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定保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02-103
为摸索蓉油11号在我镇最佳播期和栽培密度,充分发挥其增产优势,笔者对其播期、密度、菌核病、菜苗素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蓉油11号最适宜的播期为9月20日,最佳栽培密度为1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为摸索蓉油4号在芜湖县最佳播期和栽培密度,充分发挥其增产优势,对其播期、密度、菌核病、秧苗素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蓉油4号最适宜的播期为9月20日,最佳栽培密度为9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优质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3个甘蓝型油菜新组合进行了播期、密度、施氮量的L9(3 4)正交试验 ,结果表明 :播期对产量影响最大 ,品种次之 ;以播期9月 3 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产量最高。华皖油 1号的最佳栽培方案有 2套 ,即播期 9月 3 0日 ,密度 12万 /hm2 ,施N量 172 .5kg/hm2 ,和播期 10月 1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华皖油 2号的最佳栽培方案是 ,9月 3 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3 79.5kg/hm2 ;H99-2 8的最佳栽培方案是 ,播期 9月 3 0日 ,密度 18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  相似文献   

4.
刘志超  胡凤灵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104-104,61
研究了播期、密度对皖油29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密度、播期与密度互作对皖油29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皖油29栽培最佳播期为9月25日其最佳密度为15万/hm2,10月5日后播的最佳密度为18万/hm2。  相似文献   

5.
对杂交油菜陕油10号的播期、施氮量、密度进行栽培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均对其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我地陕油10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9月10~17日,施氮量为300千克/公顷,密度为12~15万株/公顷,最高组合产量为3244.9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6.
对杂交油菜陕油10号的播期、施氮量、密度进行栽培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均对其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我地陕油10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9月10—17日,施氮量为300千克/公顷,密度为12—15万株/公顷,最高组合产量为3244.9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7.
选用9个冬油菜品种进行引种和栽培试验,连续两年对9个品种进行农艺性状、越冬率和产量测定,对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品种进行播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陇油6号、陇油7号和陇油8号在榆林地区可以安全越冬,667秆产量可达到158~169kg。播期试验表明,8月15日至8月25日播种越冬率和产量高,8月20日播种越冬率最高(92.3%),8月15日之前播种随播期提前,越冬率下降;8月25日之后播种,随播期推迟越冬率下降,9月3日播种越冬率和产量下降明显。密度试验表明:密度50000株·667m-2时越冬率最高(91.3%),密度大于50000株·667m-2后,随密度增加越冬率降低;密度小于50000株·667m-2时,随密度下降越冬率降低。结论:榆林地区种植冬油菜可以安全越冬,并取得高产,适宜榆林地区种植的冬油菜品种为陇油6号和陇油7号,最适播种期在8月20日左右,最佳播种密度为50000株·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双油8号的适播期、迟播临界期和获得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建立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双油8号不同播期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研究其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间的油菜生育期差别较大,播期越早生育期越长,9月15日播种的生育期达到243.8d,比10月1、15日播种的生育期分别长20.8、27.8d;在同一播期内,种植密度越小,成熟期越晚;种植密度增大,成熟期提早。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单株角果数的影响较大。[结论]在豫南地区双油8号的适播期在9月15日~10月15日,适播期内产量均以45万株/hm2最高;在晚播情况下,产量均较低,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产量增加,以种植密度75万株/hm2产量最高,因此晚播情况下应加大种植密度,以密补迟。  相似文献   

9.
以花生濮花3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裂区试验,以播期(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6月3日、6月10日)为主区,密度(10 000、11 000、12 000、13 000、14 000穴/667 m)为副区,研究播期和密度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濮花36号的主茎高呈增大趋势,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大,除主茎高呈增大趋势外,濮花36号的其他农艺性状均呈减小趋势。不同播期、密度处理间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饱果率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播期处理间单株生产力呈显著差异。播期、密度及二者互作对濮花36号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播期和密度的互作下,濮花36号的产量在B3M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但与B3M4、B4M2、B5M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濮花36号的最佳播期为5月15日左右,配套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2 000穴/667 m。当播期受到外界影响被推迟时,为减少产量损失,应采用对应的配套密度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皖垦麦1号在淮北地区的最佳播期和最适密度,开展了播期与密度的2因素5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淮北地区最佳播期为10月19—26日,最适密度为180万~30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油菜新品种浔油10号在不同肥力水平条件下的推荐施肥量,按"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浔油10号纯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397.5、258.2和2.8 kg·hm~(-2)。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在山东省巨野县进行了鲁棉研28号播期、密度和施肥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鲁棉研28号的最佳播期为4月20日,最佳种植密度为4.8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每666.7m^2施尿素30kg、磷酸二铵40kg、硫酸钾10k、硼砂0.6kg。该研究结果为鲁棉研28号在适宜推广区域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组装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艳玲  姚运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4-5815
[目的]提高高油玉米品质。[方法]设计8个播期和4个收获期,研究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对高油玉米吉油1号灌浆速率和淀粉、蛋白质、脂肪积累速率的影响。[结果]4月30日播种的吉油1号籽粒灌浆速率最快。吉油1号蛋白质、油分的最大积累速率均出现在授粉后25 d左右,说明高油玉米在灌浆期油分和蛋白质可以同时积累并使积累速率快速达到最大值,而后积累速率放慢;淀粉积累高峰出现在授粉后30 d左右,授粉后10~30 d淀粉含量快速增加,30 d后增加变慢。[结论]高油玉米吉油1号在吉林省东部的最佳播期为4月30日左右,最佳收获期为10月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江淮地区推广的皖油18、中油杂10号、中双8号3个优质油菜品种为材料,设计播期和密度试验,研究了品种、播期、密度及其交互效应对优质油菜菜薹、菜籽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期对菜薹产量影响不显著,品种×密度、播期×密度、品种×播期×密度互作效应不显著,品种、密度对菜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2)密度对菜籽产量影响不显著,品种×播期、品种×密度、品种×播期×密度互作效应不显著,品种、播期对菜籽产量有极显著影响.(3)综合评价以中油杂10号、8月28日播种、密度1.2x105株/hm2时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5.
播期和密度对长农35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长农35号谷子产量、生育期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谷子生育期影响较大,播期相同时密度对全生育期几乎没有影响;播期与密度互作对谷子产量和植株性状有较大影响。本研究条件下,长农35号最佳播期和密度组合为5月15日播种、留苗密度45.0万株/hm2,该组合产量最高。根据试验结果和多年栽培经验,认为长农35号的最适播期为5月5~20日,最佳留苗密度为4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明花生品种商花5号最佳的播期与密度,我们研究了不同的播期和密度对商花5号主要经济性状和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商花5号适宜播期在5月5日至6月5日,适宜播种密度为16.5万~21万穴/hm~2。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延安地区谷子的最佳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以延谷14号谷子为研究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播期为主处理,播种密度为副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播期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密度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在试验设计范围内,S2D3(播期为5月17日,密度为45.0万株/亩)产量最高,因此推测延谷14号最佳播期为5月中旬,最佳留苗密度为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鲁棉研21号适宜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在山东省巨野县进行了鲁棉研21号播期、密度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鲁棉研21号的最佳播期为4月20日;最佳种植密度为4.3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每666.7m。施尿素30kg,磷酸二铵40kg,硫酸钾10b,硼砂0.6kg。该研究结果为鲁棉研21号在适宜推广区域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组装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适合黄山地区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法]选用3个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皖油28、同油杂2号、中双11,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油菜生育期、菜薹和菜籽产量及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推迟播期或增加密度都能缩短油菜的生育期。适当早播或增加密度均有利于提高菜薹和菜籽产量。皖油28的9月26日播期、密度225 000株/hm2的处理组合产值最高,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优质油菜"油蔬两用"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研究,明确扬油6号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组织了不同品种的播期试验和扬油6号不同播期下的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扬油6号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较强的耐迟播能力,在10月23日以前播种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密度对扬油6号产量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较高的密度(60万株/hm2、75万株/hm2)对扬油6号的产量水平较好的补偿作用。同时,随着的密度的提高,株高、茎粗等性状也明显下降,更利于机械收割。说明扬油6号对机械化作业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