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农大819是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高产新品种。2015-2016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年每667m^2平均产量857.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53%。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819.0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1%。  相似文献   

2.
中地868是中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自交系14PXM9700和ZD8827为父、母本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9年通过黄淮海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玉米品种夏播生育期98 d,株型半紧凑,株高273 cm,穗位高109 cm,叶片数20片,叶片绿色,耐密、抗倒,果穗为筒型,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平均穗长21 cm,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39.5 g,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653.3 kg/667 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85.0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并且经人工接种抗性鉴定报告显示中抗多种病害,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和引种试验表明:播种密度为4 500株/667 m~2,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等特性,适宜黄淮海区域的河南、山东等地夏播种植,是一个具有广泛前途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明晰东北华北春播区和黄淮海夏播区玉米生产的特征,从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农大108和郑单958入手,对两个区域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和阐述。结果表明,东华北春玉米平均比黄淮海夏玉米增产1.4-2.0t/hm2,并且其产量优势在生育期、株高和穗位高、产量构成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体现。与黄淮海夏玉米相比,东华北春玉米生育期延长30天左右;株高和穗位高分别增加0.15m-0.23m和0.09m-0.15m;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增加19.9%-25.4%和9.7%-16.5%。黄淮海区夏玉米粒重和穗粒数都有更大可提升的空间,而东华北春玉米增产主要靠增加穗粒数。  相似文献   

4.
吕庆雪 《中国种业》2022,(1):113-114
富民985是吉林省富民种业有限公司以M801为母本、FM1101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7-2018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年每667m2平均产量837.3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9%;2018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77.4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2%。该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33d,比对照先玉335早熟1d,在各类试验中表现高产、耐密、抗病等特点,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东华北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惠农单15是毕节市七星关区惠农玉米育种科学研究所采用自交系SC122作母本、HN1001作父本选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在2015-2016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单产814.95 kg/667 m~2,比对照贵单8号711.95 kg/667 m~2增产103 kg/667 m~2,增产率14.6%;生育期127 d,株高295 cm,穗位高138 cm,穗长20 cm,穗行数15.9行;籽粒黄白色、马齿型,千粒重421 g。容重753 g/L,粗蛋白10.23%,粗脂肪4.49%,粗淀粉73.67%,赖氨酸0.31%。该品种具有抗大斑、小斑、灰斑病等优点,2017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7007),适宜在贵阳、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屯玉系列玉米新品种(系)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种业》2004,(3):67
1 屯玉13号 该品种属中晚熟、大穗、半紧凑型.春播生育期 131d左右,株高 280cm,穗位 118cm,穗长 24~ 26cm,千粒重 314g.白轴,粒型半马齿,籽粒黄色,该品种田间表现抗丝黑穗病、黑粉病.一般 667m2产 600~ 800kg.每 667m2保苗 3000株为宜.适宜吉林南部、辽宁、华北春玉米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7.
中地88是以自育系M 3-11为母本,自选系D 2-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4—2015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15 943.5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57%;2015—2016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10 395.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13%;2016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4 982.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65%;同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51.1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5%。中地88对茎腐病、粗缩病、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均有较高的抗性;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一等级国标、高淀粉玉米一等级国标、饲料用玉米二等级国标和青贮玉米一等级国标。中地88于2017年6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较强,适宜机械化籽粒直收,粮饲青贮兼用,适宜在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及同一适宜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审定编号:国审玉2014007品种名称:安早10申请者:李平育种者:李平品种来源:J12×ZJ01特征特性: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4d,比冀承单3号晚3d,比元华116早4d。株高214cm,穗位高73cm,成株叶片数18片。穗长16cm,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28.3g。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750.0kg/hm2,比元华116增产10.9%。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约75 000株/hm2。  相似文献   

9.
"农单998"是遵义市种子站揭良波用"GH35"作母本、"JX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组合。该组合参加2017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644.7kg/667m2,比对照增产8.04%,居试验第6位;2018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605.4kg/667m2,比对照增产4.75%,居试验第6位。两年区试中平均单产625.1kg/667m2,比对照增产6.43%,16个试验点13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1.25%。生育期122d,比对照长1d,株高270.5cm,穗位115.5cm,穗长18.8cm,穗行16.7行,百粒重36.4g,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抗灰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小斑病、穗腐病。  相似文献   

10.
2020—2022年在兰溪市进行了8个点次的春秋季示范,彩甜糯168平均鲜穗产量1 097.93 kg/667 m2,春季产量高于秋季,平均株高197.74 cm,穗位高79.26 cm,茎杆粗壮,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春季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产量呈下降趋势,生育期缩短;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彩甜糯168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用"倍丰"肥25 kg/667 m~2处理龙粳46,其抽穗期和成熟期较对照提前1 d,株高比对照高1.7 cm,穗长长0.4 cm,穗粒数多2.3粒,结实率高0.3%,有效穗数多13.5穗/m~2,增产37.2 kg/667 m~2,增产率为5.9%。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推广适合临海市当地种植的优良连作晚稻品种,2018年开展了6个籼粳杂交稻品种连晚比较试验,分析其推广应用潜力。结果表明,6个参试品种均可作连晚种植,表现为甬优4550生育期(122d)最短,甬优7860株高(93.6cm)、总粒数(187.5粒/穗)和产量(568.2kg/667m~2)最高,甬优1540结实率(92.7%)和实粒数(163.8粒/穗)最高,春优84有效穗(17.8万/667m~2)最多,嘉优中科3号千粒重(27.8g)最大。综合评价:甬优1540是最适宜连晚种植的品种,甬优7860和春优84作连晚种植宜早插早栽。  相似文献   

13.
禾睦玉102是以自选系QS 001为母本,外引系渝56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17年7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重庆市2年区试产量变幅396.0~600.0kg/667m~2,平均产量525.7kg/667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0%,增产点率93.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49.1kg/667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5.5%,增产点率100%,表现较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适宜重庆平丘及相似生态区域中上等肥力土壤作春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4.
2014—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引进水稻品种盐丰47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当地生育期在158 d左右,其植株相对较矮,抗倒性较好,穗率排布紧密,平均单产为850.06 kg/667m~2,综合表现较好,可以进一步试种。  相似文献   

15.
沈甜3号属极早熟超甜玉米,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表明,该品种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好等优点。一般单产鲜穗700 kg/667m~2以上,可在北方地区春播。  相似文献   

16.
玉米品种吉单669是以自选系吉D821为母本、自选系A0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421.8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3.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053.5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2.6%。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种子世界》2014,(9):56-57
<正>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4品种名称:中梁319育种者:孙晓磊品种来源:S975-22×S799-1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1d,比对照冀承单3号晚熟2d。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0cm,穗位高66cm,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形,穗长17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28g。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69kg/hm2,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  相似文献   

18.
韦清源  陈渊  汤复跃  陈文杰  郭小红  梁江 《种子》2020,(2):122-124,127,F0002
以桂M 32为母本,桂夏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成功选育了高产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桂夏7号(广西区域试验代号桂166,国家区域试验代号桂夏7号)。2012—2014年参加广西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53.55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0.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59.40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2.9%。2016—2017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试验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99.5 kg·hm^-2,比对照华夏3号增产8.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12.0 kg·hm^-2,比对照华夏3号增产12.2%。生育期夏播101 d,株高80.3 cm,主茎节数15.5节,有效分枝3.5个,底荚高度18.5 cm,单株有效荚数53.5个,单株粒数109.5粒,单株粒重17.5 g,百粒重17.4 g。籽粒粗蛋白含量39.99%。粗脂肪含量20.63%。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豆2015005号),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80033),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中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嘉玉1号是河北嘉丰种业有限公司以495为母本、内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倒、抗病、高产、优质、脱水快以及极早熟等优点,2014年参加河北省夏播极早熟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15.5kg;2015年参加河北省夏播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65.1kg;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极早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30.8kg。该品种于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14,(8):65-66
<正>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06品种名称:富尔1号选育单位:本溪满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L201×T166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1d,比对照先玉335早1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cm,穗位高117cm,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锥形,穗长20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2g。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905.5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