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以浸种和叶面喷施两种方式处理黑麦草,以降低黑麦草的生长速率,削弱黑麦草对暖季型草返青的不良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浓度与浸种时间对黑麦草的发芽并未产生明显影响,抑制效果与药剂浓度和浸泡时间正相关,但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抑制率逐步衰减;叶面喷施与浸种两种处理方式相比较,浸种方法在前期抑制效果更好,药效持续时间上单次喷药与浸种都为30~45 d,但进行两次叶面喷施的药效持续时间可以达70 d以上,抑制效率最高可达30%~40%。  相似文献   

2.
绿色生机腐植酸叶面肥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绿色生机腐植酸蔬菜专用型叶面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最佳施用浓度,进行了番茄叶面喷施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可明显改善番茄农艺性状,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其中800倍稀释液叶面喷施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较清水对照增产15.1t/hm2,增幅14.7%;果实中VC、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增加41.9%、33.0%和50.0%,有机酸含量最低为3.80mg/g.Fw,糖酸比提高到适宜水平为13.21,为推荐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3.
以中早39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5种抗寒剂(脱落酸、碧护、复硝酚钠、烯效唑、多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清水浸种),脱落酸浸种与叶面喷施、多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烯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碧护浸种、复硝酚钠叶面喷施处理的苗高、叶鞘长分别降低了7.05%~23.94%、1.92%~32.48%,绿叶数、总根数、白根数分别增加了1.02%~56.35%、4.59%~18.77%、12.41%~43.65%;脱落酸浸种、烯效唑叶面喷施处理提高了水稻的实粒数与千粒质量;脱落酸叶面喷施、碧护叶面喷施处理增加了有效穗数与千粒质量;各处理的产量较对照的差异均不显著,其中以脱落酸浸种处理的产量最高,较对照的提高27.88%;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次之;脱落酸叶面喷施处理、碧护浸种与叶面喷施处理的产量较对照的提高了4.82%~11.11%,可在保障水稻丰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硼肥对杂交小白菜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共设5个硼肥处理,分别于现蕾期、初花期进行2次叶面喷施,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硼肥对杂交小白菜制种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速乐硼的杂交小白菜的父母本,其株高、总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和制种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叶面适当喷施硼肥具有用量少、增产效果好等优点。杂交小白菜制种最佳叶面喷施速乐硼浓度为0.08%,适宜浓度为0.06%~0.10%。  相似文献   

5.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新型肥料。为了探索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喷施的适宜浓度,在北京市通州区进行番茄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试验,通过对番茄产量、效益等因素分析,在该土壤条件下番茄喷施400~2000倍液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后,番茄增产明显,增产率2.0%~10.0%。喷施1200倍液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与喷施400倍液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叶面喷施1200倍液处理产量最高,番茄平均产量7079.10kg/667m2,比喷清水处理增产648.60kg/667m2,增产率达10.1%。  相似文献   

6.
1.硼肥(硼砂或硼酸) :土壤施用量11.25~18.75kg/hm2 ,浸种浓度0.02 %~0.05% ,叶面喷施浓度0.3 %~0.5%。2.锰肥(硫酸锰或氯化锰) :土壤施用量15.00~33.75kg/hm2 ,浸种浓度和叶面喷施浓度为0.05%~0.10%。3.铜肥(硫酸铜) :土壤施用量22.50~30.0kg/hm2 ,浸种浓度0.01%~0.05%,叶面喷施浓度0.02%~0.04%。4.锌肥(硫酸锌) :土壤施用量3.75~37.50kg/hm2,浸种浓度0.05%~0.10% ,叶面喷施浓度0.10%~0.50%。5.铁肥(硫酸亚铁) :土壤施用量15~56.25kg/hm2 ,叶面喷施浓度0.2%~1.0%。6.钼肥(钼酸铵) :土壤施用量0.45~3.0kg/hm2,浸种浓度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番茄硬度延长番茄的贮藏时间,采用随机区组法运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在番茄不同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得出,1%氯化钙在初花期、初果期喷施,是适宜浓度和最佳时期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番茄脐腐病的防治方法的研究,采用不同浓度氯化钙、在番茄不同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通过LSR测验,分析对番茄脐腐病发病率的影响,探究钙肥叶面喷施的适宜浓度和最佳时期及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喷施叶面镁肥对福建设施甜椒干物质累积分配、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明确适宜的叶面镁肥喷施浓度,为设施甜椒叶面镁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椒品种特雅斯为供试材料,在福建省诏安县布置田间试验,试验设5个叶面镁肥喷施浓度处理,分别为0(对照)、0.5%(Mg0.5)、1.0%(Mg1.0)、2.0%(Mg2.0)、4.0%(Mg4.0)浓度的MgSO4·7H2O(喷施量700 L/ha),每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设计,探究喷施叶面镁肥对设施甜椒干物质累积、叶片SPAD镁浓度及积累量、氮磷钾浓度及设施甜椒产量、收益、成本等指标变化,进而确定适宜的叶面镁肥喷施浓度.[结果]喷施叶面镁肥能明显提升挂果老叶的SPAD值,与对照相比,Mg4.0处理叶片SPAD值最高,较对照SPAD值上升6.92%.喷施叶面镁肥有助于设施甜椒干物质的累计,增幅为1.39%~3.98%;且累积量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果实,与不施叶面镁肥相比,Mg4.0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累积量显著提升(P<0.05,下同),增幅为9.03%.喷施叶面镁肥可促进叶片镁和氮的吸收利用,抑制叶片钾的吸收利用,但不影响叶片磷的吸收利用;当叶面镁肥喷施浓度为4.0%时,叶片中氮和镁的累积量分别提升10.05%和14.06%,叶片中钾的累积量降低8.42%.喷施叶面镁肥有助于设施甜椒商品果产量的提升,增幅为1.56%~13.63%;且主要来自于优果率和总产量的提升.与对照相比,Mg4.0处理显著提升设施甜椒的肥料偏生产力,氮、磷、钾的增幅分别为13.62%、13.62%和13.63%;设施甜椒经济效益增幅为0.94%~24.56%,且Mg4.0处理的经济效益、成本收益率和新增纯收益率均最高.[结论]在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处于缺乏状态时,喷施叶面镁肥提高了作物养分利用效率,促进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提质增效作用.可见,在设施甜椒技术综合管理体系中,叶面喷施镁肥是一种有效的养分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樱桃番茄品种金珠为材料,采用大棚土壤栽培的方法进行小区试验,研究在果实膨大期开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锰肥(硫酸锰)对完熟期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锰叶面喷施能提高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并且可以改善糖酸比;而较高浓度的锰叶面喷施可对上述指标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叶面喷施沼液对苹果树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叶面施用沼液对苹果树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效应,探索不同施肥时期苹果树叶面喷施沼液的最佳施用浓度和喷施次数。【方法】以沼液为肥源,在施肥期对苹果树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0%,75%,100%)和不同次数(1,2,3次)的沼液,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分析苹果树叶面喷施沼液对果树营养和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适当浓度和次数的沼液,可使苹果树新枝长增加4.41%~33.14%,相对叶绿素含量增加7.11%~30.29%,单果重提高3.07%~15.34%,苹果纵径增加1.01%~7.41%,横径增加1.63%~6.08%,硬度提高4.44%~18.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74%~15.44%,可滴定酸降低1.11%~25.41%,固酸比增加4.93%~36.68%,维生素C提高4.03%~72.32%。【结论】对苹果树喷施沼液处理有利于果树的营养生长,但影响并不显著,喷施沼液对果实品质有改善作用,以75%沼液喷施3次的施肥处理组合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浓度ABT4号增产灵对旱地谷子进行浸种、拌种及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它能有效地促进谷子根系生长发育,大幅度增加产量。其处理效果以浸种最佳,拌种次之,再者为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机硅浸种和叶面喷施,研究其对大豆产量、根系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用有机硅浸种在苗期可以促进大豆的根系伸长,增加根瘤数;叶面喷施有机硅可降低株高,增加大豆主茎有效节数,提高大豆的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适宜浓度可以降低大豆瘪荚率,从而增加大豆的产量。叶面喷施有机硅的用量3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叶面喷施镁肥对百色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96-100
为了探索提高烟叶镁含量的农艺措施,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镁肥对百色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镁肥可改善烤烟的农艺性状,并能提高烟叶的经济效益,以T2(烤烟移栽后15,25 d喷施1%硫酸镁)、T3(烤烟移栽后15,25,35 d喷施0.5%硫酸镁)、T4处理(烤烟移栽后15,25,35 d喷施1%硫酸镁)的增效作用明显。总体上,叶面喷施镁肥处理烟叶镁含量增加,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为适宜、比例比较协调,烟叶评吸质量提高,以T4处理对提高各部位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效果较为明显。因此,生产上百色烟区以在烤烟移栽后15,25,35 d喷施0.5%~1%浓度的硫酸镁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正>1.铁肥(多用硫酸亚铁)。铁肥的土壤施用量一般为每667平方米1.00~3.75千克,叶面喷洒浓度为0.2%~1.0%。2.硼肥(多用硼砂、硼酸)。硼肥的土壤施用量一般为每667平方米0.75~1.25千克,浸种浓度为0.02%~0.05%,叶面喷洒浓度为0.3%~0.5%。3.锰肥(多用硫酸锰、氯化锰)。锰肥的土壤施用量一般为每667平方米1.00~2.25千克,浸种浓度为0.05%~0.10%,叶面喷洒浓度为0.05~0.10%。4.铜肥(多用硫酸铜)。铜肥的土壤施用量一般为每667平方米1.5~2.0千克,浸种浓度为0.01%~0.05%,叶面喷洒浓度为0.02%~0.04%。  相似文献   

16.
试验于2008-2009年进行。采用盆栽试验,重茬土壤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锰溶液浸种配合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锰肥对大豆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指出:无论在正茬还是重茬土壤上,采用锰浸种与叶面喷施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的光合作用,浓度增加,光合作用效果越明显。对于叶绿素含量,正茬土壤上,采用锰浸种处理,各处理间没有产生明显差异,主要在喷施时产生较大影响。重茬土壤上,采用锰浸种处理,前期大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不浸种处理相比,并没有产生明显差异。叶片喷施处理,对叶绿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后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聚天冬氨酸锰(Ⅱ)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在模拟正常、干旱环境条件下,用一定浓度范围的聚天冬氨酸锰(Ⅱ)对小叶苦苣(lobular endive)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叶面喷施7d,采样测量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重复喷施及采样测量3个周期。结果表明:小叶苦苣发芽率与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无关;浸种、喷施聚天冬氨酸锰(Ⅱ)条件下三种酶活性与未浸种、喷施聚天冬氨酸锰(Ⅱ)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试验条件下用最适浓度(27.0 mg/L)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提高小叶苦苣抵抗干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DA-6强化龙葵修复高镉污染土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彩莲  刘波  徐鑫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6):3485-3490
 【目的】研究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DA-6)对高镉污染土壤中龙葵生物量和镉提取量的影响,探讨DA-6提高龙葵修复镉污染效率的适宜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DA-6浸种和叶面喷施对龙葵生长和镉富集的影响。【结果】5、10、20、40 mg•L-1的DA-6浸种和叶面喷施使龙葵成熟期地上部分干重增加了8.69%—27.54%(P<0.05),镉浓度提高了2.62%—6.75%,总镉提取量增加了10.12%—36.31%(P<0.05);DA-6处理降低了苗期和成熟期龙葵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强了苗期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成熟期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苗期、花期和成熟期,DA-6处理的叶绿素值(SPAD)都有增加趋势。【结论】5、10、20和40 mg•L-1的DA-6通过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提高龙葵对镉修复的效率,尤以20 mg•L-1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兴佳2号为材料,设计了生物菌肥浸种、生物菌肥灌根、生物菌肥叶面喷施、生物菌肥浸种+生物菌肥灌根+生物菌肥叶面喷施及不施生物菌肥5种施肥方式,研究生物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马铃薯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菌肥的不同施用方式对马铃薯生育期无显著影响,生物菌肥灌根能够提高马铃薯株高;生物菌肥灌根与生物菌肥叶面喷施处理下单薯重均增加14%以上,大薯率分别提高1.52与0.47百分点;生物菌肥浸种处理产量与对照相近,生物菌肥灌根与生物菌肥叶面喷施处理产量小幅度减少,生物菌肥浸种+生物菌肥灌根+生物菌肥叶面喷施处理产量增加2.21%,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变化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模拟盐碱(pH=8.0,0.2%NaCl)条件下,用一定浓度范围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Mn-SODmimics),聚天冬氨酸锰(Ⅱ)(poly-aspartic manganese(Ⅱ))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进行浸种和幼苗叶面喷施处理;叶面喷施7 d,采样测量叶宽、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及丙二醛(MDA)含量,重复喷施及采样测量3个周期(仅第一周期测定叶宽)。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经0.1 mg/L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组紫苏发芽率是未浸种组的5.33倍;浸种及叶面喷施使紫苏叶片宽度、SOD和CAT酶活均有增高,12.5 mg/L为最佳喷施浓度;随聚天冬氨酸锰(Ⅱ)喷施浓度增加,MDA含量降低。在试验条件下用聚天冬氨酸锰(Ⅱ)模拟物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有效提高紫苏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期紫苏抵抗盐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