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先鹏 《种子科技》2020,(8):56-56,5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破坏,加剧了风沙情况的发生,对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作用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但实际上,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要点,只有使用合理的技术,才能保证荒山造林绿化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主要分析了荒山造林绿化技术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任宇 《种子科技》2020,(2):58-58,60
如今,在各个领域的积极促进下,虽然我国的经济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自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逐渐消失的森林和日益裸露的荒山成为阻碍周边生态环境平衡、国家经济效益提升和居民正常生活的主要因素。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就要加强荒山造林绿化工作,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可行性的技术手段加以运用。因此,对荒山造林绿化技术的几个要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荒山造林工程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懈的荒山绿化工作,一些重点区域的绿化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提升荒山造林工作的质量,就需要从细节方面进行分析,对各种较好的施工和林木保护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创新工作的角度提升荒山造林工作的质量,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于晶  纪小楠 《种子科技》2020,(6):50-50,52
从我国荒山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现状出发,简要介绍了荒山造林绿化的基本原则,并对关键的绿化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为各地林业单位带来一定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荒山造林中掌握行之有效的绿化技术要点,重视苗木的移栽与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实现绿化造林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可以提升植被的生存能力,获得绝佳的荒山造林效果,使其更好地造福人类。鉴于此,对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造林绿化作为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造林绿化发挥着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及缓解温室效应的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要重视生态建设中造林绿化作用的发挥,有效提升林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了造林绿化对毕节生态建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造林绿化、加快生态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崔利梅 《种子科技》2019,(14):89-89,92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在此过程中,生态和环境问题付出较大的代价,对人们的健康与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极大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包含了水土流失,尤其是荒山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危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产生了恶劣影响,荒山绿树造林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基于此,对荒山造林绿化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当地绿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营造一种绿色的生态环境,为人们的生产环境提供保障。造林绿化并不只是简单完成造林目标,而是需要实现整个生态绿化。造林绿化之后,还需要完善很多后续工作,特别是林业技术工作,因为该技术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造林绿化之后的林业技术,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荒山干旱地区进行绿化抗旱造林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北票市降水量少、土地干旱贫瘠,只有选择科学的造林技术措施,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荒山绿化抗旱造林的效果。针对北票市荒山绿化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丽业 《种子科技》2020,(5):44-44,46
近年来,人们已经广泛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必须着重对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便更好地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我国提出了退耕还林措施,重点加强绿化造林,不断提高林木资源的覆盖率,以便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而杨树是一种具有较高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树种,在林业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落实绿化造林工作的重要树种之一。从林地、苗木选择、造林密度、抚育管理、造林方法等几方面,阐述了提高杨树栽培质量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做好林业工程建设工作,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生态型国家。我国地域辽阔,拥有良好的林业资源优势,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生态系统。通过荒山造林的方法来加速林业工程的开发,有利于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林业工程中的荒山造林需要着重从细节入手,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弥补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在提高荒山造林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其生态效益。结合目前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简要介绍了荒山造林的工作原则及林业工程中荒山造林的方法,着重探究了荒山造林中的创新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是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建设实践作为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关键举措,造林绿化旨在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分析了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旨在推动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已不仅是城市园林部门所能承担的,而是全社会的工作。狭义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不可能承担起改善生态的重担。北京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将从区域性防沙治沙、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绿化荒山到市区范围内的绿色防护屏障体系建设以及市区内园林绿地系统建设与完善等方面着手。 北京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分为五大部分: 一是区域性治理,主要是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等地沙地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二是以燕山、太行山绿化工程为主,构筑山区绿化生态屏障的建设,以山区15.3万km~2宜林荒山荒地的造林绿化为主,综合治理周边山区生态环境。 三是“五河十路”绿化通道工程。“五河”是北京地区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温榆河、北运河。北京风沙化土地,历史上由以上五大河流多次泛滥冲击而成,特  相似文献   

15.
关于北京生态建设中树种规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已不仅是城市园林部门所能承担的,而是全社会的工作。狭义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不可能承担起改善生态的重担。北京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将从区域性防沙治沙、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绿化荒山到市区范围内的绿色防护屏障体系建设以及市区内园林绿地系统建设与完善等方面着手。 北京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分为五大部分: 一是区域性治理,主要是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等地沙地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二是以燕山、太行山绿化工程为主,构筑山区绿化生态屏障的建设,以山区15.3万km~2宜林荒山荒地的造林绿化为主,综合治理周边山区生态环境。 三是“五河十路”绿化通道工程。“五河”是北京地区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温榆河、北运河。北京风沙化土地,历史上由以上五大河流多次泛滥冲击而成,特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并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绿化造林成为当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措施之一。油松是深根性树种,具有较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抗旱和抗寒能力极强,能够在沙土、中性土和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被广泛运用于营造水土保持林和荒山绿色上。重点探讨了河北油松育苗和造林技术,以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实现绿化造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林业工程在我国生态环境工程中较为关键,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绿化的不同需求,要重视苗木培育管理,通过科学的方式系统分析,提升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质量,为我国绿化造林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主要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油松具备良好的抗寒、抗旱能力,虽然生长周期较长,但在我国荒山绿化工程的开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近些年植树造林工程的推广应用,油松繁育与栽培技术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深入剖析了油松繁育与栽培技术,助力造林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荒山造林方法的创新对推进林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结合生态环境建设与荒山开垦的实际情况,对荒山造林方法进行完善,对进一步提高林业工程的综合发展水平有促进作用。分析荒山造林的基本原则,结合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的实际情况,对荒山造林中的树种选择、气候及土壤环境、整地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在林木种子创新下,提高荒山造林方法的创新水平,推进林业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愈演愈烈,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林业生态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实现绿色生态环境的必经之路。林业生态建设不仅仅是完成造林目标,造林后的林业技术应用在林业生态建设进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了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充分发挥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