同立地类型的油茶树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影响隆林县油茶林分布的主要立地因子为土壤类型、坡度、地貌和坡向,隆林县油茶林的立地类型可划分为 54 种;(2)红壤缓坡低山阴坡、红壤缓坡丘陵阴坡、黄壤缓坡低山阴坡、黄壤缓坡丘陵阴坡、石灰土缓坡低山阳坡以及石灰土平坡低山阳坡立地类型的油茶最优树高生长模型均为Logistic 模型,黄壤缓坡低山阳坡的最优模型为 Korf 模型,石灰土缓坡低山阴坡的最优模型为 Gompertz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辽宁省刺槐人工林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依据刺槐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分级序将辽宁省刺槐人工林立地共划分为2个立地区域,5个立地区,5个立地亚区,5个立地类型小区,15个立地类型组,38个立地类型,并预估了各主要立地类型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毛竹立地分类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浙江省毛竹区划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根据《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的立地分类方法,按我省毛竹各适宜区域,划分出10个立地类型小区,25个立地类型组,59个立地类型,并进行立地类型的归类、分级和立地质量评价。同时根据数量化理论Ⅱ,利用148块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的固定样地和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我省毛竹胸径数量化得分表。  相似文献   

20.
东京城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东京城林业局落叶松林的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根据贡献值排序筛选出主导立地因子为海拔、土层厚度和坡向。用3个主导立地因子把样地划分为16个立地类型区,构建落叶松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用这一模型对东京城地区落叶松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6个立地类型可区划分出优、中、差3个等级;经模型检验表明,模型精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