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Y两优551是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利用Y58S与利恢551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7年引种至湖南。通过2018年在醴陵市的高产栽培示范,总结出该品种在醴陵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2019,(5):35-36
甬优4149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和湖南正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甬粳41A和恢复系F9249配组育成的籼粳交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17年在芷江县作再生稻高产示范种植,总结出该组合在芷江县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U-32A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6017)。2006年在尤溪县进行了百亩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年产量平均达1292.94kg/667m^2;2007年在尤溪县进行了百亩、千亩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年产量分别达1393.20kg/667m^2、1209.80kg/667m^2。现将其作再生稻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闽丰优3301系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闽丰优3301在长汀作中稻-再生稻栽培,表现为抽穗整齐、高产、抗病、再生力强等特点。介绍了其在长汀县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73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明恢1273是由多系1号/明恢869杂交选育而成的恢复系.尤溪县2002年在西城镇麻洋村(海拔280m)作再生稻对比试验,2003年进行再生稻百亩连片高产示范,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米质较优.现将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C两优396系由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于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C两优396在邵武市城郊镇作再生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天优330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11年引进大田县广平镇试种、示范,表现米质较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再生力强和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主要介绍了天优3301在大田试种、示范的种植表现及作再生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优航1号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用Ⅱ-32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超级稻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3),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武夷山市种子站于2002年引进该组合在星村镇黄村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再生稻栽培示范面积从2002年的0.24hm2发展到2005年的193hm2,主要集中在武夷山市南片的星村镇,其他乡镇也有零星栽培.其中2004年示范面积为40.9hm2,两季平均产量达915.3kg/667m2,最高产量高达1 012.7kg/667m2.现将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市作再生稻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谷优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抗稻瘟病不育系谷丰A与高配合力优质恢复系福恢67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组合,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2019年,该组合在闽中山区尤溪县作再生稻示范,头季平均产量12.37 t/hm~2,再生季平均产量7.23 t/hm~2,两季总产量19.60 t/hm~2,最高总产量达19.68 t/hm~2,表现抗稻瘟病、产量高、适应性好,非常适合作再生稻种植。总结了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Ⅱ优航1号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用Ⅱ-32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超级稻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3003)。2003年在尤溪县进行了百亩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示范,两季平均产量高达1358.7kg/667m^2。现将其作再生稻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